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5255302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城市及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讲城市化高考地理高考地理 (江苏省专用)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双选)五年高考A A组组 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1.(2017江苏单科,21,3分,中)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答案答案AD图示1985年企业总数为310,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60%,则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186;2004年企业总数为4 733;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20%,则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947。故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在19852004年增多

2、,则A项正确。同理,可计算得出D项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图中纵坐标为累计百分比,不是实际的百分比。在读取某个区域的百分比时,只要读出该区域的最后累计值。2.(2017江苏单科,22,3分,中)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答案答案BC本题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图示19852004年,企业总数由少到多,增长速度快,应为工业化初期阶段;而20042013年,企业数量多,但增长速度变慢,说明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故B项正确。另外,图示表示在2004年之前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2004年之后,企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和远郊区,说明出现

3、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即C项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郊区变为城市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企业向郊区转移,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而逆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大城市周围出现卫星城等。“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双选) 3.(2015江苏单科,21,3分,易)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答案答案AB从题干

4、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人口、环境、手工业等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AB项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忽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高考题的材料往往隐含着对做题有用的信息,一定要认真读取。4.(2015江苏单科,22,3分,中)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答案答案BD由大山村“慢城”前后图对比可以读出:“慢城”后增加了风景区、游客中心、茶园、苗圃等。据此可以推断产业结构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的变化。故选BD项。审题

5、技巧审题技巧观察“国际慢城”今昔对比图,找出有关地块功能变化情况。5.(2015江苏单科,29,13分,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如下表)。等级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万人)202050501001003003005005001 0001 000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类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个。(3分)(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

6、主要由于 、 。(2分) 、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4分)(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4分)(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答案答案(1)232(2)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多(任答2点)(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京沪线沪宁线宁启线(任答1点)长江上海(4)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解析解析(1)江苏省各省辖市中人口最少的为连云港(110万人),最多的为南京(819万人),即可分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两类,继

7、而可细分为3档;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南京、苏州两个。(2)苏州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多,再结合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可作答。(3)由图中土地价格信息可判断,由南向北地价逐渐降低;高地价带主要在南京、无锡、苏州一线,与铁路线分布一致,南部高地价带又多沿长江分布;苏州、南通距离上海较近而受上海影响最大。(4)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图中苏南地价总体高于苏北,则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图中城市人口数量总体上与地价高低呈正相关,则城市人口规模也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劳动密集型、利润率较低的产业偏好布局在低地价区域,则地价差异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新布

8、局。答题规范答题规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是主要因素;人口迁入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6.(2013江苏单科,28,14分,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甲图乙(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其

9、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3分)(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3分)(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 ,主要体现在 。(3分)(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 苏中地区 苏北地区 (3分)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答案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

10、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解析解析(1)读图可知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这是由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2)结合上题知,苏南相对于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去分析。(3)读图可得出苏锡常都市圈邻近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苏北淮安增长极的作用可从核心城市对区

11、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着手分析。(4)与此题相关的背景知识点是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应围绕提高城市质量的措施进行阐述。(5)此题的解答应依据上面题中得出的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差异着手,找出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题。B B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省(区、市)卷题组1.(2017课

12、标,2,4分)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景观差异的原因。绿化隔离带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分离车道”,则景观整齐美观应是规划的共同要求,也是居民的共同爱好,故可排除B、C两项;既然都具有分离车道的功能,则“用地类型”应相同,故可排除A项;则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为管理差异所致,结合选项,可能是行政管辖不同,管理差异所致。故D正确。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适宜用排除法作答,可从“绿化隔离带”的功能入手分析,排除A、B、C项。天津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天津部分“沽”村落旧址示

13、意图2.(2017天津文综,2,4分)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上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城市化。读图可知,环线内为目前天津市的建成区,“沽”村落作为旧址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内,故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已难寻觅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A项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根据环线道路的分布确定天津目前的城市范围是关键。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14、。据此完成下题。3.(2015课标,1,4分,0.275)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答案答案D本题以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基塘农业的转变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及其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A、B项错误;近地面风速的变化与地表粗糙程度相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D项正确。4.(2

