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上传人:be****l 文档编号:7441232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5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TD_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说明(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项目名称规划技术研究文档编号版 本 号V0.0.1作 者钟华所有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本资料与其包含的所有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与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文档更新记录日期更新人版本备注2006-3-29钟华V0.0.1创建文件目 录1 总述1.1 市概况2 TD-LTE网络架构简介TD-LTE无线网络构架如下图:图31 TD-LTE无线网络构LTE的系统架构如上图所示。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B构成

2、,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互连,每个eNB又和演进型分组核心网通过S1接口相连。相比于3G网络,LTE网络架构中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更加趋于扁平化,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能够满足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2.1 eNBeNB具有下述功能: 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功能,如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上/下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 UE附着时的MME选择。由于eNB可以与多个MME/S-GW之间存在S1连接,在UE初始接入到网络时,需要选择一个MME进行附着 提供到S-GW的用户面数据的路由 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与传输。系统广播消息的容可以来自MME或者操作维护,eNB负责按照

3、一定的调度原则向空中接口发送系统广播信息 寻呼消息的调度与传输。eNB在接收到来自MME的寻呼消息后,根据一定的调度原则向空中接口发送寻呼消息 IP头压缩与用户数据流的加密 测量与测量报告的配置2.2 MMEMME具有下述功能: NAS信令与其安全;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 P-GW和S-GW的选择 跨MME切换时对于MME的选择 在向2G/3G接入系统切换过程中SGSN的选择 鉴权、漫游控制以与承载管理 3GPP不同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终结于S3节点) 信令面的合法监听2.3 SAE-GWSAE-GW具有下述功能: S-GW和P-GW,S-GW作为

4、面向eNodeB终结S1-U接口的网关,负责数据处理 P-GW与分组数据网(PDN)连接 S-GW和P-GW接受MME的控制,承载用户面数据S-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当eNodeB间切换时作为本地锚定点并协助完成eNodeB的重排序功能 在3GPP不同接入系统间切换时的移动性锚点(终结在S4接口,在2G/3G系统和P-GW间实现业务路由) 合法侦听以与数据包的路由和前转 根据每个UE、,PDN和QCI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相关计费P-GW的主要功能有: 分组数据包路由和转发 3GPP和非3GPP网络间的Anchor功能 UE IP地址分配,接入外部PDN的网关功能 基于用户的包过滤 合法侦听

5、计费和QoS策略执行功能 DIP功能 基于业务的计费功能 在上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送级标记 上下行服务等级计费以与服务水平门限的控制 基于业务的上下行速率的控制2.4 HSSHS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库。主要功能包括: 存储用户相关的信息 签约数据管理和鉴权,如用户接入网络类型限制、用户APN信息、计费信息管理 支持多种卡类和多种方式的鉴权 与不同域和子系统中的呼叫控制和会话管理实体互通等2.5 CG3GPP R8版本EPC架构中计费节点为S-GW和P-GW,S-GW产生的计费信息类似于SGSN;P-GW产生的计费信息类似于GGSN。计费点将计费话单送至计费网关CG,由CG完成计费话单的

6、检错、纠错和话单的合并,并完成话单格式的转换,然后将计费话单以标准格式送至运营公司的计费系统。2.6 DNS为EPC核心网网元和终端提供域名解析功能。3 大唐移动TD-LTE设备简介需添加设备能力、参数详细说明4 覆盖解决方案4.1 典型场景划分典型场景就是将具有相似无线传播环境和业务类型的一类区域的化化分为一种典型场景。各种场景的分析基本应该涵盖绝大多数网络中遇到的实际环境。场景划分太粗会造成规划误差较大;而场景划分太细会增大规划的复杂度和每种场景的适用围。所以针对不同的规划需求有不同的场景划分方案。根据参考文献TD业务覆盖场景研究与分析,典型场景可以划分为密集城区,普通城区,郊区,农村,公

