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5280348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1.基本情况-41.1自然条件-41.1.1流域概况-41.1.2 地质、地貌-41.1.3土壤、植被-41.1.4水文、气象-51.2社会经济状况-61.2.1人口与劳动力-71.2.2土地利用现状-71.2.3农村经济状况-71.2.4农村基础设施状况-91.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91.3.1水土流失现状-91.3.2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101.3.3水土保持现状-11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12.1建设目标-11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122.2.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122.2.2土地利用规划-142.2.3工程总体布局-152.2.4建设规模

2、-163.工程设计-163.1坡耕地治理工程-163.2植物防护工程-243.3保土耕作设计-253.4封禁治理设计-253.5监测措施-264.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设计-294.1施工组织设计-294.2分年实施计划-295.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15.1投资概算-315.1.1编制依据-315.1.2编制方法-325.1.3投资概算-445.2投资筹措-476.效益分析-496.1经济效益-496.2生态效益-546.3社会效益-557.项目组织管理-567.1组织管理机构-567.2组织管理措施-567.3技术保障-587.4监督保证措施-58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流域概

3、况沟小流域位于省*鸭池乡,为金沙江左岸的支流,东经1041659至104205之间,北纬284715至284256之间,幅员面积19.60Km2。海拔高度从320m到1118m。地貌类型属冲积槽坝和阶地地貌单元与浅切割单斜低山地貌单元。1.1.2地质 地貌地质:沟小流域主要地质为古生界二迭系的龙潭组,部分中生界三迭系的飞仙关组、雷口坡组和须家河组,地质构造属观音镇马边县的向斜构造地带,因受喜马拉雅山地质运动影响地面抬升和金沙江与岷江水系切割,构造体系为向斜西北走向。地貌:沟小流域主要地貌是南与五指山山脉相连,向北延伸,大部分属浅切割单面低山。沟小流域幅员面积1960.31hm,小流域地面坡度组

4、成见表1-1。表1-1沟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项目土地 总面积 (hm2)坡 度 组 成 35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沟1960.31103.895.3 552.828.2 343.117.5 933.147.6 29.41.5 1.1.3土壤、植被1、土壤沟小流域土壤种类有紫色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稻田土类,水稻土类有红色泥田、大土田、红沙大土田、黄泥田等土种,紫色土类主要有红沙土、石骨子土、大泥土、夹沙泥土等土种,山地黄棕壤土类只有山地黄棕壤一个土种。稻田土主要分布

5、在冲积潮坝上,海拔500m以上主要为山地黄棕壤,其余部分则分布紫色土类。耕地土壤土层深厚,一般在50cm,层次不明显,土壤化学风化浅、淋溶弱,矿质养份丰富,土中多砂砾,粘粒少,据*土壤普查测定,小流域耕地土壤含有机质1.14%,含氮0.0991%,含磷0.124%,含钾3.23%,水解氮59PPM,速效磷1PPM,速效钾116PPM。山地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棕壤,土层厚在40cm,有机质含量28.11%,含氮0.85%,碱解氮551PPM,速效磷18PPM,速效钾114PPM,PH值4.1,小流域土土壤理化指标见表1-2。表1-2沟小流域土壤理化性状表土壤类型平均土层厚度(cm)土壤容重(t/m3

6、)土壤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氮(%)水解氮(ppm)含钾(%)速效钾(ppm)含磷(%)速效磷(ppm)紫色土类401.52.560.8481.690.0991593.231160.1241164.87.72、植被沟小流域植被带属于干热河谷阔叶林带。天然植被种类有:慈竹、苦竹、水竹、楠竹、马桑、桑、香椿、刺槐、柏树、杉树、千担树、桤木、柏、卷子、油桐、青冈、夜合、马伏草、抱耳草、熟地草、油草、丝茅草、绿茵草等。人工植被种类主要有:油樟、红橘、梨树、子、桑、枣子等。1.1.4水文、气象1、气象特征沟小流域年平均气温18,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3.1,10的积温6202.3,无霜期32

