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526924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2.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资源描述: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6.(1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总 则1.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提高湛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2本技术规定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1.3本技术规定尚未涵盖到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应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1.4为提高湛江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贯彻落实住建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

2、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的要求。1.5本技术规定作为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均应按本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城市规划区内村民住宅(民房)的规划建设要求另行规定。1.6本技术规定在施行过程中如需增补或修订的,应按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2 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2.1建设用地分类2.1.1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按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执行。在规划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2.1.2规划选址和规划条件确定用地性质应以用地分类中类或小类进行划分,并标注类别代码。2.1.3建设用

3、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多种性质用地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进行分类。规划多种性质混合使用地块,其用地类别代码为各类土地用途代码并列,之间以符号“/ ”分隔。2.2建设用地管理2.2.1应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新建项目用地应以规划道路为界限,按城市规划单元成片实施。2.2.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在不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兼容性按表 2.2.2规

4、定执行。确需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且超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范围的,应先行依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2.2.3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多种规划用地性质,且规划要求单独占地的,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划定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各类用地面积;不需要单独占地的,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各类设施的建筑面积及位置。表 2.2.2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兼容类型规划用地类型二类居住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商业服务娱乐康体公用网点一类工业二类工业一类物流二类物流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绿地广场兼容二行文教体医社商娱公一二一二道公 绿类政化育育疗会业乐用类类类类路用 地用地居办设科用

5、卫福服康网工工物物交设 广类型住公施研地生利务体点业业流流通施 场R2A1A2A3A4A5A6B1B3B4M1M2W1W2SU GB2R2 A1 A2 A3 A4 A5 A6 B1 B2B3 B4 M1 M2 W1 W2 S U G 注: 1符号为兼容,为有条件兼容,为禁止兼容。用地兼容或有条件兼容应按相关法规要求确定用地是“部分兼容”还是“完全兼容”其他类别用地。2 城市建设用地类别 R1、 R3 参照 R2 执行; A7、A8、 A9 均与其他用地不兼容。3 B9参照 B4 执行; M3与 W3除道路、公用设施、防护绿地外,不兼容其他类型用地;S 、 U、G大类包括其中类和小类。2.2.4

6、建设用地兼容分为部分兼容、完全兼容、禁止兼容。部分兼容为该规划性质用地允许兼容其他一种以上性质用地,兼容用地面积之和所占该地块总面积比例不超过40%(兼容功能无法进行用地功能分区的,兼容比例可按建筑面积计算,即或兼容建筑面积之和所占该地块总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40%)。完全兼容为该规划性质用地允许混合其他一种以上性质用地,兼容比例最高可达 100%。禁止兼容为该规划性质用地不允许兼容或转变为其他性质用地。2.2.5规划用地上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属于兼容,其配套设施用地(或建筑)应按相关要求执行,主要包括:1居住用地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级以下的教育、医疗卫生、托老所、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

7、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0%。2 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 批发市场用地配套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超过总用地面积的 7%。3 教育科研用地、公园绿地(包括防护绿地)等用地的配套设施,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2.2.6建设用地兼容时,当地面主导功能(建筑性质)发生改变,用地性质应随之调整。商业服务业等其他建设用地类别需兼容住宅的,应以满足其居住人口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基本要求。2.3居住用地规模2.3.1居住用地包括住宅和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幼托、文化体育设施、商业金融、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公用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

8、用地。2.3.2居住用地应相对集中布局, 形成相应规模的居住区、 小区或组团,其用地和人口规模应按表2.3.2 指标进行控制。表 2.3.2居住区、小区和组团用地及人口规模控制指标规 模居 住 区小区组 团用 地( hm2)50 10010 151 5人口(人)30000 5000010000 150001000 30002.3.3新建居住用地应成片规划,形成居住小区或组团,避免零星插建。严格控制居住用地零散开发 (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除外) ,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小于3000 平方米的零散居住用地原则上不宜单独开发。在旧城区或相邻土地已完成建设或有道路、河道等类似情况,用地面积小于 300

