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4949677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2.1UABU0.45 。2.2( a) D2 导通, D1 截止。( b) D2 导通, D1 截止。( c) D1 导通, D2 截止( d) D2导通,D1 截止。2.4( a) U o1 1.3V 。( b) U o2 0V 。( c) U o31.3V 。( d) U o42V ( e) U o51.3V 。(f ) U o62V 。2.5(1)I DB 0 ;I DAI R 1mA ;U o 9V 。(2)IDB 0;IDA IR0.6mA ;U o =5.4V 。(3) U o = 4.74V ; I R0.53mA ; I D A = I DB10.26mA 。I R22

2、.6( a) D 截止。(b) D 截止。( c) D导通。2.8(1)UI 10V 时UO 3.3V 。U I15V 时UO(2)若 U I = 35V 时负载开路,稳压管D 可能被击穿。会因所承受的反向电流过大,出现热击穿而被烧毁。5V。UI35V 时UO 6V 。35V - 6V稳压管I R29mA 25mA1k第三章3.1( 1)( a)电流方向向外,大小为1.01mA; (b) 电流方向向外,大小为 5mA。(2)( a)1mA5mA。100 ; ( b)5010 A100 A(3)( a)该管为 NPN型;( b),该管为 PNP型。3.2( a)为 PNP型;( b)为 NPN型

3、;( c)为 NPN型;( d)为 PNP型;( e)为 PNP型;(f )为 NPN型。3.4 ( a)不能正常放大。 ( b)无交流放大作用。 ( c)能够实现交流放大。 ( d)不能实现交流放大。( e)不能实现交流放大。 ( f )电路能够正常放大。3.5(1) U BEQ0.7V ; I BQ50 A ; I CQ2mA;UCEQ6V 。3.6(1)当 IBQ0.3mA 时,Q1的 1 50;Q2点的2 25。(2)U (BR)CEO40V ;PCM 7.2W3.7( a)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b)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c)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3.8 ( 1) RBBVCC12V

4、200k 。I BQA60(2)VCC12V,U CEQ4V ,ICQ2mA ,RC4k,RB300k ,RL 1.33k。uom2V 。3.9 ( 1) Rc2.5k, Rb250k , RL3.75k 。(2)、该电路先出现截止失真。刚出现失真时,输出电压的峰- 峰值为 6V。(3) Ri863, Au87, Ro2k。(4) I BQ40A , I CQ = 1mA , U CEQ7.5V, Au42.8。3.10 ( 1) I BQ20.4 A , I EQ2mA, UCEQ4V 。( 2) rbe 1513 。(3) Au99 , Ri1.5k, Ro3k。(4)产生了截止失真;若使

5、截止失真消失,应该提高静态工作点,减小偏置电阻Rb 。3.11 ( a) I BQ46.3A , 20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CQ1 =2.3mA , U CEQ15.56V;55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CQ2 =3.2mA , U CEQ23V 。(b) U BQ=3V,ICQ2.4mA 。 20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Q148 A , U CEQ1 5.28V;55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Q234.3 A , U CEQ2U CEQ1 5.28V。从以上分析可知,分压式偏置电路能够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3.12(1) U BQ3.3V, ICQI EQ2mA , I BQ20 A

6、, U CEQ7.4V。(2) Au7.9 , Ri3.7k , Roc5k 。(3) U BQ= 3.3V , ICQI EQ2mA , U CEQ7.4V不变, I BQ10 A 。(4)若电容 Ce 开路,AuRcRL将变小, RiRb1Rb2 rbe (1)( Re Re)rbe(1)( ReRe)将变大,输出电阻Ro 基本不变。3.13(1) UCEQ5.19V, ICQ2.27mA ( 2) C1 右为正, C2左为正。(3)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TI CU R(U BE不变)U RBIBI CC3.14(1) RB550k( 2) RE 短路时,I BQ79 A , I CQ3.