7、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0.2小时。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77.5mm,最大年降雨量1348.1mm,最小年降雨量598mm,暴雨主要集中在410月,以79月为最多,平均每年出现暴雨天数4天,79月降雨量533.2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54.4%。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192mm。 表1-3沟小流域气象特征表观测站名气温( 0C)年均降雨量(mm)79月 降雨量 (mm)暴雨天数10积温 ( 0C)无霜期(d)年均日照时数(h)太阳总辐射量(J/cm2)年最高年最低多年平均最大量年份最小量年份多年平均大乘气象站40-3.1181348.119735981994977.5533246202

8、.33251000.288.52、水文沟小流域属于金沙江水系,全长8.7Km在*鸭池乡流经县高场镇注入金沙江,年径流量2850万m3,径流模数0.1,径流年际变化与降雨量年际变化一致。多年平均输沙量4.4万t。小流域蓄、引、提水总量17.4万m3 ,占年径流总量的0.52%。水资源利用现状见表1-4。表1-4沟小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表项目水源情况输水管(渠)需要解决灌溉条件需解决生活用水水库塘堰水井蓄水池(窖)数量(座)年供水量(万m3)数量(座)年供水量(万m3)数量(眼)年供水量(万m3)数量(口)年供水量(万m3)长度(km)年供水量(万m3)水田 (亩)果园 (亩)梯坪地(亩)人口(人)

9、牲畜 (头)沟004080210.91740.671626.47652.72698.20517047601.2社会经济状况1.2.1人口与劳动力沟小流域计划治理6个村(光明村、油花村、民乐村、保护村、白坝村、染房村),总人口5170人,其中农业人口5170人,农业人口密度263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农村劳动力3170个,常年外出打工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在当地打工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支持项目建设。1.2.2土地利用现状沟小流域项目区土地面积1960.31hm,其中:水田510.18hm,坡耕地680.49hm,有林地374.94hm,灌木林3.00hm,经

10、果林197.98hm,疏幼林119.33hm,水域面积10hm,难利用地12.29 hm,非生产用地33.66 hm,荒山荒坡18.44hm,人均土地面积 0.38hm,人均耕地面积0.23hm。沟小流域水利设施用地少,提水、引水、蓄水量少,保水保灌耕地少,复种指数低,土地投入产出率不高,耕种坡地开垦荒山荒坡,不利水土保持。沟小流域耕地面积1190.67 hm,小流域耕地坡度组成见表1-5。表1-5沟小流域耕地坡度组成表土地总面积 (hm2)耕地 耕 地 坡 度 组 成面积 (hm2)占土地面积(%)35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

11、面积 (hm2)占比例 (%)面积 (hm2)占比例 (%)1960.311190.6760.7626.292 52.6 398.8733.5 1008.4 66.675.6 001.2.3农村经济状况1、农村产业结构沟小流域农业总产值974.75万元,其中农业408.23万元,占41.8%,林业59.85万元,占6%,牧业505.17万元,占51.8%,渔业1.5万元,占0.15%。农村经济总收入122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6元。2、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2006年播种面积分别为水稻510.18hm,小麦330.18hm,玉米260.31hm,油菜35

12、.00hm,大豆55.00hm。表1-6沟小流域粮食生产现状表农业人口(万人)播种总面积基本农田粮食产量基本农田粮食产量总计 (hm2)平均 (hm2/人)总计 (hm2)平均 (hm2/人)总计(t)播面单产 (kg/hm2)总计(t)播面单产 (kg/hm2)0.5171190.670.23510.180.101514.61272165632463、林业生产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水果,2006年沟小流域出产梨 3.20 t,子1.80 t,桃3.00t,其余收入为乔木林伐木收入。4、牧业生产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家庭饲养业,主要是养猪、鸡、鸭、鹅、蚕,其次是养殖黑山羊、牛。2006年沟小流域出

13、栏生猪4020头,山羊1760头,家禽4380只。牧业饲料主要为玉米、红苕等,青饲料主要为农作物的枝叶,如红苕腾、大豆叶、蔬菜的老叶子等。牛、羊、家禽一般是在林草地上放养。5、渔业生产渔业生产主要是鱼塘和山坪塘水面养殖,养殖面积0.8hm,2006年产鱼1.87t,市场零售价在10元/kg。沟小流域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上交通闭塞,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相当困难。(2)种养殖业以家庭为主,未形成规模养殖。(3)农业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资源利用不充分。(4)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耕地越来越贫瘠。1.2.4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小流域有村级公路35km,6个行政村,村村

