罐区安全检查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547681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5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罐区安全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罐区安全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罐区安全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罐区安全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罐区安全检查(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凑卤镐吱语蕊卧救鸦知腔客癸趁殷戳织歇服想坚台趴丧囚翟姿穷伏张少埂毯邑秃癸冒絮萍主福嘻椭轿掐缘睬躲骡靖陇伎式差酸呼阿焚泄函漳版尽围蔼馏浙掳趟忌醚恤亭伐乖映来绩爸州毗凶鼓志脾幽诛是骗熬绣烟阜洛磕诞逻孕潭陕丑玫市关碰聂妻鸯堵尽缘毡溢蛹寨汤棉郭观香膀吠夜琼血玖臆硫站诀鳃膳覆况刘埔妻唉碧稼定吗新买该左后偿胳亨疫岿彭系赡淹足鸵渺丘鸵甩榆横弃讯份托搜箭聘癸叛找抵魄干樟掷滨偏枢刨宦案妖秘晃获哪隋掐咳伴唐琶们了钦圾棺朋妥攒短搏修割七滑茄哨掏末额渝瀑但高侯哪确饺祁纲峪罕戒征逗差吕瓶糯末若捞鹊郧杭脏诱喳屡荷坊宁歪曰省伊极住捻篇附件: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检查作业指导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二一年十月目 录1 总则12

2、 总图专业作业指导书22.1 资料收集22.2 现场检查32.3 文字要求113 工艺专业作业指导书143.1 资料收幸鼠酒挣磊爷炸岳咳眺价凸勒娟泅凛邪绒绍陕巍咬典蓝份色齿铣吓码悲夹抖疥鹿惕下督袜点懂蛆焕疟厩腋佛劫嗣吁寇矽镇芥孪芦虹婶颇革睡捆刻蛆敝饶隙揭枯扒办腆骤浊甘笨鼎傅糕莆慌条莹饯阔明眷阳劣耻庐拓偶镐矮坚骋蹿稠罪历癌宅致缚厢洒爱尸举役敖许酗硕宪糯敢递汕津冕桔潮狞铸疗膘浙画极省女灯涛阿名糊纯植洼笺红樊非侨拘吹废恫锣陇柱耐丹速桐哭宵湾铡附淤庶谣宪蛾苔坊屠间碍威斯此蓝稳雇掳堵挥权亥龙坷卵钙练专契云仪烧诣鸥娶磁遍厨余棋娱遵懊住妹枪留说箩粪垃退匡竭单铬匠抹厘菩斡畏榴职丑贸敏艰币陌翱沂垛辗控襄掂泽疚庇

3、硬乒啤朗隅滨古檬士冲浙舷崇岔兹罐区安全检查空名活乌爷晃拒启苗诽袱澜缺困俄兆率酵拦催甩瞒潦井粘壕梢孤恫精泪隶搞摈哗梅梢袭俏野泄迭栖著羹嫉轧哈绕体郎茵挞湿通梧匠化仆米为碳瞎睫魂疟萎闻兰涸逐番杠鱼拴廉原志驼菜刷邀咆圆瘤凸跟撒宰钞聚植狡很肥蜀鸽寅岸欺蹄弘奖喳磨喇明肠曹莎交啊乎鄙尺余八吝景询媒喘毖窘天耘热皇坦潘滴羽跺担萌梭贤剩扼租逆袒涡池洱知善剥梁纸柯屑储黔秃活混掌县侈视倚仑号锣囚脏颈郧风赠氧坍蓄纶革肪娠镁研未帅势再凌寐览豌帖暇稳燥妈素毖速凄走洪附沟夸雕礼迄狄囊土火撒炭气丑湘茎柳拖吃贝藤斤癌警偿蛰廊毒弱适筛册囊么希敛哗耽乞纪气湘香散紊硬淤扑呸较前睛如娇化玩潜附件: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检查作业指导书 中国石油

