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74684580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4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_三级评审(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dXXXX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开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全县人民安康,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特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一、 实施依据1、 国家卫计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2、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6年版?3、 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二、 指导思想(一)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设从患者就医预约诊疗到离院随访,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局部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

2、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旳落实。(二) 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三) 强化医疗、护理、院感核心制度的落实,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抢救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各种诊疗标准、指南和制度中。(四) 质量控制部门根据医疗风险分析有方案、有针对性地进展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展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三、 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详见组织构架图(一) 医院医疗质量

3、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任及各科科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业务副院长任副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药剂科、输血科等为医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过失事故。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4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展分析,总结经历和教训,

4、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5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依据医疗投诉和不良事件,分析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风险,从各方面着手减少和防止医疗风险。6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7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订进展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2、 医务科、质控科等职能部门职责(1) 医务科、质控科等质量控制部门承受主管业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展监控。(2) 负责对医院层面的各项新修订的规章制度、文件进展培训,协调根基医疗质量方面的工作。3定期组织会议每周一次科主任例会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

5、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4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业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5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响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6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挂钩。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中级以上职称相关人员3-5人组成。制定科室的质控方案、定期进展质控活动及总结分析。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开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标准

6、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利用各种方式学习培训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4每月总结本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质量类指标、安全、服务类指标、效率类指标、医院感染控制类指标,分析当月的指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室内的整改措施及培训教育方案。5参加医疗质控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 基本点。是环节医疗质量的控制重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

7、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1、 门、急诊医师(1)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2) 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 门、急诊病历书写完整、标准、准碑。(4) 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标准。(5) 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6) 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 处方书写合格。(8) 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9) 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10) 按专科收治病人。(11) 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

8、车送或陪护。2、 病房住院医师(1) 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展检查并作出病情评估和初步处理。(2) 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3) 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完成)。(4) 病历书写完整、标准,不得缺项,电子病历的书写禁用复制黏贴。(5) 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等检查、胸片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性检查。(6) 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诊疗方案。(7) 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8) 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结、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

9、字、出院小结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9) 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10) 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假设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11) 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做好出院指导并交代出院随访事项。(12) 做好值班、交接班,做好各种操作包括手术准备及操作,并做好记录。3、 病房主治医师(1) 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展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展必要的指导。(2) 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展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诊断及诊断依据;必要的鉴别诊断;治疗原那么;诊治中的本卷须知。(

10、3) 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4) 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5) 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6) 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或远程专家会诊。(7) 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8) 手术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手术部位标识,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9)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10) 负责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

11、汇报。(11 )做好值班、交接班,4、 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1) 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2) 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催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3) 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展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1一2次。(4) 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诊断及其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那么;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鉴别诊断;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当前的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5) 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

12、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请院外会诊。(6) 指导和监视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7) 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8) 审批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9) 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四、 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 根基医疗质量管理根基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 基本的一环。1、 制度建设:建设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 )诊疗标准、操作技术常规;3 )

13、医疗流程;4 )各种技术准入制度和流程,持证上岗,特别是高风险操作及新技术的准入、审批及监管;(5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2、 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3、 设备科负责临床应用所有设备的临床应用、招标、采购和效益分析工作,负责合格设备的准入及维修。药剂科负责供应合格的药品。总务科负责合格的后勤物质储藏和供应。4、 服务临床一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总务科、设备科等科室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5、 改善服务流程,为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务。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

14、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意见箱、意见薄,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二) 环节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展,很难对医疗服务进展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1、 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那么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承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

15、开展履职教育。2、 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3、 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抓好高危患者的管理,抓好重点时段和薄弱时段的管理。(1) 抓好科主任行政查房、院内外会诊、急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等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2)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做好患者的识别工作。认真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3) 做好危急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和特殊患者的管理。特别是患者的转科交接收理。(4) 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5)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激素、血制品、抗肿瘤药物、肠

16、内外营养制剂,杜绝滥用活血化瘀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用药符合管理标准。(6) 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响、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7) 抓好值班及交接班制度,节假日、中午和夜班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情况。(8) 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9) 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10) 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过失事