14、通公路。对外交通有屏山到的公路,路面为混凝土路面。沟小流域项目区有山坪塘40口、水井21眼、蓄水池74口、输水管(渠)16km,每年蓄、引、提水总量107.98万m3。群众生活燃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柴山地砍柴,少数农户也购煤炭作燃料。人畜饮水相当困难,有少数地方挑水吃,群众对兴建微型蓄排水工程积极性非常高。表1-7沟小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表水源情况输水管(渠)需要解决灌溉条件需解决生活用水水库塘堰水井蓄水池(窖)数量(座)年供 水量(104m3)数量(座)年供 水量(104m3)数量(眼)年供 水量(104m3)数量(口)年供 水量(104m3)长度(km)年供 水量(104m3)水田 (亩)果

15、园 (亩)梯坪地(亩)人口(人)牲畜 (头)004080210.91740.671626.47652.72698.2517047601.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1.3.1水土流失现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占流失面积的85%,也有少量发生于洪水期间滑坡、塌陷。水土流失总面积10.31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3%,其中:轻度2.01km2,占流失面积的19.5%;中度流失8.00km2,占流失面积的77.6%;强度流失0.18km2,占流失面积的1.7%;极强度流失0.12km2,占流失面积的1.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916t/ km2.a,年侵蚀总量5.49万t,年土壤侵蚀厚

16、度2.2mm,水土流失地类分布情况见表1-8。表1-8沟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类分布情况表单位:hm2项目坡耕地经果林有林地灌木林疏幼林草地荒山荒坡难利用地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面积占%合计680.4966197.9819.2374.94030.3119.3311.618.441.712.291.2轻度197.983中度680.49119.33强度18.44极强度12.29剧烈1.3.2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1、水土流失成因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区大多为易风化且易流失的砂岩性土壤,地形破碎,大部分山高坡陡,坡耕地面积大,分布广,项目区雨量丰富,

17、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15度以上的坡耕地上。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森林被人为砍伐,光秃秃的山、光秃秃的坡耕地,加之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大部分为顺坡耕作)和施肥方式,广种薄收,套种面积小,复种指数低,年覆盖时间短,耕作制主要为一年一熟,农民种植使用有机肥少,土壤板结,水分渗透力下降,土壤涵养力下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水土流失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降低土壤肥力。由于土壤耕作层特别是表土层流失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干旱威胁加剧,造成靠天吃饭,生产抗旱任务加重,广种薄收,大部分坡耕地产粮150kg/亩,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土层厚度越种越薄,土壤肥力越来越差,农业生产

18、水平相当低,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2)破坏地表完整。荒山更荒,增加了水土流失危害,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土地利用难度,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3)破坏植被,引发山地灾害。冬春缺水,夏秋用水浑浊不堪,给人畜引水造成困难。同时,降低了地表拦截降雨能力,造成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4)生态环境失衡。大量的水土流失,加剧旱洪灾害,夏秋河水泛滥、冲毁和淤积水利工程,淹没粮田,规划区山坪塘以年均20速度减少蓄水量。并且大量的泥沙直接注入金沙江造成下游河道抬高淤塞,增加了防洪标准。1.3.3水土保持现状小流域从2001年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农业部门实施了低产田改造工程。小流域

19、属粮食主产区,部分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少量的坡改梯工程,当地农民自发栽种果树,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水土保持功能较低。2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2.1建设目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该流域土地总面积1960.31h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031.53 hm2,占总面积的52.6%。本次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8.26hm2(其中难利用地12.29 hm2未治理),治理率为79.3%。年土壤侵蚀模数由现在的4605 t/km2.a减少到500t/km2.a,土壤侵蚀量由4.49万t减少到1.14万t,减沙率达到74.6%。详见附表7。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通过植树造林,封禁管育等措施和加强完

20、善好治后管护工作,使苗木保存率达80%以上;流域治理后的林地面积达到814.31hm2,比治理前增加119.06hm2;林草覆盖率达到42%,增加7%;梯田、梯地增加28.39hm2;水保林增加70.74hm2;经果林增加48.32hm2;详见附表4。通过整治塘堰和新建蓄水池、沉沙凼、排灌沟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增加拦沙、蓄水效益,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详见附表7。3、发展农村经济目标通过治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经济得到发展,人均基本农田由现在的1.48亩/人到治理末(人口自然增长率 7.4)期的1.56亩/人,经济果木林由现在的0.57亩/人提高到0.7

