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75446805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教学设计之(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月光曲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生字个。新词: 幽静、纯熟、陶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记录、微波粼粼。重点段:第、自然段。、能力训练点:理清脉络,概括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卓越才华,更要学习他的善良和爱心。【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主要通过抓重点段落,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来解决。【课时安排】三课时。

2、【教学活动设计】、回答课后设计的思考题,勾画重点词句。、自学重点段,讨论、交流分辨事物和联想。、观察幻灯片,发挥想象,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穷兄妹俩陶醉的情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朗读)。【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检查预习,质疑问难。、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二、整体感知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本文写的是一个传说,生动地记叙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三、目标完成过程、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月光曲 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什么叫传说呢?“

3、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正音。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新词:幽静:偏僻、清静。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质疑问难,教师点拨。(简介贝多芬。)、配乐朗读或范读课文,学生自悟。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

4、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再读课文,想想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几部分: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段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第二段()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找学生读传说部分,按传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第二部分可分三层:第一层():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第二层():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第三层():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四、课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5、一、明确目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复习检查: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学习第一段:齐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学懂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传说。)学习第二段: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贝多芬弹的第一首

6、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贝多芬是在秋夜,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时断时续的琴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从兄妹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兄妹俩亲密友爱,互相关心、体谅,手足情深。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很感动,他想我一定要为姑娘弹琴,于是轻轻地推开门进屋。、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弹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出示幻灯片:阅读重点段第、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贝多芬看到了什么?、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他

7、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联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讨论、交流、点拨提高:、贝多芬看到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还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这些都是他看到的实在事物。、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月光曲。他弹的是由他看到的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因为茅屋里的一切和穷兄妹俩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键来。他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月

8、光下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些都是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产生的联想。、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是皮鞋匠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因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二层。(注意体现出穷兄妹俩不同的语气,盲姑娘与贝多芬的不同语气。例如,盲姑

9、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不同语气,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以及贝多芬说明来意时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认出自己的深深激动等,都要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三、课堂练习、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标在书上。、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 (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动,即兴弹奏月光曲,抒发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动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学习第二部分第三层。、回归全文,归纳中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二、目标完成过程、复习检:有感

10、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齐读指名读。)说说文中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际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学习第二部分第三层:齐读第自然段。默读、思考:穷兄妹俩完全被音乐陶醉了,想想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启发学生想象,用一段流利的话把穷兄妹俩陶醉的情形表达出来。)(一阵风把茅屋里的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

11、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大海,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向岸边涌过来、涌过来兄妹俩如痴如醉,深深地被美妙的琴声所吸引、感染,贝多芬曲终人去,他们居然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此时的贝多芬又怎样?情感有了什么变化?(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从“飞奔”一词可以看出贝多芬的心情异常激动,他要把月光曲记录下来的心情也非常急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自然段。 (要把兄妹俩被琴声陶醉、贝多芬异常激动的语气读出来

12、。)回归全文,归纳中心:(让学生依据板书快速浏览全文,然后讨论、交流。)本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贝多芬卓越的才华,表达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和大自然的热爱。、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放演奏带,让学生边听边进入情境,展开丰富的联想。)整篇课文应该用徐缓、抒情的基调读。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的内容: 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用逐渐增强、有曲折的语气读;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用高昂激越的语气读。可以齐读、指名读,反复练习,把握好语气、感情。必要时教师示范读,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指导背诵最

13、后三个自然段。教师引读: 一阵风。月光,茅屋里的一切,显得。贝多芬望了望,借着,按起。教师打出幻灯片,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边观察边练习背诵。教师引读: 皮鞋匠。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皮鞋匠看昏,月光正照在。照着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展开的联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产生的联想,达到背诵。教师引读: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他,花了,把刚才弹的曲子。这段主要写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怎样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去干什么了?这样,学生很轻松地达到背诵。三、总结、扩展、围

14、绕重点,学习表达:本文在写作上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谈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文中哪些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涌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样写就把贝多芬对劳动人民和对大自然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综合训练,发展技能:用一段话写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并展开联想。六、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阅读短文,说说哪些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标出来: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我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厢。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树。我的脑海里忽然展现一个奇特的想法:瞧,这云雾弥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吗?我们在这山雾中穿行,不正是在腾云驾雾吗?要是去寻访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们乘坐的汽车,多像一艘舫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轮船,正劈风斩浪,奋勇向前。看视频文档精彩、与名家大师对话、思自我专业发展、走教研成长路线-名思教研 学习热线0757-8628899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