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

上传人:z**** 文档编号:74660561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动物模型 本综述目的:创伤、手术和烧伤是与急性疼痛显著相关的 3 种主要临 床情况。本综述利用 3 种临床前模型描述了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 手 术、烧伤和骨折。最近的研究发现: 总体上, 大家对于急性疼痛的外周介质的兴趣越来 越大。研究表明针对于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和类缺血介质的处 理能为急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有用的途径。 且通过外周镇痛治疗能减少 副作用。小结:急性疼痛的外周介质取决于外伤的类型。 在未来针对于这些具 体外伤后介质的治疗能提高急性疼痛的治疗的疗效。关键词: 烧伤;骨折;痛觉过敏;切口;伤害性感受、尸、 亠前言 外科、烧伤和骨折可导致严重的急性疼痛。 充

2、分的疼痛控制是患 者尽早开始康复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对于术后恢复功能和减少这些急 性事件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至关重要1 -3。当前镇痛疗法的有效性往往是有限的 4,这些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产生有害的副作用。因此,针对这些外伤后的疼痛需要无副作用的新型止痛药;此外,需要 更好的了解这些急性事件所造成疼痛来引导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骨折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现已经发展了两种啮齿类动物的骨折性疼痛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一个股骨封闭性骨折疼痛模型小鼠及大鼠 5,6和一个胫骨封闭性骨 折的小鼠疼痛模型 7。这两种模型是从常见的骨折模型后发展起来的,已被用于骨重建和骨愈合 8,9 的研究。在股骨骨折模型中, 骨折引起

3、的自发性疼痛相关行为包括退缩和 防卫5,10 。这些行为持续到骨折后约 18 天。骨折引起的疼痛也可通 过测量活动诱发退缩和防卫来评估 10 。活动诱发的退缩和防卫出现 时间与自发性行为相似, 在骨折后 2 天达到高峰, 后逐渐下降持续到 骨折后 18 天(图 1)。与自发的行为相比,运动诱发的这些行为的 幅度更显著且当患者利用其断裂的肢体时疼痛明显加重 11 。此外, 在这个模型中也发现骨折肢体的承重能力下降 5,12 。在胫骨骨折模型中, 也观察到防卫行为 7。这种自发的疼痛相关 行为在胫骨骨折 (骨折后 2 小时)后达到高峰后, 并一直持续到骨折 后第 7 天。与股骨骨折疼痛模型相反的是

4、, 胫骨骨折后没有发现自发 性退缩。胫骨骨折引起的疼痛也是通过测量动物的机械和热刺激的反 应进行评估。 机械和热伤害性相关行为在骨折后即刻最明显并持续 7 天。这些动物模型的骨折性疼痛通过现有止痛药有效治疗骨折患者 的疼痛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如果患者的止痛药也可以减少这些模型动 物的疼痛行为, 则表明患者骨折和模型之间有相似的病理生理。 股骨 骨折后第 7 天,使用吗啡可产生剂量相关性自发退缩和防卫减少, 也 提高了骨折肢体的负重 5。在胫骨骨折后第 1 天或第 2 天,吗啡和 酮洛芬(一种非选择性环氧合酶 1 和 2 抑制剂) ,减少了自发性疼痛 有关的行为,以及机械和热伤害性感受 7。图

5、1. 雌性大鼠股骨闭合性骨折后的防卫、缩足和负重情况研 究了 3 组 大鼠: 安 慰剂组和 扎针组 低 于扎 针 加 骨折组 (P0.05 ),安慰组和扎针组之间无差别要点 优化临床前动物疼痛模型对于阐明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是至关重要 的。对比化学物质或神经结扎导致的慢性疼痛模型,使用临床相关损伤 来模拟临床前急性疼痛模型。不同类型的急性组织损伤可能会导致这些啮齿动物模型的疼痛相关 行为的具体模式。非诱发性持续疼痛是急性疼痛的一个重要和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并很可能通过增加的自发性活动在伤害性传导路中传输。现已提示外周敏化可能在急性疼痛的发展和数个外周靶点起了关键 作用。烧伤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已

6、经开发了几个研究烧伤致痛机制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准备的这 些模型中,使用不同的热损伤参数(温度范围和燃烧持续时间)、损 伤部位和热设备, 因此产生不同的疼痛有关行为。 所有的灼伤是在动 物全身麻醉下实施的。在大鼠后爪足底放置热板后的轻度烧伤( 52.5 士 1.08。C持续45秒)能够产生短期持续的原发热痛觉过敏,它仅 仅在损伤后 30 分钟出现 13,14。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机械性痛觉过敏。 轻度烧伤区域外在烧伤后 30-60分钟继发机械性痛觉过敏达到高峰, 并在烧伤后 3 小时逐渐消失。 但没有发现继发性热痛觉过敏。 王等人 15建立了烧伤疼痛的另一个模型大鼠,他将大鼠后足背部部分浸入 热水