21、1亩/人,从而保证人均基本农田和产业开发用地2.2亩以上的目的。农业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2266元/人提高到2660元,增加30 %。详见附表2和附表7。4、其它目标通过实施水窖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与封禁措施,基本解决小流域的人畜饮水和用材问题,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人们安居乐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2.2.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1、各类指标增长预测(1)人口增长预测小流域现有农业人口5170人,按人口自然增长率7.4,期末农业人口增加到5247人,考虑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小流域移民安置300人,预测期末农业人口达到5547人。(2)基本农田预测根据小流域农业人口预

22、测,同时考虑迁入和迁出人口,以与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安置,按人均产粮不低于400kg计,现在基本农田1.48亩/人,小流域期未需基本农田1.56亩/人。现有水田面积510.18hm,该流域属县域战略发展规划经果林产业带,基本农田增加28.39 hm,适度发展基本农田。(3)用材林、薪炭林预测用材林消耗主要为建房、家具和农牧工具等,人均年需求量较小。经预测,现在森林蓄积能满足要求。经预测现在林地中灌木林地面积能完全满足需求,适度发展水保林主要为生态林,兼顾经济效益。(4)产业开发用地预测根据小流域农业人口的增加特别是经济收入的需求,现有经果林面积197.98hm2,期末经果木林用地246.3hm2,

23、增加48.32hm2,人均经果林达到0.71亩。因此,根据小流域的实际,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经果林重建,应加大营造经果林面积,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机结合。2、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根据小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小流域调查情况和土地资源普查结果,参考地块的完整程度、地面坡度、地层厚度、灌溉条件等因素,将土地分为六级,一级可适宜用于农田、经果林地、水保林、草地,二级可作为经果林、水保林地、草地,三级可作为经果林、水保林地,四级可作为水保林,五级作为草地,六级为难利用地不作考虑。土地分级和各等级土地面积见表2-1。表2-1沟小流域土地分级与适宜性评价表评价指标评价等

24、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地面坡度55101015152525352535土层厚度70cm50cm70cm30cm50cm15cm30cm15cm30cm5cm15cm地块完整情况很完整较完整完整不完整不完整很不完整距离近近适中较远较远很远水源条件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很差土地适宜性 与面积(hm2)宜 农宜农宜果宜农果牧宜农林牧宜林牧改造后利用626.29208.50190.3710060.56.172.2.2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各业用地的基本要求,分析预测小流域人口增长、粮食平衡预测、木料、薪炭等平衡预测;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合理划分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土地利用规划,生

25、产用地依照首先确定基本农田,再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用地,生态用地按照土地适应性,合理规划造林、种草、封禁管护面积。通过土地利用配置,农地面积调减66.67hm,主要是25陡坡耕地按照水保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退耕还林、还草和在保证基本农田和产业开发用地基础上调整为生态用地的坡耕地面积;坡耕地调整为生态用地的治理对策:对群众自觉退耕的坡耕地和难以自然恢复植被的侵蚀劣质土布设部分种草和水保林,大部分通过封禁治理,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自然修复;生产用地治理对策:根据国家投资情况和整合其他项目资金集中对生产用地进行坡改梯、经果林措施治理,本初设中未对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作规划,暂时对未治理的部分生产用地采取保土

26、耕作措施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配置见表2-2)表2-2沟小流域土地利用配置表单位:hm2各业用地合计耕地经果林地水保 林地草地荒地其它 用地水域调整前面积1960.311190.67197.98695.25018.4433.6634.73调整中增加48.3289.180调整中减少119.0618.44调整后面积1960.311023.29246.3814.310033.6634.732.2.3工程总体布局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保土耕作、封禁管护;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蓄水池、沉沙凼、排灌沟渠;其他辅助措施,耕作道路。1、坡改梯布设在离村庄较近,水源好、交通方便,土质较好