9、0 平方米且无法调整合并的,在满足建筑退让规定的前提下,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可视具体情况予以确定。但建设用地面积小于表 2.3.4 规定的最小地块面积不得单独进行开发建设。表 2.3.4零散用地建设最小地块面积指标建筑层数及类型最小地块面积 (平方米)小于 4 层住宅建筑5004 7 层住宅及公共建筑10008 层以上住宅建筑20008 层以上公共建筑3000注:混合用地取较高值作为标准。2.4居住用地开发强度2.4.1居住用地规划建设须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应符合表2.4.1 的规定。表 2.4.1居住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建住宅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 ( %)设区居

10、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小区组团旧13层1.31.5404549层1.62.02.2283235城10 18 层2.02.42.6262930区19 层2.53.03.2232629非13层1.01.33540旧49层1.51.82.0263033城10 18 层1.82.32.5252830区19 层2.22.83.0222528注: 1旧城区是指成片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城区(下同) 。2 本表的容积率控制指标为上限;用地不满足配套停车位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应下调容积率。3 “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等的指标按市“三旧”政策规定执行。4人口规模按照每户120 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每户3.2 人的标准

11、计算。5因布局的合理性需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可,在不突破容积率的前提下建筑密度经规划部门审批可增加一至五个百分点。2.4.2居住用地规模应按表2.3.2的规定进行控制。当居住用地规模处于居住区与小区之间时, 开发强度参照表2.4.1 居住区的指标执行;用地规模处于小区与组团之间时,开发强度参照表2.4.1小区的指标执行;用地规模小于组团的参照组团开发强度指标执行。2.4.3居住用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所占比例不大于地块计容总建筑面积 20%(包括用地规模小于5 公顷,商业服务业与住宅在同一建筑中混合设置,且住宅为主导功能)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开发强度应按表2.4.1 规定执行。2.

12、4.4居住用地规模5 公顷以上,承担片区商业服务业功能时,且商业服务业项目所占比例大于项目地块计容总建筑面积20%的,则商业服务业项目开发强度可按表2.5.1 执行。2.5商业服务业用地开发强度2.5.1 商业服务业用地开发强度应符合表2.5.1规定。表2.5.1商业服务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建筑高度旧城区非旧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24米2.550%2.245% 24米5.045%5.040%注: 1本表的容积率控制指标均为上限,若用地不能满足停车位及配套设施时须相应下调容积率。2 本表建筑高度 24 米以上的建筑密度指高层建筑裙楼,塔楼建筑密度一般不大于20%,商业建筑的

13、中庭首层通高至屋顶见光部分建筑面积可不纳入建筑密度计算。但因布局的合理性需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可,在不突破容积率的前提下建筑密度经规划部门审批可增加一至五个百分点。3 在满足片区道路交通、建筑环境容量和城市景观等前提下,区级以上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建筑密度可适当放宽为:旧城区不大于 60%,其他城区不大于 55%。2.5.2规划用地为商业服务业,当满足居住(新增住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时,可兼容不大于项目地块计容总建筑面积40%的住宅,住宅与商业服务业建筑容积率分别按表2.4.1和表 2.5.1确定,但住宅不应与办公、酒店用房拼建或叠建。2.5.3商业服务业用地兼容住宅,或满足2.4.4条款居

14、住用地兼容片区商业服务业项目的,地块综合容积率R按以下计算式确定:R1/(B/R +(1-B)/R)式中 R和 R 分别为住宅或商业服务业建筑容积率,B 为住宅或商业服务业计容建筑面积所占比例。2.5.4鼓励规划建设商业居住等多功能混合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时,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300 米半径范围内的商业居住多功能混合用地,容积率可分别按表2.4.1和表 2.5.1上浮 3010%(随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增加而递减)。2.5.5商业服务业项目计容建筑面积2 万平方米以上的,应对项目周边城市路网围合片区及影响区域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交通影响分析结论中应对项目的交通组织及停车位配置作出明确规定,当拟建