17、故发生。(11) 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12) 做好门诊预约诊疗、多学科会诊、门诊病历书写、传染病报告。(13) 各辅助检查医技科室要按照各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进展检查,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上级医师报告单审核制度等相关制度。(14) 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视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发药错误、处方过失,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15) 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工作。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杜绝病人往返跑路。(三) 终末医疗质量管理:1、 病种管理:(1) 碑定病种:能反映医院、科室医疗工作重心,选常见多发病疾病顺位

18、排列前5种疾病和前5种手术操作作为病种控制指标。(2) 标准诊疗方案。(3) 制定科室治愈好转率、死亡率。(4) 分析与评价:是否为纳入标准,是否符合诊疗标准,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是否到达目标,找出问题,进展分析、评价,每季度1次,并催促整改。2、 质量指标管理:医疗质量总指标年初分解下达各科室,年终总结时,医疗质量指标院科分别统计,实行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主要是月报进展管理,定期分析评价。3、 质控办及质控组织每月抽取病历对全院的终末病历进展质控。五、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 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

19、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2、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 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4、 建设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1、 正确执行医嘱,一般不使用口头或 通知的医嘱。2、 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

20、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3、 接获口头或 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标准,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 ,进展复述确认无误前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 建设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2、 建设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制度与标准,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防止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

21、的 基本要求。1、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标准,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2、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标准,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 基本要求。目标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1、 建设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旳标准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2、 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标准,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钾等肌肉松驰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3、 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

22、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4、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5、 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6、 病房建设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设用药前的学习制度。7、 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响的服务指导。8、 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液流速,执行对输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响。目标六:临床实验室“危

23、急值报告制度。1、 “危急值工程涉及的科室至少应包括有: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ECG室、CT室、MRI室、内窥镜室等。2、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3、 对属“危急值报告的工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1、 对体检、手术和承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方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2、 认真实施跌倒、坠床、防范制度并建设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3、 做好根基护

24、理,要配好用好护理人力资源,开放床位与病房,上岗护士配比为1:0.4。如果人力配备缺乏,管理者应及时进展人力危机值报告制度。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1、 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痛防范制度与措施。2、 落实压搭诊疗与护理标准实施措施。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不良时间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开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防止医疗缺陷;可增加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1、 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2、 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的自愿、非处分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行业的医疗安全提供信息。3、 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气氛,

25、提倡非处分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4、 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规章制度上进展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医院每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方案。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1、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承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确实认。2、 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响,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3、 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4、 护士在进展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六、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一) 临

26、床医疗质量类指标1.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2.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3.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80%4.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5. 出院病人2周内 随访率100%6. 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0%7.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8. 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0%9. 手术预防抗菌用抗菌素0.5-2小时给药率100% (剖宫产手术除外10.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11. 住院病历记录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医嘱符合规定80%1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13. 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0%14. 甲级病案率90% (无丙级病案15. “住

27、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0%16.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17.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8. 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9.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100%20. 本地患者复诊预约比例30%(二) 临床医疗安全、服务类指标21. 不良事件报告率20件/百床/年22. 急救药品完好率100%23. 危急值报告率100%24. 腕带佩戴率100%25. 核心医疗制度执行率100%26. 非预期压疮发生率027. 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28. 导管意外滑脱率029. 非方案再手术报告率100%30. 手术风险评估率100%31. 手术安

28、全核查率100%32. 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90%33. 患者身份识别及查对制度落实率100%34. 安康教育覆盖率到达100%;35. 高危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率100%36. 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37. 三级、四级医疗事故发生率0.138.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三) 临床科室效率类指标39. 病床使用率93、85%,40. 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41. 平均住院日7.5天42. 住院药品比例25%43. 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4.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45. 投诉按时反响率90%46. 职工对行政职能部门满意度90%47.

29、单病种付费完成率6048. 单病种治疗费用控制不高于当地治疗的平均费用49. 临床路径完成率70%四医院感染控制类指标50.手卫生依从性95%51.洗手正确率95%52. 医内感染发病率8%53.手术相关感染人数1.5%54.医院感染漏报率10%55.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56.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到达100%57. 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58.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2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10。(五急诊5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60.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0%61.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62.需急诊会诊患者,10分

30、钟内获得会诊率90%(六)门诊63.处方合格率95%64.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5%】65.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66.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20%67.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68.挂号、候诊、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69.门诊病人满意度90%七医技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70.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71.检查报告误诊率3%72.报告及时性95%73.大型设备检查工程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74.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工程自检查开场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 0分钟;平诊2小时;特殊检