27、、坡度相对较缓,坡度在1025的坡耕地上,同时布设坡面水系工程,坡改梯共实施2个图斑,面积28.39hm2(其中石坎12.6hm2),全部布设在小流域的光明、油花两村。其中:光明村实施17.53 hm2,占实施面积的61.7%;油花村实施10.86hm2,占实施面积的38.2%。2、经果林结合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迁城和库区淹没经果林重建,布设在交通方便,坡度在1025的坡耕地上,同时布设坡面水系工程,主要布设在小流域的光明、油花等村,其中实施经果林6个图斑,面积48.32hm2,其中: 光明村实施24.67 hm2,占实施面积的51.1%;油花村实施实施10.08 hm2,占实施面积的4

28、8.9%;栽植碰柑。3、水保林主要布设在水土流失区的沟边和25难以自然恢复植被的陡坡耕地。在小流域布设水保林70.74hm2,主要栽种桤木、杉木和竹。4、保土耕作主要布设在留作生产用地未布设其他工程措施的坡耕地上,在小流域实施保土耕作551.48hm2。 5、封禁治理主要布设在未成林的疏幼林、荒山荒坡中,在小流域布设封禁治理119.33hm2。6、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耕作道路包括蓄水池、沉沙凼、排灌沟渠和耕作道路主要布设在新建坡改梯和经果林上,在小流域布设蓄水池80口、沉沙凼200个、排灌沟渠6.05km,耕作道路6.05km。2.2.4建设规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8km2,坡改梯28.39h

29、m2,栽植经果林48.32hm2,营造水保林70.74hm2,封禁治理119.33hm2,保土耕作551.48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修蓄水池80口、沉沙凼200个、排灌沟渠6.05km,修筑耕作道路6.05km。3 工程设计3.1坡面水土整治工程1、坡改梯工程(1)设计原则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稳定,突出台位,配套齐全的原则,将坡改梯布设在土质较好,距离村组近,交通方便,位置较低,邻近水源的地方。有石料的地方布设石坎,无石料的地方布设土坎。并且严格遵循田块布设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弯,小弯取直。同时在地块上配套水系工程。(2)设计标准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量,设计依据主要有

30、国标 GB/T16543.11996 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3)断面设计坡改梯的断面设计分为土坎和石坎两类。按照小流域实际情况,条石坎设计:稳定和抗冲性比较强,且占耕地少,条石坎高控制在.0.8m-1.5m,侧坡为垂直面。条石坎宜长不宜短,做到土地平整,表土复原的水平梯地。表面至少有0.3m厚的土层。块石坎设计:下段砌筑断为0.6m-0.9m,顶宽0.3m,块石坎高控制在1.0m,外侧坡设计为1:0.4,块石坎的长短应根据地形而定,达到土地平整,表土复原的水平梯地(设计尺寸见坡改改梯典型规格表3-1,坡改梯断面见附图)。土坎田面宽度一般在48m,田坎高度一般在0.30.6m,田坎外边坡

31、比为1:1。表3-1 沟小流域坡改梯典型规格表类型原地面坡度()坎高度(m)外边坡土面宽度(m)埂坎占地率(%)土石方量(m2/hm2)土坎101.01:11011.01443块石101.51:0.4816.21564条石150.90617.72038(4)施工要求无论是土坎还是石坎坡改梯,首先要打破户界,放线实施,作到集中成片,然后找出基准线和埂坎线,找出挖添分界线。清基:在施工时依据所需条石坎的高度和宽度要求,进行施工放线开挖表层土清理干净并开挖到基岩或坚硬土基上,平台应成倒坡。对于基岩整体较差,裂隙发育,岩层表面倾角较大,风化强烈的石基基础,要尽一切可能清除由基岩不利条件导致埂坎垮塌的潜

32、在因素。条块石的砌筑应在基础处座平整,安砌牢固,条石强度不得低于MU30,条石砌筑时上下错缝,间隔3m横竖丁挂,且丁挂条石长不得小于0.8m。设计尺寸详见条石坡改梯设计断面图(附图)(5)监督和管护落实专人进行质量监督,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重点监督,特别是对隐蔽条石块石坎的基础和砌筑、土埂挖添开展监督。在施工工程中发现问题必须返工,得到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并经过一个汛期后,将工程移交给当地村社,并签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加强工程的后期管理,使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2、坡面水系工程(1)排灌沟渠设计设计原则:布设在坡改梯和经果林中,与蓄水池、沉沙凼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并以道路为骨架,形

