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546855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工程地质特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RC60MPa):受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极硬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巨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岩体完整硬质岩( 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厚层或厚层,层 间结合 一培训让我们一生都不能错过的东西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硬质岩( RC 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厚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硬质、软质岩石互层较软岩( RC=15

2、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厚层、厚层,层间结合一般硬质岩( 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极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破坏软质岩( RC 5 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土体:1.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2.黄土(Q1、 Q2 );3.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岩体: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带)土体:一般第四系坚硬、 硬塑黏性土, 稍密及以上、稍湿或潮湿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粉土及黄土( Q3、Q4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呈巨块状

3、整体结围岩稳定,无坍塌, 4.5构可能产生岩爆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呈巨块或大块状壁稳定,层间结合差4.5 3.5结构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呈块(石)碎(石)拱部无支护时可能状镶嵌结构产生小坍塌;侧壁基2.5 4.0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呈大块状结构呈碎石状压碎结构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能产生较大坍塌;侧壁1.5 3.0有时失去稳定1 和 2 呈大块状压密结构,3 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呈角砾碎石状松围岩易坍塌,处理不散结构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1.5 3.0非黏性土呈松散时易出现地表下沉结构,黏性土及(陷)或塌至地表黄土呈松软结构岩体:受构造影响严

4、重呈破碎、 角砾及粉末、围岩极易易坍塌变泥土状的断层带黏性土呈易蠕动的松软结构,砂形,有水时土砂常与1.0 (饱水一起涌出;浅埋时土体:软塑状黏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性土呈潮湿松散和状态的易塌至地表或塌至等结构土 1.5 )地表注: 1 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2关于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和围岩基本分级及其修正,可按本规范附录A 的方法确定。 附录 A铁路隧道围岩基本分级A.1围岩基本分级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

5、标两种方法综合确定。岩石坚硬程度可按表划分。表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围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类别Rc( MPab)极锤击声清脆,锤击有回未风化或微风化的花岗岩、片麻硬R60弹,震手,难击碎,浸岩、闪长岩、石英岩、硅质灰岩、c硬岩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硅质胶结的砂岩或砾岩等质锤击声较清脆,锤击有弱风化的极硬岩;未风化或微风化岩硬30 R 60轻微的回弹,稍震手,的溶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岩c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云岩、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结微的吸水反应晶颗粒较粗的岩浆岩等锤击声不清脆,锤击无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的硬岩;较未风化或微风化的千枚岩、云母片回弹,较易击碎,吸水软15 Rc

6、30岩、砂质泥岩、钙泥质胶结的粉砂明显,浸水后指甲可划岩岩和砾岩、泥灰岩、页岩、凝灰岩出痕迹等软锤击声哑, 锤击无回弹,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强风化质软的硬岩;弱风化的较软岩和未风化5 Rc 15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岩岩或微风化的泥质岩类:泥岩、煤、后手可掰开泥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等极锤击声哑, 锤击无回弹,有较深的凹痕,手可掰全风化的各类岩石和成岩作用差软Rc 5开,浸水后可捏成团或的岩石岩捻碎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划分。岩体基本分级可按表确定。表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完整结构面特征结构类型岩体完整性指程度数 Kv完整结构面有1 2 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为主,呈密闭型巨块状整体结Kv 0.75构较完

7、整结构面有2 3 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裂隙多为块状结构0.75 Kv 0.55密闭型,部分微张开,少有填充物结构面一般为 3 组,不规则,以节理及风化裂隙为主,层状结构,块较破碎在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较大,裂隙以微张开和张开型为0.55 Kv 0.35石、碎石结构主,多有填充物破碎结构面多于 3 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碎石角砾状结0.35 Kv 0.15构造作用影响大,裂隙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填充物构极破碎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宽散体状结构Kv 0.15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表 A.1.4围岩基本分级围岩弹性纵波级别岩体特征土体特征

8、速度 p(km/s)极硬岩,岩体完整 4.5极硬岩,岩体较完整;3.5 4.5硬岩,岩体完整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2.5 4.0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极硬岩,岩体破碎;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土及砂类土,一般钙质、铁质胶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结的粗角砾土、粗圆砾土、碎石1.5 3.0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土、卵石土、大块石土、 黄土( Q1、破碎;2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Q)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黏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潮湿的碎石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土、卵石土、粗圆砾土、细圆砾1.0 2.0(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

9、破土、粗角砾土、细角砾土、粉土碎带)及黄土( Q3、 Q4)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软塑状黏性土,饱和的粉土、砂 1.0 (饱和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类土等状态的土带1.5 )以上各表中的标准或等级的划分或确定可参照以下说明表。说明表 A.1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名称巨厚层厚层中厚层薄层层厚h 1.01.0 h 0.50.5 h 0.1h 0.1h( m)说明表 A.2结构面发育程度分级名称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类型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组数及平均间距1 组2组,平均间距超过规则,为构造型,密闭巨块状结构不发育1.0m2 组3组,平均间距超过呈 X 形,较规则,以构造型为主,多数密闭, 部分大块