7、浴(85。C持续12秒)并测量未受伤跖侧的行为反应。这种烧 伤导致明显的继发性机械和热痛觉过敏, 其在烧伤后第 1 天出现, 并 持续到未来 7 天。烧伤区域(操作性疼痛) 的原发机械性痛觉过敏是烧伤病人最严 重类型的疼痛 1 6, 1 7 。为了努力开发能够显示烧伤导致原发机械性痛 觉过敏的动物模型,夏季等 18使用了具有良好温度控制的热探头( 52.5 1.08。 C 持续 45 秒)。在这种模式下,烧伤后 30 分钟观察 到受伤部位的机械性收足阈值降低 60。这种原发的痛觉过敏在烧 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并持续到第7天。Cha ng等人最近开发的一个 模型也发现了明显的原发性机械痛觉过敏

8、19。在这个模型中,将 大鼠后爪足底放置一热板( 85.00.5。 C 持续 15 秒)。在烧伤后第1 天观察到原发机械性痛觉过敏,并持续到整个为期 8周的研究(图2)。图 2. 表皮烧伤后的行为研究(a)烧伤模型机械回缩阈值的时间过程。机械性痛觉过敏持续到 8 周。痛觉过敏未受伤的对侧爪子也表现很明显。(b)热痛觉过敏是 短暂的,仅在表面烧伤后第 1 天和1 周表现明显。 数据根据均数加减 标准差绘制。与损伤前相比损伤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烧伤性疼痛的机制 现正在研究使用这些临床前的动物模型来揭示烧伤性疼痛的外 周和脊髓机制。最近报道大麻素(CB)受体作为一种治疗烧伤疼痛

9、的靶点在未来可得到利用 20 。在大鼠后爪烧伤部位局部注射 CB 受 体激动剂, 可剂量依赖性逆转原发性机械和热痛觉过敏。 这种镇痛的 作用在CB1拮抗剂联合注射CB受体激动剂时会大量减弱,但与CB2 的拮抗剂联合时不会。烧伤引起的伤害性感受也通过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介导,即酪氨酸激酶 A (TrKA )途径。在大面积烧伤后(占体表面积 的 25),通过上调 NGF 愈合,并通过抗 NGF 治疗来预防损伤引 起的痛觉过敏发生 21。烧伤引起的痛觉过敏也可通过反义寡核苷酸(ODN)来下调初级感觉神经元的 TrkA来减弱18。烧伤痛的发病机制还涉及炎症部分。 在被烧伤的组织中, 发现白

10、细胞介素-6 ( IL-6 )持续局部增加 6天22。通过敲除转导 IL-6 受体 亚基的信号蛋白-糖蛋白(GP130)来干扰IL-6信号传导,即在初级 感觉神经元中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或使用抗 IL -6 抗体功能性阻断细胞 因子来减弱烧伤诱发的痛觉过敏。在脊髓中, 烧伤诱导了小胶质细胞活化, 其可通过脊髓背角小胶 质细胞密度增加和p38MAPK的磷酸化增强(P-p38MAPK)获得支 持,并主要被小胶质细胞占据 19, 23。使用特异性抑制剂 ( SB203580 和SD-282)或米诺环素抑制胶质p38 MAPK的激活能抑制烧伤后痛 觉过敏的发展 23,24,表明了脊髓小胶质细胞在烧伤痛的发

11、展起了 作用。术后疼痛的动物模型为研究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已发展了一些啮齿动物的模型。 其中 足底切口模型已被最广泛使用 25 。这种模型仅有一个简单的切口, 即在全身麻醉下切开大鼠皮肤、筋膜、后爪跖侧深部肌肉组织。足底 切口后,动物表现出非诱导的防卫行为, 即在后爪切口后出现的姿势。 它在切开后 4 小时即刻达到高峰,并在 3-4 天内消失。非诱导的防卫 可能与在手术后患者的静息痛相关。 在大鼠后爪足底做一切口也会诱 发机械和热痛觉过敏 26 。最大程度的原发机械和热痛敏出现在切口 后 2 小时。原发机械性痛觉过敏通常在 5-6 天内消失,然而原发热痛 觉过敏往往持续时间更长,超过 7-10

