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天****库 文档编号:75200732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 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了解歌曲的节 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2. 欣赏歌曲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了解歌曲所表 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1. 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 )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 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 直到唱熟。( 4 )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

2、歌曲的力度和感情。2. 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 一说,教师补充。(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 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 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CD机(盘)等。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十送红军 四渡赤水出奇兵 游击 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 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 阻,与敌人顽强抵抗

3、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 动人情感。2. 通过以歌曲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为背景音 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 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 略家的胸怀和气魄。教学过程1. 欣赏十送红军(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2)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 )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分为三个乐段, 这三个乐段之间有何联系)。(4)再听录音,请学生注意听歌词,谈谈每段歌词 有何不同以及衬词的作用。(5)分小组随录音学唱歌曲(如有条件,可以安排 学生分组表演唱)。2. 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4、(1)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故事?请学生 结合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简要谈谈,教师可展示有关美 术作品或播放录像。(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何种情绪?(3)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并讲解 “组歌”的概念。(4)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3. 欣赏游击队歌( 1)简介作者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战 士形象?通过什么手法来描绘的 (可从旋律特点、节奏型、 速度上着手)?(3)再听录音,提醒学生注意弱起节奏的特点以及 在歌曲中的作用。( 4 )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记熟主旋律。4. 音乐活动

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教师结合教科书上的油画作品讲解该七言律诗 的创作时代背景和诗中蕴涵的深刻意义。( 2)教师示范朗诵这首诗,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 诵。(3)播放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学生感 受歌曲的情绪,并谈谈歌曲与诗在情绪、思想内容上的 联系。(4)教师示范,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 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然后请学生朗诵。(5)可让学生分组朗诵,并采用互评的方式,取长 补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英雄赞歌再见吧,妈妈。2. 唱歌当兵的人。3. 音乐活动:为 当兵的人 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 伴奏音型。教学准备1. 钢琴、录音机、磁带、 CD机(盘)等。2. 小军鼓、大军鼓、三

6、角铁、铃鼓等。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英雄赞歌 再见吧,妈妈,让学生 感受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 母亲的热爱之情。2.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并有感情地演唱。3. 为当兵的人 设计各种队列活动,并用自编的军 乐队打击乐器伴奏音型伴奏,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受 歌曲的鲜明节奏。教学过程1. 欣赏英雄赞歌( 1 )教师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 (或会唱) 这首歌?(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来源,并简单介绍电影英雄 儿女的故事梗概。( 3)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给他们的感受。( 4 )播放影片片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塑造的英雄形象。5)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并谈谈两 个

7、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歌曲的表现有什 么作用?(6)请同学跟着录音或钢琴学唱这首歌,记住主旋 律。2. 欣赏再见吧,妈妈(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表现战士怎样的思 想感情。(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乐句特点(每一乐句都是在 弱拍上起唱),这种特点在歌曲的表现上有何作用。(3)再听录音,注意演唱时的处理,比如说“再见 吧,妈妈”要唱得舒展,“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 要唱得坚定威武。尾声要由强渐弱,就像战士挥手告别 母亲、告别家园慢慢地走向远方,尤其要注意旋律中颤 音的处理。3. 唱歌当兵的人(1)播放录音,请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情绪。(2)教师讲解队列歌曲的特点。(3)请学生跟着录

8、音或钢琴学唱曲谱,注意唱出节 奏重音和切分音。(4)填词演唱歌曲,直至唱熟。(5)请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可分组进行。(6)请学生练习集体踏步、摆臂、敬礼、变换行进 方向等队列活动。(7)请学生分成三组合作表演,一组在钢琴或录音 伴奏下,演唱歌曲;一组进行队列活动;一组用打击乐 器伴奏。之后可换组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 能力。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猎人进行曲。教学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音响及多媒体软件等设备; 有关歌剧音乐的文字、图片材料。教学目标1. 满怀激情和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体 验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2.

