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74567169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一、截渗墙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的应用目前黄河下游截渗墙主要有混凝土截渗墙和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两种,混凝 土截渗墙是在地面上进行开槽(造孔)施工,在地基中以泥浆固壁,开凿成槽 形孔或连锁桩柱孔,回填防渗材料,筑成具有防渗性能的地下连续墙。水泥土 搅拌桩截渗技术是利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机具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形成 水泥土,以水泥为固化剂,固化剂和土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 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不透水性,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截渗墙,达 到截渗的目的。1混凝土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1) 工程结构及技

2、术指标堤基为开槽法连续混凝土截渗墙,一般布置在临河堤脚外1 Orr墙顶低 于地面0 . 5rr墙底嵌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 . Orr堤身在临水面进行 削坡整修后,铺设复合土工膜,其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 5 m.底部与混凝土 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接复合土工膜上部回填碾压土保护层,宽度一般为? mo有的直接在大堤顶部开槽浇筑墙体。墙体厚度为0 . 1 50 . 2m,抗压强度大于1 . OMPa,渗透系数小 于1x10-6cm/s,墙体材料一般为纯混凝土。(2) 混凝土截渗墙施工简况混凝土截渗墙的施工工艺有多种形式,但主要区别在造槽(?L)上,其关键 技术是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和控制槽(?L)垂直精

3、度。目前黄河下游使用的 造槽(?L)方法有液压开槽机开槽和振动切槽成墙技术,当地基中出现含有礦 石的坚硬黏土地层或散石、孤石时,使用振动切槽成墙技术,效果较好。例如 梁山岳庄截渗墙采用的就是振动切槽成墙技术,郢城八孔桥截渗墙采用的是液 压开槽机开槽。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是保证防渗的关键,一般采用搭接法,即将一序 槽(?L)已浇混凝土两端各挖去1/2以上,再浇二序槽(?L)混凝土,连接 较好。为了使混凝土截渗墙厚度均匀,施工中保证了各槽(孔)段之间接头处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并注意钻孔的垂直度达到一定的精度,施工中造槽设备和 施工工艺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混凝土截渗墙施工只要解决好三大技术

4、 问题,即:造槽、槽孔间板墙连接、造槽垂直精度,就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1)工程结构及技术指标设计采用在临河堤脚修做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与堤坡铺设土工膜防渗相结合 的加固方案。截渗墙布置在临河堤脚外1 5 ni处,墙底部嵌入相对不透水层 不小于1 . Om,深度一般为1 1 1 4m,墙体厚度一般为0 . 2 m,渗透 系数0 . 3MP a,水泥掺入量不小于 1 2%。其顶部为0 . 5 m高的混凝土墙,堤脚坡面以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其 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 5 m,底部与混凝土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接,复合土工 膜上部回填3m宽的碾压土保护层,形成综合截渗墙,达到

5、整体截渗的目的。(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简况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主要由主机和一、二级水泥浆搅拌系统及动力 源组成。主机主要由动力传动、变速系统、液压步履系统、塔架、深度仪、三 通管调平装置等部分组成。其施工方法为: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就 位、调平,通过主机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主机上的三个并列的钻杆转动,并 以一定的推进力使钻杆的钻头向土层中下沉到设计深度,然后再提升搅拌至孔 口,在上述过程的同时,通过水泥浆泵将水泥浆由高压输送管输进钻杆,经过 钻头喷入土体中,在钻进和提升的同时,水泥浆和原土充分拌和,此过程一次 成桩3根,称为一序,然后钻机沿轴线向前移动,进行下一序的施工,多次

6、重 复上述过程形成一道截渗墙。成墙方法分为三序桩成墙和二序桩成墙,其区别 在于钻头直径和钻机纵向平移的距离不同,三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 为三序桩成墙,两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为二序桩成墙,二序桩成墙 技术进度较快。二、放淤固堤工程设计与施工简况1. 工程设计概况根据大堤概化断面,淤区顶部高程与2 0 0 0年设防水位平,淤区宽度按大 堤概化断面推算为1 0 0rr边坡1 :淤区沿堤线布置在背河侧,淤区周 围布置围堤,围堤外侧布设截渗沟及退水渠,淤沙完成后,进行包边盖顶,在 顶部沿外侧修筑纵向围堤,淤区内每隔1 0 0m修筑格堤一道,在淤区顶面与 堤坡交汇处沿淤区纵向布设排水沟一条

