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he****18 文档编号:75355678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讲练结合”模式下语文表达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南宁市三美学校语文组 莫慧玲摘要:本文根据教学的实践回答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否统一于同一教学模式的问题,指出教师应注意在这两种能力培养过程中呈现的不对称现象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文章最后指出:“讲练结合”不应理解为一个简单、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关键词:讲练结合 中学语文 表达能力 多层次性一、理论的说明及问题的提出“讲练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采用,应该说这是一种方法和观念上的改进,是对以前教学中出现的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反拨,和当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

2、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无论在哪一个教学阶段,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讲练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教师的“讲”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目标、内容、学习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抓住课文的特点和关键性的问题;学生“练”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分量要恰当,但“练”的目标也是要集中在学习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关键性的问题上。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说话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作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学这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最为强烈、各种观念趋于成型的一个时期,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他们以

3、后的发展无疑至关重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大致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基础,但又不尽完全一致 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语体的区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表达媒介的区分,二者不完全一致。我们要问的是: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能否在同一教学模式统一进行?这种统一训练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在同一模式下两种相关能力的训练中出现的不对称现象应如何处理?本文就试图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并指出应对当前的教学理论予以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以期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市初中初一年级某班的全体学生,笔者任该班级的语文教师,学生总数为54人,男女生比例为1:1,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周边县城,研究的时间区间是一个学

4、期。二、“讲练结合”模式下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 “三分钟说话”练习,但同时也注意方式的多样性,扩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方式:课前三分钟自由陈述;课堂提问;课后课文复述;自由辩论和对抗性辩论。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种方式并不是一定同时在一堂课中进行,而是以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为主,其余方式为辅,采用交叉进行的方式。三分钟说话练习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确有显著的效果。在“讲练结合”理论的指导下,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多加练习,掌握口语的表达规律、提高表达的信心和质量。但是,自由说话并

5、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由,教师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无关的旁观者,而应是一个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体到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如何引导学生的陈述,这都涉及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讲练结合”中的教师“讲”的定位问题。下面我们将具体论述“讲练结合”模式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应该注意的哪些问题。采用三分钟说话练习为主要研究途径,因为这一训练方式最便于研究者观察对象对口头语言运用的情况。每堂课安排一个学生进行发言,话题不限,时间为三分钟,集中发言完后,老师点评,其他学生也可做点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口语表达能力的差异呈现出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女生的口头表

6、达能力总体好于男生;二是市区的学生总体好于周边县份的学生。我们认为,出现这两种差异并不是毫无理由的,而是有着客观条件的和主观心理的内素,这些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考察,文章只关注如何在“讲练结合”这一模式下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差异,达到一种较大的平衡。对于口语表达好的学生,教师在点评中只作简要的指点,不作具体的分析与引导(考虑到示范的效应,我们也有意对一些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作具体的分析)。重点关注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或较差的学生。我们发现,这部分学生要么是不敢说话,要么是话多但言不及意,没有中心,缺乏条理和逻辑。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加以引导,对于不敢说话的学生,我们一方面鼓励他多上讲台,多

7、在公共场合讲话,克服表达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我们采用提问式和追加式的方式让他有话可说,而且是尽可能多说。这个时候,教师的“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何让不敢说话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在教师的点评中过程中,可以用一种幽默调侃的话语转移学生的注意点,放松紧张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想像一种该生不说话的理由(当然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有讥讽的语调),然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的陈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尺度,即使是说话不多的学生,在引导学生完后,就应该让其自由发挥,不应说得过多过细,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对于表达缺乏中心和条理的学生,教师在点评中可以为学生刚才的发言大致拟出一个表达的顺序

8、,帮助其建构语话表达的逻辑框架,并在下一次的训练中有意让学生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自会养成一种习惯,其表达的条理性也随之增强。口头表达在某种意义上说比书面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中学对于这两种能力的训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这一阶段的练习不能忽视。我们在“讲练结合”这一具有最大普适性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练习,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已练习说话,发挥其主体创造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点评和引导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讲练结合”模式对于口语

9、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样有效,但需要注意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要“精讲”,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少讲”,对于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要“多讲”。三、“讲练结合”模式下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是写作能力,写作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常常是一件极不情愿的事情,也是教学中令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那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呢?“讲练结合”的教学理念同样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一方法,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后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从而我们看到,这一方法对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运用“讲练结合”

10、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以自由式小作文为主,考试作文为辅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自由式小作文具有这样的优点:学生发挥空间大、有话可话;趣味性增强;篇幅短小、便于写作中心的聚焦;师生互动的方式和过程简化。我们对于自由式小作文,题目不限,体裁不限(但鼓励学生从记叙性体裁写起),篇幅在50字到500字之间,每周训练一次,时间和地点随机。这种训练方式起初学生不太适应,但对这一方式本身并未表不出消极的情绪,这为我继续实施这一方案增添了信心与动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我注意总结学生表现出的普遍的趋向性。普遍的趋向性表现在:一是学生比较关注自我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立的观察视角

11、与表达方式;二是学生较多集中在记叙性体裁上(这一点与我期待是一致的)。在普遍性下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些学生偏爱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有较多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对于这些差异我认为是可以解释的,但这里我关心的是怎样在“讲练结合”模式下帮助学生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其余的不作过多的涉及。中学作文一般的模式就是学生写作,教师评阅,有时还给出量化的标准即分数。基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我们应对以往的写作模式予以修正。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写作训练不应是学生写作,教师评阅这种直线型的方式,而应是多层次的、多方式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样以“讲练结合”为理论依据,以自由式小作文训练为主,对于写作

12、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的讲评应该精到简练(当然习作示范时应该精讲),指出作文的精彩之处,这部分学生应该成为全班学生写作的一个示范,而且在组成小组进行学生间的互相评阅过程中,这部分学生也是中坚力量。对于书面表达较差的学生,一是鼓励把文章写长,然后再逐渐精简浓缩。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态度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积极的引导,但不能过分指责学生,这也是体现教师如何“讲”的能力之处。四、两种能力的训练能否统一于同一模式上面论述了在“讲练结合”模式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情况,实践表现,这种模式对于学生两种能力的培养同样有效。但是,对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二者呈现出来的差异不能忽视,在观察中发

13、现,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好;反之,书面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并不是很好。为何会出现这二者之间不对称的现象呢?这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不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着力在“讲练结合”教学模式下缩小二者的差距,达到一种较大的平衡。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教师对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不成正向比例的学生应该从观念上和方法上予以关心。在观念上,教师要向学生表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只说不写或只写不说的人都不是健全的个体,帮助学生克服固有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表达观。另一方面,在方法上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学生灵活变化,对于说话能力较好而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先是自

14、然地写作(想什么写什么),慢慢往注重炼字、炼句、炼意这个方向靠扰。作文好而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多是存有当众说话的心理障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阴影。同时,引导这部分学生在口头表达的时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过多注意语法规范和字词的选择。教师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提问式和追加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五、结语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样可以在“讲练结合”模式下得到统一的训练,这一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学方法的统一,而且可以让说话和写作的差异在互相对比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缩减。对于“讲练结合”教学模式,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而应该是在以

15、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和练。所以说,“讲练结合”应该是一个多层次性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参考文献1 张棣华、陶伯英:语文目标定向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 梁昌云:运用讲练结合的几点做法J,安徽教育1997年第10期5 于金源: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J,作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6 雒进才:论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6期7 王学军:试论语文个性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11期8 岳亚军: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点J,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9 严长江:也淡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