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5468725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总得分_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1给加粗的字注音(2分)(1)沁园春( )(2)数风流人物( )(3)成吉思汗( )(4)分外( )2解释加粗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4分)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须晴日分外妖娆俱往矣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A单,只立刻B必须特别C都指文采D奔跑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3下列句子加粗字词解释不全对的一组是( )(2分)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折腰:争着鞠躬,为之倾倒。B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文采: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C这是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

2、来得更猛烈些吧!预言家:预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人。D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争鸣:这里比喻在进行争辩、斗争。4对分句间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A与其托别人转达你的意思,不如你直接去找他谈。(选择)B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转折)C他不是工人,而是农民。(选择)D当时我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转折)5对下列各诗句运用修辞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A对比 拟人 夸张 夸张 拟

3、人B对偶 比喻 夸张 夸张 拟人C对偶 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D对比 比喻 夸张 比喻 比喻6填入空缺处正确的一组字是( )(2分)红_素裹 略输文_一代天_ 引无数英雄_折腰A装彩娇竞B妆采娇竟C妆彩骄竟D装采骄竞7依照原文,排列各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河上下,顿失滔滔。ABCD8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是( )(2分)A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的出处是春天的旋律,作者是前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B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新诗。属于民歌。C沁

4、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D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9表达语气最强烈的是( )(2分)A我们并不反对这个决定。B我们都赞成这个决定。C我们没有一个不赞成这个决定。D我们是不反对这个决定的。10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2分)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_;林中碧波闪闪,_。鹰队出线希望很渺茫,它虽然在第二轮比赛中以3比1战胜了虎队,_。A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但却以0比2败给了龙队B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但却以0比2败给了龙队C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但龙队却以2比0击败了它D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但龙队却以2比0击败了它11能与下面一段话连贯

5、衔接的句子是( )(2分)由于树林茂密,_,直到听到了马蹄声,山上的敌军才鸣枪。A敌人没有发现我们的骑兵队伍B我们的骑兵队伍起初没有被发现C我们没让敌人发现我们的骑兵队伍D敌人没把我们的骑兵队伍发现12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的一组词是( )(2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_而又_,而又_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A逶迤气势雄伟雄健绚丽多彩B绵长气势磅礴深厚五光十色C逶迤气势磅礴雄浑绚丽多彩D绵长气势雄伟雄浑丰富多彩13下面是两个喻理于物的例句,请另选一种物品,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4分)例句: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

6、才能使人不感到乏味。仿写:_阅读 (40分)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_,_;唐宗宋祖,稍逊风骚。_,_,_。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6分)1按原文填空(2分)_2解释词语,选择恰当的一项(4分)(1)折腰A弯腰B牺牲C鞠躬,跪拜D赞美,歌颂答( )(2)风流A有风韵的B有风趣又有本领的C不拘泥于礼法的D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答:(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_(2分)4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2分) “风流人物”具体是指_(2分)5“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 )(2分)A爱惜B珍惜C叹息D可惜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一句的朗读节奏应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二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9分)【注释】帔:即披肩。素娥:月亮。无赖:犹无奈,无可奈何。1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辙。其中“水调歌头”是_,“徐州中秋”是_,词的格律要求非常严格。(2分)2为文中加粗字注音。(2分)泛_汀_绮_驿_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2分)(1)离别一何久(

8、)(2)去年东武今夕( )(3)明月不胜愁( )(4)但恐同王粲(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三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10分)1诗歌借助于四个怎样的形象来表现乡愁?(2分)答:_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表达时间的词语,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答:_3“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_4简要分析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4分)答:_四_落霞孤

9、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5分)1选出填入文首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名言( )(2分)A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B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C契诃夫说:“美不应当美在天然上,而应当美在灵魂上。”D爱默生说:“我们必须随身带着美,否则就找不到美。”2选出填入文中

10、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3分)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ABCD作文 (50分)题目:_颂提示:该题目填空处要求填入“大风”、“雷电”、“春雨”、“雪”等表示自然现象的词语,写成一篇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的记叙文。要求:字数在600900字参 考 答 案基础知识及运用1(1)qn (2)sh (3)hn (4)fn 2B 3A 4C 5B 6D 7B 8C9C 10B 11B 12C13锚: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红花:没有绿叶的衬托,就不会有惊人的美丽。阅读一 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1、只识弯弓射大雕。2(1)D (2)D3承上启下,由描写祖国壮丽山河过渡到评论古今人物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是指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广大革命群众。5D 6C二 1词牌名 题目2fn tng q y3(1)多么 (2)夜晚 (3)承受 (4)只4表达了苏辙、苏轼兄弟不愿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同时劝说其兄苏轼早日归隐,实践相约“早退”的旧约。三 1这四个形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这种表达时间推移的词语,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3四个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4结构上相对的匀称,段式、句式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比较和谐对称。同时,也注意到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四 1A 2B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