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5438246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专题六 人口 微专题6.3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微专题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知识精析】1人口增长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和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较快,为城市化提供丰富的人口资源;而三低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抑制了城市化的速度。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分布对城市化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的地区,随着

2、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口,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相反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地区,会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在相同生产力水平下,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低。4人口素质对城市化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较高,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口素质高,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减少城市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5地域文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其中城市中的建筑,包括城市建筑布局、

3、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素养提升】一、选择题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2.A “有院无人住”造成农村宅基地的浪费,“有地无人种”造成农村土地的荒芜,所以近年来出现的合村并点、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土地浪费问题。因此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与城乡协调发展、农村老龄化以及农业发展水平

4、关系不大。读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的总人口、城镇人口和GDP对比图,完成34题。3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 )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区域面积A BC D4滇中、黔中城市群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炎热 B地形崎岖C地壳活跃 D土壤贫瘠 5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对应正确的是( )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A.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 江淮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

5、群B.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 江淮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祥一 江淮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D.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 江淮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5D 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成渝城市群对应,发展成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应,发展为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江淮城市群对应,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对应,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D对。A、B、C错。 (陕西省西安市2017届高三模拟(一)下图为2000年- 2010年我国

6、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67题。6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 -6环最多B. 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 -4环最大C. 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D. 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7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B. 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

7、大量人口外迁C. 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D. 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2017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城市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2015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及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完成89题。8对2015年图中我国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分析正确的是()A. 福州在省内的经济地位最重要B. 哈尔滨是人口首位度最大的省会城市C. 济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全省最高D. 南京的政治文化职能在全省更加突出9对武汉市二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叙

8、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 经济首位度持续上升C. 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 D. 城市间人品规模差距不断扩大9CD 读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以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可知,1995年-2015年期间,武汉市人口首位度的曲线一直持续上升,而城市首位度的曲线中间有过下降的趋势,故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协调发展。由于武汉的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导致其与第二大人口城市的差距不断加大,进而导致两个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不断扩大,故本题答案选C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第一题,首先搞清楚城市首位度、经

9、济首位度、人口首位度的概念,然后读图判断选项中的四个城市的人口首位度和城市首位度逐项选择。第二题,先准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首位度、经济首位度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右图分析二十年来人口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的变化可以得出答案。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1012题。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10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B.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1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A. 20

10、20年 B. 2045年 C. 2060年 D. 2075年1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A. 减少老龄人口数量 B.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C. 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D. 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1314题。13该城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以中老年人口为主B. 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比重C. 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比重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14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A.

11、 该市非农业用地减少 B. 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C. 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 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期中)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图”,回答1516题。1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 )A. 城市人口总量 B. 城市用地规模C. 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6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村人口总量持续上升 B. 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C.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 D. 劳动力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15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12、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都是城市化的表现。16C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口总量持续上升,城市化水平呈加速上升趋势,目前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劳动力充足是当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所以C正确。【点睛】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

13、的空间扩张。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图,完成1718题。17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18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二、综合题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的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

14、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下图为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1)据图描述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2)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基地的原因。(3)简述阜阳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19.【答案】(1)大部分地级市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非农业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半 (2)阜阳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人口迁移的推力大;处于铁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利于劳务输出;距离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比较近,就业机会多 (3)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