7、95mA , U CEQ20V 。3.15(1) IBQ0.275mA ,当20 时,有 I CQ5.5mA , U CEQ8.5V 。(2)Au0.855, Ri7.93k, RoRC1k。(3)当稳压管反接时,U BQU DU BEQ1.4V, IBQ0.717mA, ICQ14.34mA,U CEQ= 4.96V ; Au15.84 , Ri1.14k , RoRC1k 。3.16(1) IBQVCCU BEQ; ICQIBQ。(1)( Rc1+ Rc2 )( Rb1Rb2 )(2) Auu(RcRb1RL )o; RiRb2 rbe B rbe ; RoRc 。uirbe3.17(1)

8、 U BQ4.3V, ICQI EQ1.8mA , I BQ18A , U CEQ2.8V, rbe1.66k 。(3) Au1 , Ri7.9k, Aus0.8 , Ro32。3.18(1) U BQ2.8V, ICQI EQ1mA , I BQ5A , U CEQ5V 。(2) Au10.98 , Au20.99。( 3) Au10.5, Au20.97。rbe(1)rbe ( RB2 PRE PRL )3.19RiRB3, RiRB1 PRi ;rbe1RB3Ro( rbe RB3RB1 ) , RoRB2 PRE Ro 。13.20Au77, Aus5.7, Ri12, RoRc2k。

9、3.21Au273 , Ri27, Ro RC7.5k 。3.22(1) U BQ5V, ICQI EQ10mA , I BQ0.2mA , U CEQ10V。(2)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为5V。(3) Au75 , Ri 6.4, RoRC500。3.23( 1) Aum100, fL10Hz , f H105&10 jf。Hz 。( 2) Auj ff(1)(1 j)&1010553.24( 1) Aum100, f L10Hz , fH10Hz 。第四章4.1( a) P 沟道耗尽型MOS管;( b) N沟道耗尽型 MOS管;( c) P 沟道结型 FET。4.2( a)N 沟道增强型

10、MOS管, U GS(th) 2V ;( b)P 沟道增强型 MOS管, U GS(th)3V ;( c)N沟道结型 FET, U GS(off)3V 。4.3( a)截止区;( b)饱和区;( c)可变电阻区; ( d)饱和区。4.4I D 1mA 。4.5( a)能;( b)不能, U GS0 没有形成导电沟道,所以不能正常放大;( c)不能,因为 UGS 0 ;( d)不能,因为缺少漏极电阻RD 。4.6U GSQ1.53V , U DSQ7.41V, IDQ1.53mA 。4.7U GSQ3V , UDSQ1.4V, IDQ0.36mA ,管子工作在可变电阻区。4.8U GSQ2.25

11、V, U DSQ 4.75V, IDQ0.25mA , RD 10K 。4.9( 2)最大不失真幅度为 4.6V 。4.10(1) UGSQ2V,UDSQ3V,IDQ0.1mA 。( 2) Au2 , Ri 36K , Ro20K (3) Aus1.894.11Au1.67 , Ri1075K , Ro 10K 。4.12Au25 , Ri2M , Ro10K 。4.13RL 接入时: Au0.909; RL断开时: Au 0.952 ; Ri1018.75K ; Ro 476。4.14(1) UGSQ2V,UDSQ6V, IDQ2mA 。( 2) Au5 , Ri 333, Ro5K 。4.

12、15Au5 , Ri667, Ro10K 。4.16(1) U GSQ1.24V , U DSQ17.52V, I DQ 1.24mA 。(3)中频放大倍数为1.7008 ,通频带为 458.74MHz,输入电阻为 999.997K ,输出电阻为1.998K 。第五章5.1( 1)直接,变压器,光电。(2)负载,信号源阻,小于AB。( 3)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4)偏置电路,有源负载。( 5)温度变化,差分式放大。(6)差,算术平均值,5V, 0.5V ,差模,共模。 (7)输入,输出。 ( 8)直接,电流源,差分式,共射极,互补输出。5.2 ( 1)图( a):1R2 r

