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782680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60 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 年 6 月 5 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最先是在这次会议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1987 年4 月27 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

2、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 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 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 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1992 年 6 月 3 日至

3、 14 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 。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 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 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4、“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 。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 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 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 水体、土壤和生物。 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 ( 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 (2) 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 (3) 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5、(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百度网2008-10-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