15、015广东文综,4,4分)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 3381 15582307比重(%)1713845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

16、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选项可排除。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题。 5.(2015山东文综,3,4分)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读图可知,该时段总体来看,郊区进入城区方向的车道拥堵,应该是人口由郊区移向城市中心区的上班时间,即8:00左右,A项正确。下面两图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H市人口密度

17、变化示意图6.(2015天津文综,6,4分)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结合人口密度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全市人口密度绝大部分地区有所增加,东北部人口密度增加明显,因此B项正确。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2015重庆文综,4,4分)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B.30%40%C.40%

18、50%D.60%70%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人口比重的计算。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为1964年,此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化比重为60%70%,则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选B。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问的是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转化成图中是“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的。8.(2015重庆文综,5,4分)上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及原因。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

19、最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化的结果,故选A。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2014课标,1,4分,0.620)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我国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评析评析本题用景观

20、图考查城市化、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读出图中的信息,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本题易错选B。难度中等。10.(2014课标,2,4分,0.44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面两题。 C C组组 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5安徽文综,25,4分)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

21、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答案答案D本题利用柱状图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2.(2015安徽文综,26,4分)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图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面会使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排除A、D;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可能会因建设用地增加而增加,排除B;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增多,生产生活释放废热增多,最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下图是

22、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4四川文综,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和读图比较分析能力。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4.(2014四川文综,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

2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答案D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与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和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下面是20072015年间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表。回答以下两题。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A A组组 20152017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时间

24、:10分钟 分值:14分)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全国45.8946.9948.3448.9551.2752.5753.7354.7756.10内蒙古50.1551.7153.4055.5056.6257.7458.7159.5160.30江苏53.2054.3055.6060.5861.9063.0064.1165.2166.52浙江57.2057.6057.9061.6262.3363.2064.0064.8765.80广东63.1463.3763.4066.1866.5067.4067.7668.0068.71山东46.7547.6048

25、.3149.7050.9552.4353.7555.0157.011.(2017南京、盐城二模,11)2007年以来()A.五省(区)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2007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山东省C.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在省级行政单位中居全国首位D.五省区中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大答案答案D2007年以来,山东省个别年份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城镇人口数量不仅取决于城镇人口比重,还受制于区域人口总量。表格中只有五个省(区)的数据,不能确定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的地位。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由53.2%增长到66.52%,提高了13.32%,同期山东提高10.26%,增幅最高的为江苏省。2.

26、(2017南京、盐城二模,12)2007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的原因主要是 ( )矿产资源丰富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外省迁入人口多A.B.C.D.答案答案B内蒙古煤炭、铁矿、稀土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内蒙古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生态保护任务重大,很多地区控制种植业和畜牧业规模,以保护植被,防治荒漠化。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不影响城市化水平。内蒙古经济并不算发达,不是我国人口大量迁入的地区。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完成以下两题。年代城区郊区常住人口(万)就业人口(万)常住人口(万)就业人口(万)1980年15020050101990年250350100

27、502000年350450250702010年500700350803.(2015广州一模,5)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A.产业外迁B.环境因素C.住房价格D.农村工业化答案答案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城区,说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区。大量人口向郊区集聚,主要是因为郊区房屋价格明显低于城区。4.(2015广州一模,6)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A.就业压力增大B.交通拥堵加剧C.人均绿地减少D.社会治安变差答案答案B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出现。其中尤以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下图为20

28、11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二、双选题(每题3分,共6分)5.(2017江苏苏锡常镇一模,21)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A.第三产业产值增加B.第二产业产值下降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D.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答案答案AD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不到50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70万亿元,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其产值也增加,选项A正确。第一、二产业比重小幅下降,但产值仍在增长,因此选项BC错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第三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的过程,因此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选项D正确。植被浅沟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

29、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题。 6.(2016江苏扬州统测,20)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A.增加水资源 B.缓解城市内涝C.造成地面沉降D.加重热岛效应答案答案AB地面沉降与过度开采地下水等有关,与人为制造的植被浅沟无关,故排除选项C;植被比不透水地面比热大,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排除选项D;由题干材料可知,植被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可以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而且可以把下渗的水资源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即可以增加水资源,故选项AB正确。据报道,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于2017年整体或部分从