13、be2 (12 )R3(12 )R3, Ri R1rbe1 , Rorbe2R2;AuR1rbe1rbe2(12) R3R3 12图( b):(1)( R R r)2 R4 ) , RiR1 rbe1(11)(R2 R3 rbe2 ) ,Au123be2(rbe1(11 )( R2 R3 rbe2 )rbe2RoR4 ;图( c):Au1R2 rbe2(12 )rd 2R3 , Ri R1rbe1, Ro R3;R1rbe1rbe2(12 )rd图( d):Aug m ( R4 R6 R7 rbe2 )(2 R8 ) , RiR3 R1 R2 , RoR8 。rbe2( 2)第一级产生的是饱和

14、失真,增大电阻 R1 (降低静态工作点) ;第二级产生的是截止失真,减小电阻 R2 。5.3( 1)Q:UBQ12.9V , UEQ12.2V ,I CQ1I EQ10.5mA , I BQ110A ,U CEQ17.75V ;1Q2: IBQ2Rb2(1)I BQ2Re2U BEQ2VCC , I BQ2 39.4A , I CQ22mA , U CEQ29V 。(2) rbe12.85k, rbe2863。(3) Ri7.2k , Ri256.5k , Ro200, Au132.55 , Au20.99 , Au32.2 。5.4fL155HZ , fH12.86kHZ 。5.5( 1)

15、Au3210f(1)(1 j5 )j f105.6 ( 1)图( a) I O =1.43mA ;图( b) I REF1.3mA , I O 650A 。(2)I REF1.43mA , Re25.6k 。5.7T 3 管的接入可以减小基极电流对集电流的影响,减小输出电流与参考电流之间的镜像误差。=10 , I O 0.982 I REF ;=100 , IO0.9998I R EF 。5.8I REF100A , I C1I C2I REF100A 。5.9I O10.17mA , I O20.34mA。5.10电流源作有源负载,I C2 0.5mA 。5.11 ( 1)静态工作点: I

16、BQ1I BQ218.8A,ICQ1I CQ20.565mA ,U CEQ1U CEQ212.05V 。(2) Aud9.2 , Rid7.86k, Rod2Rc 2.4k 。5.12 ( 1)I EQ1I EQ20.57mA , I CQ1I CQ2I EQ10.57mA, U CEQ1U CEQ26.9V,I BQ1I BQ27A , rbe3.9k 。(2)Aud23.5, Rid34.1k, Rod =20k 。115.13&(Rc2RW)&( Rc2RW )。( 3)&相同,但是对于( 2)( 1) Audrbe。( 2) AudrbeAud时,U C1UC2 。5.14( 1)I0

17、.565mAII7A U3.9V U7.05VICQ1CQ2BQ2CEQ1,rbe 4k。, BQ1,CEQ2&22 , Rid18.2k, Rod10k。( 3) Auc0.25, KCMR88 。(2) Aud5.15( 1)I CQ2 0.38mA ,I BQ1 I BQ23.8A ,U CEQ15.1V,U CEQ23.34V ,rbe7.2k 。I CQ1(2) Aud45.3, Rid26.5k , RodRC20k。( 3) Auc0.4, KCMR113 。5.16u IC15mV , uId10mV , Aud66.7 ,uo0.667V。5.17(1)T ,R , Re ,

18、 D构成恒流源电路,为T 、 T 提供射极电流。312(2) I CQ1I CQ21mA , I BQ1I BQ2 20A , U CEQ1U CEQ27.7V 。(3)&24.75 , Rid10.1k, Rod 10 k。Aud5.18&= g m RD40, Rid, Rod2Rd40k。Aud5.19Aud2R2 / / rbe41R4 g4R5 / / rbe515R6 1 5R6,rbe1rbe2rbe4(14)R4g15 R6rbe5Rirbe1rbe2 , Ro R6/ R5rbe5 。155.21( 1) uI1 为反相输入端,uI2为同相输入端。(2)作为 T1 和 T2

19、管的有源负载,将 T1 管集电极电流变化量转化为电压输出,使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双端输出时的放大倍数。(3)为 T6 设置静态电流,并同时作T6 的集电极有源负载,增大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4)消除交越失真。5.22( 1) uI1 为反相输入端,uI2为同相输入端。(2)输入级采用复合管构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中间级T7、T8 、 T9, T7、T8 为射极输出器,提高输入电阻, T9 为共射电压放大。(3) T5、 T6 构成电流源作 T2、 T3 的有源负载。I 2 、I3、 I4789分别为 T 、 T 、 T 提供集电极电流, I 2 、 I 4 同时作有源负