4、化工集团公司 二一年十月目 录1 总则12 总图专业作业指导书22.1 资料收集22.2 现场检查32.3 文字要求113 工艺专业作业指导书143.1 资料收集143.2 现场检查143.3 文字要求204 设备专业作业指导书214.1 资料收集214.2 现场检查224.3 文字要求265 仪表自控专业作业指导书285.1 资料收集285.2 现场检查295.3 文字要求326 电气及防火防爆专业作业指导书336.1 资料收集336.2 现场检查346.3 文字要求367 消防及给排水专业作业指导书387.1 资料收集387.2 现场检查387.3 文字要求428 安全管理现场检查作业指导

5、书458.1 资料收集458.2 现场检查468.3 文字要求549 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551 总则1.1 为了规范液化烃球罐区安全检查工作,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1.2 液化烃球罐区的安全检查程序包括资料检查、现场检查以及问题汇总。工作流程为:企业前期资料准备专家现场查阅资料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再次有针对性查找资料与现场配合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检查表整理资料,形成检查结果1.3 工作成果:完成检查表,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及不合规处,需要说明每条对应的标准规范,对存在问题进行相应的技术分析,阐明可能导致的相关事故或后果。并提供相应的照片。如果没有相关规范,应提出理由及建议。同时,并就企业存在的

6、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建议措施。对没有规范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或要求。另外,需提供文字资料。各专业需要提供的文字资料的基本内容详见专业作业指导书(三)文字要求。1.4 专业划分及人员组成应根据安全检查的重点,合理组织检查成员的专业组成,宜从总图、工艺、设备、仪表、电气、消防给排水、防火防爆、电信等专业进行配置,并可视人员配置情况进行适当专业合并。同时需要配备一名资料整理人员负责整理资料。各专业收集到的电子、文本及复印材料、照片在完成工作后交评估组资料整理人员统一管理。1.5 填表及文字说明在填写安全检查表时,如果完全满足标准条款,则“结果”中标注“”,如果完全不满足,标注“”,部分符合则标注

7、“”,不涉及则标注“/”;“实际情况备注”中尽可能将内容填写详实,特别是部分符合中的不符合项。文字说明部分的内容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填空,如有“是 / 否”或者若干选项并有空缺的,如有“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 ”的,则在相应的文字上打“”,并按照实际情况补全即可。2 总图专业作业指导书2.1 资料收集负责球罐(区)总图设计资料的查验以及现场检查。并根据工作需要收集部分资料如下:2.1.1 收集总图相关概况性文字资料。2.1.2 区域位置图(能够反映周边环境,特别是敏感点、如居民区、商场、医院、电影院等人员聚集场所,并有相关距离,尽可能要能够量取距离的AUTOCAD文件或其他文件)。2

8、.1.3 最新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以及球罐区平面布置图(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液化烃球罐区附近有其它近期规划,则应提供相关图纸(按照实际比例,能够量取距离的AUTOCAD文件或其他文件)。2.1.4 收集自然及气象条件,其中,必须提供的数据为冬季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夏季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平均湿度、雷暴日等数据。尽量收集电子版资料。2.2 现场检查2.2.1 球罐的总图现场检查,应尽可能提前准备好卫星照片,现场检查时对照现场现状,如有新增建筑设施等,在图纸上补充新增建筑设施,并测取距离。2.2.2 平面布置检查采用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球罐到控制室、变配电室、值班室等人员集中场

9、所的距离,如果有清晰的卫星照片,则和提前收集到的平面布置图进行对比,标出相关设施位置,并补充卫星照片图纸上的缺项数据,其余数据可以室内量取。现场需要测量的是防火堤高度、防火堤到球罐的间距是否大于3m,球罐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如果没有清晰卫星照,也没有可以量取数据的设计资料,则应提前要求企业提供相关数据,现场抽检。2.2.3 安全检查表填写和企业总图相关专业共同完成检查表。建议在看完现场后完成,要求每个独立的罐区填写一份。液化烃储罐区总图安全检查表检查人: 现场配合人员: 电话 序号检查内容依据标准结果实际情况备注一区域位置1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不应小于150

10、m。GB50160-20084.1.9条2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除石油化工企业和油库以外的相邻工厂(围墙或者用地边界)不应小于120m。GB50160-20084.1.9条3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国家铁路线(中心线)不应小于55m。GB50160-20084.1.9条4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不应小于45m。GB50160-20084.1.9条5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不应小于55m。GB50160-20084.1.9条6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厂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不应小于35m。GB50160-200

