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4426774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大学生的交往障碍及应对策略作者 郭 高 峰系(院) 教育科学学院专业 应用心理学年级 08 级学号 080701083指导教师张 海 芹日期 2012年4月 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2、: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大学生的交往障碍及应对策略郭高峰(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2) 摘 要:交往能力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人际交往是其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其大学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证,也是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大学生生理成熟程度的提前和心理发展的滞后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逐渐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当大学生走

3、向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时最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全面的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形成原因以及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成为现代教育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规律,使大学生处理好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领导等方面的关系,并为高等教师、干部、职工搞好教学、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从各方面比较全面的分析大学生交往障碍的产生原因,对交往障碍存在情况做基本的了解,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为学生教育及心理健康提供更直接的研究和解决策略,同时对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查,为进一

4、步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交往障碍 解决策略Communication: ability influe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on and person, it is ability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lay a role.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university life

5、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goo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y and life assurance, but also for the community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However, due to thei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degree of advance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lag caused by the contradictions conflicts

6、gradually affect their own growth and norma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hen students move towards the society, employers recruit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students a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7、.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ssociation barriers and find solutions to become the modern education must face and solve problems. In order to compa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

8、mmunication and the status of law, enable students to deal with students and studen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students and lead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for higher teachers, cadres, workers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provide a sci

9、entific basis, the author from the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disorder causes, on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exist to do basic understanding, in the existing data base f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vide more direct research and solution strategy, and

10、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order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asons for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provide certain basi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arrier solutions 一、对交往能力重要性的综述一、大学生在校现状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共有2003

11、所,在校学生超过2000万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万到70万人的速度增加。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总数达到532万人,200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达610万人1。七年增长了三倍多,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庞大,这种现状表明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群体中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地位。大学生本本身是一个特殊群体,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

12、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

13、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

14、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

15、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

16、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

17、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

18、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 二、对交往能力带来的障碍的综述人际交往是指人的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说明存在着交往障碍。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19、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20、。2 情感障碍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嫉妒与自卑。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2)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

21、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3)自负与害羞、孤僻。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处,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大发脾气。与熟识的人相处,常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处于心理防卫而疏远。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导致交往障碍的两个极端。(4)害羞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

22、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5)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爱则无朋,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他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3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

23、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而相同性格类型的人(同是内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难相处融洽。4 互动层次的障碍 在互动层次上,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是自我意识障碍。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通过思维起作用的一种领悟,即主体对有关自己诸方面的领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获得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之我”的理论。“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

24、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出现差距,可能是因为自我认识不准(或高估或低估)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怕别人取笑而有意高估或低估造成的。自我意识障碍是人际关系的一大心理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从社会来讲,就要加强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和教育。家庭、学校及教育机构都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自我意识。此外,人格特征、自私与猜疑、嫉妒与羞怯等心理,都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5 社会知觉,归因过程的障碍 在社会知觉、归因层次上出现的障碍,常见的有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第一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往往不太容易。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

25、人际关系的交往。因为我们认识并了解一个人,不可能只通过一次或两次交往就完成的,而第一印象又容易限制我们对人的进一步了解。 刻板印象,是在人际交往中,对一类人进行简单的概括或分类所形成的不正确印象。它使人在无形中戴上了深有偏见色彩的有色眼镜。有些种族岐视就有这方面的心理根源。 刻板印象在符合客观事实或交往对象时,有助于认识人、理解人,有助于交往;如果这种印象不符合客观事实或认知对象具有特殊性时,就会对他人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晕轮效应,也叫光环现象。“晕轮”原意指月亮周围的光环,比喻高尚的东西更高尚,丑陋的东西更丑陋。“晕轮”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作用便被叫作“晕轮效应”。在人际交

26、往中,某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特性掩盖了真相,从而给社会知觉和归因造成障碍。晕轮效应掩盖了人的本来面貌,容易产生对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还有社交恐惧、猜忌等方面。在此只浅谈以上五个方面。由于笔者阅历浅,行文必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从事此方面的学者和领导多加指导。更希望所有从事此方面的学者和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各种心理障碍,让那些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悲剧不在重演。笔者在此一并谢之!三、对形成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能力障碍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 客观因素首先