15、项目不能满足交通组织及停车位配置要求时,则相应减少项目开发强度。2.5.6 临城市道路的建筑应在沿街面设置骑楼,骑楼首层架空廊道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架空廊道进深 45 米,进深净宽和梁底净高均不小于 3.6 米,并满足行人通行安全和舒适度要求(人行空间不得设置空调外机,店门不得向外开启,合理设置照明)。满足以上条件的骑楼架空廊道面积不纳入建筑面积和建筑密度计算,并按架空廊道水平面积的 1.5 倍奖励建筑面积(不临城市道路的骑楼除外),奖励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奖励建筑面积用于住宅的,应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公共建筑二层以上相连或跨越街区,仅用于公共交通联系功能的空中走廊(层高不大于

16、5 米)可参照前款设置条件奖励容积率。2.6 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发强度2.6.1 组团级以上成规模建设,且建筑高度27 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可按表 2.4.1 相应用地规模的容积率指标上浮20%进行控制。2.6.2当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难以达到组团级以上用地规模,且满足表 2.3.4零散用地最小地块面积的,单幢建筑在满足建筑规定退让的条件下,容积率可按表2.4.1组团级规模指标上浮30%进行控制。2.7 超高层建筑设置条件及容积率计算2.7.1建筑高度1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设置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较大体量的超高层建筑应结合用地周边城市空间容量及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情况综合确定。2.7.2 符合

17、超高层建筑设置条件的商业服务业超高层建筑,容积率按建筑高度分段计算:建筑高度小于 100 米部分的建筑面积按现行规定计算容积率。建筑楼层地板面高度在 100150 米部分的建筑面积按 50%计入容积率,建筑楼层地板面高度大于 150 米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且建筑高度100 米以上不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该建筑计容建筑面积的30%。2.8工业用地及开发强度2.8.1工业用地应集中布局,组成相对独立的工业区和工业组团。有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不应布置在城市上风向,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不应布置在城市水源(径流)上游地区。2.8.2二、三类工业用地应单独布置,不应与居住、公共设施及其他功能区混合布

18、局, 并与其他非工业用地之间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2.8.3工业项目用地配套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办公楼、值班宿舍、职工食堂等)用地面积(包括其指标计算范围用地,下同)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工业项目用地不得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2.8.4 工业项目配套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不应设置在生产区范围内,应设在相对集中独立的区域。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区域周边的绿化、道路、广场等,属于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2.8.5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应符合表2.8.5 的规定。表 2.8.5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控制指

19、标用地分类容积率建筑系数 (%)一类工业 1.0至 2.530 50二类工业 0.8至 2.030 50三类工业 0.6至 1.230 45注: 1建筑系数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2工业建设项目建筑层高超过8 米,建筑面积应加倍计入容积率。2.8.6工业项目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4%。当工业项目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7%,或其建筑面积超过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4%的部分,不能视为工业用途。经批准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不应超过工业企业总用地面积的8。成片布置

20、的成套住宅用地应计入居住用地,并应满足居住用地配套要求。三类工业用地及其相邻地区禁止布置职工宿舍等居住用地。2.9物流仓储用地及开发强度2.9.1物流仓储用地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能方便快速地进入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城市主干路。2.9.2三类物流仓储选址应远离城市居住区和村庄,并符合环境保护、防火、防爆、防灾的要求。不同类型危险品仓库应相互分隔,不得混合存储,其相隔距离须符合相关规范及消防规定。2.9.3 物流仓储宜统一规划设置物流仓储园区,集约化使用土地。物流仓储项目用地范围内,非直接用于存储、装卸、包装等物流作业的配套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展示厅、交易场所、值班宿