10、状结构较发育0.4m微张,少有填充不规则,呈 X形或米字形,3 组以上,平均间距不超过以构造型或风化型为主,碎石状结构发育大部分张开, 部分有填充0.4m物3 组以上,杂乱,平均间距不以构造型或风化型为主,碎石状极发育均有填充物超过 0.2m说明表 A.3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分级受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作用特征程度轻微地质构造变动小,结构面不发育较重地质构造变动大,位于断裂(层)或褶曲轴的临近地段,可有小断层,结构面发育地质构造变动强烈,位于褶曲部或断裂影响带内,软岩多见扭曲及拖严重拉现象,结构面发育位于断裂破碎带内,岩体破碎呈块石、碎石、角砾状,有的甚至呈粉极严重末泥土状,结构面极发育说明表

11、A.4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名称结构面特征张开度小于1mm,无填充物;结合好张开度在1 3mm之间,为硅质或铁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张开度在1 3mm之间,为钙质或泥质胶结;结合一般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铁质或钙质胶结张开度在1 3mm之间,结构面平直,为泥质或钙质和泥质胶结;结合差张开度大于3mm,多为泥质和岩屑充填结合很差泥质充填或泥加岩屑充填,充填物的厚度大于结构面的起伏差说明表 A.5岩体按节理宽度分级名称节理宽度 b( mm)密闭节理b 1微张节理1 b 3张开节理3 b 5宽张节理b 5说明表 A.6 岩体完整性指数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

12、关系Jv(条 /m3) 33 1010 202035 35Kv 0.750.75 0.550.55 0.350.35 0.15 0.15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说明表 A.7 岩体结构与块度尺寸的关系岩体结构类型块度尺寸(以结构面平均间距表示,m)国标锚喷围岩分级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整块状 0.81.0块状0.4 0.80.4 1.0 (大块状)层状0.2 0.40.2 0.4碎裂状0.2 0.4(块石碎石状)散体状 0.2 0.2 (碎石状)说明表A.7 岩石风化程度分带风化野外鉴定特征风化程度参数指标程岩石矿风化波速比纵波速度度分结构破碎程度坚硬程度物颜色系数 k fkpVp(m/s

13、)带岩石、矿物除构造裂隙除泥质岩可用大锤击碎硬质岩 Vp 及其胶结外肉眼见不未风保持岩体外,其余岩kf5000物颜色新到其他裂kp 0.9化原有结构类不易击0.9软质岩 Vp 鲜,保持原隙,整体性开,放炮才4000有颜色好能掘进岩石、矿物岩体结构有少量风化要用大锤和硬质岩硬质岩 0.8硬质岩颜色较暗未破坏,楔子才能剖0.8 k f4000裂隙,裂隙 k p 微风淡,节理面仅沿节理开,泥质言0.9Vp5000间距多数大0.9 软质岩化附近有部面有风化用大锤可以软质岩软质岩于 0.4m,整0.8 k p分矿物变现象或有击碎,放炮0.8 k f3000体性仍较好0.9色水锈才能掘进0.9Vp4000

14、弱风岩石、矿物岩体结构风化裂隙发可用大锤击硬质岩硬质岩 0.6硬质岩化失去光泽,已部分破育,裂隙间碎,用手锤0.4 k f k p 2000颜色暗淡,坏,裂隙距多数为不易击碎,0.80.8 软质岩Vp4000部分易风可能出现0.2 0.4m,大部分需放软质岩0.5 k p软质岩化矿物已风 化 夹整体性差炮掘进,岩0.3 k f0.81500经变色,黑层,一般心钻方可钻0.8Vp3000云母失去呈块状或进弹性球状结构风化裂隙很岩体结构发育,岩体用手锤可击硬质岩硬质岩破碎,风化硬质岩 0.4岩石及大已大部分碎,用镐可kf1000物呈碎石状 k p 强风部分矿物破坏,形以掘进,用0.4Vp2000或

15、碎石含砂0.6 软质岩化变色,形成成碎块状锹则很困软质岩软质岩 700状,裂隙间0.3 k p次生矿物或球状结难,干钻方kfVp 距 小 于0.5构可钻进0.315000.2m ,完整性很差岩体结构岩石、矿物已完全破坏,仅外硬质岩 500已完全变观保持原用手可捏硬质岩 kpVp 色,大部分风化破碎呈全风岩特征,碎,用锹就0.4 软质1000发生变异,碎屑状、土化矿物晶体可掘进,干岩 kp 软质岩 300除石英外状或砂状失 去 连钻轻易钻进0.3Vp 大部风风接,石英700化成土状松散呈粒状注:1、kf 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比值;2、kp 是同一