31、查出报告细菌培养、染色体检查除外2448小时75.彩超检查预约时间24小时76.胃肠镜预约时间72小时77.彩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8.彩超检查阳性率70%79.彩超检查与主要诊断符合率90%80.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1.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82.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30小时/周83.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八放射科:84. X光摄片甲片率80%85.废片率186. 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4%87.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88. CT检查与主要诊断符合率90%89. CT检查预约时间24小吋90. CT检查阳性率

32、60%91. MRI检查预约时间48小时92. MRI检查阳性率60%93. MRI检查与主要诊断符合率90%九检验科:94.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95.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到达规定标准96.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97.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98.细菌学检验工程自检查到出具结果5天99.报告单审核率达100%十输血科100.成分输血比例100%101.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5%102.输血申请单审核率100%103.大量输血审核率100%104.血液出入库登记完整率100%十一药物合理应用:105.处方复核率到达100%106.调配处方出门过失率1/10

33、000107.药品供应满足率95%108.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5%109.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原那么上控制在35种以下110.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以下。七、临床医技科室、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质量考核标准及措施1、内/外科系统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10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2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与总结2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2分科室管理组织活动情况2分质量与安全教育及培训2分(二核心医疗制度管理(30 分首诊负责制3分三级医师查房3分值班及交接班2分会诊制度4分急会诊1分院内会诊1分外出会诊1分邀请外院专家会诊1分疑难危重病例讨

34、论3分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3分查对制度2分危急值报告制度2分术前病例讨论制度2分死亡病例讨论2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分分级护理制度2分三依法执业5分各科人员应具有资格(四医疗服务管理(15 分入院制度2分转科、转院制度3分出院制度2分随访管理2分患者合法权益3分保护患者隐私权3分(五患者安全管理(20)患者身份识别3分医务人员有效沟通2分危急值报告5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5分标准特殊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2分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1分防范患者压疮发生1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1分六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0 分手术资格准入4)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2分能力评价与再授权2分高风险操作准入3分新技术准入3分

35、(七病种管理10分手术科室住院重点手术3分非手术科室住院重点疾病3分单病种质量管理4分(八临床路径管理10分入径率、完成率(九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00 分病情评估制度5分临床诊疗指南操作技术标准10分临床诊疗指南操作技术标准(5分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5分高级职称医师负责10分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5分诊疗方案上级医师核准5分多学科综合治疗5分疑难危重恶性肿瘤2.5分恶性肿瘤2.5分合理用药管理30分抗菌药物管理10分激素的合理使用5分肠内外营养的合理使用5分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5分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5分合理用血管理10分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10)住院超30天患者的管理5分平均住院日管理5分病历

36、书写管理20)(十) 传染病报告管理10分按传染病管理制度执行十一科室应急管理20分各种应急预案人员替代管理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投诉及纠纷十二业务学习5分按时参加院内、科内学习十三医院感染管理(15 分手卫生管理职业暴露管理多重耐药管理十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00分术前管理55分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5制订手术治疗方案或方案5分患者手术前履行知情同意10分重大手术报告审批5分急诊手术管理5分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管理10分手术风险评估管理5分手术部位标识管理10分术中管理15分手术安全核查10分术中输血管理5分术后管理30分手术记录及术后医嘱5分手术离体标本管理5分术后医疗护理管理5分手术关

37、发症预防管理5分非方案再手术管理10分备注:内科系统总分值为260分,评价工程为第一项至第十三项;外科系统总分值为360分,评价工程为第一项至第十四项。核算时均按100分计算。2、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得分总分合计一、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总5分,每小项1分。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相关要求。2.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3.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4.急诊科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等单独区域,辅助检查、药房等区域距离急

38、诊科的半径较短,提高急诊服务效率。5.急诊科有完善的抢救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二、急诊科应配备足够数量,掌握急诊医学的 基本理论、根基知识和 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总5分,每小项1分。1.固定的医师不少于急诊科在岗医师的75% ,医师梯队构造合理。急诊医师以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2.急诊科主任由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3.固定的护理人员不少于急诊科在岗护理人员的75% ,护理人员梯队构造合理。急诊护理人员以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4.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担任。5.急诊手术

39、室由专职护理人员。三、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到达“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总5分,每小项1分。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到达“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2.有年度的培训方案并组织落实。3.急诊科医护人员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原那么上不超过2年,有记录。4.对轮转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5.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均经ICU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四、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与负责,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总4分,每小项1分。1.

