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

上传人:jiz****88 文档编号:75219127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 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_。转轴拨弦三两声,_(2) 弦弦掩抑声声思,_ 。(3) 嘈嘈切切错杂弹,_。(4) 间关莺语花底滑,_ 。_,凝绝不通声暂歇。(5) _,此时无声胜有声。(6) 东船西舫悄无言,_ 。(7) 同是天涯沦落人,_ !(8) 座中泣下谁最多 ?_ 。合作探究1阅读小序和第一节,说说这个小序和诗的第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乐声描写是第二节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学习目标1 深切体会诗中情感。2体会环境描写的效果。3分析描写声音(音乐)的技巧。一、整体感知1.读准生字词。2收集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二、自练自测1 .为下面加点字

2、注音。自主认知贾人()恬然( )迁谪()霓裳()六幺嘈嘈()间关()虾蟆()教坊()红绡()钿头银篦()()2.诗句积累。呕哑()()嘲哳()()+d d 学峯设计(二) - - - T3.诗人为何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呢?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一谈。4诗歌往往少不了对环境的描写,同样,本诗中也有几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这些环境描写有 什么作用呢?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课堂练习女内心的犹。(2)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转悠扬;用“_:_ ”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3)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 徐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_ 。”(二)阅读下列文段

3、,完成 68 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一 )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悯然(min)B.转徙(xJC.幽咽(ye)D.红绡(xia)憔悴(qi迁谪(zh e)铁骑 (j ) i 阑干(I 血)0 cu( )湓浦口 (f0商贾云集(g)东船西舫.(fan)g钿头银篦.(b ) 轻拢慢捻(nia n)1铮铮然(zheng水浆迸 (b 引g)悄无言(qia)2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间关鹰语花底滑B.冰泉冷瑟弦凝绝C.沉吟放拔插弦

4、中D.去来江口守空船( ),幽咽泉流冰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整顿衣裳起脸容,绕船月明江水寒(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明年(次于今年)位)B.左迁(贬官、降职)转徙(迁移)C.暗问(悄悄地)耳暂明(突然,一下子)快弹(快速)长句(长诗)莫辞更坐(换座年长色衰(容貌)感斯人言 (这)乍破(突然)D.命酒(叫人摆酒)声声思(悲伤)4下列句中加点的 为”字,与例句中的 为”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出官(外调)四弦一声 (同时)颜色故(衰老)A.委身为贾人妇C.为君翻作琵琶行B.因为长句D.霓为衣兮风为马5默写。(1)诗中写琵琶子:“,其中用“”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

5、用豫和被邀出”描绘曲调的婉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 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 江州司马青衫湿。6.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又闻此语重唧唧(鸟叫声 )B. 往往取酒还独倾(独自饮酒 )C. 弦弦掩抑声声思(低沉抑郁)D. 为君翻作琵琶行 (写作 )7. 与“却坐促弦弦转急 ”一句中 “却”的意义相同的是 ()A. 却匈奴七百余里B. 相如因持璧却立C.却看妻子愁何在D.试问卷帘人,

6、却道海棠依旧8.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请问诗人为什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 泪洒青衫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912 题春生白居易,海角天涯遍始休。,续叫啼鸟说来由。,点缀花房小树头。,为传沦落在江州。9.结合尾联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 .这首诗写法极富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春生何处暗周游先遣和风报消息展张草色长河畔若到故园应觅我1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1

7、2.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四)语言运用13“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将月夜送别的情景写得那么凄美。请扩 展这两句诗,根据语境,构造合理的情景。(不少于 50 字)14.阅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根据其内涵写一段评语。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 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 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什么,他说:我自己。”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的,但镜子上 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却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考答案【自主梳理】自

8、练自测1. gutirtzhech(3igyaocdo jianhafan gxiaodibbi ou yazhao zha2.(1)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2)似诉平生不得志(3)大珠小珠落玉盘 (4)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5 )别有幽愁暗恨生(6)唯见江心秋月白(7)相逢何必 曾相识 (8)江州司马青衫湿【合作探究】1.(1)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原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2)第一节: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 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以下四句,写饯