16、岩体中风化岩体的纵波速与未风化岩体的纵波速的比值说明表 A.7 地层与地质年代表界(代)系(纪)统(世)全新统(世) Q4 或 Qh第四系(纪) Q上(晚)更新统(世) Q3更新统(世)中更新统(世)2QQp下(早)更新统(世)Q1新生界(代)上新统(世)N2Kz第上(晚)第三系(纪)N中新统(世)N1三渐新统(世)E3系下(早)第三系(纪)E始新统(世)E2(纪) R古新统(世)E1上(晚)白垩统(世)K2白垩系(纪)K下(早)白垩统(世)K1中生界(代) Mz上(晚)侏罗统(世)J 3侏罗系(纪)J中侏罗统(世)J 2上古生界(晚古生代)Pz2古生界(代)Pz下古生界(早古生代)Pz1元古

17、界(代)Pt下(早)侏罗统(世)J 1上(晚)三叠统(世)T3三叠系(纪)T中三叠统(世)T2下(早)三叠统(世)T1二叠系(纪)P上(晚)二叠统(世)P2下(早)二叠统(世)P1上(晚)石炭统(世)Z3石炭系(纪)Z中石炭统(世)Z2下(早)石炭统(世)Z1上(晚)泥盆统(世)D3泥盆系(纪)D中泥盆统(世)D2下(早)泥盆统(世)D1上(晚)志留统(世)S3志留系(纪)S中志留统(世)S2下(早)志留统(世)S1上(晚)奥陶统(世)O3奥陶系(纪)O中奥陶统(世)O2下(早)奥陶统(世)O1上(晚)寒武统(世)3寒武系(纪)中寒武统(世) 2下(早)寒武统(世)1上(晚)震旦统(世)Z3

18、或 Zh震旦系(纪)Ptz中震旦统(世)Z2上元古界下(早)震旦统(世)Z1或 Za(晚元古代) Pt2青白口系(纪)tqP蓟县系(纪)Ptj长城系(纪)Ptch下元古界(早元古代) Pt1太古界(代) Ar远古界(代)说明 A.8 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岩层倾角大于45为陡立;岩层倾角小于20就认为水平;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小于3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平行;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大于7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垂直;在隧道设计中,尽量避免以上三种情况,由于地质勘测的局限,施工时极有可能遇到以上情况。说明 A.8 表 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

19、影响主要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70 9030 700 30090角()主结构面倾角459020 4545 9020 4545 9020 45020()洞顶部位最有利一般有利一般一般不利最不利边墙部位一般有利不利一般最不利一般最有利掌子面最不利不利不利一般最有利有利有利A.2隧道围岩分级修正隧道围岩级别的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 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2地下水状态的分级宜按表A.2.1-1确定。表 A.2.1-1地下水状态的分级级别状态渗水量 L/(min 10m)干燥或湿润 10偶有渗水10 25经常渗水25 12

20、53地下水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宜按表A.2.1-2进行。表 A.2.1-2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围岩基本分级地下水状态分级-4 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隧道工程埋深、地貌、地形、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表A.2.1-3评估。表 A.2.1-3初始地应力场评估基准初始地应主要现象力状态1. 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极高应力2 . 软质岩:岩芯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著,甚至发生大位移,持续时间长,不易成洞1. 硬质岩: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洞壁岩体

21、有剥离和掉块现象,新生裂缝较多,成洞性较差高应力2 . 软质岩:岩芯时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较长,成洞性差评估基准(RC/ max)447注: R 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为最大地应力值(MPa)。Cmax5初始地应力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宜按表进行。表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修正级别围岩基本分级初始地应力状态极高应力或高应力或注: 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 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级; 围岩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较完整的软硬互层时定为级; 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 较破碎及破碎的硬岩时定为级; 围岩岩体为完整及较完整软岩、较完整及较破碎的较软岩时定为级。6 隧道洞身埋

22、藏较浅,应根据围岩受地表的影响情况进行围岩级别修正。当围岩为风化层时, 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12 级。施工阶段隧道围岩级别的判定宜按表的判定卡进行。表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工里程位程名置距洞口距离( m)称岩石类型(名称)黏聚力 c=MPa; =岩单轴抗压极限强度点荷载强度 I x=MPa性Rc=MPa指变形模量泊松比 =标E=MPa天然重度其他=kN/m3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轻微较重严重极严重间距 1.50.6 0.2 0.06 0.2 0.06( m)1.50.6岩地延伸性极差差中等好极好质体部分张构张开完张开性密闭开无填充张黏土充造0.5 整( mm) 0.10.1 开 1.0填面1.0状0.5态粗糙度明显台粗糙波纹平整光滑有阶状状平整光滑擦痕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全风化简要说明地下渗水量 10102525125水L/ ( min 10m)干燥或湿润偶有渗水经常渗水状态评定极硬岩硬岩中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土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干燥或湿润偶有渗水经常渗水初埋深 H=m其他始应力地质构造应力状态状态围岩级别备注日记录:复核:期:年月日幻灯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