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547549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9 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概念阐释】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革命,它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其中,我们把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即狭义的工业革命),而把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自主学习】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 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 时间:首先发于:政治条件:英国最早建立 制度,社会

2、环境较为稳定。社会条件:政府颁布 法。 资金条件:英国通过、 贸易积累大量资金。 技术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毛纺业有200年历史,工匠技师积累丰富的工艺经验 。市场条件:英国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市场急剧扩大。资源条件:拥有丰富的资源;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代表性发明(1)棉纺织业: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8世纪60年代_和阿克莱特先后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接着又出现了水力织布机等纺织机械。(2)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3)动力:瓦特改进“_”。使人类进入到_【小

3、问题】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4)交通运输业:1814年,_制成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机车;19世纪中期,英国以及欧陆、北美掀起兴修铁路的热潮。19世纪初问世的_对于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小问题】铁路运输时代到来的影响?(5)机器制造业:19世纪_,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3.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的变化(1)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主要以_为单位分散生产,属于手工工场(2)工业革命后进入工业时代,_成为生产组织形式。【小问题】概括工厂制度的特点。【小突破】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1)相似点: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

4、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2)不同点: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4.影响:(1)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到_时代。(2)生产关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4)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5)世界市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6)对外侵略: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加紧了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

5、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7)资源的开采、生态环境的恶化。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 时间:国家: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金条件:资本的集中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2.成就成就影响电力的广泛运用1866 发电机西门子(德)为机器运转提供了新的动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交流和传递,使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1873 电动机格拉姆(比利时)1876

6、 电话贝尔(美)1879电灯爱迪生(美)电厂、电车、电报、电影机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85汽车本茨和戴姆勒(德)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发动机问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903飞机莱特兄弟(美)化学工业发1866安全炸药瑞典诺贝尔(瑞典)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新的工业部门化学工业人工染料、人造纤维、合成塑料、化学药品传统工业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发展跨入了“钢铁时代”3. 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进入到大企业时代 (1)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的增大 (2)表现: (3)特点:【小突破】工厂制度与大企业(垄断组织)的

7、区别与联系(1)区别:出现的时期不同。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生产的手段不同。工厂制度主要靠机器生产,而垄断组织主要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3)规模不同。前者规模较小,中小企业;而后者是大企业。(4)影响不同。(2)联系: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人类进入到_(2)生产关系革命:_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3)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4)产业结构的变化:以重工业为

8、主的工业体系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与经济联系的总和。1.形成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开放性、扩张性。(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3)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发明。(4)殖民扩张2过程:(1)开始形成:_。(2)拓展:_;(3)初步形成:_;(4)最终形成:_3主要方式:(1)国际贸易的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倍。(2)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3)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_外,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9、,_基本被瓜分完毕,已经政治独立的拉美也在经济上重新受制于列强。(4)人口的流动。4表现(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获得他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销售工业品或进行投资;(2)欧美工业国之间的_可以自由兑换;(3)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4.影响(1)对世界经济:A.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明显,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对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 度加快。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

10、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对亚非拉:A.给殖民地带去灾难、贫穷落后B.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课堂导学】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发生时空首发英国,他国发展进程缓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工厂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进入大企业时代2.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

11、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使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新型的,快速的交通工具,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际资本和人口的流动,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技术前提。工业革命引发的国际人口的快速流动及先进的工业国对落后地区的资本输出,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入,资产阶级为了抢占市场,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整个世界成

12、为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巩固练习】1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B、 C、 D、2下列四幅图片所体现的技术发明成为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是 ( ) A(早期纺车) B(珍妮纺纱机) C(飞梭) D(三轮汽车)3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年份1800184018601880金额1.42.47.214.7出现上表所反映现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 )

13、A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接受 B化学工业的建立 C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4李圭参观1876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5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订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订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 )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 B适应工业革命的进行C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

14、义阶段过渡 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6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电灯 汽车A. B. C. D. 7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气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8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

15、,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9右图所示的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10.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

16、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1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牛耕的出现蒸气机的改良电动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A. B. C. D.12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什么: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 )国 家总人口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万人4852法国(1851年)约3600万人7525美国(1850年)约2300万人8

17、713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13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电灯 图四:早期汽车材料二:图五: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请回答:图一、图二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它们代表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图五反映了从1801年至19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蒸汽机的改良,推动机器的普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的发明,大大改变了交通条件,密切了世界的地区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汽车制

18、造(或交通运输)。内燃机的发明。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工业化迅猛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简明科学史话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到了1

19、870年,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人教版历史必修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分别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有才能的技工”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他的发明创造。(至少各写出一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的主角

20、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什么?材料一、二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结合材料一、二、三,你有何认识?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技师完成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第二次中的科技含量更高。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无需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分别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应正确即可)因为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第一次解决了人类大规模制造和利用动力的问题。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引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巨大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电力。科技与工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同时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