9、以原曲调为基础创编新歌词。3. 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及其起源与发展。教学过程1. 教师谈话或播放歌剧 自由射手 录像片段导入新2. 采用探究方式师生共同讨论欧洲歌剧艺术的发展概况和有关歌剧 自由射手 的故事以及 猎人进行曲 。(启发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材料,以调动其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3. 听赏猎人进行曲。4. 学生随伴奏或录音 (录像) 划拍轻声跟唱 猎人进 行曲。5. 教师围绕音乐表现要素启发学生对猎人进行曲 音乐艺术形象的表现作用和情感的表达,以及歌曲的进 行曲风格进行探讨,初步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6. 启发学生用满怀激情和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生动地表现歌曲的意境。体

10、会 猎人进行曲 在歌剧 自 由射手中的表现意义。初步体验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 术魅力。7. 学生自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 猎人进行曲 伴奏。8. 作业:( 1 )以猎人进行曲为例创编歌词并演 唱。( 2)背唱猎人进行曲曲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今夜无人入睡。教学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音响及多媒体软件等设备;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歌剧唱段 今夜无人入睡 和卡门序曲 威廉退尔序曲 ,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 及其起源与发展。2. 随音乐划拍或指挥,并背唱 卡门序曲 主题旋律 和今夜无人入睡 的曲调,体会歌剧音乐所具有的艺术 魅力。3. 以歌剧 图兰朵 为例,了解本土文化与多

11、元文化 的联系。教学过程1.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剧 卡门 录像片段并聆听 卡门序曲 ,师生共同探究歌剧 卡门 的剧情和序曲 音乐特点。2. 继续聆听 卡门序曲 ,使学生从音乐艺术形象的 角度初步领略其艺术魅力,并知道 卡门序曲 是歌剧开 始时的一首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它仿佛概括了歌剧 的内容。结构基本属于回旋曲式。乐曲主部是一首节日 进行曲,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气氛热烈欢 快,由木管和小提琴主奏,音乐把人们带到西班牙斗牛 场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中。3. 引导学生随音响边划拍边哼唱“节日进行曲”和 弦乐主奏著名的斗牛士之歌 (第二插部)曲调,使学生体会斗牛士之歌雄壮、威武的曲调,与主部

12、音乐 “节日进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要求学生记住这两首 音乐的旋律。4. 教师简介四幕歌剧 威廉退尔 剧情,并引导学生 聆听威廉退尔序曲 ,使学生初步了解该序曲的结构分 为四个部分,教师可采用边欣赏边列表的方式,引导学 生从每部分音乐使用的乐器、音乐主题、音乐表现要素 表达的意境和音乐形象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序曲音乐 的感受和理解。5. 学生可随 威廉退尔序曲 主题音乐划拍哼唱,记 住主题。6. 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简介歌剧图兰朵 剧情, 了解欧洲歌剧音乐融入中国民歌 茉莉花 ,使学生了解 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联系。并记住 今夜无人入睡 的 曲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歌曲小草。2. 音乐活动

13、:歌墟问答。教学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音响及多媒体软件等设备;教学目标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小草 ,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歌 剧音乐艺术魅力的认识。初步了解中国歌剧发展的沿革。2. 模仿歌墟问答 创作歌词,并表演“问与答的对 唱”,培养表现与创造的能力。教学过程1.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五场歌剧 芳草心 片段, 介绍剧情并欣赏歌曲小草。2. 教师指导学生随录音带或听伴奏视唱歌曲小草 的曲谱和歌词。3. 师生共同分析 小草 的音乐表现手段 (如调式、 节拍、结构、旋律、音乐民族风格及其创作手法等) ,刻 划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和精神境界。4. 学生满怀激情地演唱歌曲小草。5. 教师播放(八场歌

14、舞剧) 刘三姐片断,重点欣 赏歌墟问答唱段。6.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有关刘三姐及歌墟问答 的资料,介绍 刘三姐 围绕着“歌”而展开的剧情,以 及涉及的四类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7. 启发学生以 歌墟问答 曲调为基础,创编新歌词, 并分组进行表演。8. 师生共同探究中国歌剧的发展脉络。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通过学唱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使学生初步掌 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 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教学过程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并请学生谈

15、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 )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 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 的特点。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 )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 (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5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 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 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教学

16、准备1.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2. 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 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 苍山歌声永不 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 放马山歌,向 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 情、音乐风格。教学过程1. 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 苍山歌声永不落( 1 )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 何不同。( 2 )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2.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 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

17、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4)再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 音乐风格,并作比较。3. 欣赏放马山歌(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的体裁和主题内容。(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3)再听录音,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4)请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衬词“呦哦”在歌曲中 的作用?怎样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5)请学生跟着录音或钢琴伴奏哼唱这首歌曲,要 唱出韵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赶摆路上 母女夜话 苗岭的早晨2. 学吹竖笛瑶族舞曲。3. 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教学准备1. 钢琴、录音机、磁带、 CD机(盘)。2. 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3.