30、市中心迁入通州区,届时通州区将成为以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商务配套为主的北京政务新区。据此完成以下两题。双选题(每题3分,共15分)B B组组 20152017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10分钟 分值:15分)1.(2017江苏无锡模拟,21)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中心城区人口压力B.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C.缩小城市内部经济差异D.淡化北京非首都功能答案答案AD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出北京主城区,有利于淡化北京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减轻主城区的人口压力,缓解而非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行政部门的迁移,并不能直接带动经济要素的流动或再分配

31、,因此不能缩小城市内部经济差异。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北京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多,城市职能过于繁杂。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和环境等的压力过大。城市不堪重负,严重制约北京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淡化北京的非首都职能,适当疏散北京的工业、人口等。2.(2017江苏无锡模拟,22)为了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通州区需要()A.优化交通网络,改善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B.大力引进工业,增加就业岗位C.配置优于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D.提高教育、医疗、餐饮、文化等服务水平答案答案AD通州区的定位是成为北京政务新区,因此改善交通,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政务新区的辐射和管理作用。若盲目引进工业,可能导

32、致通州区交通、环境等问题加剧。通州区作为市级行政中心,有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即可,没有必要与中心城区攀比。疑难突破疑难突破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要让其生活、工作安心,衣食住行需要有良好保障。因此要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水平,完善交通等。下图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城市群面积(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元)京津冀18.258 3796047 262长三角10.9910 7637065 665珠三角5.565 6138367 1213.(2016江苏南通一模,24)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A.

33、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B.城市人口最少的是京津冀C.GDP占全国比重最大的是长三角D.单位面积城市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答案答案CD根据表格计算,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京津冀。城市人口数量最少的是珠三角。A、B排除,故选CD。易错警示易错警示面积小、常住人口少,不代表人口密度小。4.(2016江苏南通一模,25)目前,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有()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B.逆城市化日益显著C.城市新区不断涌现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答案答案AC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区不断扩大,新建城区不断涌现,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选项AC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在我国,逆城市化仅出现在一些大城市中,

34、表现为城市中心区萎缩,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中小城镇流动。5.(2016江苏南通一模,26)当前,三大城市群面临的共性问题有()A.基础设施承压过大B.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C.产业结构差异巨大D.国内经济发展腹地偏小答案答案AB城市的快速扩张,人口、产业急剧膨胀,城市交通、住房压力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国内经济腹地宽广。选项AB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长三角、珠三角内部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仍然突出,导致重复投资,效益低下。(2017江苏苏锡常镇一模,30C)南京是六朝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下图为南京市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及南京垃圾处理场分布示意图,读材料回答问题。(

35、10分)综合题C C组组 20152017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创新题组创新题组(1)长江为南京古城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城区改造中,政府应注意保护 等。(3分)(2)据图分析,城市道路网布局特色是 ;仓库用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5分)(3)垃圾焚烧厂布局的合理性是 。(2分)答案答案(1)水运便利,水源丰富特色景观(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2)环形方格放射式在城市外围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低;交通便利(3)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地带;远离主城区;地价相对较低解析解析(1)河流沿岸往往是城镇密集之地,因为河流水源丰富,水运便利,河流沿岸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等。(2)仓库

36、用地要求交通便利,地价低廉,可方便货物的运输并降低仓储费用。一般分布于郊区。(3)垃圾焚烧厂产生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污染等,因此应该布局在城区的下风地带并远离城区。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我国城市道路网的两种主要形式。1.方格式。这是我国城市道路网最普遍的一种布局形式。其优点是道路系统比较简单,便于组织交通,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道口。2.方格环形放射式。实为内方格外放射,并以环线相联系的布局形式。是我国众多棋盘式道路网向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与欧洲城市的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放射干道起自环形干道(多在老市区外),而后者是起自市中心广场。前者道路多是垂直相交,后者道路却多以锐角和钝角相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