7、路/干道和室环境6种类型。对于每种场景,其详细的参数描述在一下章节中详细讨论。4.1.1 密集城区密集城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密集两个字上面。建筑物无论是否规则排布,相互之间几乎都是紧邻在一起。密集城区的划分原则如表5-1。表5-1 密集城区场景描述典型场景密集城区包含地物类型CBD中心商务区DENSE URBAN密集城区非规则地形DENSE BLOCK BUILDING密集成排建筑特征描述金融区,中心商务区,建筑物密集,高度超过40米。建筑物排布不规则,高度密集,间隙小。建筑物排布规则,高度密集,间隙小。穿透损耗In car: 5dBIn car: 5dBIn car: 5dB1520dB视具

8、体情况而定1520dB视具体情况而定1520dB视具体情况而定阴影衰落标准差11.711.711.74.1.2 普通城区普通城区与密集城区的差别主要在建筑物的密度上。从航拍图片上来看,无论是规则还是不规则排布的建筑物,相互之间一般有比较清晰的街道或者绿地将建筑物相互之间区分开来。普通城区的划分原则如表5-2。表5-2 普通城区场景描述典型场景普通城区包含地物类型BLOCKBUILDINGMEAN URBAN成排建筑物普通城区非规则地形特征描述规则排布的建筑物,相互之间通过较大块的空场或者绿地相互分隔开。建筑物平均高度达到30米。不规则排布的建筑物。通过不规则的街道排布或者绿地可以将建筑物相互之

9、间很明显的区分开。穿透损耗In car: 5dBIn car: 5dB 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阴影衰落标准差9.49.4表普通城区场景描述4.1.3 郊区在郊区环境下,建筑物的排布非常稀疏,同时多以低矮建筑物为主。另外在城区和郊区中的一些大面积绿地或者空场,也属于郊区环境。因此,相对来说,环境较为开阔。郊区的划分原则如表5-3。表5-3 郊区场景描述典型场景郊区包含地物类型OPEN IN URBAN 城区开阔地(无植被)PARK城区开阔地(有植被)RESIDENTIAL (郊区小别墅群落)INDUSTRIAL (工业园区)MIXED SUBURBAN 郊区非规则地

10、形特征描述密集城区、普通城区和居民区附近的一些空场或者开阔地,没有任何植被。凡是有植被的空场或者开阔地,包括:公园、高尔夫球场,墓地以与其他的一些娱乐场所等。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在郊区的一些小别墅居住区。这些小别墅区一般战地面积不大,楼层也不高,周围有大块的绿地包围。建筑物平均高度低于15米。这里主要是指工业园区和城区环境。厂房面积宽大,建筑物低矮。如:徐汇区宜山路附近或者金桥一带的工业园区。建筑物高度低于20米。离散、不规则排布建筑物或者居民区,相互之间间隔很大。穿透损耗I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I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1216dB视具体情况而定1216dB视具体

11、情况而定阴影衰落标准差7.27.27.27.27.24.1.4 农村以往的网络建设中,由于建网成本的限制,农村多以公路、铁路、国道等为重点覆盖目标,周围的村庄和乡镇以与开阔地带的覆盖要求会低一些。由于公路/干道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作专门描述,因此这里的农村覆盖场景描述将不包括公路/干道方面的覆盖。农村的划分原则如表5-4。表5-4 农村场景描述典型场景农村包含地物类型OPENLANDVILLAGERURAL田野、荒地乡村农村非规则地形特征描述典型农村环境,远离市区,有着大块大块的土地郊区中一些非常小型的建筑群落,如:小的村庄等典型农村环境,偶尔出现一些稀疏的建筑物,如:仓库,农场等。穿透损耗Out

12、door:0Indoor: 5dBIndoor: 5dB阴影衰落标准差06.26.24.1.5 交通干道这里的公路/干道主要考虑在覆盖其他场景时无法兼顾,或者需要特定解决方案的部分。公路/干道的划分原则如表5-5。表5-5 公路/干道场景描述典型场景公路/干道包含地物类型城区商业街、步行街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和省级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特征描述人流量大,话务密度高,属于热点区域。如:的路步行街。车速快,车流量大,话务密度低。属于重点覆盖区域,社会价值高。穿透损耗Outdoor:0dBIn car: 5dB阴影衰落标准差11.764.1.6 山区山区环境主要对应国、外一些多山的环境,其地形起伏较大,

