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75218337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7.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时训练第十二章机械波(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二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 .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2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3 .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

2、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4 .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8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5 .在平静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的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当波传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A.随波纹漂向湖岸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6 .波在传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传递C.振动质点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波源的能量靠振动

3、质点的迁移来传播7 .如图1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请标出这列波中a、b、c、d、h等质点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8 .图2是以质点P为波源的机械波沿着一条固定的轻绳传播到质点 波形图,则质点P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为()1 . 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A.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8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迁移C.介质将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D.介质将振动的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9 .下列有关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B.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介质中传播C.纵波与横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D.凡是

4、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波都是纵波10 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11 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12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 分析其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

5、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3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14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15 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8.如图3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情景图,设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确的是()A.若M点为波源,则M点开始振动时方向向下,3B.若M点为波源,则

6、P点已经振动了 4T3C.若N点为波源,则P点已经振动了 3TD.若N点为波源,则该时刻 P质点动能最大9.如图4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定此横波 ()“大”或“小”)的加速度,最(填“大”或“小”)的速度.(3)再经, 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11. 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排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不断将石头抛向湖中,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能否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排球冲到岸边?12.如图6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

7、已知 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 T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4I 2 J 4 5 6 7 8g 1U r=0 . 曾事6 7 B 9 10 11121114151617181920T下列说法中正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 B正向上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 C正向下运动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 D正向上运动 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 E正向下运动 10.如图5所示是沿绳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1)在图上标出B、D两质点的速度方向.(2)点正处于波峰,它此时具有最(1)t = 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2)t = 3T-时,质点8

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3)t = T时,质量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4. ABC 5, D6, B(2)由丙图可知,t = 3T-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3)由丁图可知,t = 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6向上振动. 第2节波的图象1.如图3所示,画出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由图象可知A.质点b此时位移为零B.质点b此时向一y方向运动|y/cmC.质点d的振幅是2 cmJoD.质点a再经过T通过的H程是4 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4 cm 弋2.如图4所示,是一列简谐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某时刻的波形图

9、,a在正向最大位移处,b恰好处在平衡位置,经过 At=T的时间,关于a、1. A 2. ABC3. CC大大小(3)T11 .不能 12.见解析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1)由乙图可知,t = 2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填“大”或“小”)的位移,最2. BD 3, C 4. B 5. B 6, A10. (1)如图所示7. AB 8. C 9. C7.8. A 1.BCDb两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a= sbB . SaSb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乙x= 2 m处的质点D.x = 3 m处的质点3. 一列简谐波在

10、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 5(a)所示,图(b)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A.若波沿 B.若波沿 C.若波沿 D.若波沿4. 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负方向传播,如图 6甲是t=1 s时 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A. x = 0处的质点B. x = 1 m处的质点5 .如图 的是( A.质点 C.质点6 .如图7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 )a向上运动 B.质点b向上运动c向上运动D .质点d向下运动8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

11、中正确的是A.波向左传播,质点 B.波向右传播,质点 C.波向左传播,质点 D.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 B向上振动,质点 B向上振动,质点 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C向下振动C向上振动 C向下振动1 .关于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C.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2 .根据图9甲、乙所示,分别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D.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A.甲是振动图象,乙是波动图象C.甲中3.如图的是(A质点向下振,乙中B时刻质点向下振B.甲是波动图象,乙是振动图象D

12、.甲中A质点向上振,乙中 B时刻质点向下振10所示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象, )图象上有a、b、c三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A. a、b两质点此时刻速度方向相同C. c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 y轴负方向B. a、c两质点此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同D.a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4. 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11所示的凹、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振幅相同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D.从此时算起,质点 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凸形状.对此5. 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2所示,止匕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正

13、确的是()A.波水平向右传播B.质点H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D.此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6.如图13所示是一列简谐波某一时刻波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a、b两个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C .若a点此时的速度方向沿 y轴的正方向,那么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的7.下列波形图中正确的是()正方向D.若波沿x轴的负方向彳钊番,则 b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8 .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 14所示,由此图可知(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9 .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 c向下运动

14、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 d向上运动10 如图15所示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象,图象上有 a、b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刻b质点的速度为零B. a质点比b质点要先到达平衡位置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x轴负方向D.若b质点比a质点先到达平衡位置,波的传播方向必沿10 .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6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 v变小,a变大B. v变小,a变小C. v变大,a变大D. v变大,a变小11 .如图17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向传

