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5294742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挤土效应在沉桩过程中,土体向四周排挤,使周围的土受到严重的扰动,主要表现为径向位移, 桩尖和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受到不排水剪切以及很大的水平挤压, 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 形成具有很高孔隙水压力的扰动重塑区, 降低了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促使桩周邻近土体会因不排水剪切而破坏, 由于群桩施工中的迭加作用, 会使已打入桩和邻近管线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和上浮。 桩群越密越大。土的位移也越大。施工遇到挤土效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合理安排沉桩顺序、 控制每日打桩的数量, 减少孔隙水压力的迭加: 采用先开挖基坑后沉桩的施工工序, 可减少地基浅层软土的侧向位移和隆起, 有利于降低

2、沉桩所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 从而减少地基深层土体变位。 在场地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 创造排水条件以降低孔隙水压力。 预钻孔辅助沉桩。2、浮桩浮桩现象是静压管桩挤土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该问题表现得很隐蔽,并且往往是等到压桩工程完工后做静载检测时才发现, 而此时桩机可能已退场。此时再来处理就非常被动。比较好的处理措施是:提前选取有代表性的桩进行测量监控, 在桩施工结束后应立即用水准仪测量记录其桩顶标高, 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测, 通过比较来检查桩身是否有上浮现象。 如果发现有上浮现象, 则需采取前面提过的控制压桩速率、 重新调整压桩路线或钻孔取土等措施, 减少挤土效应进而控制桩身上浮

3、现象。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桩身上浮现象,则可采用复压的补救方法进行处理。3、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主要原因是: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糙,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 尤其是对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导致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设计持力层选择不当, 预应力管桩持力层宜选择强风化层。 以达到较高承载力。但当强风化层埋深较深时,考虑到桩长限制,不得已选择全风化层作持力层时, 承载力将受较大影响。 特别是全风化层有遇水易软化特点, 地下水可能通过桩管内从桩尖渗入, 大大降低桩端承载力。设计对单桩承载力预估不准,导致实际桩长与压桩力不匹配。桩身断裂致使不能继续施压。防治措施为

4、首先详细探明工程地址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 施工采用合适吨位桩机;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桩的施工方法及打桩顺序,避免断桩,确保桩身质量。科学设计,通过试桩确定合理终压标准。4、断桩断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使用了厂家生产的未经检验的不合格的桩;桩尖碰到地下障碍物管桩被蹩断;管桩施工中垂直度没有控制好;管桩由软弱土层突然进入硬土层, 桩机压力迅速升高, 桩身受到瞬间冲击力而引起;基坑施工中,由于软土推挤隆起,基坑壁侧向移动造成断桩。施工中若发现有断桩, 就要采取补强加固方案处理。对预应力管桩浅层断桩可采用接桩。 对深层断桩的接桩 (包括部分错位桩纠偏后接头)要抽干桩内积水,确认桩的倾斜在允许范围内,放人钢筋笼,钢筋笼应伸到断桩下 3m,用高等级混凝土灌注。接桩后要进行承载力检测。当断桩处错位,无法复原时,应重新补桩。对工程事故应分析问题的原因、 补桩的可能性和对已施工桩的影响, 考虑其它可利用条件以及经济和工期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