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74884915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暂不公布。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走进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校,总是给我们充满生机活力的印象,他们的成功象旗帜一样召唤者我们积极跟进。尤其是课改学校学生那种积极向上,热情好客,善于思考,活泼乐观的精神面貌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尽快的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哪里做起呢?当模式改变后,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变,甚至是深度变革。本文就学案编写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些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案是生命线。当我们在探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探索研究的深度如何、展示交流的激

2、烈度如何,等等问题时,其实应该首先去关注这些活动的起点,也是活动的载体的驱动力如何。这个起点,这些活动的载体就是学案!下面就笔者对学案的观察、思考和解决办法提出一管之见,与同仁们分享。一、高中数学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山西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事实证明它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方面都是非常有实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校因此而坚定信念,稳步前行。为了更好地发挥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学案中的问题。根据观察,发现学案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概括,主要的问题有如下三个:第一,学案习题化,忽略新知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过程性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只有

3、经历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领悟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才能感受策略性知识的重要性,才能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但是在现实的学案中这一目标体现的如何呢?案例1 几何概型一课学案摘编一、课堂基础知识梳理1几何概型的概念2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3常见的几何概型有三种: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二、典型例题分析与变式共设计了4道例题及一个变式(略)。说明:这个学案还略去了前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是一节新知识学习的课,但是学案的核心“其实都是练习题,其基本功能不是导学,而是将练习前移。”依据这份学案,第一部分新知识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看书后将结论抄到学案上,学生在

4、学习过程中就起着搬运工的作用。第二部分就是解题。之所以编制出这样的学案,其根源在于教师的理念,在他们的观念中数学学习就等同于“看书记结论做题”。他们不理解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过程,只能抓住有形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记忆、做题训练,体现在学案上就是习题化。学生用这样的学案学习,没有资源、没有素材、没有方法指导,更不可能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机械记忆加大题量训练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负担加重,思维不但得不到提升,反而被制约,学习效果下降。第二,学案以知识为中心,忽略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学案导引下的新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更是如此。据

5、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奠定基础;打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学习内容的关系,以期“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要将教师需要给予的指导、要求,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研究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案中,让学生感到时刻有无声的老师引导他进行有效的学习。可见学案不仅仅是知识单,而是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展开的一个研究任务系列单。案例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一课的学案摘编。第一板块:请学生看书。第二板块:在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之后,给出如下的学习流程:1.请同学们回忆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类比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若设两个复数代数形式分别为: ,那么这两个复数的乘法应如何运算?2.我们

6、知道实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那么复数的乘法是否也满足上述运算律呢?设,请试证明上述运算律.(1)交换律:(2)结合律:(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由课本59页例3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4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的充要条件是 ;复数的共轭复数记作 .5.请同学们完成课本59页思考.6.请同学们回忆根式的除法运算:= 。类比根式的除法运算,我们应如何进行两个复数的除法运算?= = = 。7.请同学们完成课本60页练习:(要求:书写要认真、过程要规范)第三板块:在上述任务完成之后,给出近20道练习题。(此处不赘述)。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复数的学习,应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经

7、验中有理数、实数等知识学习时学生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研究方法和策略性知识,发挥这些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作用。在本节开始学习时,将起点向前移一步,即从梳理旧知识开始,这些旧知识包括实数的乘法分配律、分母有理化等等,然后再运用类比、对比的方法展开研究。学生的学习就会自然流畅,犹如静静流淌的小河,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但仔细分析案例2中的学案,学生的探究体验在哪里?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回忆”、“类比”、“得到”等似乎指导学生活动的字眼,但因为有了前面的看书过程,学生已经先入为主地获得了新知识,所以大大地弱化了这些活动的质量。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是因为“当前的学

8、案文本,多数仍是以知识逻辑为线索的学习提纲,并非对学生探究和体验活动的设计。”这是教师不理解数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导致的。第三,学案设计为教材中的结论负责,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记忆前人积累的丰富的结论,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于是在很多学案中,都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期用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但是带有问号的“问题”能达到这个功能吗?案例3 函数的单调性一课学案摘编1画出下列函数(略)的简图,并说明函数值随的增大怎样变化?2如何从“数”的角度,对“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特征”给以具体地定量刻画呢?3函数在区间上,函数值随的增大

9、而增大,函数在区间上,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你能用符号语言说明吗?4多个应用函数单调性进行证明的题目(略)。5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吗?并说明理由6回顾上述学习过程,你能总结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吗?在这个学案中,教师设计了若干个问题,但是“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来自教师,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完成作业,即被动学习的地位。”2尤其是本学案中问题3,这是本节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仅仅凭借这一个问题学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的,学生仅仅是记住书本中的结论而已。类似的问题在案例1和案例2中也存在。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学生不得而知,因为教师让看书,书上有这些结论,后面要做题,所以要记住。至

10、于从思维层面,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也不清楚该怎么学习,虽然文本中要求要“类比”,“类比”也的确是本节的研究方法,但在学案的设计中没有突显出来它的思想性,引领性。此外,“学案的编制不能仅仅设计学生预习自测、归纳要点、讨论解题方法、练习巩固等以知识掌握为线索的环节,更要引领他们拓展阅读、操作实验、探究情境、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拓展学案的行为内涵。学案不是知识的记录本,而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南。因而学案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根据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1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设计出即能完成一线教师关注的练习,又有别于“练习册型”的学案呢?32如何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