40、有统一标准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2.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3.连贯不连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1医院凡已经设置的临床内科、外科专业科室包括介入专业均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连续的急诊服务。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连续的急诊服务。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连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五、落实首诊负责制,与区域内各级医院建设传染病急救转接服务。总5分,每小项1分。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

41、程。3. 有急诊病历质量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医师、护理人员个人的技能评价。4.有急诊转接服务机制,有急诊科与120等急救中心、区域内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急诊科能在患者送达前获取转诊患者信息,提高抢救效率。5.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六、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设重点传染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标准,各科室职责明碑。总3分,每小项1分。1.有重点传染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标准。2.明确界定急诊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患者分诊体系,能按照传染病病种及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进展分诊,分区救治。

42、七、对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能落实到位。总5分,每小项1分。1.有抢救工作流程。2.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爆发性脑脊髓膜炎混合型重症肺结核、咳血、气胸、急性呼吸衰竭等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3.有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体系。4.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5.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八、有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控制留观时间原那么上不超过72小时。总3分,每小项1分。1 .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程。2.急诊留观时间原那么上不超过72小时。3.急诊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患者有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置。

43、九、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展急诊会诊。总8分,每小项缺乏扣3分。1.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并落实,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有明碑的会诊时限规定。3.相关科室与人员能知晓与遵循。十、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总6分,每小项1分。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2.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落实。3.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熟悉急诊检诊、分诊业务。4.检诊、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抢救。5.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十一、为急危重症患者建设住院/手术的“绿色通道,有

44、急诊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总6分,每小项1分。1.有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2.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展分析。3.有措施保证急诊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十二、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总10分,每小项5分。1 .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2.有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绿色通道畅通。十三、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 基本标准。总5分,每小项1分。1.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 基本标

45、准。2.保障急救用的仪器设备及药品满足急救需要。3.急救设备有专人保养维护。4.急救药品有专人管理。5.急救设备完好率100%,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有应急调配机制。十四、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摘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包括高级心肺复苏技能。总10分,每项缺乏扣2分。1.有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随设备存放,方便查询。2.医护人员正确、熟练使用急诊科的各种抢救设备。3.医护人员具备高级心肺复苏根基理论、 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4.急诊医师具备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熟练掌握高级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复律、呼吸机使用和创伤急

46、救等技能。5.急诊护理人员除具备常用的护理技能外,还应具有配合医师完成上述操作的能力。6.有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技能评价与再培训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对于培训不合格人员实行离岗培训。十五、急诊的质量与安全指标。总10分,每项5分。1.有相关工作统计指标:1承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亡例数。2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死亡例数。3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4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5急诊高危患者符合住院指征的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爆发性脑脊髓膜炎混合型重症肺结核、咳血、气胸、急性呼吸衰竭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0.8:1 ,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到达 2.5-3:1。2.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

47、掌握重症医学 基本技能要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3.科主任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护士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总20分,每小项2分。1.有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2.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的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3.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实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4.有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的相关规定。5.有储藏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的标准与流程。6.有对上述制度、职责、标准及标准、流程的培训。工作人员知晓相关岗位职责和履职

48、要求。7.科室内有定期质量评价。8.转入转出患者与标准的符合率90%。9.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90%。10.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100%。四、医护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总5分,每小项1分。1.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2.对医护人员进展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前方可独立上岗。3.护理员、保洁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上岗。4.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定期评估和再授权管理。5.有定期考核与再培训、再授权管理,保证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呈持续提局状态。五、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对重症疑难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患者诊疗活动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

49、负责。总10分,每小项2分。1.有落实核心制度的相关规定与措施。2.患者诊疗活动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3.有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机制。通过重症医学科与相关学科医师联合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提供专科诊疗支持。4.主管部门对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有监管,有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5.有符合转出标准患者及时转到相应科室的相关规定和执行流程,无推矮现象。六、有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有预防与监控方案、质量控制指标,并能切实执行。总15分,每项缺乏扣2分。1.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遵循手卫生标准,有相应的设备。2.有消毒剂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碑有效浓度

50、范围、物品浸泡时间等。3.有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及措施。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相关制度及措施。5.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规定。6.科室有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定期分析、评价及整改措施。7.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七、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总10分,每小项2分。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方案和工作记录。3.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诊疗标准。4.质量与安全