20、载。5.23u I 10V 时, uo 1V; uI100V 时, uo10V ; uI 1mV 时, uo14V ;uI1V 时, uo14V ; uI10V 时, uo1V ; uI100V 时, uo10V ;uI1mV 时, uo14V ;uI1V 时, uo14V。第六章一、 1.B B 2.D 3.C 4.B 5. A B B A B 6.A B C D B A 7.B 8.B 9.A 10.B 11.D二、 1. 2.3.4.三、 (a)交直流负反馈, (b) 直流负反馈, (c) Rf1 Rf2 直流负反馈,Re1 交直流负反馈, (d)交直流负反馈。四、(a) 电压并联负反馈

21、 , 输入电阻减小 , 输出电阻减小。 闭环增益R4 ,闭环电压增益R4,R1(b) 电压串联负反馈, 输入电阻增加, 输出电阻减小。 闭环增益等于闭环电压增益R1R2,R1(c) 电流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增加,输出电阻增加。闭环增益1 ,闭环电压增益RL,R4R4(d) 电压串联负反馈 , 输入电阻增加 , 输出电阻减小。闭环增益等于闭环电压增益R3R6,R3(e) 电流并联负反馈 , 输入电阻减小 , 输出电阻增加。闭环增益1,闭环电压增益RL ,R1(f) 电压并联负反馈 , 输入电阻减小 , 输出电阻减小。闭环增益Rf ,闭环电压源增益Rf。Rs五、 1. AuuoAu1Rc P (

22、rbe3(1 ) Re)Rc3。uiAu 22rbe1rbe3(1R5) Re2. 开关闭合后,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AuufuoRsRf3 12uiRs5 。3六、( 2) Rf190k。七、 dAuuf0.1% 。Auuf八、 BW=4kHz 。九、 2. 最大环路增益为:18dB 。第七章1. (1)B(2)B(3)B(4)B D E(5)C(6)C(7)C。2.(1)Pom2.07W 。 (2)RB1.57k 。 (3)24% 。3.(1)Pom9W ,P 0. 2P=0. 2 9=1.8W, U 2V =24V。CMom(BR)CEOCC(2)PV11.46W , U i8.49V

23、。4.(1)输出功率为:Po4W ,总管耗为: PT =2.75W,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PV6.75W,电路的效率:=59.2% 。2= 2VCC U om2(2)输出功率为: PoU om7.03W ,总管耗为: PTU om1.93W ,直流电源供2 RLRL2 RL给的功率为:PV2VCCU om8.96W ,电路的效率:78.5% 。RL(3) 当输入信号幅值 Uim =VCC =20V 时,电路的输出会发生失真。5.(1)Pom24.5W ,68.69% 。(2)PTmax4.9W 。6.(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为:U o8.65V 。(2) 负载电流最大值为:i LmaxV

24、CCU CES1.53A 。R4RL(3)Pom9.35W ,64% 。7.(1)电路的输出功率为:Po 12.5W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PV22.5W ,总管耗为: PT10W ,效率为:55.6% 。(2)该 电 路 的 最 大 不 失 真 输 出 功 率为 : Pom20.25W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PV 28.66W ,效率为:70.7% ,所需的U 的有效值为: U o312.73V 。o38.(1)静态时,电容C 两端的电压应是V /2。 (2)V =24V。(3)应调整电阻 R, 使该CCCC3电阻增大,从而消除交越失真。9.(1)Pom10.6W 。 (2)应引入电压串