11、识的发展规律为线索设计学案?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如何选择呢?3如何设计学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4如何将教师的“导”体现在学案中?如何激发学生不局限于学案,进行更丰富的探索活动呢?5在学案中如何引导学生“生成”,生成什么?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6如何让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学科思维活动,而不仅仅是盲目地完成题海呢?二、高中数学学案中问题的解决对策无论哪种模式的课堂,做教学设计都要遵循“三理解”的原则,即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所谓理解数学,就是要理清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其数学本质和要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谓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知道它们的发展规律,理解学

12、生学习的心路历程;所谓理解教学,就是要明确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如何实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的倾向性的有意义学习等等。针对前述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实践“去教材 求原创”的原则。在编写学案时,教师的思路被束缚,目标直指书上的结论,学生的学习也因此被禁锢。因此要让教师摆脱束缚,扔掉拐杖,按照“三理解”的原则去编写学案,这就是所谓的“去教材”。“去教材”之后要引领学生“拓展阅读、操作实验、探究情境、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在“三理解”原则下的学案,学生的学习就能够按照科学的路径展开,拓展学习的行为内涵,从而学生就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习过程

13、不再是“填写”,而是思考、探索,于是能提出他们原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求原创”。“去教材 求原创”如何实现呢?提供两条策略:第一,学案设计的思路要归纳法与演绎法并重,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归纳法。数学是演绎的,也是归纳的。演绎可以引导归纳,当演绎推理出现阻碍时,就是向归纳提出问题,促使归纳超越模糊、零散和残缺。如果没有归纳法的参与,演绎法将寸步难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归纳法。注重归纳法就是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活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比如概念课学案,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设计:提

14、供丰富典型例证(包含研究对象的正反例子)把握概念本质(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例证的特征)给出概念形成定义(可以通过看书获得,并记忆,以规范数学语言)辨析概念(从外延上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举正反例子,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巩固升华(注意将知识技能化,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可操作的判断、分析)。又比如原理(公理、公式、法则、定理)课,原理的获得过程是通过对丰富典型例证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其共同特征,获得猜想,之后再论证或者反驳。原理课的学案要按照如下的思路设计:(1)原理的发现。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中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具体设计导航时,设计者应精心设计一定的问题情

15、境,提供丰富的典型例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规律,建立猜想去发现原理(2)原理的确定。原理提出后,学习焦点转向原理的确定,即原理的论证原理的论证的关键是在于探究论证的思路(3)原理的剖析。原理被证明即成为定理,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定理,需要面对定理做一些逗留,用宁静的心态进行审视和剖析,以充分认识定理的价值和作用定理的剖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定理域与定理系;二是数学思想方法和规律的揭示(4)原理的应用。在原理的应用中,要注意安排好各类习题,既有基本训练,又有巩固知识的题型,还有综合型的题目另外适当补充一些逆用,变用原理的例题

16、或习题。根据这一策略可以设计如下的学案:案例4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原理课):问题1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运算结果是什么数?这个法则的实施与实数的哪种运算类似?问题2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为什么?练习1:教材练习1及例2练习2:例3问题3 通过上述计算,熟悉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法则,深切感悟到了其与实数多项式运算的一致性。尤其是通过例3的求解,你发现了什么结论?把这些结论写下来,并证明或者反驳。问题4 什么叫共轭复数?如何表示?一对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其积是什么数?写出其形式。练习3:教材练习2问题5 在完成练习2时,哪

17、个题目可以用乘法公式?哪个题目可以转化后运用乘法公式?记住这个过程,它的逆运算可不是这么容易想到的。问题6 类比实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规定复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据此如何给出复数除法的定义?据此定义你能求出两个复数除法的商吗?结果是什么?问题7 根据问题6的结论计算除法太繁琐。对比问题6探索出的结论与问题4的结论的形式,你能探索出两个复数除法的一种简便计算过程吗?请你写出来。练习4 例4与练习3问题8 在复数除法运算中体现了转化思想,转化的途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问题9 本课时你有哪些收获?请你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谈谈下节课你将继续研究哪些问题?作业:(9道题,略)。第二,在教学设计

18、的背景下做学案。学案是教学设计的产物,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虽然现在学生学习展开的载体是学案,但是,不能孤立地编写学案,要在“三理解”原则指导下,写出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形成学案。教学设计是对教与学活动的全面设计,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师教、学生学的设计;教学背景的分析、过程的设计等。学案是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只包含教学过程设计中的主线问题。它是学生学习的线索、推进器。这样做学案,才更厚重,更全面。根据上述的设计思路,就能实现“去教材”,把教材当成最主要的学习材料,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利用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出来的学案学习就能实现“求原创”的目标,实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张彬福,“学案导学法”的问题出在哪里J, 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4期;3安桂清,学案教学:何去何从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4期;4章建跃,理解数学 理解学生 理解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年,第12期;5张小平,漫谈数学的两重性J,数学通报,2012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