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748593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版2022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02篇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训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1.2022房山二模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表达正确的有()目的是稳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 B.C. D.2.2022淮安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开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元朝时期,创造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3.在?离骚?中言“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字伯庸)。而到秦朝后,只有天子才能自称为“朕。这一变化源于秦朝建立的()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2、C.郡县制 D.皇帝制度4.以下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5.2022德州 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应依次填写()朝代在位皇帝盛世名称文帝、景帝文景之治东汉光武帝唐朝开元盛世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B.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6.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生产工具的进步B.水利工程的开展C.农耕文明的兴旺D.隋唐盛世的繁荣7.2022济宁 以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削藩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隋炀帝D.“杯酒释兵权宋徽宗8.

3、2022深圳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反映出宋朝()A.重视武将 B.重视科举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9.2022山西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那么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10.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表达在()设立锦衣卫设立枢密院设置通判废

4、除丞相制度A. B.C. D.11.2022南京 下面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丝绸之路开辟 B.江南地区开发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兴盛12.2022荆门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稳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

5、身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局部组成,称为“八股文。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

6、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1.C解析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稳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分封制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应选C项。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故B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粟为主,故A项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宋朝时期,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故C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唐朝时期,创造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故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应选B项。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

7、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经过秦朝君臣议定,以后皇帝自称为“朕,表示皇帝身份的高贵。D项符合题意;为了稳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A项不符合题意;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机关,B项不符合题意;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C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D项。4.D解析 判别一个时期的农耕生产技术,主要是看该时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唐朝时期出现了先进的农耕工具,即出现了曲辕犁,应选D项。A项是半坡、河姆渡时期的农具;B项是汉朝时期的农具;C项是三国时期的农具。5.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开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8、文景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开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史称“光武中兴。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应选D项。6.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铁制农具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含嘉仓说明当时粮食的丰收,这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兴旺。7.B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漫画反映了统治者将诸侯的封地分成了假设干块小的封地,汉景帝时期“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故A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

9、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结果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短命而亡,故C项不符合题意。“杯酒释兵权是在宋太祖时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项。8.D解析 依据题干“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反映了宋朝重视文臣。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重文轻武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题干中不能表达,不符合题意,应

10、选D项。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C项。10.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明太祖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卫;枢密院是元朝设立的中央机构;设置通判是宋太祖分割知州的举措。所以明朝“重大改组表达在。D项符合题意;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宋朝设通判的目的是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选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应选D项。11.D解析 解答此题注意示意图中的年份。这一时期为清朝前期,中国农耕经济走向鼎盛,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2.(1)标准:品行(或孝廉、品德也可)。(2)制度:科举制。措施: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意义: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开展。(答出一点即可)(3)变化:实行八股取士。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出的人都是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答出一点即可)(4)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