25、联负反馈。(3) Rf 98k。10.(1)R、R 和 T 组成“ U 扩大电路”,用以消除交越失真。调节R/ R 的值,可以改变343BE34UCE3的值。若电路出现交越失真,增大 R3/ R4(UCE3)的值,使输出管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便可消除信号在零点附近的交越失真现象。(2) 当电路输出电流过大时, D1 、D2 可起到过载保护作用。11.(1)PO 7.2W,PO62.8% 。 (2) 3AD1的定额未超过,可以使用。PV12.(1)该电路属于 OCL电路。 (2) Pom14.06W 。 (3)78.5% 。13.(1)静态时, uPuN12V , uO0V 。 (2)最大输出功

26、率和效率分别为:Pom5.06W ,58.9% 。第八章1.U o16V , U o 26V , U o32 V 。2.( 1) U o4V 。( 2) U o4V 。( 3) U o14V 。( 4) U o8V 。3.( 1) U o1RfU k 。( 2) U o4.5V 。R14.( 1)当滑动端在最上端时,U o2V 。(2)当滑动端在中间位置时, U o4.5V 。(3)当滑动端在最下端时,若输入为正,输出电压为12V,若输入为负,输出为-12V 。7.( 1) U o-0.05mV 。( 2) U o4.675mV 。( 3)共模抑制比为:CMRR189.58.U o 1R1U

27、i 2R1U i 1 。R1R2R1R29. ( 1)这是一个积分运算电路。R2ui , u o2 R1Cdui。( 2) u o2R1Cdu iR2u i 。10. ( 1) uo1dtdtR1R111. ( 1)该电路特点为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高增益。(2) AudU o- R412 R2U iR3R1(3)调整 R3 R6 中的一个或多个,使R4R6 ,即可改变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R3R5( 4)首先在输入端加入差模信号,测得输出电压,代入公式求得差模放大倍数Aod ,再在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 测得输出电压, 代入公式求得共模放大倍数Aoc ,则可得 K CMRAod 。Aoc12

28、.A 1 组成对数电路,A 2 组成反相输入比例电路,A 3 组成指数电路。 u o1u T lnu1 , uo 2R3 uo1 , uo 2R3 uT lnu1, u oI s R4u1R3 /R2。I s R1R2R2I s R1I s R113.uoui dt 。14.( 2) u o10 RRfu i1 。Rui 215.u oR4uiR4kui2R4 k 2u i3。R1R2R316.(1)UA7V,UB4V ,UC1V ,U D2V, U o4V 。( 2) t0.0286s 。22S17.u o12Su i ,为二阶高通滤波电路;u o 222u i,为二阶带通滤波3S2S33S

29、2S3电路; u o322ui ,为二阶低通滤波电路。2S3S318.(2)AV ( j)1,2 arctan( RC) ,变化围为 ?2。19.( 1) A1 ( s)VO1 (s)R1sR1CVO ( s)1。Vi ( s)1sR1 C 1, A( s)sR1CVi (s)1R1sC(2) A1 为一阶高通滤波电路,A(s) 为一阶低通滤波电路。20. ( 1)电路为高通滤波器。(2) A01,11R1。0, QR2R1R2C321. ( 1)取决于时钟周期 Tc 和电容比值 C2 / C1 ,而与电容的绝对值无关。第九章9.1( a)不能振荡,( b)不能振荡,( c)可能振荡。9.2(

30、 a)原边线圈上端和副边线圈上端为同名端,( b)原边线圈下端和副边线圈下端为同名端,( c)原边线圈上端和副边线圈下端为同名端,(d)原边线圈左端和副边线圈右端为同名端。9.3( a)可能振荡,( b)不能振荡,( c)可能振荡,( d)不能振荡。9.4( 1) f 0 1kHz 。( 2) R1 7.5k 。9.5R5.3k。9.6(1) U T+4V ,UT-0V ,U T4V 。9.7(1)UTR2 U REF1V 。R19.8( a) U T1V,( b) U T10V,U T26V,( c) U T1 0V,U T24V ( d) UT12V ,U T24V。9.9( 1)得 R1