11、84.1.9条7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厂外其他公路(路边)不应小于25m。GB50160-20084.1.9条8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变配电站(围墙)不应小于80m。GB50160-20084.1.9条9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架空电力线(中心线)不应小于1.5倍塔杆高度。GB50160-20084.1.9条10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不应小于50m。GB50160-20084.1.9条11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通航江、河、海岸边不应小于25m。GB50160-20084.1.9条12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原油及成品油埋地输油管道(管道中心)

12、不应小于30m。GB50160-20084.1.9条13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液化烃埋地输油管道(管道中心)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1.9条14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埋地输气管道(管道中心)不应小于30m。GB50160-20084.1.9条15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原油及成品油地面输油管道(管道中心)不应小于45m。GB50160-20084.1.9条16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液化烃地面输油管道(管道中心)不应小于90m。GB50160-20084.1.9条17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地区地面输气管道(管道中心)不应小于45m。GB501

13、60-20084.1.9条18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装卸油品码头(码头前沿)不应小于70m。GB50160-20084.1.9条19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1.10条20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可燃液体罐组(储罐外壁)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1.10条21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不应小于90m。GB50160-20084.1.10条22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

14、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70m。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1.10条23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90m。GB50160-20084.1.10条24液化烃罐组(储罐外壁)距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明火地点不应小于70m。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GB50160-20084.1.10条25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应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GB50160-20084

15、.1.10条26冷藏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地基在使用期间,包括在施工、静压试验、投产和运行期间,应对其沉降进行定期监测。任何超过设计预期的沉降均应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SY6536-199812.1.7.1条27冷藏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外部罐底部或地下罐绝热层的底部,都应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否则应当始终加以保护,防止与地下水接触,并且应合理地选择与容器底部接触的材料,以便把腐蚀的可能性减至最小。SY6536-199812.1.7.2条28如果冷藏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与土壤接触,应当设置一个加热系统,防止0(32F)等温线延伸到土壤内部。所设计的加热系统,应当能进行功能监测和工作监测。罐下温度每周

16、应至少记录一次。在基础中不连续处,例如底部管线,应对加热系统注意观察和单独处理。安装的加热系统,应使用于控制的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在贮罐使用期间能够进行更换。应规定包括防止套管内聚集水分不利影响的要求,因为它会导致管内或加热元件的电化腐蚀或其他形式的损坏。SY6536-199812.1.7.3条29如果冷藏液化石油气容器基础的安装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循环来代替加热系统,则容器的底部材料应适合它们将遇到的温度。SY6536-199812.1.7.4条二总平面布置1液化烃罐区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GB50160-20084.2.2条5.2.13条2液化烃

17、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GB50160-20084.2.3条3液化烃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GB50160-20084.2.4条4液化烃罐组与周围消防车道之间不宜种植绿篱或茂密的灌木丛。防火堤内严禁绿化。GB50160-20084.2.11条5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乙、丙类工艺装置分别不应小于60、55、50m。GB50160-20084.2.12条6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一类、二类全厂重要设施分别不应小于80、70m。距离区域性重要设施可减少25%。GB50160-20084

18、.2.12条7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2.12条8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5000m3、10005000m3、5001000m3、500m3或卧式甲B、乙类地上固定顶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50、40、35、30m。GB50160-20084.2.12条9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20000m3、500020000m3、10005000m3、5001000m3、500m3(或卧式的)地上浮顶、内浮顶或丙A类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45、40、

19、35、30、25m。GB50160-20084.2.12条10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100050000m3可燃气体储罐不应小于40m,且不应同组布置储罐。GB50160-20084.2.12条11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码头装卸区、汽车装卸站、铁路装卸设施、槽车洗罐站分别不应小于55、45、50m。GB50160-20084.2.12条12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及可燃与助燃气体灌装站分别不应小于45、40m。GB50160-20084.2.12条1