7、,淤区边坡每隔1 0 0 m设一条横向排 水沟。2. 工程施工情况目前黄河下游放淤固堤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1 0 P N K 2 0型简易吸泥船、 水力冲挖机组和DP B电泵平台并联式疏浚系统,其中简易吸泥船是在黄河下 游应用时间最长、成本最低、技术较成熟的施工机械,DP B电泵平台并联式 疏浚系统是新研制的疏浚系统,目前属于推广试验阶段。(1 )取沙场的选定简易吸泥船和DP B电泵平台取沙场的选定主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交通、船位 安装方便,丰枯水时皆能取沙,且还淤条件较好的位置,船位一般安排在险工 坝头,从河道内直接取沙。水力冲挖机组施工的取沙场,一般选择在临河嫩滩 ,以减少对当地耕地的破坏,且便

8、于还淤。(2)施工方法围堤采用推土机从淤区内推土填筑,简易吸泥船和DP B电泵平台直接从河 道内取沙,输沙距离超过2 0 0 Om采用2 5 OND接力泵加压,以増加输沙 效率。水力冲挖机组采用4PL 2 5 0机组,用2 5 0 ND泥浆泵输沙,通 常1台2 5 OND泥浆泵配8台4 P L - 2 5 0小泥浆泵,输沙距超过2 0 0 Om采用2 5 OND-级接力。挖嫩滩时直接由河内取水,岸边冲挖,冲挖的 泥浆先储存在集浆池,然后通过2 5 0 ND泥浆泵输沙至淤区,集浆池布置在 地面上,大小适中,过大会引起泥沙沉淀,过小则导致泥浆漫溢。淤区吹填采 取分段交替淤筑方式,以利于泥沙沉淀固结

9、,排泥管布置力求平顺,以减少阻 力,排泥管出口不断调整位置,保持淤区平整度。三、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应用比较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的作用是一致的,即加固堤防,降低大堤浸润线出逸 点,确保大堤安全。但其工程措施却截然不同,截渗墙为临河截渗,放淤固堤 为背河导渗。1. 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成本比较根据近几年的施工情况,现以大堤长度1 km为单位,分析计算各种工程措 施的成本。(1) 放淤固堤工程淤区宽度10 0rr高度7m,工程量约为7 0万m3 / kmt输沙距2 . 5 km. 土方单价7 . 5元/m3,工程造价5 2 5万元/ km ;考虑附 属工程及地面附着物补偿等各种费用,综合土方单价约1

10、 5元/m3,工程总 造价为1 0 5 0万元/km。(2) 水泥土截渗墙墙厚0 . 2m,墙深1 4m,工程量约为1 4 0 0 0m2 / km,单价9 5 元/m2,工程造价12 2万元/ km ;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用, 综合单价约2 8 7元/m2,工程总造价为4 0 2万元/ kmo(3) 混凝土截渗墙墙厚0 . 2 m,墙深1 4 m.工程量约为1 4 0 0 0 m 2 / k m,单价3 0 0元/m2,工程造价4 2 0万元/ km;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 用,综合单价约4 5 4元/m2,工程总造价为6 3 6万元/ k mo综上所述,放淤固堤工程造价最高,

11、混凝土截渗墙次之,水泥土截渗墙造价 最低。2. 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优缺点(1) 放淤固堤工程优点:工程完成后,仍可利用其土地资源,进行淤区开发,发展黄河经济, 淤区坡上可栽植大量树木,为黄河抗洪抢险提供大量物料,同时改善了沿黄的 生态环境。缺点:房屋拆迁等地面附着物补偿高,占地多,一次性投资大,工期长,施 工中因渗水、排水问题造成附近农田减产。(2) 截渗墙工程优点:工程造价低,占地少,施工进度快。缺点:截渗墙为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地基 土层复杂时,施工中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施工中断。混凝土截渗墙 还容易出现槽壁坍塌、漏浆、墙体接缝有泥皮夹层、墙体槽间横向倾

12、斜等技术 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四、结论与建议通过长期的治黄实践证明,近期内黄河泥沙还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河 床还有可能继续抬高,黄河大堤还存在继续加高的可能性,截渗墙工程在将来 大堤加高时存在上接困难,同时墙体和复合土工膜还存在寿命问题。因此有计 划地在下游放淤固堤,长期开展挖河固堤,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高背河地面, 淤筑“相对地下河r应是防洪的长远战略部署。放淤固堤工程既减少了河床泥 沙,又加固了堤防,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通过淤背区开发,广泛种植生态效益十分可观,符合治黄的长远利益,仍然是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的首选措 施。(山东省郛城县黄河河务局王修果果继稳张太存仲兰英)来源:水利工程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