21、舍、食堂等)建筑面积占项目用地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 7%。2.9.4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及建筑系数应符合表2.9.4 的规定。表 2.9.4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建筑系数控制指标建筑层数容积率建筑系数 (%)一类物流仓储 1.0至 2.535 50二类物流仓储 0.8至 2.040 55三类物流仓储 0.4至 1.040 60注: 1建筑系数指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2物流仓储建筑层高超过8 米,建筑面积加倍计入容积率(构筑物除外)。2.1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2.10.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机构

22、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见表2.10.1 。表2.10.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旧城区非旧城区建设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教育设施1.630%1.526%科研机构3.035%2.530%行政、文体、卫生等2.535%2.030%注: 1本表控制指标均为上限。2 教育设施用地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学校用地,不包括幼儿园用地。2.10.2教育设施用地中的各类大专院校配套教工单身宿舍(公寓)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10.2 的规定。表2.10.2大专院校教工单身宿舍(公寓)建筑面积指标办学规模 (学生人数)50008

23、000 10000建筑面积指标 (生)0.50.450.4注: 1本表控制指标均为上限。2 普通中小学校配套教工单身宿舍应按国标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筑面积指标执行。3 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以及附属绿地,其中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计入城市建设用地平衡。3.1公园绿地( G1)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公园绿地的建设要贯彻生态优先,经济实用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配套必要的休闲游憩设施。3.1.1公园设计应遵循空间连续、因地制宜、地域特色、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保持公园原有的地形地貌。利用公园现有的河流

24、、水塘和低洼湿地建设雨水湿地,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收集系统。3.1.2 综合公园用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市级综合公园用地规模不小于2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5%。2区级综合公园用地规模不小于1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6%。3公园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公园陆地面积的75%。4 除公园功能相关的各种休息、游览、公用、管理及服务建筑外,不得建设与公园功能无关的其他性质建筑物。公园内各类管理及服务建筑的檐口高度不应大于 10 米,但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除外。5 公园绿地周边建筑物新建、扩建、改建的,应结合公园进行城市设计。3.1.3 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

25、园 (可利用居住区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附属绿地统筹建设),其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居住区公园占地面积不小于 1 公顷,服务半径为 5001000 米,园中可设置花木种植区、游憩草坪、景观水体、凉亭、雕塑、休息活动设施等。2 小区游园占地面积不小于 0.4 公顷,服务半径为 300500 米,园中可设置花木种植区、游憩草坪、景观水体、凉亭、雕塑、休息活动设施等。3 社区公园至少应有一边与城市道路相邻, 园中绿化面积(含水面)占用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3.1.4 专类公园。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历史名园等。专类公园的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公园陆地面积的70%。除与公园功能相关的各种休

26、息、游览、公用、管理及服务建筑外,不得建设与公园功能无关的其他性质的建筑物。1 儿童公园占地面积为 24 公顷,应当设有儿童科普和游戏设施,布置紧凑,陆域建筑密度不大于 5%。2 动物园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性动物园占地面积应当大于 2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 15%;( 2) 专类动物园占地面积 52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比例不得大于 15%。( 3) 园内应设置适合游人参观、休息和普及科学知识的设施;( 4) 园内应设置安全卫生隔离设施、饲料加工场和兽医站;( 5) 园内不得设置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3 植物园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7、 综合性植物园占地面积不得小于 4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应小于 5%;( 2) 综合性植物园应设置体现本园特点的科学普及展览区和相应的科学研究实验区;( 3) 专类植物园占地面积应为 52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应小于 6%;( 4) 独立的盆景园占地面积为 210 公顷,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应小于 9%。4 特定主题公园占地面积大于 10 公顷的,建筑物基底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 10%。5 历史名园应当保留原有布局和名木古树。 历史名园的建筑修缮及各类服务设施应与名园整体风格相一致,不得破坏和影响原有景观。3.1.5 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1

