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7539289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演讲致辞模板(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会议发言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月日,以“推动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5 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给大会发来贺信本次大会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农业部、信息产业部、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计算机报社承办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出席了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各级政府官员、界工商界人士以及著名专家学者3000 多人次以下为发言全文:各位代表 , 同志们 , 朋友们:今天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农

2、业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召开 2005 年国家信息化推进大会,这既是我国信息化领域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件大事大会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刚才曲主任宣读了副总理给大会发来的贺信, 副总理的贺信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 在今天的会议上, 王部长有重要的讲话, 我们农业部门一定要贯彻落实,我们要通过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国家经济信息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不仅有助于

3、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 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 增强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 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 智能化控制, 精准化运行, 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 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的改善,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促进农业全面、 协调和

4、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手段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化服务, 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 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开展面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信息服务, 有利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和转移就业环境,特别是通过农业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和农业信息站,可以提高农业行政工作的透明度,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既能加强对政府的沟通又能更有效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

5、设的重大举措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战略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借助于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 提升农村发展的速度,缩短城乡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借助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政府、农户之间互动、和谐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

6、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信息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和部署,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 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 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 加大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 开创了农业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是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全国97%的地市和 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涉及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 可以直接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 18 万人,初步建立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二是农业信息络逐步完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农业部门 80%左右的地级和 40%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 80%

7、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通过多年的努力, 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化络已经初具规模, 以此为基础, 正在逐步健全完善农产品检测预警、 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三个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三是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得到了加强大力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已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形成近40 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部内信息共享机制从2002 年开始启动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检测预警工作,适时对国内外市场供求走势进行分析预测从2003 年开始,面向社会推出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定期发布各行各业信息,目前全国 4 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 17 万个农村

8、合作中介组织, 95 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 万个农村经纪人都可以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四是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各地农业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农业部正在组织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电视、 、电脑三电合一的试点,就是广大农村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创造之一, 这种模式能够使信息服务的内容一体化,形象化、有效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对于各地出现的百万农民上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大集,农技110 等服务模式,我们也热情关注, 积极支持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薄

9、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从总体上看,还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的需要, 不适应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谐社会建设,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农业合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第一,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战略位置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站在建设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深刻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增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责

10、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更大的决心, 更大的力气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步伐, 不断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 缩小城乡之间, 信息化程度的差距 第二,切实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推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 各级农业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 强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改善农业信息化宏观调控, 确保农业信息化顺利推进, 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相关踊跃参与, 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大力营造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要特别注意培养广大农民关注信息, 使用信息的习惯, 努

11、力使他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看到效益, 得到实惠, 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面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宏观服务和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微观服务作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全面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 优化信息采集监测点, 建议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形成标准统一实用数据库群及完善共享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络, 建设好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站,重点建设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增强其信息采集和服务功能, 要积极推动金农工程的实施, 健全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体系, 要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作,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大力培养农业信息人才, 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要改进和完善信息采集、 传输、分析、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总之, 要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 使农业信息化实现新的跨越,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同志们、朋友们、农业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携手努力,扎实工作,开拓前进,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最后,预祝 2005 中国信息化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