33、成完整的防御和利用体系。沟渠应尽量避开滑坡体,危岩等地质地貌差的区域,本着节约用地,交叉建筑物尽量少设的原则。(2)设计标准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4-1996的规定,小型需排水引水工程中规定抗御暴雨的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3)工程设计排灌沟的容量和断面尺寸:V=VW+VS=(MW=3MS)F式中:V截水池容量m3Vs一次暴雨径流量m3VW1-3年土壤侵蚀量m3MS平均侵蚀模数,t/km2MW一次暴雨径流量模数,m3/km2F截水沟的集雨面积,km2根据V值计算截水沟的断面面积按下式计算:A=V/L式中:A截水沟断面面积,L截水沟长度,m经计算该小流

34、域选用40cm50cm和30cm30cm浆砌砖规格。(4)施工要求和管护沟渠要布设在地质较好的地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施工,沟渠开挖结束后一定要进行防渗处理,再作砖砌墙,再进行混泥土打底,并注意养护。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返工,得到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并经过一个汛期后,将工程移交给当地村社,要加强管护,汛期前检查维修,汛期后坚持维护补修。3、蓄水池设计(1)设计原则蓄水池布设在距水源较近与坡面水汇流的低凹处,并与引水渠、排水沟、沉沙凼形成水系网络,设计时以满足农、林用水和人畜饮水需要为依据,以每亩地块考虑4m3水设计为标准,布设中应尽量考虑少占耕地,来水充足,蓄引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等条件

35、。(2)设计标准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3-1996和GB/T16453.4-1996的规定,结合流域区降雨的实际情况,以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的设计标准。(3)蓄水量设计根据该蓄水池所控面积的农、林、牧用水需求,该流域降雨和水源条件充足,容积由下式确定。蓄水池容积的确定:W=(hF)/800式中:W拦蓄容积(来水量),m3h10年一遇24h,mm径流系数F集雨面积,m2蓄水池容积计算:V=HS式中:V容积,m3H池深,m S池底面积m2通过来水量和需水量平衡计算VM,经计算蓄水池拟建中、小、微三种类型。(4)工程设计蓄水池设计为:矩形池底为现浇C20砼,墙体用M10

36、沙浆砌筑条石,厚度0.3-1.5m。圆形池底为现浇C20砼,墙体用M10沙浆砌砖,厚度0.24m,并用M10水泥抹面防渗。具体见蓄水池平面、剖面图(附图)。(5)蓄水池砌筑技术要求按选定的池址和设计开头与断面尺寸进行放线开挖。在放线时,进出口位置应与排灌沟渠连接。蓄水池四周用砖砌栏杆高1.0m,保证人畜的安全。(6)施工要求和管护布设在地质较好的地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施工,开挖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夯实,用C20砼进行防渗处理,再作砖砌墙,再进行混泥土打底,并注意养护。在施工工程中发现问题必须返工,得到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并经过一个汛期后,将工程移交给当地村社,必须落实管护人和管护制度,加强管护,

37、汛期前检查维修,汛期后坚持维护补修。4、水窖设计 (1)布设原则在有水源保证的地方修建,因地制宜,因需布设,防止冲刷,并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生活经济情况,重点支持特困户,解决农民的生活生产用水。(2)设计原则根据所控面积的农、林、牧用水需求,该流域降雨和水源条件充足,容积由下式确定。W=(hF)/800式中:W拦蓄容积(来水量),m3h10年一遇24h,mm径流系数F集雨面积,m2水窖容积计算:V=HS式中:V容积,m3H池深,m S池底面积m2通过来水量和需水量平衡计算VW,经计算并考虑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修建为30m3为宜。(3)工程设计矩形池底为现浇C20砼,墙体用M10 沙浆砌筑条石,厚

38、度0.3-1.5m。圆形池底为现浇C20砼,墙体用M10沙浆砌砖,厚度0.24m,并用M10水泥抹面防渗。设计图见附图。(4)施工与维护由专业人员施工,并由受益农户进行维护。5、沉沙凼设计根据沟渠和蓄水池进水口断面尺寸,设计为长宽高均为1m的方形,容积1.0m3,墙体用M7.5水泥沙浆砌砖。主要布设在在进入蓄水池前、陡槽末端、跌水下方、沟渠拐弯处。6、作业道路设计(1)设计原则道路配置必须与坡面水系灌排渠系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布局合理,有利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少占地和节约用地,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2)设计标准