27、是家庭的影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愈来愈多。总的看独生子女的发展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由于一部分家庭家长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妥,对孩子过分的关心甚至溺爱,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诸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体荣誉感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独生子女步人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再加之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差,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有的父母离异,还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

28、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交往活动。2 主观原因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29、,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一是社会认知不当。社会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由此形成自卑心理。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情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二是遭受挫折,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

30、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在现实中,有的大学生把他们交往的失败仅仅归于一种原因,以致产生自卑心理。如有的大学生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以后他们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三是过分自尊或嫉妒。大学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和自尊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非常看重自己同别人的关系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别强的大学生会因此变得敏感而多疑。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或遭遇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往往不愿参加竞争性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嫉妒是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又一因素,在日常生

31、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比较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当确定别人的价值比自己大时,就会觉得痛苦、不服,认为别人的存在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并会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对别人的怨恨,容易趋向于寻找对方的不是或诋毁对方,以此达到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大学生因嫉妒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疏远,紧张乃至冲突,可谓不胜枚举。轻微的嫉妒是一种压力,使人产生积极的竞争行为,但严重的嫉妒会导致更多的敌意、仇视和攻击言论。因而嫉妒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或障碍的重要因素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大学生活的的建议1、正确的看待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 , 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 , 有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 , 悦纳自己。具体来说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 , 评价自己

32、 , 同时要接受自己 , 喜欢自己 , 满意自己 ,有自豪感、成功感、顺心感和愉快感; 能确定适度的奋斗目标 , 有积极的自我体验 , 开朗、乐观 , 对生活充满憧憬;能够冷静地、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满信心地认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 既不 “夜郎自大 ” , 也不盲目自卑 ,在人际交往中 , 确定自己的角色 , 摆正自己的位置。2、发展为动力 , 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 如何加强人际交往 , 是每一位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 , 有着独特的交往原则和技能技巧。只要有可能 , 就要努力提

33、高自己 , 改进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大学生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 , 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 ,不论是水平比自己高的 , 还是水平比自己低的 , 我们都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通过不断地学习 , 提高自身的品质。3、客观地了解别人大学生在与别人接触时 , 对别人的印象不完全是直接获得的 , 而往往是间接推断的结果 , 间接推断往往会带有不少客观因素 , 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要尽量避免人际交往中认识偏差的影响 , 充分认识它们的规律; 其次积极对待他人的情绪 , 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心声 , 感同身受 , 将心比心; 最后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 , 避免自己对他人产生绝

34、对化要求 , 不要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来要求别人。4、积极的自我暗示在交往中 ,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不良交往情绪时 , 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 我不过是这么多同学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 谁也不会对我特别留意; 或者告诉自己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用这种自我暗示 , 不断提醒自己 , 逐步摆脱过于关注他人评价的思维方式。5、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 , 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益的交往空间。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容 , 增加交流机会 , 扩大交往的范围 , 让学生有广泛地与人交往的机会 , 既在交往的实践中锻炼自己 ,又在互相帮助、

35、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 , 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开设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 掌握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 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 ,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 找到问题症结 , 增强调适人际关系的能力五、研究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它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同学以及老师等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参考文献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6、(1)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黑幼龙,人际交往必胜秘诀4 吴继霞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 欧居湖、徐建奇主编:心理学与大学生,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版6 金和编:卡耐基社交训练教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版2005版。7 费文晓主编:心灵的成长与交流,四川科学技术出2002版8 P福加斯(澳)著,张保生等译:社会交往心理学人际行为,湖南出版社1992版。9 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 吕秋芳、齐力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华文出版社2002版请查阅百度: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_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_百度文库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_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 - 第 6 卷第 1 期 2004 年 3 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 ur nal o f A nhui U niver sity .4页 浏览:805次 . 2010-1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