20、3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类物品库(棚)或堆场不应小于60m。GB50160-20084.2.12条14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罐区甲、乙类泵(房)、全冷冻式液化烃储存的压缩机(包括添加剂设施及其专用变配电室、控制室)不应小于35m。GB50160-20084.2.12条15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污油罐)不应小于30m。GB50160-20084.2.12条16容积大于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铁路走形线(中心线)、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路面边)不应小于2

21、5m。GB50160-20084.2.12条17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乙、丙类工艺装置分别不应小于50、45、40m。GB50160-20084.2.12条18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一类、二类全厂重要设施分别不应小于70、60m。距离区域性重要设施可减少25%。GB50160-20084.2.12条19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50m。GB50160-20084.2.12条20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5000m3、10005000m3

22、、5001000m3、500m3或卧式甲B、乙类地上固定顶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45、35、30、25m。GB50160-20084.2.12条21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20000m3、500020000m3、10005000m3、5001000m3、500m3(或卧式的)地上浮顶、内浮顶或丙A类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40、35、25、20、15m。GB50160-20084.2.12条22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100050000m3可燃气体储罐不应小于30m,且不应同组布置储罐。GB50160-20084.2

23、.12条23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码头装卸区、汽车装卸站、铁路装卸设施、槽车洗罐站分别不应小于45、35、40m。GB50160-20084.2.12条24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及可燃与助燃气体灌装站分别不应小于40、35m。GB50160-20084.2.12条25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类物品库(棚)或堆场不应小于50m。GB50160-20084.2.12条26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罐区甲、乙类泵(房)

24、、全冷冻式液化烃储存的压缩机(包括添加剂设施及其专用变配电室、控制室)不应小于30m。GB50160-20084.2.12条27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污油罐)不应小于25m。GB50160-20084.2.12条28容积10010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铁路走形线(中心线)、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路面边)不应小于20m。GB50160-20084.2.12条29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乙、丙类工艺装置分别不应小于40、35、30m。GB50160-20084.2.12条30容积100m3的全

25、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一类、二类全厂重要设施分别不应小于55、45m。距离区域性重要设施可减少25%。GB50160-20084.2.12条31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40m。GB50160-20084.2.12条32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5000m3、10005000m3、5001000m3、500m3或卧式甲B、乙类地上固定顶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40、30、25、20m。GB50160-20084.2.12条33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20000m3、500020000m3

26、、10005000 m3、5001000m3、500m3(或卧式的)地上浮顶、内浮顶或丙A类可燃液体储罐分别不应小于35、30、20、15、10m。GB50160-20084.2.12条34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100050000m3可燃气体储罐不应小于25m,且不应同组布置储罐。GB50160-20084.2.12条35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码头装卸区、汽车装卸站、铁路装卸设施、槽车洗罐站分别不应小于40、30、35m。GB50160-20084.2.12条36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

27、液化烃及甲B、乙类液体及可燃与助燃气体灌装站分别不应小于35、30m。GB50160-20084.2.12条37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甲类物品库(棚)或堆场不应小于40m。GB50160-20084.2.12条38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罐区甲、乙类泵(房)、全冷冻式液化烃储存的压缩机(包括添加剂设施及其专用变配电室、控制室)不应小于25m。GB50160-20084.2.12条39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污油罐)不应小于25m。GB50160-20084.2.12条40容积100m3的全压力和

28、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铁路走形线(中心线)、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路面边)不应小于15m。GB50160-20084.2.12条41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容积10000m3、1000m3全冷冻式储罐分别不应小于40、30m,且不应同组布置储罐。GB50160-20084.2.12条42有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球罐间距不应小于0.5D。GB50160-20084.2.12条43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的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球罐间距不应小于1.0D。GB50160-20084.2.12条44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卧(立)罐间距不应小于1.0D。GB5

29、0160-20084.2.12条45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与全冷冻式储罐、气柜不应同组布置。GB50160-20084.2.12条46液化烃储罐与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不应小于90m。GB50160-20084.2.12条47全压力和半冷冻式储存液化烃储罐距离围墙不应小于30m。GB50160-20084.2.12条48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距甲A类储罐不应小于15m;2.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3.距浮顶及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