39、根据小流域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原则,选择三级田间作业道路,设计地块的纵向便道和路带沟设计宽1.0m单独道路和其它道路设计宽0.8m。(3)耕作道路设计纵道路(主路)按1.0宽设计,陡坡设计为梯式,每梯高20cm,宽28cm。用块碎石铺筑,坡度大的地方修成阶梯,配合浆砌块石,外边坡按1:0.3。其余地块的沿等高线布设的人行便道,宽0.8m,与梯埂结合就地用土夯实。详见道路断面、剖面设计图(附图)。(4)施工要求和管护布设在地质较好的地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施工,尽量放直线,开挖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夯实处理,再作砖砌或进行混泥土浇灌,并注意养护。在施工工程中发现问题必须返工,达到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并经

40、过一个汛期后,将工程移交给当地村社,要加强管护,不定期检查维修。3.2植物防护工程1、经济林、果木林、水保林设计(1)树种选择:在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栽培的情况下,选择群众接受程度高,管理经验丰富,名优特新,适销对路,市场畅销的品种;交通不便的地方,选择远期储藏,有利于运输的品种。通过以上条件的选择,沟小流域果木林选择子或梨,水保林选择桤木,经济林选择蚕桑等品种。(2)造林密度设计:梨距离为3m3m,平均1200株/hm2;水保林为桤木或杉树,单株定植,规格为3.5m3.5m,平均1530株/ hm2;具体设计详见表和附图。沟小流域植物防护措施设计表树(草)种整地方式株距(m)行距(m)定植点数量

41、(个/hm2)苗龄与等级(种子质量)种植方法种植时间需苗量或播种量 (株、kg/hm2)梨带状整地3312002年生合格苗人工植苗春节前后1个月1200桤木穴状整地3.53.515302年生合格苗人工植苗春节后1个月1530杉树穴状整地3.53.515302年生合格苗人工植苗春节前2个月1530(3)整地工程设计带状整地:对水土保持型用材林一般采用带状整地工程,以蓄水保土,促进树木正常生长。15-25度的陡坡设计为水平队,阶面宽1-1.5m,具有3-5度的反坡,上下两阶水平距离2-3m,树苗植于距阶边0.3-0.5m处。坡度相对较缓的设计为水平沟,沟口上宽0.6-1.0m,沟宽0.3-0.5m

42、,沟深0.4-0.6m,沟由半挖半填筑成,侧挖出的新土在外侧作埂,树苗植于沟底外侧。穴状整地:地形破碎、土层较薄,不能采取带状整地工程的地方设计采用穴状整地。水保林设计整地为鱼鳞坑,每坑平面为半圆形,长径0.8-0.5m,短径0.4-0.6m,坑深0.3-0.5m,坑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0.3m,果木林设计整地为大型果树坑,直径0.8m,坑深0.8m,坑距2.3-3.0m,树苗栽植在坑距下沿0.2-0.3m处。各坑地在坡面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坑口呈“品”字形排列。(附图)3.3保土耕作设计保土耕作措施主要设计为等高耕作、间种与套种、带状间作、休闲地上种绿肥,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等

43、。对现有的缓坡耕采用保水保土耕作法进行治理,结合农事活动,以改变坡耕地微地形,使其既能蓄水,又方便耕作,减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3.4封禁治理设计1、组织措施设置围栏与标志:在封禁治理区的路口与有畜容易进入的周边,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封禁形式,进行封禁防护,明确封禁治理区域,制作封禁标志。成立护林护草组织:根据小流域的实际,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的村民作为护林人员,根据管护工作量与完成任务情况,对护林人员给予适当报酬。制定乡规民约: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乡规民约,其容主要有封禁时间、办法、轮封轮放制度,明确管护人员和村民的责、权、利和奖励、处