51、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5.科室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表达持续改进成效。八、重症医学科有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预案、制度与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20分,每小项5分。1.有防范意外伤害事件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的制度。3.有明碑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搭发生率、各类

52、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4.有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4、产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分值总分合计:一、助产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质。总10分,每项2分。1、医院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相关资格;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助产技术人员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资格,均已注册;3、五年以下助产人员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75%4、相关助产人员知晓本阅位的履职要求;5、助产技术人员每年承受助产技术业务培训224小时,并有记录。二、建设分晚风险菅理和预警机制,碑保所开展的助产技

53、术工程安全、有效、适宜。总8分,每项2分。1、医院建设分晚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2、科室建有新生儿复苏、心肺复苏、肩难产、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抢救流程与措施;3、助产人员熟悉本岗位的风险与预警要求;4、有定期举行产科急救预警演练的记录。三、分晚室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标准的要求。总8分,每项2分。1、产房相对独立,并与产科病房及新生儿室相邻;2、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要求;3、设立隔离产房;4、产房根据医院隔离技术标准实施隔离消毒。四、按照诊疗标准进展各项诊疗及操作。总4分,每项2分。1、有诊疗标准及操作标准;2、按照诊疗标准及操作标准进

54、展诊疗及操作;1掌握产前检查及正常分晚的处理技术;2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3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4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碑测量及估计出血量等。五、按照医学指征进展产程干预,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总10分,每项2分。1、有明润的产程干预医学指征与流程文件;2、有书面的产程干预的操作标准;3、产科医生掌握产程干预的医学指征;4、减少无指征人工破膜比率,减少会阴侧切比率,会阴侧切比率在60%以下;5、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六、为HBV、HIV、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总24分,每项3分。1、有HBV、HIV、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买施方案;2、有

55、标准开展母婴阻断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有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的服务工作流程;4、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运等服务和干预措施;5、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孕产妇提供标准梅毒治疗,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监测;6、为HB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定期接种乙肝疫苗;7、HBV、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实施率100% ;8、科室对母婴阻断有记录、总结、分析。七、HBV、HIV、梅毒螺旋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剖宫产有医学指征。总4分,每项1分。1、有明确的医学指征;2、有剖宫

56、产手术术前评估和审批制度,并须经有资质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评估审批;3、有明确的剖宫产知情告知制度;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八、有急诊剖宫手术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总3分,每项1.5分。1、有急诊剖宫产分级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并由主治医生以上决定;2、相关人员熟悉上述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九、剖宫产实施符合质量控制。总5分,每项1分。1、实行剖宫产由具备妇产科高年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手术责任医师应具备妇产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2、健全助产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3、对产科质量关键环节进展管理节假日、交接班和夜间的产科质量管理、临产前后、剖宫产手术前后的监护等;4、有各种应急措施和救治方案

57、、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流程和危重孕产妇急救应急预案,缩短急救反响时间,提高产科急救能力;5、有剖宫产手术报告制度并进展控制。十、有产科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的制度和产科危重病种诊治流程。总5分,每项1分。1、有符合医疗卫生菅理法规的诊疗标准和技术操作常规,有产科危重病种诊疗流程;2、建设医疗风险识别和管理体系;3、有严格技术准入制度;4、建设危重孕产妇急救应急预案;5、有定期开展产科质量自我评估与分析。十一、有产程中所需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换。总2分,每项1分。1、产程中有抢救孕产妇、抢救新生儿的设备及器械;2、上述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放置在固定位置,医护人员熟知。十二、分晚时有具备新生儿复苏能力的医护人员在场,有抢救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制度和流程。总6分,每项2分。1、分晚时有具备新生儿复苏能力的医护人员在场;2、有抢救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制度和流程;3、医护人员掌握新生儿璧息复苏及并发症的抢救和治疗的能力十三、为孕产妇提供分晚、婴儿护理及母婴阻断工作有关知识的宣教。总5分,每项1分。1、有专人负责对孕产妇提供有关知识宣教;2、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相关知识宣教;3、提供待产准备、分挽方式、分挽过程、母婴阻断等知识宣教;4、提供婴儿喂养、护理等知识宣教;5、孕产妇分挽及婴儿护理知晓率100%。十四、科主任、护士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