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

上传人:i**** 文档编号:75474902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雕塑家与近现代雕塑创作论文【摘要】自辛亥革命以来许多进步青年赴国外学习先进的雕塑技法并将其与中国的传统雕塑融会贯通江苏出现不少优秀的雕塑家为我国创作了不少纪实性的纪念碑式雕塑与人物肖像雕塑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江苏的雕塑家开始思考属于中国的雕塑理论与风格其中以吴为山的“八大风格论”与“写意雕塑论”最为突出【关键词】江苏 ; 雕塑家 ; 近现代雕塑辛亥革命时期很多追求进步的美术青年远赴国外学习雕塑西方写实性的大型纪念碑雕塑以及人物肖像雕塑对学者们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青年不仅吸收西方雕塑的写实因素还将其与中国的传统雕塑融会贯通使得中国的近现代雕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成为了我国

2、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这一时期的江苏有几位杰出的代表人物:滑田友、江小鹣、钱绍武等其中滑田友的雕塑更具有传统雕塑的韵味滑田友曾提出 “雕塑六法”论他将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与雕塑专业的特点结合总结了雕塑的“六法” 中国的雕塑历史很长远但古代雕塑始终没有一个雕塑理论体系去指导滑田友的 “雕塑六法” 理论对于雕塑创作有了直接的指导意义它指导雕塑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对象并抓住这些对象的特征在创作构图时要不断推敲变体小稿做雕塑时要抓住形体结构的运动中心线归纳和整理动态所需要的线条准确地体现雕塑的美感滑田友不仅提出结合中国画的雕塑理论还在创作实践中融合中国传统雕塑他的代表作品少年中国在人物形态的处理上与汉

3、代的塑衣式彩绘跪坐拱手女俑 类似人物形态高度概括少年中国 的人物服饰也是做了简化处理只有袖子和裤腿处用水波纹表现衣服褶皱既给人物动态增添了细节又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整个人物形象非常简洁形成一个整体的块面一根锄头向外延伸与柔和的人物线条形成曲直对比点线面的结合恰到好处这些优秀的雕塑家群体在学习西方传统写实表现技法和现代创作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我国优秀雕塑传统他们的作品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并且对中国的雕塑提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雕塑历史与发展的思考对当代艺术家来说在学习并引入外来雕塑的同时如何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雕塑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雕塑与绘画都属于造型艺

4、术但是在中国古代它们两者所拥有的地位却截然不同绘画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不少文人雅士都是将绘画作为自身必备的文化修养而雕塑在古代是不被文人士大夫推崇的文化地位比较低雕塑作品没有像西方一样上升到一个被欣赏的层次就像秦始皇兵马俑在当代人的眼里是一件瑰宝级的艺术品可是在古人看来它们就是用来殉葬的实用品因为士大夫文人认为这些雕塑都是工匠们做的不能被看做是与绘画等同的艺术形式如此中国的古代雕塑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匮乏也就造成了中国雕塑发展的缺陷所以当外来雕塑的样式传入中国后我们本土的雕塑迅速没落当向人们提起雕塑一词时人们的印象总是那些外来雕塑的样式面对现实的困难以吴为山等人

5、为首的第三代雕塑人一直表现出积极应对的态度吴为山江苏东台人在广泛吸收外来雕塑体系和中国本土雕塑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尚意美学思想为中心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为补充的极具个人与民族特色的写意雕塑风格吴为山将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八大类型展开: 原始朴拙意象风、 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 吴为山不仅是在作品中去凸显本土雕塑样式更在理论上总结中国古代雕塑这让古代雕塑拥有了

6、它该有的文化地位解析吴为山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直白地在造型上借鉴和挪用传统雕塑而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的基础上真正创作出了中国的、民族的、现代的雕塑作品吴为山在创作雕塑作品时一般成型较快眼、手与心几乎在创作过程中是一致的这样的创作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画最为接近他的 三乐神等作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创作的他用了很快会凝固的石膏为材料石膏在流淌的过程中留下时间的痕迹这虽然难度很大极具挑战性但也为作品增添了趣味这些作品看起来都给人轻松随意的感觉但每件作品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对象的外在神态及内在精神西方雕塑家在创作作品时大多是在工作室里对着模特与作品慢慢地调整比例、 处理关系寻找精确的美再看吴为山的

7、作品难道没有体现人物精神 ?没有体现人物状态 ?不完整 ?恰恰相反这种酣畅淋漓的创作方式更好地表达了作品的情感比如与创作人本身的精神情感完美融合他追求的不是外在比例的精确美而是另一种更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美在云冈石窟的门口立着吴为山的雕塑作品昙曜对象是云冈石窟的开凿者昙曜和尚面对洞窟里的经典石窟雕塑吴为山要在这些经典面前“班门弄斧” 这无疑是一个挑战而他成功了昙曜铜像的表情十分传神双眸慈祥眼神坚定身上的袈裟并没有用明确的线条勒出但袈裟随风飘动衣袖似云能感觉到昙曜法师正风尘仆仆走来看吴为山的作品总能想到南宋梁楷的“减笔”写意画以吴为山的昙曜和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为例首先二者都是对人物的脸部做了细致的刻画

8、吴为山将昙曜的脸部刻画得很立体因为昙曜是西域人为了展现人物身份吴为山特意将昙曜的鼻子刻画得很立体眼窝也有点深陷梁楷则是将人物五官都打破正常比例将它们有意收缩聚拢人物微醺的面部表情一下就展现出来了其次二者对人的服饰都没有做过多的细节处理吴为山用随意的刀法处理衣服的纹理衣服看似宽松但人们还是能感受这位清瘦的和尚身上发散出的力量梁楷是用泼墨方式描画衣服几个黑色的大块面突出了这位憨态可掬的醉汉看吴为山在石头上的大写意创作是多么淋漓尽致的一种体验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主客观一体的西方的艺术是以素描为基础的偏重客观的临摹中国的艺术是书法为基础的善于抒发主观情感在这个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学会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并能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将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能够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雕塑与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和艺术形式借鉴国外新的理念和技法创造出多样化的作品我国的雕塑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注释:吴为山雕塑文论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XX.参考文献:1 梁思成中国雕塑史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XX.2英 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