44、罚办法。要严禁毁林毁草、陡坡垦荒等行为。加强宣传教育,自觉遵守,严格执行。2、技术措施对原有林地破坏严重,残次林树木很少,恢复比较困难的迹地,实行全年封禁。对水热条件较好,原有林木破坏较轻,植被恢复较快的区域,实行季节封禁,允许村民到林间割草等。当植被恢复较好时,可采取轮封轮放。结合封禁,在残次林、疏幼林中进行育苗补植,增加林木覆盖率,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加强树木病虫防治。3.5监测措施1、小流域农户效益调查方案在开展典型小流域外业调查中,我们选择光明、油花村为重点村,对重点户、连片户、典型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容是:家庭人口、劳力、土地面积、基本农田粮食单产、坡耕地粮食单产、粮食总产量、人均

45、产粮与牧业、林业、渔业、外出打工等收入情况。并对应图斑重点开展了对典型户2006年粮食总产和单产的调查。拟定对重点村20户典型户进行每年年末效益调查,力求全面了解群众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实际效益,通过治理前效益与治理后效益的对比,是否达到治理目的,为进一步开展水保治理提供依据。农户效益调查计划见表3。沟小流域农户效益调查计划表典型户所属行政区调查容调查地块承担人乡(镇)村徐汝林鸭池乡油花村核实农户土地利用现状、经济收支情况、农户基本情况、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工程建设意愿、投入能力等187徐坚其之兵鸭池乡油花村187徐坚其徐汝兵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清志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平鸭

46、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顺尧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毅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清海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强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徐清万鸭池乡油花村184徐坚其光友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潭其德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潭其友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廖永昌鸭池乡光明村039徐坚其江万友鸭池乡光明村039徐坚其谭其军鸭池乡光明村039徐坚其廖永金鸭池乡光明村039徐坚其祥清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扬洲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廖用康鸭池乡光明村165徐坚其沟小流域农户效益调查计划表重点户所属行政区调查容调查地块承担人乡(镇)村徐清万鸭池乡油花村核实农户土地利用现状、经济收支情况、农户基本情况

47、、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工程建设意愿、投入能力等172徐坚其徐清志鸭池乡油花村187徐坚其徐岗鸭池乡油花村172徐坚其徐汝抹鸭池乡油花村172徐坚其徐凯其鸭池乡油花村172徐坚其八一鸭池乡光明村165 川鸭池乡光明村1652、样方布局和设计在小流域的油花布设两个10m10m的标准样方,其中一个布置在现有有林地中,图斑号为005,另一个布设在坡耕地中,并且今年已经安排了坡改梯工程,图斑号为184。布设在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容是:每户典型户在样方地块的面积、现有植被覆盖度、栽植的树种、地面坡度、坡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粒径等情况。设置在坡耕地中的样方主要调查所属典型户地块面积、地面坡度、土层厚度、

48、土壤养分含量、粮食单产量、抗旱天数等。从2008年现状调查起,每年跟踪调查变化情况,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修复效果。沟小流域山地植被样方调查表年份图斑所属农户样方现状与调查容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坡度()坡长(m)孔隙度%粒径组成百分比含量 %有机质%2.00.1(mm)0.10.002(mm)0.002(mm)2006187徐汝林2535904829.9766.235.81.460%沟小流域耕地样方调查表年份图斑号所属农户地面坡度平均土层厚度(cm)土壤养分含量单产(折合谷物kg)抗旱天数(天)有机质(%)全氮(%)速效氮(ppm)全钾(%)速效钾(ppm)全磷(%)速效磷(ppm)2006

49、184徐强101540600.950.083.251160.112205184徐清万101540600.950.083.251160.1122054 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设计4.1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条件小流域距离*县城45km,交通方便,项目措施主要布置于交通方便的公路两侧,施工材料、机具可直接运抵施工现场,无须多次转运;小流域现有部分水利设施,施工取水较为方便,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竣工后,栽植经果林用水更为方便,经果林成活率有保证。小流域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同国家大电网相连,能够保证施工用电。2、施工环境小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较为明显,绝对无霜期长,降水丰富,日照足,多年平均气温15.4,能满足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等工程措施的顺利施工和日常养护,符合林草种植与生长条件。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深入落实,农民农闲时间(春季60天,秋季80天)增多,劳动力有保证,适宜项目实施,大春收割后宜进行工程措施施工,春季则适合栽植水保林和经果林。小流域现有农业劳动力5170人,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深入落实,经济的发展,与退耕还林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人员将逐渐增多,该项目共需劳动力11.67万个工日,劳动力人均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