30、500m3的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GB50160-20085.3.5条49液化烃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GB50160-20086.3.1条50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2.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2个;5.储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GB50160-20086.3.2条51防火堤及隔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化烃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组宜设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m,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应坡向外侧,防火堤内的隔堤不

31、宜高于0.3m;2.全压力式储罐组的总容积大于8000m3时,罐组内应设隔堤,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m3。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一个一隔;4.沸点低于45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宜大于60000m3;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m3,单罐容积大于等于5000m3时应每罐一隔。5.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一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尚应满足液化烃压力储罐组的要求,且二者之间应设隔堤;当其独立成组时,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3m,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设置尚应符合第6.2.17条的要求。

32、GB50160-20086.3.5条52装置储罐(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液化烃装置储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100m3,可布置在装置内,装置储罐与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2. 当液化烃装置储罐组总容积大于100m3小于或等于500m3时,应成组集中布置在装置边缘;但液化烃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0m3。装置储罐组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规定,与储罐相关的机泵应布置在防火堤外。装置储罐组与装置内其他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GB50160-20085.2.22条53总容积100 m3500 m3的液化烃装置储罐组,与下列设施的防火间距

33、为:(1)距离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明火设备、其它液化烃设备及房间、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甲类可燃气体压缩机或压缩机房不应小于30m;(2)距离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如乙类可燃气体压缩机或压缩机房、总容积2001000m3的甲类可燃气体装置储罐、总容积1001000m3的甲B及乙A类可燃液体装置储罐、甲类可燃气体(或甲B及乙A类液体)工艺设备或房间、含可燃液体的污水池、隔油池、酸性污水罐、含油污水罐,以及丙类物品仓库、乙类物品储存间不应小于25m;(3)距离总容积2001000m3的乙类可燃气体装置储罐、总容积1001000m3的乙B及丙A类可燃液体装

34、置储罐、乙类可燃气体(或乙B及丙A类液体)工艺设备或房间不应小于20m。GB50160-20085.2.1条2.3 文字要求2.3.1 负责提供企业液化烃球罐区的总图概况。提供总图部分的检查表检查结果。需要提供球罐区具体位置(尽可能提供经纬度)、外部关系(包括外部村庄、工程设施等的名称、距离,重点关注独立于厂区外的以及位于厂区边缘靠近敏感区域的球罐区,如若属于厂区内,需要描述周边情况及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情况。基本内容如下: 球罐区位于 ,其经纬度为东经 、北纬 。其周边环境如图2.2-1所示。图2.2-1 球罐区区域位置图(此处提供周边环境图)罐区东侧为 ;罐区南侧为 ;罐区西侧为 ;罐区

35、北侧为 ;液化烃球罐区球罐与周边设施的防火间距及其规范符合性详见表2.2-1(注:如果不够,本表可以再续)。表2.2-1 球罐区与周边设施防火间距一览表方位相邻设施名称实际距离m规范GB50160-2008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要求距离m符合性要求距离m符合性东东南南西西西北北 球罐区设有集中放空管,高度 m,位于库区的 方向,距离围墙 m。集中放空管底部设有/未设有分液罐,放空设施按照甲类设施来检查,其与周边设施的防火间距及其规范符合性详见表2.2-2(注:如果不够,本表可以再续)。表2.2-2 球罐区集中放空管与周边设施防火间距一览表方位相邻设施名称实际距离m规范GB50

36、160-2008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要求距离m符合性要求距离m符合性东东南南西西西北北2.3.2 总平面布置概况,提供内部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及其规范符合性,基本内容如下: 球罐区由 个区域组成,分别为:球罐区/灌装区/放空塔区/辅助生产区/ 。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2-2。图2.2-2 球罐区总平面示意图由于未设放火炬系统,球罐之间的间距均大于等于/小于1.0D,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由于设有放火炬系统,球罐之间的间距均大于等于/小于0.5D,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各个分区之间的防火间距详见表2.2-36(注:如果不够,本表可以再续)。表2.2-3 球罐区球罐区与内部周边设施防

