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

上传人:jw****77 文档编号:7544461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长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3、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教

2、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的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长城。 二、学习生字 1 请同学们手捧语文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1)同学们在课这篇课文时有碰到生字方面的“拦路虎”吗?(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全班齐读词语。 (2)同桌互读课件上出示的词语。 2.在这些词语当中有几个字特别难写,你觉得是哪几个?着重指导“嘉”“隔”“屯”“魄”这几个字。 (1)师示范写,学生在练字本中写 三、识长城

3、 1.毛主席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块去游长城吗? 2.现在让我们随着老师的朗读一起去长城走一走吧(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3.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学生汇报 4.是啊,作者也有和你们一样的感受,你们知道是课文的哪个句子写出了这样的感受吗?齐读(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听了一遍课文同学们已经感受到长城的伟大,但要更了解课文,就要深入字里行间找一找,哪个段落或哪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长城的伟大,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 一、游长城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读,师提问: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气魄雄伟?为什么说它是历史

4、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最能体现长城伟大的句子或段落,做上标记。 3.生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远观及近观两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是对应这个自然段的内容,为什么? (2)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谁能读出它的长? (3)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出示长城相关的地图)师:长城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据说十多年前,一个年青人走完长城用了2年的时间。长不长啊?齐读第一段。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4)什么样的山,我们可以称为崇山

5、峻岭?一座山可以吗? (5)我们来看看长城的图片。(看图片理解崇山峻岭) (6)这么长的长城就修建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所以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4.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长城的伟大?生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是远观,那么这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明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师板书:近观,高大坚固 (2)课件出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这每一句话介

6、绍了长城的什么?(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台) (3)咱们配合着读读这段话,师读前一句,同学们分组读后几句。看看前一句和后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师总结:前一句是整体介绍了长城高大坚固,后面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长城的各个部分。它们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你们看作者的文章结构设计得多巧妙啊! (4)不光文章结构设计巧妙,长城的构造也非常巧妙。你们看,这里提到了长城的构造的一些部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课件里相应使词变色)你能在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名称吗?(出示近景长城图)生指出相应部位 (5)你觉得当时的兵将们是怎样利用长城战斗的?你能感受到长城怎样?你们想得真不错。(出示最后一段)所以说:这样气魄雄伟

7、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 二、忆长城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了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扶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了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2.是啊,作者也想起了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很自然”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给它换个词吗?(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这个句子在这里还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句,前半部分承接了上文,说作者来到长城上,后半部分引出了下文,提到了古代的劳动人民,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作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

8、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找出相应的词句 (1)抓住“数不清”“陡峭”“三千斤”等词语理解修长城的艰难。同学们,此时,你们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总结:所以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多少?能换个词吗?(无数、不计其数等)把这些词换进去行吗?为什么不行? 4.文中说长城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前面学到了,能设计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防御外敌,能想办法抬上这些条石就是他们智慧的体现)5、所以没有( ),就没有(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同学们,请把你们对长城的崇敬之情化作动情之声吧,一齐朗读第三自然段。 6.难怪作者不由感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再次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赞长城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的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他们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读)总结:同学们,你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们感觉骄傲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四、课外延伸: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写下一段介绍长城的导游词。板书设计: 远观 一条长龙 17长城 近看 设计巧妙 伟大的奇迹 感想 血汗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