12、天才能回到切开前水平。此外, 在足底切口模型中观察到继发性机械性痛觉过敏, 但未发现继发性热 痛觉过敏 26 。在足底切口模型中的疼痛相关行为可被全身吗啡剂量依赖的差 异性抑制,其类似于人类术后疼痛研究 27 。非诱导性防卫对吗啡 最敏感,可被 0.03 毫克/千克剂量吗啡减弱。大剂量可减少机械( 1 毫克/公斤)和热( 0.3 毫克/千克)痛觉过敏。其它类型的外科手术也已被用于术后疼痛动物模型。 与足底切口 模型光洁的皮肤切口相比, 有毛皮肤切口模型即在大鼠背后有毛部位 的做一皮肤切口 28 。此模型的切口附近和远处均产生了机械性感觉 过敏。为了关注继发性痛觉过敏,采用了一个大鼠腓肠肌切口模

13、型, 其涉及在大鼠后爪做一切口和测量同侧后爪的行为反应 29,30。腹部 手术模型,包括卵巢子宫切除术和肋下切口模型来模拟患者的手术操 作 31,32。这些模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并包括内脏器官的损伤。 延 长回缩的组织是临床手术的常见操作。 这涉及两个动物模型, 开胸疼 痛模型和一个切开皮肤/肌肉回缩(SMIR)模型33,34。在这两种模 型中长期切口的组织回缩引起长期的疼痛相关行为(约 20-40天)。 术后疼痛的机制。在足底切口模型的基础上, 一系列行为和神经生理学方法研究的 使用丰富了我们了解术后疼痛的原因。 在大鼠后爪足底切口诱导初级 传入伤害感受器和脊髓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过度兴奋35-

14、41。外周和中枢敏化的过程被认为是术后疼痛的神经学基础。 做切口后痛觉传导通 路中的自发活动显着增强 35-40 。这些神经元的自发活动的升高与非 诱导性防卫行为的发生相关。 此外,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增加 可以逆转局部麻醉药渗透到切口组织, 表明外周传入促使脊髓水平的 神经元的高兴奋性 38-40。最近的研究仔细检查了导致不同组织疼痛相关的行为和神经元 高兴奋性特定因素。切开深部组织(筋膜和肌肉),而不是皮肤在非 诱导性防卫、感受器的自发活动(图 3)和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 起源起主导作用,而仅在皮肤切口也足以引起机械和热痛觉过敏 39,42。这种皮肤与深部组织切口导致的疼痛差别也已被

15、人类研究所 揭示43-46。切口疼痛的几个介质也已通过临床前研究所揭示。 后爪足底切口 诱导局部组织持续 pH 值下降(最低 pH 值=6.8)和乳酸浓度增加 (峰 值=5 mmol/ L) 47,48。切口后这些局部化学物质的变化与疼痛相关 的行为相平行。此外,与完整的组织的相比,切口组织中的感受器表现出对乳酸的敏感性增加 36,49。上述表明, 切口后缺血样信号导致 了疼痛。图 3.4 组传入神经纤维的自发性活动:假手术后 1 天,切皮后 1 天,切皮加深部组织后 1 天合切皮加深部组织后 7 天。(a)皮肤加深部组织切口后一天 C-伤害感受器的动作电位数字示波 器迹线(插图是代表单个动作

16、电位)。(b)四组的自发活动传入的 百分比。(c)各组间平均活动比较。*P 0.05,*P 0.01。NGF 是另一个局部化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识别切口周围 的痛觉神经末梢。切开后数小时内受伤组织的 NGF 表达增加,在大 约 7 天后返回到基线 50-52。毗邻切口的成纤维细胞和雪旺氏细胞是 NGF 的来源51,52。抗 NGF 抗体治疗存在剂量依赖性减弱非诱导性 防卫行为的作用 50。抗 NGF 也能温和的抑制热痛觉过敏,但对后 爪切口的机械反应没有影响。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受体被认为是各种伤害性 刺激的分子整合器。在切口引起的病理条件下, TRPV1 受体拮抗剂 (

17、 AMG0347 )只对热痛觉过敏的产生温和的抑制,并没有影响到防 卫或机械反应 27。在 TRPV1 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做后爪足底切口 后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 53。尽管辣椒素受体本身不是术后疼痛的一种重要介质, TRPV1 受 体表达感受器可能是术后疼痛的关键传入器。稀释的辣椒素治疗(0.025-0.10),即一种特异的辣椒素激活剂,可剂量依赖性减弱 非诱导性防卫行为 54 。它也抑制了热痛觉过敏,但没有改变机械性刺激过敏。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低浓度的辣椒素可能选择性地影响伤 害性信号,因为它干扰药物敏感性和热敏感性,而不是C-感受器的机械敏感性 55 。结论已经开发了多个手术、 骨折和烧伤疼痛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并表现出 不同的形式疼痛相关行为。 在这些模型中疼痛的背后复杂机制可能包 括炎症、缺血和神经病理性成分。 目前正在外周和脊髓水平探讨导致 这些急性损伤后疼痛的主要炎症介质如神经生长因子、大麻素、IL-6、 缺血性介质和辣椒素等。杨冯睿 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