13、对无线信号的阻挡非常严重。这些环境下的覆盖目标主要是绕山而行的一些公路以与周边的一些小村庄。在站址选择方面,站址多数选择在山顶或者半山腰。其传输、电源等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建设铁塔。山区场景的划分原则如表5-6。表5-6 山区场景描述典型场景旅游景点包含地物类型Hilly Terriansightseeing in HT丘陵地形山区旅游景点特征描述普通丘陵环境名山大川,峡谷漂流。穿透损耗In car: 5dBdeep Indoor: 8dB阴影衰落标准差864.1.7 室场景室覆盖场景的划分原则如表5-7。表5-7 室场景描述典型场景室包含地物类型宾馆、饭店、写字楼、大型

14、商场、机场、火车站、会展中心、主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大楼、集贸市场、地下超市、地铁。特征描述一般按照其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的三类:1、开阔,人群密集,穿透损耗小;如:集贸市场和大型商场;2、隧道,地铁,电梯;3、宾馆,酒店,写字楼;穿透损耗3dB(light textile)1320dB(block walls)同时考虑墙壁和楼板的穿透损耗。其中:墙壁的损耗典型值为0.30.5dB,楼板损耗待定4.2 传播模型校正传播模型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传播模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运营商是否比较经济合理的投资且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下面介绍传播模型校正的流程以与具体按照此流程给

15、出一个地区传播模型校正的方案。4.2.1 传播模型校正流程传播模型校正的过程如下:前期准备工作站址选择和路线确定站点架设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校正和结果输出生成报告4.2.1.1 前期准备工作由于模型校正涉与到CW测试和数据软件处理等工作,为了保证模型校正的准确度,在项目开始之前,要做如下准备工作。软硬件的准备工作:发射机:能够进行发射连续波(CW)的发射机,要求发射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43dBm(20W),且在D频段可自由设置频率接收机:能够进行RF射频接收的宽带扫频接收机,能完成干扰测试和CW波的数据采集,要求对CW波的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20dBm发射天线:要求采用全向垂直极化天线,要求

16、提供完整的天线参数包括天线方向图GPS接收机: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要求GPS接收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能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数字地图:更新期限为1年,城区地图精度要求达到20m或更高,郊区农村的地图精度达到50m以上,并且地图上的地物类型比较齐全软件:Span规划软件,要求工作站的配置不低于1GHz的CPU和512M的RAM;路测软件,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能完成接收机、GPS接收机的管理,并具备强大的后台数据处理功能其他辅助测试工具:手提电脑、频谱分析仪、驻波分析仪、数码相机和指南针等,帮助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是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人文环境以与2G网络的基站分布情

17、况,然后拟定需要完成的模型校正数量。详尽、准确的需求分析是顺利完成模型校正工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地区,密集城区、普通市区、开阔地和农村这四个模型是最基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需求分析。在完成需求分析之后,就进入了模型校正的选点工作。4.2.1.2 站址选择和路线确定在具体的选点和路线确定上,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尽可能选择服务区具有代表性的传播环境,对不同的人文环境需分别设立站点。测试站点条件必须能代表典型站点条件,包括天线挂高、周围地物地貌等。选定的站址要能覆盖尽可能多的地物类型,使每一种地物类型在得到校正后都能得到一个相应的修正值。路线选择上要求尽可能多通过各种地物类型,

18、测试数据分布尽量均匀。测试路线一般采用“S”型路线,避免同心圆式的路线。4.2.1.3 站点架设和数据采集站点架设和数据采集是整个模型校正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站点架设合理、采集数据是否达到要求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校正结果。站点架设主要充分考虑天线的架设高度和位置,通常要求天线的高度比天面的高度高出5m以上,天线的安装位置在近距离(150m)没有遮挡。接收机的天线需放置到车顶,以消除人体和车体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对发射机进行设置,功率一般在10W到40W之间。对测试频段进行扫描,寻找干净的频点,并记录。车速限制:依据氏定理,若取本征长度为40,数据密度为50个样点/40,接收机采样速率n个/秒,车

