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上传人:ph****6 文档编号:74730548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文言文(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 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句式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n)通“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同“无”山市7、裁如星点“裁”(ci)同“才”山市8、尊君在不“不”(f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通“攀”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i)通“才”伤仲永11、对镜帖花环“帖”(ti)通“贴”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2、y)通“耶”孙权劝学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通“智”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坐”(zu)通“座”口技15、止有剩骨“止”(zh)通“只”狼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o)通“邀”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u)同“又”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q)通“屈”核舟记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通“父”核舟记20、左手倚一衡木“衡”(hng)同“横”核舟记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n)通“拣”核舟记22、选贤与能“与”(j)通“举”大道之行也23、矜、寡、孤、独“矜”(gung)通“鳏”大道之行也24、荡胸生曾云“曾”(cng)通“层”望岳25、

3、略无阙处“阙”(qu)通“缺”三峡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n)通“啭”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反”(fn)通“返”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通“饲”马说29、才美不外见“见”(xin)通“现”马说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i)通“才”马说31、其真无马邪“邪”(y)通“耶”马说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通“肢”送东阳马生序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通“披”送东阳马生序34、百废具兴“具”(j)通“俱”岳阳楼记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通“嘱”岳阳楼记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同“馐”行路难37、玉盘珍羞直万钱“

4、直”(zh)同“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通“谪”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唱”(chng)通“倡”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以”(y)通“已”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通“披”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错”(cu)通“措”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仓”(ch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n)通“伸”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已”(y)通“以”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n)通“拣”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阙”(qe)通“缺”出师表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说”(yu)通“悦”公输49、子墨子九距

5、之“距”(j)通“拒”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通“御”公输51、公输盘诎“诎”(q)通“屈”公输52、亲戚畔之“畔”(p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曾益其所不能“曾”(c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衡”(h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通“避”鱼我所欲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n)通“辨”鱼我所欲也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通“德”鱼我所欲也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ng)通“向”鱼我所欲也60、小惠未徧“徧”(bin)通“遍”曹刿论战

6、61、始一反焉“反”(fn)通“返”愚公移山62、汝之不惠“惠”(hu)通“慧”愚公移山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通“无”愚公移山64、一厝朔东“厝”(cu)通“措”愚公移山古今异义七年级上古今异义1.唯危楼一座 危古义高 今义危险;2.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今义 日期;3.居十日 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 4.相委而去 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5.去后乃至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6.死者十九 十九古义 十分之九今义数词;七年级下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科和理科”。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 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王子曰:古

7、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上古今异义例字例句古义今义出处穷欲穷其林走到尽头贫穷桃花源记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于桃花源记鲜美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美味桃花源记才才通人仅才桃花源记交通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桃花源记外人悉如外人桃源以外的世人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桃花源记并并怡然自乐都并且桃花源记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桃花源记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走投无路的地方桃花源记无论无论魏晋更不用说不管桃花源记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不

8、必要,不值得(数量等)不够桃花源记去停数日,辞去离开往桃花源记扶便扶向路沿着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桃花源记馨惟吾德馨品德高尚香气陋室铭白丁往来无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今无此词陋室铭因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因为核舟记比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比较核舟记属神情与苏黄不属相似属于核舟记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曾经核舟记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回来大道之行也乱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混乱大道之行也走老翁逾墙走逃跑行走石壕吏二二男新战死两个数词,二石壕吏新二男新战死刚刚与“旧”相反石壕吏裙出入无完裙泛指衣服裙子石壕吏请请从吏夜归请允许我请(对方)石壕吏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己三峡或或王命急宣如有或者三峡虽虽乘奔御风即使虽

9、然三峡虽虽席地不容闲也即使虽然观潮良良多趣味的确、实在好三峡三猿鸣三声泪沾裳几(不是确数)三(确数)三峡三烽火连三月几(不是确数)三(确数)春望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是记承天寺夜游但但使愿无违只是但是归园田居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有闲情逸致的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记承天寺夜游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以后既然观潮望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农历十五日看观潮仅仅如银线几乎仅仅观潮拿余拿一小船撑用手握住或抓取湖心亭看雪单车单车欲问边一辆车自行车的俗称使至塞上长河长河落日圆黄河泛指河流使至塞上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

10、能。 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 今表罪过,乖张。 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五柳先生传 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

11、记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陈涉世家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古义:到处 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 今义:死4.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 今义:会面5.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身,亲自 今义:身体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12、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古义:德行高尚的人 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4.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不弯曲5. 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凋落6. 休祲降于天古古义:吉祥今义:常用作休息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8. 徒以有先生古义:只今义:徒弟隆中对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到达 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4.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5. 凡三往 古义:总共

13、今义:平凡6. 孤不度德量力 古义:自称 今义:孤单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因此 今义:使用8.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义:把 今义:许可.词五首1. 可怜白发生 古义:可惜,值得惋惜 今义:值得怜悯出师表1.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5.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和遗憾 今义:深切地憎恨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

14、行为)恶劣,不道德7. 臣不胜受恩感激古义:感动激奋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古义:时 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9. 引喻失义 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正义,意义10. 陟罚臧否 古义:恶,坏,批评 今义:表示否定11.猥自枉屈 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今义:卑鄙下流12.庶竭驽钝 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13.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古义:偏袒和私心 今义:照顾私情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义: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6.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古义:

15、眼泪 今义:鼻涕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古义:任务 今义:效果19. 不效则治臣之罪 古义:实现 今义:效果九年级下古今异义公输1. 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义:用什么(方法)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义:虽是这样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孟子两章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 今义: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4.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起,指被任用 今义:分发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被举用,被选拔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6. 管夷吾

16、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 今义:走远路8. 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用的器皿。 今义:豆子曹刿论战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义:独自专有 今义:指专心,专一4. 忠之所属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5. 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案件、罪案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 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7.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两次,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8.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许可或可能

17、9.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规劝 今义:讽刺 2. 窥镜 古义:照,看 今义:偷看 3. 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4.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地土方圆 今义:地点 5.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义:批评 今义: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 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议论 今义:诽谤嘲讽 7. 臣之妻私臣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 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没有一个 今义:不,不要9.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身边的近臣 今义:表范围,大约愚公移山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18、 古义:方圆 今义:四方形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用来加强语气 今义: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或用作姓氏3. 何苦而不平 古义:何愁,哪怕 今义: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4.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古义:苦于 今义:处罚诗经两首1. 道阻且右 古义:弯曲 今义:指方位,与“左”相对一词多义实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有期)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期限度已失期(陈涉世家)时常余忆童稚时(童趣)希望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故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富富裕宋有富人(智子疑邻)旧(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多家富良马(塞翁失马)所以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亡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19、(智子疑邻)故逐之曹刿论战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灭亡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行奉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隆中对)行走三人行(论语)即就是即公大兄无奕女(咏雪)罔迷惑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去离开“太丘舍去”“委而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0、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距离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明白知之为知之(论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通“智”,聪明是知也(论语)若像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善好、好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孰若孤孙权劝学。擅长京中有善口技(口技)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危高惟有危楼一座(山市)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危急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山市洞像洞一样窗扉皆洞开(狼)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打洞一狼洞其中(狼)你若为佣耕(陈涉世家)观景观(景象)作青云白鹤观(童趣)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已已经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有期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观察观之兴

21、正浓(童趣)停止死而后已论语观赏(看)予观乎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胡不已乎公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词性活用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七年级(下)8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86邑人可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8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88令作

22、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8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90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9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9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9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9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八年级(上)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8斯

23、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1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1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1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1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1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1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1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17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

24、(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18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1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20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2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2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2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24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2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2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27浙江之潮,天下

25、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2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29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3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31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八年级(下)5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55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5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57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

26、详细地)知道。58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59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60 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61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62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6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64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65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66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27、67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68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6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70如鸣 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71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7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7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7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使凄凉;B使寒泠。7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76

28、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7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7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79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80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81 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82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83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84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九年级(上)3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9、(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33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3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35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36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 B锐得的武器。3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38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39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40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41忿恚尉,令

30、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42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43(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4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4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同上)(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46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A对外;B对内。47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A(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48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长草木)49恢弘志士之气,

31、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5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5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5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5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九年级(下)5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名词用作动词)入侵。55.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二章)(名词用作动词)包围。5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57.因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5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作动词)威慑,震

32、慑。59.天下顺之。(形容词作动词)归顺,服从。60.苦其心志。(使动)使痛苦。61.劳其筋骨。(使动)使劳累。62.敌国外患。(名词作形容词)敌对的。6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动)使生存发展 使委靡衰亡。6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名词作动词)通“德”,这里是感激。6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66.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67.吾妾之美我者,私我也。(意动)认为美 (形容词作动词)偏爱6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文言文常见句式判断句一.基本形式是用“者.也”(1)“,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者,也”

3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5)“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二.其它形式的判断的句式(1)“为”,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即”,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4)“则”,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是”做动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兵革非不坚利也三.无判断词的判断句(1)其色墨(2)此皆良实(3)此悉贞良死

34、节之臣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一.省略主语(1)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2)(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中(戴)峨冠而(长)多髯者(核舟记)三.省略宾语(1)投(之)以骨。(狼)(代指狼)(2)君与(之)俱来。(隆中对)(代指诸葛亮)(3)客从外来,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省略介词(1)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2)急湍甚(于)箭。(

35、与朱元思书)(3)坐(于)潭上(小石潭记)五.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1)一()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2)二(个)男新战死(石壕吏)倒装句一.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将谓语放到句首.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译为“你太不聪明了”二.宾语前置。(1) “之”为标记.“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当,“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2)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弗之怠.正常语序是:“弗怠之”译为:不放松读书. 之.代词当宾语.(3)疑问句中代词充当宾语

36、.何以战 正常语序是:以何战译为:凭借什么作战.“何”:代词充当宾语.三.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例2:其两膝相比者。正常语序是: 其相比者两膝。例3:盖简桃核修狭者。正常语序是: 盖简修狭者桃核。例4:尝贻余核舟一。正常语序是: 尝贻余一核舟。四.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1: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

37、了这件事”例2: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1: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例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例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译为“用文字来记述”例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

38、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被动句(1)没有标志词语,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常见的固定格式句式(1)“不亦乎”相当于“不也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5)“何以”相当于“凭什么”例:何以战.即:凭什么作战.(6)“所以”相当于“用来的办法”“的原因”例:所以动心忍性即: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即:这是后汉倾颓衰败的原因。(7)以是/是以即因此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8)得无乎”即“怎能不呢”例: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9)“然则”即:虽然(既然)这样,那么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