31、R2。(2) UT+6.5V , U T-2.5V 。( 3) U REF2V 。9.11T0.2msf1。5kHzT9.12R315k , R7.5k。9.13(2) T10.096ms, T21.056ms , f870Hz 。9.14( 1) q6 uI 。129.15f0.625uI。9.16f03.1kHz9.171) T 导通时: uO1103103(uI (t1 t0 ) uO1 (t 0 ) , T 截止时: uO1uI (t2 t1 ) uO1 (t1) 。4545(3) f0.926uI。9.18f1kHz 。9.20f03.1kHz 。第十章1.( 2) UOL0.9U

32、2, IOL0.9U 2 。( 3) IDL0.45U 2, U Rmax2 2U2。RLRL2.( 1) UO1L 31.5V , I O1LU O1L,UO2LU O2L。 18V; IO2LRL1RL2(2) UR199V , ID1IO1L , U R2=U R357V ; ID2I D3I O2L23. ( 1)均为上“”、下“”。 ( 2)均为全波整流。 ( 3)UO1L UO2L18V 。( 4) UO1L UO2L18V。4.( 1)电流很大,因此变压器及整流二极管D1 、 D2 将被烧坏。( 2)电流很大,因此变压器及整流二极管D1 将被烧坏。( 3)电路为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33、输出电压脉动增大,平均值减小。5.( 1) 14.4V( 2) 10.8V( 3) 17V( 4) 5.4V 。6.(1)可以选择I F 500mA , U R 100V的 2CP1D 型二极管。(2) 可以选择容量在600 1000 F 之间,耐压为 50V 的滤波电容。 若电容 C短路, 整流二极管将会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 3) U 220V ,有电容滤波时 I 21.52 IO 1.52 (2450) 720 960mA 。7.图( a)、( b)所示电路可用于滤波,图(c)所示电路不能用于滤波。8. 图( a)中,C1 上电压极性为上“”下“”, 数值为一倍压; C2 上电压极性为右

34、“”左“”,数值为二倍压; C3 上电压极性为上“”下“”,数值为三倍压。负载电阻上为三倍压。在图(b)所示电路中,C1 上电压极性为上“”下“”,数值为一倍压;上电压极性为上“”下“”,数值为一倍压; C3、C4 上电压极性均为右“”左“”,数值均为二倍压。负载电阻上为四倍压。C29. (1)PZMU Z? I Zmin6530W。(2)电路不能空载; 负载电流的围为12.5 32.5mA。(3)Rmin210, Rmax250。U Z600 。( 2) RLmin250 , RLmax。10. ( 1) R2( I R1maxI Z max )11. ( 1)调整管为 T1,采样电路由 R

35、1、R2 、R3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R、DZ 组成, 比较放大电路由 T2、Rc 组成,保护电路由 R0、 T3 组成。(2)基准电压 U U U 5V,输出电压的可调围 U O 7.5 15V 。RZBE(3)调整管发射极最大电流为:I Emax140mA。(4)调整管的最大功耗为:TmaxEmax2.8W。PIUCEmax12. ( 1)整流电路: D1 D4;滤波电路: C1;调整管: T1、 T2;基准电压电路: R 、 D Z 、R、 DZ;比较放大电路:A;取样电路:R1、 R2、 R3。(2)集成运放的输入端上为“”下为“”。(3)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R1 R2R3 UZ UO

36、R1R2 R3 UZ。R2R3R313. ( 1)UO24V。(2) UO23.3V。( 3) UO12V。(4) UO6V。(5) UO可调围为 6 12V。14.( 1)整流电路: D1 D4;滤波电路:C;调整管:图中的三极管;基准电压电路:R4、DZ;比较放大电路:A;取样电路: R1、 R2、R3 。(2) U d21.6V。( 3) U Omax15.45V, U Omin7.72V。15.I L(1 R2)I O4.5A 。R116. 二极管 D3、 D4 方向接反了,电容C 正负极接反了。7805 的 2、 3 端之间的电压5V。( 3)R1R2R35 V,U OminR1 R2R35 V 。U OmaxR1R1R217.(2)滤波。( 3) -5V 。(4) U Omin6V , U Omax =3V 。18.( 1) Omin 1.25V 。( 2)24.56k ( 3)U Imin31.1V, U Imax 37.5V 。U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