28、带状公园用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宽度大于 8 米,地块面积不小于 400 平方米;( 2) 园内应以大面积绿化为主,布置小型休息设施;( 3) 绿化用地占地比例不小于 75%;( 4) 不得在园内设置地面机动车停车设施。2 街旁绿地的最小面积不应小于 400 平方米,其中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 70%,不得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3 城市沿海岸、河岸应因地制宜设置带状公园绿地。3.1.6 在规划的公园绿地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用房的,建筑高度不应大于 8.0 米,且应满足以下要求:1 用地面积 1 万平方米以下的公园绿地不宜配建管理用房。2 用地面积 12 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可设置不大于 60 平

29、方米的公共厕所,但不宜设置管理用房。3 用地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可配建总建筑密度不大于3%的游憩及配套设施,并分散布置,每处用房不宜大于100 平方米。3.2防护绿地( G2)3.2.1城市主要工业区、仓储区和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隔离带。城市干路、快速干路、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走廊、海(河)岸线应设置防护绿地。3.2.2防护绿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路两侧的建筑退让用地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设置城市道路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不应纳入道路用地)。新建城市道路外侧防护绿地宽度规定为:城市快速路两侧各设 15 米以上宽度的防护绿地,

30、在城市快速路两侧防护绿地内可设置宽度不大于 10 米的辅道;城市主干路两侧各设 10 米以上宽度的防护绿地;城市次干路两侧各设5 米以上宽度的防护绿地。生活性干路可不设带状防护绿地,宜设为块状绿地。2城市规划区内公路红线外两侧不准建设区应设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宽度为:高速公路不少于 30 米(城市外环高速路外侧宜不少于 50 米,内侧不少于 30 米),国道不少于 20 米,省道不少于 15 米,县道不少于 10 米,乡(镇)道不少于米。3铁路沿线两侧的防护绿地宽度不少于25 米。4城市海岸、河岸的防护绿地宽度每侧不少于 30米,河涌的防护绿地宽度每侧不少于 10 米(旧城区受用地条件限制时

31、不少于5 米)。饮用水源地水体周边防护林带宽度不少于100 米。5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工厂的防护绿地宽度不小于50 米;污染严重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3.3城市广场用地( G3)3.3.1城市广场用地指对社会开放, 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广场用地,不包括以交通集散为主和单位内部的附属广场用地(在单位用地的外部对社会开放的除外)。城市广场用地可结合绿地一并设置。3.3.2广场结合绿地设置的,应符合以下规定:1公共活动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小于广场总用地面积的25%,一般应为开放式绿地。2 商业街区绿地可结合广场一并设置,一般应设置为开放式绿地,绿地不小于广场总用地面积的 30%,广场地面硬铺装不大于 6

32、0%。3 车站、码头、机场等设施的集散广场不纳入广场用地,该广场应纳入交通枢纽用地,其绿地可按广场总用地面积的 10%设置。3.4附属绿地( G4)住宅区、工业区、物流仓储区、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配建的单位附属绿地,以及道路绿地不单独参与城市用地平衡(规划作为社区公园的除外),用地功能服从其所附属的城市建设用地性质。3.4.1居住用地绿地1 居住区内绿地由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组成,包括满足种植草皮、树木绿化覆土要求,并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建筑或半地下建筑屋顶绿地。2 居住区(包括小区和组团)内绿地率为:城市旧区改建不低于25%,非旧区建设不低于

33、35%;城市非旧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绿地率按不小于 30%控制。3 居住区级绿地面积应在 1 公顷以上,小区级绿地应在 0.4 公顷以上,组团级绿地应大于 400 平方米,且其中的绿化用地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4居住区绿地布置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居住区中心绿地设置应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临。2 公顷以上居住用地应设置不少于建设用地面积2%(旧城区不少于用地面积1%)对外开放的组团式附属绿地(大于 800 平方米的应分散点状布局) ,作为公众休憩使用。5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应有不少于1/3 面积位于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并结合小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和儿童游戏场地进行布置。3.