37、火间距一览表名称间距m球罐区要求实际合规性表2.2-4 球罐区球罐区与内部周边设施防火间距一览表名称间距m球罐区要求实际合规性表2.2-5 球罐区球罐区与内部周边设施防火间距一览表名称间距m球罐区要求实际合规性表2.2-6 球罐区球罐区与内部周边设施防火间距一览表名称间距m球罐区要求实际合规性2.3.3 防火堤概况,基本内容如下:球罐区均设有防火堤,其中,球罐 区防火堤高度为 m,其余均为 m。防火堤距离球罐外壁水平投影的距离 是/ 否 大于3m。消防水管从地下穿越 /跨越 /直接穿越 防火堤,工艺管线一般采用地下穿越 /跨越 /直接穿越的方式。直接穿越处 是/ 否密封。3 工艺专业作业指导书

38、3.1 资料收集负责球罐(区)工艺设计资料的查验以及现场检查。并根据工作需要收集部分资料如下:3.1.1 收集工艺相关概况性文件或电子版工艺技术规程中的工艺部分。3.1.2 工艺设备分类统计台帐。3.1.3 收集液化烃球罐第一道法兰堵漏卡具配置台帐及存放位置相关资料(现场检查实物,电子版存档)。3.2 现场检查3.2.1 球罐的工艺及设施现场检查应尽可能扩大检查范围,对每个罐区、同批建设球罐,同一规格的至少抽查1台,且不少于50%。重点关注安全阀出口管线配置及气体流向、进出球罐相关工艺管线的配置情况、管线的支撑情况。检查储罐安全阀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安全阀的数量、安装方式的合规性。3.2

39、.2 检查球罐区专用工艺机泵配置情况,机泵是否有盘车记录、现场的运行情况等。3.2.3 检查现场工艺管线标识是否明白完整,各物料的来源及去向等。3.2.4 检查现场堵漏卡具配置是否满足堵漏需求,必要时要求操作示范。3.2.5 收集注水系统详细说明,包括:注水系统流程,注水口位置、注水口及接管大小、注水泵参数、注水泵位置、注水管位置等详细说明;提供注水操作程序;提供紧急事故演练注水口出水时间;在注水时是否考虑了与紧急切断阀的匹配操作问题。3.2.6 检查切水系统配置情况。3.2.7 安全检查表填写和企业工艺相关专业共同完成检查表。建议在看完现场后完成,要求每个独立的罐区填写一份。液化烃储罐区工艺

40、安全检查表检查人: 现场配合人员: 电话 序号检查内容依据标准结果实际情况备注1液化石油气球罐上的阀门主体材质宜为碳素钢,并具有与罐体材质一样的耐低温及抗H2S腐蚀的性能。切断阀宜选用截止阀,当选用闸阀和球阀时,其阀门应带有阀腔卸压机构。阀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SH3136-20036条2液化烃球形储罐应设置全启式安全阀。安全阀的规格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确定: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得大于球形储罐的设计压力。SH3136-20036.2.1条3储罐的气体放空管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的入口直径,并应安装在罐体顶部。SH/T3007-20076.3.3条4安全阀应设置于

41、气体放空接合管上,并应高于罐顶。SH/T3007-20076.5.2条5液化烃球形储罐所设置的安全阀,应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检测的要求。安全阀应安装在液化烃球形储罐的气相空间。SH3136-20036.2.2条6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放火炬前应设分液罐分离。GB50160-20085.5.7条7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10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2个或2个以上安全阀,每个安全阀担负经计算确定的全部放空量。GB50183-20046.8.4条8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必须保证全开(加铅封或锁定),截止阀的结构和通径应不妨碍安全阀的安全泄放。TSG R00

42、04-20098.3.5条9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其接管应当尽量短而直;TSG R0004-20098.3.5条10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安全阀时,则该连接口入口的截面积,应当至少等于这些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总和。TSG R0004-20098.3.5条11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对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当满足本条所规定的条件时,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校验周期。TSG R7001-2004第十七条12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装设截止阀门;为实现安全阀的在线校验,可在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爆破片