15、播.(1)该时刻A质点运动的方向是向 , C点的运动方向是向 , D点的运动 方向是向.(2)再经过T-,质点A通过的后程是 cm,质点C的位移是 cm.请你0时刻向十x方向传播的波 上).12 . 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8所示,经过0.25 s图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位置,则再经0.5 s, P点的位移和速度分别是 , .13 .如图19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求:(1)A点、C点的振动方向各是怎样的;3(2)再经过4质点A通过的路程和质点 C的位移.14 .如图20甲表示一列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某一质点a的振动图象,作出这列简谐波在t= 形图(质点a画在

16、坐标原点甲在乙图中1. AC 2, B6. BC 7. BC12. - 2 cm 03. B 4. A 5. C8. BD9, ACD13.见解析6. C 1, C 2. BD 3, AB 4, AD 5, C10. D 11. (1)上下下解析(1)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A点向上振动,C点向下振动.3 一. . .一(2)再过4质点A通过3个振幅的路程,即6 cm;质点C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是2 cm.14.见解析图解析 由题甲图知,t = 0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正向y轴 正方向运动,结合题中要求,将质点a画在坐标原点上,波向+x方向传辐,表明零时刻a右侧同一 “坡”上的质点均在平衡位

17、置的一 y方向上,都在a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波的图象如 图所示.1 .如图 A.质点 B.质点 C.质点 D.质点第3节波长、频率和波速1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H itG I2 .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B.波的频率与波速无直接关系C.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要发生变化D.由公式f=v可知,频率与波速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3 .对于公式v=

18、入的理解,正确的是(A. v=入适用于一切波B.由v)人知,机械波的频率f增大,则波速C. v、入、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机械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v也增大fD.由v=入知,波长是2 m的声音比波长是4 m的声音传播速度小2倍4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 L,如图2(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 = 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用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1)波长为多少?(2)质点振动的周期为多少?(3)波速为多少?5 .在如图3所示的图象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经过t =

19、 0.2 s后列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Ly/cm6 .如图4所示,A、B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点.某时刻,A正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另一点B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一y方向振动.已知 A、B的横坐标分别为xA= 0 m、xB =70 m,并且波长 人符合不等式:20 m入80m.求波长 入._A.,i2040 60_A80 x/m,7 .如图5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每隔 0.2 s波沿+x方向行进0.8 m, 试画出17 s后的波形图.8.如图6(a)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2 s时的波形图,其中 O是波源,图(b)是波上某一点P 的 TE3图6(1)该波的波长为 m

20、,周期为 s,波速为 m/s.(2)说明P质点的位置.(3)画出t = 0.4 s和t=0.55 s的波形图1.关于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B.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在波形图上速度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 .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2.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7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A.周期B.波速C.波长D.频率3. 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向传播,传到 M点时波形如图8所示,再经0.6 s, N点开始 振动,则该波的振幅 A和频率f为()A.

21、2 cmi x 4 cmB. 2 cmx4 cmC. 2 cmx3 cm D . 2 cm x V1 = 0.5V2D . f1=0.5f2 v1=v26.如图11所示,1,2,3.,10各点间的距离均是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而振动向右传播至点A.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周期是0.4 sC.再经0.1 s波传播到点5,点4达到平衡位置D.从1开始振动计时,波传播到点10时,经过了m,当t=0时,点1开始向上振动,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波的频率是 2.5 Hz,波长是8 m0.45 s,点8达到最大位移A. A = 1 m f=5 Hz B , A = 0.5 m f= 5

22、 HzC. A = 1 m f=2.5 Hz D. A =0.5 m f = 2.5 Hz4.如图9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当R点在t = 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点时,PR范围内(含P、R)有一些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这些质点 的x坐标取值范围是()7. 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2所示,质点A的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 。相距0.5 m,此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过 0.02达最大位移处.列波D.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频率为50 HzC.这列波的波速为25 m/s由此可知的波长8.图13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 b位置的质点起振时间比

23、 的质点晚0.5 s, 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a位置)1. 5 m,1 Hz8. 10 m,2 Hz9. 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如图 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 T大于0.02 s,fcO1=0一02 rC. 5 m,2 HzD. 10 m,1 Hz14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2A. 2 m/sD. 5 m/s20B. 3 m/sC . 4m/s10 .如图15所示,已知一列横波沿 x轴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时刻和t2时刻的图象,已知t2=t1 +1 ,一,8 s,振动周期为0.5 s,则波的传播

24、方向与传播距离是()A.B.C.D.沿x轴正方向, 沿x轴负方向, 沿x轴正方向, 沿x轴负方向,6 m6 m2 m2 m11 .简谐波沿x轴传播,波源的振动周期 T=2 s. t = 0时的波形如图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运动.画出t=1.5 s时的波形图.16所示,M处的质12 .如图17所示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 0.2 s后, 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 T大于0.2 s,求:其波形如图x/cm(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1. BC 2. AB 3. AC 4. (1)8L (2)2A (3)12L 3A