19、速。尽量选取路中间的路线进行测试,且车速匀速不变道。纵向和横向的街道尽量采集一样数量的样本。每个站址至少测试4个小时。4.2.1.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是将测试中带入的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滤除,完成地理化平均和数据偏移修正操作,然后转化为模型校正的文件格式。下面分别介绍这三项数据处理工作。数据预处理:主要完成不合理数据的滤除,数据的离散以与格式转化操作,具体设置要求和条件如下:过滤数据:滤除掉没有经纬度信息的数据。滤除掉经纬度有飘移的数据。滤除掉超出接收机灵敏度围的数据。离散数据:GPS的采样速度比数据的采样数度要慢,这样一个GPS对应多个采样点,通过按时间顺序对数据插,将数据平铺到测试路线上。格

20、式转化:将完成上面两项操作的数据转化为地理平均所需要的格式。数据的地理平均:地理平均主要是为了获得特定长度的区域均值,然后利用这些均值进行模型校正。这个长度的选择除了要遵循慢衰落规律外,还应考虑地图精度的影响。对于3G频段来说,40个波长对应约6m。则处理手段为:将测试路线分段,每段6m,每段的数据取均值,作为该路段中心的场强值。地理平均完的数据还需要进行格式转化,以满足模型校正对文件格式的要求。数据偏移修正:因为经纬度总会有一些误差,而且他并不能与地图做到完全的对应,这样有一些数据会偏移原来的测试路线,从而改变了数据所属的地物性质。必须用专用的数据经纬度修正软件修正,这是一个手动搬移的过程,

21、来达到数据和地图的最佳匹配。4.2.1.5 模型校正和输出结果描述校正所得的模型和实际测试环境的拟合程度用校正后的误差的均方差性能RMS Error来衡量。目前业界普遍认为RMS Error8dB时,可以认为所得的校正模型与实际环境是贴近的,该模型是准确的,可以作为网络规划的依据。这里推荐使用自动校正,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得出满足误差均值和均方差性能的最佳模型参数。Span提供对模型某一个参数的校正,也提供对某几个参数同时校正。这需要对模型参数的循环校正,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误差均值和均方差性能,最后输出校正结果。4.2.1.6 生出报告最终的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容:项目总结报告。所有原始资料,包括所有

22、的记录表格、图标、测试数据、分析数据、照片和阶段性报告等。4.3 链路预算链路预算是评估无线通信系统覆盖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无线网络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网络规划中覆盖规模估算的基础。通过链路预算,可以估算出各种环境下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再选择合适的传播模型即可估算出各种环境下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面积。从而估算出各覆盖环境下的基站数目,获得整个网络的大致规模,为后继建网投资核算提供覆盖规模方面的参考。同时链路预算也为后期的仿真工具规划提供了两个重要数据最大允许路径损耗和初始站间距。因此,链路预算对网络规模的估算,后期规划基站布站的基准参考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信道分类,链路预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

23、。q 控制信道链路预算方法q 业务信道链路预算方法4.3.1 业务信道链路预算方法LTE的业务信道链路预算可以有两种方式。q 由覆盖目标计算覆盖半径根据系统覆盖速率目标,通过仿真获得对应的解调门限,计算系统发射机一定的功率配置下可覆盖的区域距离。该方法可用于覆盖规模估算,即估算覆盖目标区域面积所需基站数量。覆盖目标资源配置链路仿真解调门限传播模型覆盖半径站址规模Figure 3-2由区域面积计算覆盖速率流程q 由覆盖区域面积计算覆盖速率根据已有站址和覆盖区域,计算系统发射机一定功率配置下覆盖区域边缘可达到的用户质量,对应于一种速率等级。该方法可用于估算已有小区 (例如原有3G小区) 区域,用户