18、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 , 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2. 学会用竖笛演奏 瑶族舞曲 ,体会它与管弦乐 瑶 族舞曲的不同之处。3. 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能歌善 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过程1. 欣赏赶摆路上(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景。(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 感受其和谐的效果。(3)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2. 欣赏母女夜话(1)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教师补

19、充。(3)教师介绍母女夜话的来源以及作者的创作 意图。4)再听录音,引导学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3. 欣赏苗岭的早晨(1)聆听录音,请学生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和乐曲 的主题思想。( 2 )再听录音,试着分析乐曲的调式、结构、情绪、 风格。4. 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1)播放管弦乐瑶族舞曲,使学生感受这首乐 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旋律,熟悉曲调。( 2)请学生谈谈这首乐曲描绘的场景。(3)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意图、曲式结构。( 4)学生练习吹奏主题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老 师可帮助克服技术难关。(5)请学生谈谈竖笛吹奏的瑶族舞曲和管弦乐 瑶族舞曲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20、(6)让学生练习用三角铁、碰铃按xxx | xxx| 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以此感受乐曲欢快而鲜明的节奏。( 7)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用打 击乐伴奏,然后互换。5. 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情绪和主题内容(2)再听录音,听辨乐曲的主旋律以及主旋律出现 的次数。(3)请学生说说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演奏,教师补充 并介绍月琴、阮、琵琶等民族弹拨乐器的形状、音色等。(4)请学生随录音哼唱主旋律并记熟。(5)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转成两个圈,男 外圈女内圈,拍掌扭腰起舞,内圈顺时针、外圈逆时针, 男女相对边唱边舞边换对。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歌曲啊!中国的土地。2

21、. 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混声合唱)。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竖笛等。教学目标1. 学习歌曲 啊!中国的土地 ,感受弱起、三连音 等特殊节奏,达到节奏基本准确;感受歌曲表达的中华 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2. 欣赏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感受歌曲的表现情 绪、情感抒发。教学过程1. 唱歌(1)可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来观察或听辨歌 曲啊!中国的土地 在节奏上的特点 (有三连音、弱起 小节、混合拍子等等) ;也可引导学生通过听赏歌曲的情 绪特点进行组织教学。(2)在听赏歌曲啊!中国的土地时,可引导学 生先在听觉上感受三连音、弱起节奏的特点,然后加以 练唱,从理性到感性以加深学生对这两

22、种特殊节奏的了 解。( 3)演唱歌曲,可采用随着伴奏完整地演唱,在演 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重点解决难点;注意提示学生换气的位置。 (注 意教师在解决难点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应 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标准,设定学生能够达到的目 标)。( 4)学生演唱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倾听前奏, 能达到准确入唱 (教师伴奏的提示拍要明确;学生可借助 手打拍子或心中默数拍子的方法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 。( 5)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有感情地朗读 歌词,并结合范唱或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 。(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演唱,加入打击乐、伴 奏、演奏、舞蹈

23、等进行综合性的表演。2. 欣赏(1)听赏混声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歌曲演 唱形式、歌曲的音乐结构、或从歌曲的表现情绪为切入 点引导欣赏。 (问:你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吗?请你 听赏歌曲,如果从情绪来划分,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 分?)(2)教师可引导学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的第一段。(3)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秧歌舞步为歌曲在希望的 田野上伴舞;也可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即兴为歌曲(4)复听歌曲,学生可进行歌表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2. 欣赏江南好、在田野上。3. 竖笛吹奏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 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啊!中国的土地2. 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风格的特点。3

24、. 提高学生竖笛的演奏技能。教学过程1. 复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1)听赏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解决难点 - 弱起节奏、三连音。(4)完整地演唱歌曲。2. 欣赏江南好( 1)简单介绍江南丝竹乐的特点。(2)教师伴奏,学生随琴演唱乐曲的主题(可先放 慢速度演唱,待学生稍熟练后再恢复原速演唱)。(3)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以 加深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特点的了解。3. 欣赏在田野上(1)视唱或模唱乐曲的主题。(2)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手法感受江南好与在 田野上在表现手段和表现情绪上的不同。(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创作一首与田 园