34、4.2商业服务业用地绿地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小于2 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绿地率不低于30%,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率不低于35。3.4.3公共设施用地绿地机关团体、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科研教育用地等绿地率不低于35;医院、疗养院、高等院校的绿地率不得低于40%。3.4.4工业、物流仓储用地绿地1 一、二类工业用地的附属绿地率为 1520%,三类工业用地附属绿地率不低于 20%;三类工业、仓储用地应设置宽度不小于50 米的防护绿地,防护绿地可结合工业园区规划在园区四周统一设置。2物流仓储用地附属绿地率不低于20%,物流仓储用地的卫生防护距离应参照环保、防灾、卫生等专业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35、3城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绿地率应不低于40%,排水泵站绿地率不低于20%,变电站绿地率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4.5城市道路绿地城市道路绿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干路设置绿化隔离带的,其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小于2.5 米。2行道树绿带宽度一般不小于1.5 米。3道路两侧绿带宽度大于8 米的,可以设为开放式绿地, 其中绿化面积不小于该段绿带用地总面积的70%。4商业街区用地临城市道路规划设置防护绿地的,在其用地范围内可结合广场一并设置。5 道路绿化应当满足行车视距、车辆通行和行人正常行走的要求。绿化植物应控制高度,选择不遮挡行车视线的低矮灌木和不遮挡路灯、交通标志的乔木。3.5各类绿

36、地设置要求3.5.1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应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要求进行建设,地面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等功能。建造下沉式绿地和透水性地面铺装,包括透水性道路、透水性广场、透水性停车场等。3.5.2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和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边缘不应高于相邻硬铺装地面(树池周边地面设置应符合8.2.9 条款规定),有条件的地块应设置下凹式绿地(下凹深度宜为1020 厘米)、植草沟或能自行渗透的蓄水池。3.5.3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下沉式绿地率应大于50%,透水铺装率应大于 50%(旧城区改造用地大于20%),绿色屋顶率应大于20%。4 公共服务设施4.1 居住用地公共服务

37、设施主要按片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配置。居住组团级可根据人口情况,参照小区级最小规模设置幼儿园、老年人服务站点和健身设施。4.2 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功能主要分为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社会福利与保障、公用设施、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其中养老服务设施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4.3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型社区。居住用地应在500 米范围内安排社区独立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增强社区活力,减少城市道路

38、的通勤交通。居住用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居住用地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见表4.3 。4.4中小学校的选址、布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应当符合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和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2013 年版)。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应大于1000 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大于 500 米;建成区学校用地布局确有困难或学校规模较大的,学校服务半径可放宽50%。4.5 居住人口达到小区级或居住区级人口规模的,应按表4.3 配套中小学校。应配建中小学校的开发地块可按以下规定执行:1开发地块在现状建成的中小学校服务范围内,且学校规模满足该地块居住人口配套需求的,可

39、不另行配建中小学校。2在服务范围内规划配套但尚未建设的中小学校,由地块开发单位投资建设的,该学校用地可纳入建设单位项目开发地块规划指标平衡,且项目开发地块按标准配套的学校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4.6建设用地人口规模尚未达到应配套中小学校最低标准,不具备条件单独配建中小学校,或建设用地周边的中小学校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满足就学需求,不需要单独配建中小学校的,建设单位应按照政府的统筹安排在异地补偿建设学校。4.7 居住用地每 4500 人以上地块应设置一所 6 个班以上的幼儿园,幼儿园规模和用地标准按表 4.3 确定。建设用地开发总量达不到 4500 人的住宅项目,应结合周边用地统一规划设置幼儿

40、园用地。4.8建设项目配建老人活动中心、托老所的建筑面积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独立设置的可不纳入建筑密度计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时,应纳入用地指标平衡)。4.9当居住用地或人口达到居住区级规模,应设置肉菜市场,城市边缘地段新区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置小区级肉菜市场(生鲜超市)。旧城区规划新增肉菜市场用地困难的,可结合非住宅建筑(小区级以上用地规模可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空间)设置肉菜超市。4.10居住用地应按人口规模,依照表4.3 和 10.7.5条款规定配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4.11 公共服务设施应与住宅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规划核实、同步交付使用。表 4.3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一般