24、可体验到的速率。覆盖速率资源配置链路仿真解调门限站址规模传播模型覆盖半径Figure 3-2由区域面积计算覆盖速率流程4.3.2 控制信道链路预算方法下行控制信道包括:PBCH、PHICH、PDCCH&PCFICH上行控制信道包括:PRACH、PUCCH控制信道链路预算与业务信道链路预算比较:业务信道控制信道速率BLER系统资源(RB数)时隙系统配置码字带宽MCS等级链路仿真解调门限CIR&SNPL业务信道邻区干扰负荷控制信道邻区干扰负荷边缘用户目标SNR最大路损传播模型覆盖半径Table 45 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链路预算比较4.3.3 密集市区链路预算结果传播模型+5db损耗4.4 覆盖估算

25、根据TD-LTE规模试商用网第一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TD-LTE规模试商用网第一阶段工程拟覆盖区域如下表所示:城市区域名称区域描述面积(km2)TD-LTE基站数基站站距(km)共址站数共站率路中心商业区+政务区5.979360.4382672%市政府政务区3.129250.3801872%奥体商务区中心商务区8.239250.6171768%仙林大学城高校园区9.995370.5582465%江宁科技园科技园区10.57420.5393071%江宁大学城高校园区11.15350.6062571%合计49.0622000.53214070%其中,包含两个主测区。路主测区包含19个TD-

26、LTE宏站,5个TD-LTE室分系统,覆盖面积2.064平方公里,站间距354米;江宁科技园主测区包含19个TD-LTE宏站,2个TD-LTE室分系统,覆盖面积3.383平方公里,站间距453米。其覆盖区域在地图上表示为:图市TD-LTE规模试商用网第一阶段工程拟覆盖区域示意图根据链路预算与平均站间距来看,满足控制信道连续覆盖,边缘速率下行大于1Mbps,上行大于250Kbps的要求。4.5 站址选择5 无线参数设计5.1 频率规划5.1.1 频率方案和2G/3G的频率规划相比,LTE为单载波小区系统,并且具有更大的频谱带宽以与更高的吞吐量,在频率资源配置固定的情况下,空口可用频点数相对大大减

27、少,频率规划的相关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将传统意义上复杂的频率规划工作,转移到基于LTE大带宽的调度算法以与ICIC相关算法上,这样调度算法以与ICIC就承担着降低系统干扰、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重任。基于以上分析,LTE频率规划的工作,就是将可用的频谱资源如何划分,可用频谱资源划分为多少可用频点,相邻频率带宽交叠带来的干扰评估,如何考虑小区间干扰的问题等。鉴于此,从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以下配置方案:(假设可用频谱资源固定)。对于用户数少,并且QOS要求不高的区域,建议配置比较小的系统带宽,比如3M/5M/10M等,这样可用频点数就大大增加,可以采用异频组网,降低系统干扰,提升系统性

28、能;对于调度以与ICIC算法的复杂度要求也会大大降低。对于用户数多,并且速率需求较高的区域,建议配置较大的系统带宽,比如10M/15/20M等,这样不可避免需要采用同频组网,这样只能依靠优秀的调度算法以与ICIC算法减轻小区间干扰,提高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目前现有的LTE(TDD/FDD)组网方案有如下几个:1、方案一:同频组网LTE 总频带20MHz,每小区共享20M带宽,频率复用因子为1。2、方案二:异频组网LTE 总频带60MHz,每小区使用不同的20M,频率复用因子为3。3、方案三:频率移位频率复用(FSFR:Frequency shifted frequency reuse)基本思想

29、:小区中心频点不同,小区带宽部分重叠的N 个频带,分别分给相邻的三个小区作为各自的系统带宽。即使用与网络部署可提供的载波宽度小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相邻小区尽量错开其中心频点,并保证一定程度的带宽重叠。如下图所示,以小区部署采用三扇区的方式、载波宽度为20MHz,基站设备的系统带宽为10MHz 为例,可以看出,相对于平均使用系统带宽为20MHz 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不同小区所受到的干扰均有所降低。同频组网异频组网FSFR频率利用率高低中小区间干扰强弱中峰值速率高低中边缘性能差良中干扰抑制困难容易中现有的LTE 同频组网和异频组网分别有小区间控制信道相互干扰和频谱效率低的劣势。FSFR 组