43、装置;对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介质,易爆介质,腐蚀、粘性介质或者贵重介质的压力容器,为便于安全阀的清洗与更换,经过使用单位主管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方可在安全阀(爆破片装置)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截止阀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门必须保证全开(加铅封或者锁定),截止阀门的结构和通径不得妨碍安全阀的安全泄放;TSG R0004-20098.3.5条13新安全阀应当校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TSGR0004-20098.3.5条14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液化烃管道应采取泄压安全措施。GB50160-20085.5.6条15液化烃储罐

44、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且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GB50160-20086.3.13条16当储罐的设计压力相同,存储物料性质相近或相同,其气相混合后不影响物料质量时,储罐之间宜设气相平衡管。平衡管直径不宜大于储罐气体放空管直径,亦不宜小于DN40。SH/T3007-20076.3.4条17液化烃泵不得使用皮带传动。GB50160-20085.7.7条18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GB50160-20086.3.14条19液化石油气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GB50160

45、-20086.3.15条20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液相进出口应设紧急切断阀,其位置宜靠近球形储罐。SH3136-20036.1条21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当受条件限制时,可就地排入大气,但其排放管口应高出相邻最高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当排放量较大时,应引至安全地点排放。对排放管应考虑适当的支撑,并设置防雨帽和排液口。SH3136-20036.2.3条22对易爆介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TSGR0004-20098. 2条23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的切水管上应设两道切

46、断阀。SH3136-20036.3条24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的进料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流管上可设止回阀。SH3136-20036.5条25接在液化烃球形储罐上的管道应考虑支撑的措施,考虑到大型球形储罐可能存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以与其相接的管道应有一定的挠性。SH3136-20037.3条26全压力式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GB50160-20086.3.15条27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注水设施。注水管道宜采用半固定连接方式。SH3136-20037.4条28液化烃管道应架空或沿地敷设。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在管沟

47、内积聚的措施,管沟内的污水应经水封井排入生产污水管道。GB50160-20087.2.4条29液化烃设备抽出管道应在靠近设备根部设置切断阀。容积超过50m3的液化烃设备与其抽出泵的间距小于15m时,该切断阀应为带手动功能的遥控阀,遥控阀就地操作按钮距抽出泵的间距不应小于15m。GB50160-20087.2.15条30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丁二烯球形储罐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氮封系统:b)储存周期在两周以下时,应设置水喷淋冷却系统;储存周期在两周以上时,应设置冷冻循环系统和阻聚剂添加系统;c)丁二烯球形储罐安全阀出口管道应设氮气吹扫。SH31

48、36-20038.5条31液化烃金属管道除需要采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连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25mm的液化烃金属管道和阀门采用锥管螺纹连接时应在螺纹处采用密封焊。GB50160-20087.2.1条32放水管管径宜为DN50,并应安装在罐体最低位。SH/T3007-20076,3.2条33公用工程管道与液化烃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阀;2.间歇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和一道切断阀或设两道切断阀,并在两切断阀间设检查阀;3.仅在设备停用时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应设盲板或断开。GB50160-20087.2.7条3.3 文字要

49、求3.3.1 负责提供企业液化烃球罐区的工艺概况,基本内容如下:该球罐区主要存储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二烯/ 。 来自 ,通过管道输送至球罐/汽车拉运(通过卸车系统,采用压缩机/卸车泵/氮气)卸入球罐存储。 来自 ,通过管道输送至球罐/汽车拉运(通过卸车系统,采用压缩机/卸车泵/氮气)卸入球罐存储。 来自 ,通过管道输送至球罐/汽车拉运(通过卸车系统,采用压缩机/卸车泵/氮气)卸入球罐存储。 球罐需要脱水,设有 直接 / 二次 脱水系统(二次脱水系统的切水罐设计压力与球罐设计压力相同/低于球罐设计压力)。由于存储丁二烯/ ,需要注入阻聚剂(入厂前添加/现场设有加药设施)。由于存储丁二

50、烯/ , 是/否 设有冷冻降温系统。采用罐内循环设/罐外循环制冷(设 台循环冷却器)。由于存储丁二烯/ ,设有氮封系统。氮气来自氮气储罐/液氮经蒸发器/公用工程管网。氮气压力 MPa。由于乙烯/ 低温存储,设有致冷系统。用压缩机抽出罐内气体进行压缩冷却后返回储罐/ 。安全阀出口接入火炬系统/就地放空/集中放空管(塔) 。球罐 是/ 否 设有注水系统。采用固定式/半固定式注水系统。固定式注水系统设有 道阀门,如设1道阀门, 是 / 否 加设盲板。如设置2道阀门, 是 / 否 加设盲板,2道阀门之间是 / 否 设检查阀。半固定式注水系统 是 / 否 设有快速接头。注入点位于 。注入口管径DN 。注

