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5415735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17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考 点 集 训【P292】一、 选择题1“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解析】19771978年,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为“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A项符合题意。2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

2、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解析】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撤销了刘少奇同志的罪名,恢复了他的名誉,这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选A。B、C、D三项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3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一讲话(A)A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B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C使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D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78年,以及材

3、料中“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要亡党亡国”说明邓小平要打破思想的禁锢,该讲话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回应,故A项正确;B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C是“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意义;D是“南方谈话”的影响。4(2016雅礼)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A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B

4、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C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解析】19781992年中国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使用雇工发展个体经济是否会伤害社会主义问题的看法还有分歧,邓小平对个体经济经营尝试的支持,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故选C。1975年邓小平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1978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尝试破除了人们的困惑并推动农村改革起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排除A、B、D三项。5“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

5、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D)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搞市场经济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解析】A项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B项是1979年;C项是中共十五大;“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本题选D。6虞云耀曾说:“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同志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说明邓小平理论(C)A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B开创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理论C顺应了中国

6、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解析】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邓小平理论正是对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科学判断,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项正确。7(2016长郡)2014年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D)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析】D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与材料主旨不相符。8约翰麦克里

7、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个世界甚不相同。”该学者强调(A)A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C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相互借鉴【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可知,作者在强调社会主义理论应该与时俱进,不应一成不变。所以答案选A。9某同学认为毛泽东思想指导共产党进行革命

8、,邓小平理论指导共产党进行经济建设。按该同学的逻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D)A发展中国先进先产力B发展中国先进文化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解析】该同学的逻辑倾向于每种理论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选D。10“一定思想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现实。”20世纪末21世纪初,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思想(C)A是中共十六大的理论成果B指导中国摆脱东南亚金融危机C促进新世纪初中国经济高速发展D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概括总结【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于2001年,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

9、展,故A、B、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材料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1)材料一中时代周刊将毛泽东、邓小平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各有何现实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所发表或提出的重要论著或理论。(3)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参考答案】(1)毛泽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意义

1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也是当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2)国民革命时期,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国民革命失败后,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持久战等文章。(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12“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中共“十八大”给出的郑重承诺。阅读下

12、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8月,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讲到民生主义定义,有三处值得注意。在民生主义第一讲中,孙中山说:“什么叫做民生主义呢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又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民生主义第三讲中,孙中山说:“我们要实行民生主义,还要注重分配问题。我们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公众来使用。”又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是要打破资本制度所以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

13、”摘编自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意义材料二1978年,新华社记者沈祖润等到安徽的定远、凤阳、嘉山去采访,看到的情况使他们心酸。凤阳县前五生产队,十户人家有四户没有大门,三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史成德,七个孩子,十口人,只有三只缺口碗。沈祖润看到的不是个别现象。1978年前后,新华社国内部农村组派出几位记者,对中国西部农村情况作了调查。1979年全年的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山西吕梁地区,为70元;陇东庆阳第二,为64.86元;延安地区第三,为57.20元;榆林地区第四,为52元;甘肃平凉地区第五,为47.60元;固原和定西最低,同为36.80元。陈大斌饥

14、饿引发的变革,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材料三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意味着中国人民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机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发展。追求富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是中国人民都有的权利;实现富裕,不能只是少数人有机会,而是中国人民都能有机会;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能只是少数人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只有从起点和过程上保证全民共同致富,才能在结果上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既与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根本对立,又与平均主义要求的“均富”不相容。摘编自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和具体做法。(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依

15、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新时期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哪些努力?【参考答案】(1)认识: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做法: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解决民生问题;新三民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2)现象:改革开放前,许多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原因:因“左”倾错误,中国长期以政治斗争为主,忽视民生建设;50年代中期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内涵:全民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机会;全民共同致富。措施:经济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P149】 近代中国面对着民族救亡、民主启蒙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化使命,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此,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伴随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特别是清政府在甲午

17、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变法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从早期维新派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宣传维新变法,1898年的一场戊戌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新青年吹响了向封建传统进攻的号角,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各种西方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伴随十月革命的炮声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脱颖而出,指引中国历史进入崭新阶段。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前进的旗帜。要通过对重大思想基本原理的了解,把握各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特色、主要内容及其要解决的历史进程中的实践命题;在充分认识和理解20世纪百年变迁中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嬗变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