25、t5.见解析解析该题考查波传播的双向性和时间的周期性.从波的图象可读出波长题引起多种可能答案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传播方向的不确定,一个是时间入=4 m,振幅=A =2 cm.此 t和周期T的大小关系不确定.11设波沿x轴正万向传播,则t = 0.2 s可能是(n+4)个周期(n= 0,1,2),即t= (n + 4)Tn周期 Ti = t-y= n + 44t4n+ 1入4XT14n + 15(4n + 1) m/s, (n = 0,1,2)4t33设波沿x轴负万向传播,则t = 0.2 s可能是(n+4)个周期(n= 0,1,2),即t= (n + 4)T2,周期 T2=-t= 4t-,波速

26、 v2=4X (fn+ 3 上 5(4n+ 3)m/s(n = 0,1,2),3 4n+ 3T24tn + 4方法总结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动图象就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根据两时刻的波形图和所给时间可以找出周期与时间的关系t = nT+N,其中小小于一个周期,可由图象判断.例如该题中若波向右传播,N1 3=4向左传播, 发=416 .见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波传播的双向性和空间的周期性,若无限制,则 A、B之间平衡位置的距离 一. 一一一 一 心 370 m= n入十及,其中Ax是小于人的距离.由某时刻 A、B的位置及振动万向可以判断,氏应为4或4人.(1)若 8=4,则可写出通式 xb xA=(n

27、+ 4)入彳| 70=而;1 %所以波长通式为人=竺2其中n = o、1、2、3,将n=0、1、2、3依次代入通式解得人=280 m、4n+ 156 m、280 m,由已知20 m入80m的限制条件,得波长应为 280 m或210 m或56 m,且该波向一x方 向传播.3 34n 3 4X70 .,280.一,一彳1 m,由已知20 m入80m的限若氏=4入,则可写出通式XBXA=(n +得70= -4-%所以波长的通式人=,其中n = 0、公 2801、2、3,将n=0、1、2、3依次代入通式解得 人= m、40 m、 3280制条件,得波长应为 彳1 m或40 m,且波向十X方向传播.组解

28、.m入80m的在A、B间的方法总结 本题的解析是已知波上的两个特殊质点,求解波长的一般方法:(1)如果题目已知条件中无任何限制,求出的波长应为两(2)如果题目已知条件中又波长加了限制(本题加了 20限制),则应从两组解中分别求出有限个解.题目有时加“波或3,每组中传播时间2T At4T ,则两组波长 人的通式中的n只能取2 各确定出两解.(3)如果题目中已知条件加了波的传播方向的限制,例如波3沿十X方向传播,则本题只有一组xb xa= (n +4)人通斛.如果在限制传播方向的基础上,如本题又加了20 m入8m的限制,5则只能从这一组解中取出入=25言m和人=40 m这两个解.7 .见解析解析方

29、法一平移法08由题知波速 v=0_2 m/s= 4 m/s,由图知波长 入=8 m.可知周期T = j = 4 s= 2 s,17秒内的周期数n= ,Tt=47= 82,将8舍弃,取2,根据波动的时间与空间的1周期性,将波向十X万向平移1人即可,如图中虚线所示;方法二 特殊质点法如图所示,在图中原波形上取两特殊质点a、b,因人=或舍弃8,取T,找出a b两质点再振动T后后的位置a、b,过a、b画一条正弦曲线即可.8 . (1)4 0.2 20 (2)见解析 (3)见解析解析 (1)由(a)图知波长 上4 m,由(b)图知周期T = 0.2 s,所以波速v=,= 20 m/s.(2)由(b)知0

30、.2 s时P质点经过平衡位置正向上运动,且它已振动了一个周期,所以它应是(a)图中的波源O,其横坐标x = 0.(3)t = 0.4 s时,从(a)图得 用1=0.2 s= T,波形正好向右平移了一个波长,因此 04 m之间的波形与t = 0.2 s时波形相同,此时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45 51)-2,一一3t=0.55 s时,从(a)图得At = 0.35 s= 1彳由回图的一般做法只需把 t30.2 s时的波形向右平移1彳人即可,结果如图中虚线所示.方法总结已知某时刻的波形,求At前后的波形一般有两种方法5.如图3所示为xOy平面内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波速为 1 m

31、/s, 此时P点沿一y方向运动,关于在图上 x=0.3 m处的Q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t=0时,速度方向沿一y方向B. t=0.1 s时,速度最大C. t=0.1 s时,加速度方向沿一y方向(1)平移法:先算出经过 用时间波传播的距离 & = v-A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用后)或逆着波的传播方向(d前)移动 M即可得到t+ &时刻或t Zt时刻的波形图.当 Ax = n计x时可采用去整留零法,只需平移x即可.法,分别作出两特殊点 用后(前)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图.1. A2, C 3. D 4. C 5. C 6. BD 7. D 8. A 9. B 10, C11 .

