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5435721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读感知,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2、细读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3、品读体会,学习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难点: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三、教法、学法通过指导学生的诵读训练, 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诗歌的方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目标。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谜语;浣花溪畔几间房,层层茅草盖梁上。杜公作诗于此堂,文学史上永留芳。(打一名胜古迹)今天,老师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杜甫草堂。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

2、是什么?(二)简介作者杜甫,字 字美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写的诗被人誉为“诗史。” 杜甫诗的风格是 沉郁顿挫 。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 1、望岳 2、春望3、石壕吏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三)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 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 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 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个长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 更不能冲淡公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 )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

3、 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四)解释诗题“ 为 所 ”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五)初读感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词的读音俄顷( qng)、丧(sng)乱、突兀( t w)见(xin)此屋、恶卧( w)怒号(ho)、布衾( qin)、大庇( b、)挂罥( jun)朗读 ?感悟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情感)(六)朗读指导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

4、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 / 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 “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 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 “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 、”“

5、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欣赏朗读录音,领悟。自由朗读。注意领会。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第二课时(七)理解难解词句,翻译诗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秋高:挂罥:长:忍能:漠漠:向:衾:丧乱:何:安得:庇 :寒士 :突兀:见:请四名同学依次翻译一至四节(八)品读体会整体感知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2、请分

6、别用四个字概括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和直抒胸臆的大意。叙事;大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抒情:推己及人品味思考3、本诗第一节中诗人生动、细致地描写了风吹茅草的情景, 客观描写中注入诗人何种情感?4、本诗第二节中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为什么将“群童”称为“盗贼”?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5、本诗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什么呢?一叹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二叹自己已年老体衰, 无能无力将茅草重新拣回来;三叹孩童顽皮,抢走了自己的茅草。6、本诗第三节中如何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7、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凄苦情境?8、本诗第三节中如何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 ”中包

7、含的思想感情 ?6、理解本诗最后一节反映了杜甫什么精神境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的是?第一句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最后一节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大胸襟,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九)赏读延展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前苏联别林斯基(十)总结升华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诗的体会。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 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 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十一)作业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收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