41、规模( m2/ 处)类服务规模项目名称(万人)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设置级别设置规定片居小住区区区级级级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独立高中独立教初中育完全设中学24 班12000240003430 班15000300004536 班18000360005618 班9500171002.3 324 班12000228003430 班15000285004530 班15000300001.5 2.336 班18000360002.3 348 班240004800034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 20 22 / 生,建筑面积 8.5 10 / 生(含住宿生的校区,建筑面积按10.5 12 / 住宿生)。按生均标准

42、设置,用地面积 19 / 生,建筑面积 10.5 11 / 生。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 20 / 生, 建筑面积 8 / 生(含住宿生校区, 建筑面积按 10 / 住宿生)。学校用地不得与市场、 医院太平间、 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不宜设置在城市主、次干路旁。中学按每班50 生设置。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独立高中应为36 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30 班或 24 班高中。初级中学应为24 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18 班初中作为下限。完全中学(设高中、初中)应达36 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30 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中学运动场地不宜小

43、于 3.3 / 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 (环行跑道 250-400 米)及 100m 直跑道二组;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1/ 生。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施九年制学校小学36 班15000280001.3 1.645 班17000350001.6 1.918 班65001300011.324 班8200173001.3 1.630 班10200216001.6 1.936 班12500260002.0 2.3每班小学 45生,初中 50规模应 36

44、班以上。运动场地小学部分不小于2.3/ 生,生。用地面积17 / 生, 中学部分不宜小于 3.3 / 生。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建筑面积 8/ 生。不应小于 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小于25m。居住小区应设 18 班以上的小学。小学不宜与市场、公共每班 45 生。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相邻。 小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2.3 / 生,一般设 200 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不应少于一组60 米直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跑道。小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0.5 / 生。积为 16 / 生,建筑面积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7.5 9.5 / 生。不应小于 25m,教室的长边与运

45、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表 4.3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类项目名称别一般规模( m2/ 处)设置级别服务规模设置规定居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万人)片小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区住区级区级级6 班9 班幼儿12 班园15 班18 班综200 床合医医300院疗600 床卫生设卫生服务中心施卫生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60020000.45 0.7220024300.7 0.9按每班 30生设置。290032400.9 1.1用地面积10 /生,360040501.1 1.35建筑面积8/生。430048001.35 1.612000234005 10按千人 1 2 床

46、位控1800026000制医院规模。用地面积 110130 19200372003510010 20/ 床,建筑面积 606780070 / 床。200030002000300053001.5按千人指标控制:300050003000500035用地面积 100 , 建筑面积 100 。小区级应设 9 班以上幼儿园,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6 班或与相邻地块合设幼儿园。幼儿园应独立用地,保证每班不少于 60 的室外游戏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戏水池、沙坑以及 10 米长直跑道。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禁止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幼儿园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 层,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区

47、域统筹安排,应独立用地,设置于交通方便地段,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宜独立用地或结合其他服务设施设置,宜全部设于首层。若无法全部设于首层,可将部分业务用房设在二层,但必须保证首层不少于 400 的使用面积。已设综合医院的居住区可不再设置。可结合居委会或其他建筑设置,全部或1/2 以上的面积应设在首层,并有方便的对外出入口。宜独立用地,结合或靠近同级中心绿地安排。噪声较大的排练室、游艺室等应与住宅保持一定距离,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应设置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图书阅览馆(室)等项目,宜配置文化康乐设施、图书阅览、科技普法、教育培训等设施,并宜设置多功能厅、展览厅、电脑室等。表 4.3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一般规模( m2/ 处)类项目名称服务规模(万人)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设置级别设置规定居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片小区住区级区级级文化活动站400 6001 1.5文化体10000育居民运动场馆100015003515000设施群众健身设施100/ 千人300 / 千人社老年人区福利院、250050003000 60001020服敬老院务与行老年人政150030001000200036活动中心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