32、如图所示解析 M处的质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运动,得出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 此可判断各特殊点的振动方向,经t过1.5 s,即4丁,描出各特殊点的位置,将它们连成平滑的曲线.(2)特殊点法:在波形图上找两特殊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A = nT+t,仍采用去整留零yJcm传递信息中质点本身随波迁移2.下列关于波的应用正确的是 ()A.要使放在河中的纸船逐渐靠近河岸,可向比纸船更远处投掷石子形 成水波() 讪介质12. (1)10 cm 0.24 m (2)0.9 m/s 0.27 s解析 (1)振幅A=10 cm,波长 入=0.24 m(2)若波向右传播,3T+nT=t,所

33、以T = -. 43n+4因为 T0.2 s,故 n=0. 444贝U T=3t = 3x 0.2 s= 15 s= 0.27 s波速 vugu0.18 m/s = 0.9 m/s.习题课机械波中的概念及规律1 .关于一列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动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波源和传播 是质点由近向远传递的过程C.波动过程是能量传递的过程,同时也可以1)且此时a点向下运动.则A.波速为 B.波速为 C.波速为 D.波速为20 m/s,20 m/s,10 m/s,10 m/s,波沿 波沿 波沿 波沿所示,则关于质点 A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到向上的作用力A受到向下的作用力A受到向上的

34、作用力A受到向下的作用力( )x轴正向传播 x轴负向传播 x轴负向传播 x轴正向传播B.两个在水中潜泳并且靠得较近的运动员能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是声 波在液体中传播的应用C.光缆是利用机械波传递信息D.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击打船壁只能引起机械振动,不能形成声波4.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波源振动周期T=0.1 s,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 2所示,3. 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A.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B.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C.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D.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B.波动过程D.波动过程D. t = 0.3 s 时,加速度为零6. 一列简谐波, 质点P1的振动图象,则由图可知从某时起

35、当t= 3 s时刻的波形如图y/cm4甲所示,图乙为甲A.该波向x轴正向传播C. t=2 s时,质点P2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6 m/sD. t=10 s时,质点P2处于平衡位置处7 . 一列平面简谐波,波速为 20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这列波的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A.这列波的周期是0.2 s8 .质点P、Q此时刻的运动方向都沿 y轴正方向C.质点P、R在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同D.质点P、S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9 .如图6所示,实线为某列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为 t = 0.3 s(T0.3 s)时的波形图象,其中 P 点在t = 0时刻的

36、振动速度正在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速为133 m/s8 .波速为10 m/sC.在0T/4内质点P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 0.4 m/sD.在0T/4内质点P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10 m/s9 .图7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图中质点 Q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 质点P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图乙为质点 P从此时刻开始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 20 m/sB. t=0.1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C.此后0.15 s内,质点P沿x轴正方向移动了 3 mD. t = 0.25 s时,质点Q沿y轴正方向运动10 . 一列简谐横波沿

37、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 m.图8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 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 10 Hz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0.1 mD. 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y/cm11 .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 = 0时的波形如图9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1 sB. x = 0处的质点在t= 0时向y轴负方向运动1,C. x = 0处的质点在t=4 s时速度为0,1,一D. x=0处的质点在t = 4 s时速度值最大12.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 A向B传播,A、 所示是A处

38、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 4.5 m/sB, 3.0 m/sC. 1.5 m/sD. 0.7 m/s13.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 7.3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有我国的八名烈士,此次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 H组成,如图11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 5 s开始振动,则()A.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B.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C. H先开始振

39、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D.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14.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 a向b传播,相距10.5 m的a、b两处的质杪杷1n点振动图象如图12中a、b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 20 cm-j 工曲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 8.4 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 s15.图13为一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 =Asin 5疝,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t=0.3 s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16.如图14所示,实线表示简谐波在 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 = 0.5 s时

40、的波形图.(1)若T(t2-t1)2T,波向右传播的速度多大?(2)若2T(t2-t1)3T,波向左传播的速度多大? 1. AC 2, B 3. BD 4, A 5. C 6. ABC 7. ABD 8. BC 9, ABD 10. AC 11. AB 12. A13. A 14. D15.见解析解析 由简谐运动表达式可知 3=5ad/s, t=0时刻质点P向上运动,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 形图读出波长人=4 m.T = 2f由波速公式,知v =(联立式,代入数据可得v=10 m/st= 0.3 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16. (1)28 m/s (2)36 m/s 吗/:解析 用时间内波传

