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基本技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4589030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疗基本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医疗基本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医疗基本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医疗基本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基本技能(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无创性操作:穿戴手术(隔离)衣、手术区消毒。 有创性操作:各种穿刺、清创缝合、药、开放伤口的包扎等。 介于有创、无创之间的操作:如心肺复苏、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导尿、给氧、插胃管、吸痰、脊柱损伤的搬运等。 除心肺复苏、脊柱损伤的搬运,所有的操作都涉及无菌操作。 要求: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消毒、无菌用品的使用、污染物的放置) 操作三要素: 1、操作前的准备 2、操作的方法、步骤 3、操作中、后的注意事项操作前的准备 病人的准备:体位、状态 操作者的准备:医生自身的准备、用物的准备、 环境、场所的准备: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 消毒的要点: 1、掌握好消毒的范围 2、掌握消毒的顺序 铺

2、巾的要点: 1、铺巾的顺序(四小单顺序及大、中、小单顺序) 2、手术巾覆盖范围 穿脱手术衣 注意手术衣外侧面为无菌 穿好手术衣以后:前侧肩以下、腰以上及双手为无菌区。 接台手术应由他人帮助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穿脱隔离衣 注意视隔离衣衣里为清洁区,隔离衣外面为污染区。 穿衣顺序:取衣-抓衣领-展开衣-逐个套入上肢-系领扣-系袖扣-寻衣边-包裹后背-系腰带 脱衣顺序:解腰带-解袖扣-向上塞衣袖、暴露前臂-洗手(自上而下)-干手-解领扣-退出双臂-松腰带-对折隔离衣换 药 准备工作:环境、用物、洗手 顺序:揭去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消毒清洁伤口-重新覆盖伤口-固定敷料 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如取无菌物

3、品、两换药钳的正确配合、污染物的处理) 感染伤口的处理 换药的顺序吸氧术 准备工作:用物准备、检查工作(病人、用物、氧气瓶) 流程:清洁患者鼻腔-开氧气瓶总阀除尘-连接氧流量表-连接输氧管道-开放氧气(先总阀后流量表)-接入病人 吸氧方式:鼻导管、鼻塞、面罩、氧帐、氧枕 注意事项:“四防”,观察,记录吸痰术 准备:检查装置、吸痰管、开口器、压舌板、舌钳 吸痰方式:上下提拉、左右旋转;等压插入、负压吸(40-53.3KPa) 吸痰后操作:冲洗管道、关闭吸痰器、丢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注意事项:连续吸痰不超过15秒,间隔3-5分钟以上;注意观察(病人情况、痰液情况)插胃管 准备:用物、病人体位

4、流程:清洁鼻腔-预测插入深度-润滑鼻腔、胃管-插入1416cm后嘱病人吞咽配合-继续插入(4555cm)-检查确认-固定 确认方法:抽取、听诊、观察气泡三腔二囊管的使用 适用症: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准备:沟通、用物、检查 流程:清洁鼻腔-插入三腔二囊管(深度65cm)-充胃囊(250300ml)-拖紧-充食道囊(100200ml)-牵引重物(0.5kg)-固定、检查 注意:胃囊每24小时(食道囊每812小时)放开一次,每次1530分钟。牵引物不可太重(0.5Kg)。拔除时充分润滑食道。导尿术 目的:尿潴留、尿培养、计尿量、膀胱测压、测残余尿、危重病人抢救 准备时注意: 1、体位:男性为仰卧位

5、,女性取仰卧加两腿屈曲外展。 2、会阴部清洗(男性需翻开包皮,女性需翻开大阴唇。) 3、注意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球囊是否漏气。 4、女性导尿前臀下垫油布或中单 导尿术 流程: 1、消毒: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搽拭三遍;女性自尿道口向外、自上而下消毒,每个棉球搽拭一次。 2、开尿包、铺单:使洞巾、尿包连成一无菌区。 3、润滑尿管、夹闭尿管末端。 4、自尿道口缓缓插入尿管,:男性注意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钝角,插入1520cm;女性注意分开并固定小阴唇,显露尿道口,插入68cm。松开止血钳,见有尿液流出再插入2cm。 5、向球囊注入1520ml生理盐水后,轻轻向外牵拉直至感有阻力,连接接尿袋。导尿术

6、注意事项: 1、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 2、注意选择适当大小导尿管。 3、膀胱高度充盈时,导尿后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4、长时间留置导尿应注意行膀胱冲洗,并间断开放尿管以保持膀胱壁张力。中心静脉穿刺 目的: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肠道外营养、危重病人的抢救、测中心静脉压、血液透析等。 常用穿刺点: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穿刺后局部加压包扎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1、诊断:取胸水作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 2、治疗:解除胸腔积液、气胸,向胸腔内注药治疗脓胸或肿瘤。 病人体位:坐位面向椅背,危重病人取半卧位。 穿刺点的选择: 1、气胸:

7、患侧第二前肋锁骨中线位置或腋中线第45肋间。 2、胸腔积液(血):患侧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叩诊实音最明显处;B超定位处。胸腔穿刺术 流程:消毒-铺巾-局麻-穿刺-作业-拔针。 注意事项: 1、穿刺点为下一位肋骨上缘。 2、穿刺进胸腔后时刻注意保持胸腔负压状态。 3、抽气无止境应考虑交通性气胸可能,需改行闭式引流;抽液不宜过快、过多,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4、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状况。腹腔穿刺术 适应症: 1、诊断性腹穿 2、放腹水 3、腹腔内注药治疗 4、腹膜透析 穿刺点的选择: 1、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