25、有关的抒情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课上与课 下相结合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有条件的 情况下,可以动员学生动手,为文学作品选配合适的背 景音乐。4. 竖笛吹奏我们的田野(1)可引导学生先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以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2)可先进行指法练习(慢)。(3)解决吹奏时弱起节奏的特点。(4)了解反复记号的演奏顺序。( 5)完整地演奏乐曲 (可进行综合性的表演活动)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唱歌卖玉米饼。2. 欣赏依内妈妈小鸽子。教学目标1. 背唱卖玉米饼。2. 通过欣赏依内妈妈小鸽子 ,了解古巴民歌、 巴拉圭民歌的风格及其节奏特点。教学过程1. 唱歌卖玉米饼(1)

26、教师结合画面介绍智利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等。(2)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带卖玉米饼,使学生 整体了解歌曲的旋律。(3)请学生跟着钢琴或录音带学唱曲谱。( 4)请学生填词演唱直至会背唱。5)再听录音,请学生细心体会曲调的风格特点(6)请学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2. 欣赏依内妈妈(1)教师介绍古巴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 格等。(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风格。(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 有什么特点。(4)老师讲解古巴民歌的节奏特点,并让学生用手 拍打节奏。(5)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6)请学生设计符合歌曲节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表 演。3. 欣赏小鸽子

27、( 1 )教师介绍巴拉圭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 风格等。(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风格及其所 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 有什么特点。(4)老师讲解巴拉圭民歌的节奏特点,并让学生用 手拍打节奏。5)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第二课时1. 欣赏小公牛( 1)教师介绍墨西哥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 风格等。(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 有什么特点以及这种节奏所产生的效果。(4)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5)请学生谈谈 依内妈妈 小鸽子 小公牛 这三首歌曲在节奏上

28、有何异同。2. 欣赏桑巴(1)教师介绍“桑巴”的起源、风格特征等。(2)播放“桑巴舞”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 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3)播放“桑巴”音乐,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 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 并随音乐跳舞。3. 欣赏拉昆帕尔西塔(1)教师介绍“探戈”的起源、风格特征等。(2)播放“探戈舞”的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3)播放拉昆帕尔西塔音乐,使学生进一步了 解“探戈”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 打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 并随音乐跳舞。第六单

29、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2. 欣赏致音乐回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CD机(盘)等。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并有感情地演唱。2. 为致音乐写听后感并评奖。3. 通过欣赏 回声 了解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的形式 以及人声的魅力,使学生感知并感受,音乐是通过绘声 绘色的声音造型,展现大自然的生机,表达审美意识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教学过程1. 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1)播放录音,感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3)请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4)在钢琴伴奏下,学唱曲谱,注意分句,速度稍 慢。直至唱熟。( 5)填

30、词演唱。(6)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 化。(7)跟随录音演唱,注意艺术处理。(8)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合唱。2. 欣赏致音乐(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代表作品。(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4)再听录音,体会歌曲的速度。( 5 )跟随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6)请学生以“音乐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 篇短文,谈谈学习音乐的感受,并评奖。3. 欣赏回声(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现 象?(回声)(2)请学生谈谈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并模仿回声的 音响效果。(3)教师讲解有关混声双四部合唱的有关知识。(4)再听录音,指导

31、学生分析乐谱,在乐谱上将回 声部分标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歌声与微笑。2. 歌表演同一首歌。3. 音乐擂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歌声与微笑和歌表演同一首歌, 作为三年学习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友谊和 相聚时的欢乐。2. 通过音乐擂台,回忆三年所学的音乐知识,看谁 记得又牢又准。教学过程1. 欣赏歌声与微笑( 1 )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3 )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4)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记熟。2. 歌表演同一首歌(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由这首歌曲联想到什么 情景?(2

32、)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3 )跟着录音全班齐唱这首歌曲。(4)由同学自由组合,创编舞蹈,为歌曲伴舞。3. 音乐擂台 由教师和学生代表作评委,进行音乐知识竞赛,同 学可自由组合参加。竞赛内容包括演唱歌曲、说出乐曲 的演奏形式以及歌曲的表演形式等等。评委会可根据各 组的表现予以评奖。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三年 来所学的知识,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毕业音乐会。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CD机(盘)、打击乐器、舞 蹈道具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配合能力、创新能力、增强 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教学过程由学生自己布置场地、确定节目内容、设计节目单 学生可自由组合进行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等。最后 由教师组织点评,选出最具创造力、最优秀的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