41、播的距离 Ax = v -用(1)T&2T时,入x2入即V/ 0.4 _/ 一鼻 波 向, 3x141=m/s= 28 m/s.(2)2TN3T时,2人包x1 cmD. d fl),振幅为A2, P为绳的中点,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列波同时到达 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可达到 A1+A2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不能叠加11 .两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干涉现象,则 ()A.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大B.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大C.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

42、点的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D.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12 .水槽中步调相反的波源 Si、S2发出两列波长相等的水波,设某一时刻P点恰好是两波谷相遇,则()A.这两列波能干涉B. P点始终就在波谷C. P是振动加强点 D. P的位移有时可为零13 .如图5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时刻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B. 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 M向。点处移动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14 .甲、乙两人分乘两只小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

43、24 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 2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5个波峰.(1)此水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为多少?(2)若此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根竖立的电线杆,是否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若该波经过一跨度为 30 m的桥洞,桥墩直径为 3 m,桥墩处能否看到明显衍射?(4)若该桥为一 3 m宽的涵洞,洞后能否发生明显衍射?1. 见解析解析(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很多情况下因波长与障碍物或孔、缝的宽度相比较小, 衍射现象极不明显,所以看不清或看不到衍射现象.(2)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3)不是.波发生衍射现象没有条件,孔

44、、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的关系只是决定波能否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2. BD 3, C 4. AD 5. ABC6. D 7. AD 8, D 1. BC 2, AC 3. ABC4. BD 5, D 6. BC7. AB 8, B 9. BCD 10. BD 11. BC 12. ACD 13. BD 14. (1需 m , m/s (2)会 (3)能 (4) 能解析(1)由题意知:周期T= 60 s= 3 s.设波长为入,则5+1 = 24 m,上41 m.由v=J得,v = 48m/s= 16m/s.(2)由于上48m,大于竖立电线杆的直径,所以此波通过竖立的电线杆T11 X3111

45、148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4)由于人=行m3 m,所以此波无论是通过直径为3 m的桥墩,还是通过宽为3m的涵洞,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第5节多普勒效应()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2 .有经验的铁路养护人员可以从火车鸣笛的声音判断火车的行驶方向.他所利用的应是()A.声波的干涉现象B.声波的衍射现象C.声波的多普勒效应D.声波的反射现象3 .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

46、表示声波的速度(uf0C , f1=f2f0D , f2f0f17 .当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越来越低时,可能的原因是()A.声源和人都是静止的,声源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8 .人静止,声源远离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变C.人静止,声源远离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变D.人静止,声源远离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变9 .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C.铁

47、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10 如图3所示,让小球P一边贴水面每秒振动 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O点是它的初始位置.图示为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水面波,图中的实线表示水面波的波峰位置,此时小球P处于波峰位置,激起的第一个波峰刚好传到40 cm处,那么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及小球P匀速移动的速度分别是()A. 0.05 m/s; 0.025 m/s B, 0.1 m/s; 0.1 m/s C. 0.15 m/s; 0.125 m/s D , 0.2 m/s; 0.1 m/s11 .图4中,在原点处做简谐运动的波源产生的机械波

48、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 v=400m/s.为了接收信号,在x = 400 m处设有一接收器 A(图中未标出).已知t=0时,波已经传播到x = 40 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x = 40 m处的质点在t=0.5 s时位移最大11.轮船在进港途中的x t图象如图5所示,则在港口所测到轮船上雾笛发出声音的频 率是图中的哪一个()小行!卜振动败於匕405 : _ 一一400,;r时间1振动数/Hz405 1 -1-、4 洞=二时间D1. C 2. C 3. B4. BD 5, C 6.D 7. AC 8. ABD 9. D10. BC11. A第6节惠更斯原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49、.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波是球面波B.声波是球面波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A.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B.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C.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D.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0.05 sC.接收器在t=1.0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 Hz3.图1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A. 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B. 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C. 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D. 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

50、不等1 .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空旷的室外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被反射 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2 .下列现象中属于声波反射现象的是 ()A.隔着墙能听到房间外面有人讲话B.音响设备制作时要考虑混合效应C.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D.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3 .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A.波速在逐渐变小 B.频率在逐渐变小 C.振幅在逐渐变小 D.波长在逐渐变小4 . 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5 .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A. 170 mB. 340 mC. 425 mD. 680 m1. B 该题考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