8、2、脐水平线与腋前线、腋中线的交叉处 3、脐与耻骨连线的中点上方1cm或偏左(偏右)11.5cm处 4、B超定位 腹腔穿刺术 流程:同胸腔穿刺术 注意事项: 1、穿刺前病人须排空膀胱。 2、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状况。 3、放腹水不宜过快,一次不宜超过3000ml。 4、腹胀明显者应采取迷路穿刺方式。腰椎穿刺术 适应症: 1、脑脊液检查 2、鞘内注药 3、测颅内压及了解蛛网膜下腔通畅情况 穿刺点: 第34腰椎棘突间隙,或上下一个腰椎间隙 进针方式: 略向头侧垂直缓缓刺入,检查穿刺针是否固定,进针46cm(儿童24cm)直至有落空感拔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 腰椎穿刺术 测压: 再放脑脊液之前。

9、正常压力:70180mmH20(4050滴/分)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注意观察病人状况 3、穿刺结束后去枕平卧46小时 4、鞘内注药先放出等量脑脊液 5、疑有颅后窝占位、脑疝,穿刺点有感染者为穿刺禁忌症。骨髓穿刺术 适应症:各种血液疾病的诊断、骨髓培养 禁忌症:血友病 穿刺点: 1、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后方12cm处髂嵴 2、髂后上嵴: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起处 3、腰椎棘突: 4、胸骨:胸骨柄、体(第1、2肋间处)骨髓穿刺术 穿刺方法: 调整好穿刺针固定装置(11.5cm) 一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垂直旋转进针(胸骨穿刺时以3040度角度进针,直至有突破感。 拔针芯,抽骨髓(涂片0.2

10、ml,培养2m)。 插入针芯后拔针。 注意事项: 1、术前应查凝血常规。 2、避免暴力操作,以免断针或穿透骨质内板。 3、操作后嘱病人静卧休息。 手术基本操作 切开: 止血: 压迫、结扎、缝扎、电凝、填塞 缝合: 单纯缝合:间断、连续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垂直褥式、水平褥式 减张缝合: 打结:单手、双手、器械 拆线: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首先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 搬运工具的选择:、硬质担架木板、门板 搬运方法:多人站于病人的一侧,同时用力平托移动病人于木板,固定(胸、肱骨水平,前臂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病人于搬运工具上 原则:保持伤员脊柱伸直位,严紧脊柱弯曲开放伤口的紧急处理 检查伤员生

11、命体征 止血:止血带的应用(位置、衬垫物、松紧度、时间纪录) 处理伤口: 1、充分暴露伤口 2、清除伤口周围污垢、脏物 3、伤口创面的包扎 合并骨折的处理:夹板的使用 1、夹板长度跨骨折处两端关节 2、绷带捆扎固定夹板 清创术 适应症:68小时内的新鲜伤口,虽有轻度污染但不超过12小时的伤口,48小时内的头、面部伤口。 目的:最大程度减少伤口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伤口处理 1、清洗伤口周围皮肤(注意保护创口); 2、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消毒伤口区域皮肤,铺巾; 4、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清创术 伤口处理 5、麻醉; 6、清理伤口:修剪创缘皮肤、伤口止血、去除异物及坏死失活

12、组织、关节囊缝合; 7、再次冲洗伤口,必要时伤口置引流物; 8、缝合伤口,在次消毒伤口后包扎固定。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 检查生命体征 检查患肢 处理伤口 1、除去伤口周围脏物、污垢; 2、伤口止血,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骨折的固定 1、选用夹板的长度超过骨折两端的关节。 2、固定前用敷料铺垫夹板保护关节、皮肤。 3、骨折固定物可就地取材,必要时可利用健肢、躯干 4、注意避免骨折断端造成的二次损伤 人工呼吸 检查呼吸道通畅情况 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异物 口对口人工呼吸 1、置患者于硬质平面,松解其领口、腰带 2、开放患者气道 3、提患者下颌,捏紧患者鼻孔 4、深吸气后,向患者口内吹气(持续1秒

13、钟以上,直至见胸廓抬起) 5、松开捏紧鼻孔的手,观察胸部的恢复状况 6、连续吹气23次,吹气频率维持在1012次/分。如合并心跳停止,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抢救按302配合。胸外心脏按压 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地面。 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松解衣扣、腰带) 选择正确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抢救者手肘伸直、垂直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深度35cm。 注意事项: 1、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 2、按压力量适中,松压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3、因抢救需停止按压,不超过15秒。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站于患者头顶处。 开放气道(去枕头后仰)。 连接简易呼吸器与面罩。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的捏放呼吸囊。 助手将简易呼吸器连接输氧管,氧流量810升/分。 每次送气400600ml,捏放呼吸囊频率1012次/分(1220次/分)。 听诊双肺呼吸音及随捏放呼吸囊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祝各位在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 谢 谢!衡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万 剑办公电话:8275867手机:1397479809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