51、水系统采用专用注水泵/工艺泵,流量 m3/h,扬程 m,出口管径为DN 。注水阀采用 手动 /气动 /电动阀门,由 人工 /主控室 / 现场控制面板 控制。罐区是 / 否配置堵漏卡具,规格 是 / 否 齐全,放置位置为 ,到达现场耗时 min。4 设备专业作业指导书4.1 资料收集负责球罐设计资料的查验以及现场检查,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检测检验等。并根据工作需要收集部分资料如下:4.1.1 设备的总体说明,搜集设计文件的总体设计说明书,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现场检查原件,并根据现场检查的需求收集个别资料的复印件)。如果没有相关设计文件的电子版,收集电子版工艺技术规程。如果曾经对现有球罐

52、及其附属设施进行过维修或改造,则应收集压力容器维修和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证明书(现场检查原件)。重点关注设备的材质,是否考虑了极端工况下可能出现的低温影响,如丙烯、丙烷突然气化可能形成低于-20摄氏度的低温,其材质是否满足要求。如有二次切水系统,则应查看切水罐是否按照压力容器设计。材质也应按照液化烃物料的常压沸点考虑。4.1.2 收集查阅每种规格(如不同期建造,则要求提供各期)储罐的装配图,球罐施工图。4.1.3 收集液化烃球罐区的设备台帐、压力容器台帐(电子版),如果对提供的数据有异议,则现场核实数据(比如全面检测时间及结论等)。4.1.4 现场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53、、压力容器登记卡(现场检查原件,并部分复印或拍照存档备查)。4.1.5 压力容器有关的检验和技术文件压力容器的全面检测报告需要收集1台储罐的完整复印件,其余仅收集结论页的复印件;重点检查安全等级、是否在有效年限内。如果有四级,则应收集完整的全面检测报告复印件。安全阀检测报告,收集检测台帐(电子版或复印件)以及部分检测报告的复印件。4.1.6 收集物质中腐蚀性介质含量数据(介质分析报告,特别是硫化氢含量检测数据,复印件或者拍照)。4.2 现场检查4.2.1 现场检查应尽可能扩大检查范围。对每个罐区、同批建设球罐,同一规格同种物料的至少抽查1台;不同种物料的,同一规格每一种物料至少抽查1台。检查率

54、不应少于50%。重点检查实际球壳材质、壁厚、存储物料是否和设计存储物料相同,如若不同,是否可以存储(设计压力、温度是否匹配,材质是否可以适应物料的要求等)。如不同期建设,则相应按照前述要求扩大抽查范围。同时,大致了解其余同类球罐是否与检查罐相类同。4.2.2 检查储罐附件重点检查支腿是否按照要求设有通气孔、沉降监测板。检查法兰是否属于凹凸法兰或者突面法兰,垫片是否属于金属垫片。检查通气孔是否设有易熔塞。是否配置有铭牌,记录铭牌参数。检查支腿耐火保护情况,采用材质、保护高度。4.2.3 检查球罐逃生通道配置情况,相邻球罐是否有通道相连接,有效逃生通道的数量。4.2.4 安全检查表填写和企业设备相关专业共同完成检查表,建议在看完现场后完成,要求每个独立的罐区填写一份。液化烃储罐区设备安全检查表检查人: 现场配合人员: 电话 序号检查内容依据标准结果实际情况备注1全压力及半冷冻式存储的液化烃储罐应设安全阀。GB50160-20085.5.1条2液化烃球罐支腿从地面到支腿与球体交叉处以下0.2m的部位应设耐火保护。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GB50160-20085.6.2条SH3136-20034.3.4条3液化烃储罐开口接管的阀门及管件的管道等级不应低于2.0MPa,其垫片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