9、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 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感情上由忧转喜 ,引起下文。2.第二节乐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第一层 :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 ”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三组比喻 ,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 ,进而纷繁清脆。 感情由悲愤而凄苦 ,倾泻而出 ,达到演奏的第 一个高潮。第二层 :以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描写乐 声由纷繁清脆的高潮 ,转入婉转低回艰涩不通 ,低到无声。 “别有幽愁暗

10、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 体现着诗人对 “声暂歇 ”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 ,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第三层 :用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 , 而且激越 ;“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出乐声的戛然而止。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低谷 中,奇峰突起 ,再掀高潮又戛然而止 ;感情上由凄楚无声 ,转入激昂愤慨 ,恣肆奔腾 ,进而凄厉无尽 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这段乐声描写 ,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 ,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 ,恍如江潮迭涌 ,奇峰层 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3.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 ,琵琶女 “曲

11、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昔日在京城 可谓红极一时 ;诗人 29 岁进士及第 ,后授翰林院学士 ,草拟诏书 ,参与国家机密 ,过去在朝廷也可 以说是春风得意。琵琶女年长色衰,本不是她自己的过错 ;诗人惨遭贬官 ,原因是他正直敢言 ,同样不是自己的过错。琵琶女是 “嫁作商人妇 ”而独自 “守空船 ”;诗人现时的处境是 “谪居卧病 浔阳城 ”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与诗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无奈和不完全相同的屈辱,琵琶女无意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悲人,怜己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 ,积累沉淀 ,悲怆满怀,忍不住泪洒青衫 ,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千年浩叹。4.篇首的 “浔阳

12、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 枫叶、荻花 , 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 ,令人顿感秋凉袭身 ,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 ,为全诗奠定 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 ,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 ,溶溶月色 ,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 别绪 ,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 ,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感情仍在扩散 ,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 ,仿佛江心秋月也被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 ,烘托了音乐效果 ,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 “绕船月明江水寒 ”,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

13、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 ”,写诗人的生活环境 ,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课堂练习】1.C 解析:A 项,浦”读 p Uo B 项,舫”读 fd ngD 项,悄”读 qi包。2.C解析:A 项,鹰一莺;B 项,瑟一涩;C 项,拔一拨,脸一敛;D 项,无错别字。3. A 解析:明年:第二年。快:畅快。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更坐:再坐下。4.C 解析:A、B、D 三项与例句都为动词,读 wei;C 项为介词,读 wei。5.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 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冰泉冷涩弦凝绝(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6. A 解析:“唧

14、唧”意为“叹息声 ”。7.B 解析:B 项和例句均为 后退”意。A 项击退;C 项,回头;D 项,但是。8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动和愤慨。诗人才华横溢,早年誉满天下,却因直言敢谏,被诬遭贬, 沦落天涯,听完琵琶女的弹奏和自诉身世后,顿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人的这 千古一 泪”反映了诗人对下层人民悲惨境遇的理解和同情,抒发了自己被排挤、 遭贬谪的郁愤悲苦之情。9.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 诗句表面上是写诗人希望 “春 ”如果到了故乡 ,见到家乡的人 寻找我 ,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而言外之意却是如果能像 “春”那样自由自在地 “周游 ”,游到哪里就为哪里带来美景 ,该有多好。10.(

15、1)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到处漫游。让和风传递消息,让啼鸟介绍情况。春绿了青草,美了繁花。(2)反衬手法: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构思独具匠心:前三联赞春,尾联转为抒恨,初读意外,细思便觉反衬之妙。11.“抱膝 ”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 “影”,而“伴”字又将 “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 出诗人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12.诗人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 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诗的语言质朴无华。1 3 .秋夜朦胧,微风拂过江面,岸边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离别时分,迷茫的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波光和着月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14.答案示例: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