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4661937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第30课 诗词五首行路难教学目的: 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行路难1解题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 注意字音: 金樽zn 珍馐xi投箸zh 歧q路 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 值”,价值。 3理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

2、,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 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 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

3、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 d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

4、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6背诵 指导感情的表达 7作业 默写强调标点符号 二、咏煤炭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培养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 3、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二、重点、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

5、足。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3、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4、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展示,师生共同探究。教师集中点拨学生疑而未决的主要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2)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

6、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要点如下: (1)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5、学生齐读全诗三、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于谦的咏煤炭首诗,了解了诗人的心志,和人生情怀,领略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会了阅读把握诗词的一般方法,体会了诗歌

7、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四、布置作业1、朗读、背诵这首诗。2、把读完该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五、板书设计咏煤炭(咏物诗)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托物言志) 三、虞美人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法朗读,了解三个不同时期听雨的场景,理解词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受。 2、 通过三幅听雨场景的对比写法,品味词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伤时感事的词,可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圈划、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字词,感受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相融和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以“雨”为话题“说话”,由此引入对作者借“听雨”抒怀的赏析。一、感知词作:1、借助工具书扫

8、除字词障碍,小组互助,落实解释,读懂这首词。2、朗读: 老师范读学生小组交流读个别读(教师指导)教师范读集体读3、朗读指导:词中“少年”、“歌楼上”、“壮年”、“客舟中”、“而今”、“僧庐下”等朗读时可强调;语速从起始到结束可逐渐变缓。二、品读词作:1、说说词中有关“听雨”的三个画面。2、圈划词中关键字词,品读体会。3、从三个“听雨” 画面,感受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先小组互动后交流)(1) 第一个画面歌楼听雨作者“少年期”在歌楼上“听雨”时:是过着“锦衣丰食”的生活,心情是“欢快的、无忧无虑的”,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2)第二个画面客舟听雨作者“中年期”在客舟中“听雨”时:是过着

9、“东奔西走、漂泊四方”的生活,心情是“孤独的、凄冷的”,有一种“望断乡关”的情怀。(3)第三个画面僧庐听雨作者“而今”即“老年期”在僧庐下“听雨”时:是过着“极端萧索”的生活,心情是“极端孤寂、悲苦的”,以至于“万念俱灰的”,有一种“木然、无动于衷”的情怀,特别是“一任”两个字,看似冷漠之极,但绝非作者对痛苦的解脱,却是痛苦、孤凄之极的表现。4、总结: (1) 三个画面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作者从自己漫长的人身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的这三个画面,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2) 三个画面,从少年的无忧无虑到中年

10、的劳苦奔波,再到晚年的孤寂悲凉,通过比照,充分表达出个人的漂泊之感与亡国之痛相融合的极端孤寂的情怀。三、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2、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四、破阵子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2、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教学课类型 精讲 教学方法 研讨 主要教具 多媒体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赏析 板书设计 破阵子辛弃疾梦境(战争场面) 抒发抗金救国的远大理想

11、现实(白发生) 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结合)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朗读交流赏析诗句体会意境总结构思特点布置作业 一、导入前一首词里我们已经接触了辛弃疾这个人物,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这首词在风格上与西江月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会。二、朗读请同学朗读,体会词的内容。范读、齐

12、读、点评小组自由朗读、交流、有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概括内容、感情)师生点评、交流。词中形象地描写了抗金部队的壮观军容,豪迈的意气,道出了爱国英雄的一片爱国之心。三、赏析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了醉里还 挑灯看剑,念念不忘的是杀敌报国,(当时作者已经闲居已久,请缨无路,都受到南宋投降派统治集团的排斥和打击。在现实生活中,韬晦之不暇,不可能触发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使他能暂时忘却现实,而通过“挑灯看剑”的举动,生动地表现出来。)在迷离的恍惚的醉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连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他的神志立即回到了军营里,“吹角连营”意味着动员

13、令已经下达,军心振奋,这是诗人的愿望,也是人民的愿望!投入备战。下两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意气激昂,形象阔大,这应该是具体描绘动员令下达的情况,部下的官兵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军队奏起雄壮的战歌。进一步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官兵斗志昂扬。“沙场秋点兵”。 人们仿佛看到了这支队伍的赫赫军威,秋天在沙场上检阅军队,阵容威武雄壮秋高马肥,秋又是肃杀之气,都和“沙场”、“点兵”结合得很密切,把杀气腾腾的气氛渲染得符合实际。“点兵”意味着就要对敌人下总攻击令而进入战斗的阵地了,只用五个字,就笔酣墨饱地对上文所描写的情况作出了出色的小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是说马飞快如

14、的卢(的卢,良马名),弓弦惊如霹雳。马作的卢飞快:是运用典故,“的卢”是古代著名的快马,相传一跃三丈,这里用来比喻战马都像的卢那样飞速奔驰。 其所以如此组合,是为了突出“快”和“惊”,英雄们骑着快马,拉着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指完成了军王统一大业,自己也取得了深厚英名。两句意味着作者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这是作者的壮志也是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的热情。这两句中的

15、君王、功名的念头表现得很明显;但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看,封建时代的爱国主义事业是离不开“君王”和“功名”来实现的。问: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可怜白发生”?转笔使感情从极高点跌落下来,剩下的只有悲愤,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和理想是美好的,可是祖国没有统一,自己没有功名,却已经年纪大了,生了白发,没有机会了。作者从21岁起投笔从戎,从军杀敌,23岁时,集合突入军营,生擒叛将,智勇双全,气吞山河。40岁以后一直闲居在农村,“可怜白发生”,把自己的悲愤展现在人们眼前。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的对比下,使千百载下的读者对作者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愤慨,还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四、构思特点梦境和现实

16、相结合,来抒发抗金救国的远大理想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五、学生总结内容、意境。小结:全词写“壮”,基调豪迈高亢、大气磅礴。通过梦境中的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卫国 的远大理想,抒发了现实中的壮志难酬的悲愤。 六、作业自选一首辛弃疾的词赏析,描绘其中的意境。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指导朗读提问指导学生自由赏析补充订正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学生总结,老师补充布置作业 学习新课、进一步了解作者朗读交流概括内容赏析词句体会 作者的感情体会意境总结体会构思特点总结作业 五、凉州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

17、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二)过程与方法:1、释题,整体感知。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

18、通、读正确这首诗。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沙场:战场。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具体、说生动。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5互动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五)拓展活动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请读给大家听听。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