30、网方式使用载波宽度小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相邻小区尽量使用不相邻的呃子频带进行部署,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PCFICH、PDCCH 与PHICH 的小区间干扰,对于其他公共信道PBCH、PSS、SSS 以与PUCCH 和PRACH,使其物理资源频域错开,有效的避免了公共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在克服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支持较高的频谱效率,兼顾网络的QoS 与数据速率。该方法无需对发射功率进行限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基站资源浪费的不足,降低功耗。简单易行,不会增加网络部署成本。我司目前持有该方法专利一项。5.1.2 E-UTRA绝对频点号的分配5.1.2.1 频率间隔名义上相邻的两个E-UTRA载波频率的间隔

31、定义如下:Nominal Channel spacing = (BWChannel(1) + BWChannel(2)/2 其中BWChannel(1)和BWChannel(2)是两个相邻E-UTRA载波的信道带宽。5.1.2.2 信道栅格如果全频段的信道栅格是100 kHz,那么载波的中心频率必须是100 kHz的整数倍,由此可知频率间隔也是100 kHz的整数倍。5.1.2.3 载波频率和绝对频点号E-UTRA上行和下行的载波频率对应的绝对频点号围为0 - 65535,下行的载波频率(用MHz表示)和绝对频点号的关系如下:FDL = FDL_low + 0.1(NDL NOffs-DL)其

32、中FDL_low和NOffs-DL关系如table 5.7.3-1,NDL是下行的绝对频点号。上行的载波频率(用MHz表示)和绝对频点号的关系如下:FUL = FUL_low + 0.1(NUL NOffs-UL)FUL_low和NOffs-UL的关系如table 5.7.3-1,NUL是上行的绝对频点号。表格 5.1.21E-UTRA channel numbersE-UTRA Operating BandDownlinkUplinkFDL_low MHzNOffs-DLRange of NDLFUL_low MHzNOffs-ULRange of NUL1211000 5991920180

33、00180001859921930600600 - 119918501860018600191993180512001200 194917101920019200199494211019501950 23991710199501995020399586924002400 2649824204002040020649687526502650 27498302065020650 207497262027502750 344925002075020750 21449892534503450 37998802145021450 2179991844.938003800 41491749.9218002

34、1800 2214910211041504150 474917102215022150 22749111475.947504750 49991427.92275022750 229991272850005000 51796982300023000 231791374651805180 52797772318023180 232791475852805280 53797882328023280 233791773457305730 58497042373023730 2384933 A19003600036000 3619919003600036000 3619934 A201036200362

35、00 3634920103620036200 363493518503635036350 3694918503635036350 369493619303695036950 3754919303695036950 375493719103755037550 3774919103755037550 3774938 D25703775037750 3824925703775037750 3824939 F18803825038250 3864918803825038250 3864940 E23003865038650 3964923003865038650 396495.1.3 国TDD频谱资源

36、的部署情况表格 5.1.3中标黄底的频段信息,为TDD系统在中国国的频段使用信息,将用于TD-SCDMA和TD-LTE系统共同运营。根据TDD系统的频段划分和运营情况,本文档有如下假定:1) TD-SCDMA系统室分布系统均工作于A/F/E频段2) TD-LTE系统室分布系统工作于E频段23202370MHZ,50MHZ室外分布系统工作于D频段25702620,50MHZE频段的基本部署规划1) 考虑与室外雷达系统有不可规避的干扰,E频段目前可用于技术实验网,规模运营时只规划用于室;2) E频段用于室有可能同时部署TD-SCDMA或者TD-LTE系统,如将23202330分配给TD-SCDMA

37、,23302370留给LTE;3) E频段用于室需要考虑与WLAN的干扰情况,尽量的工作在靠近2320MHZ的较低频段,23602370频段与WLAN相互干扰较难规避,可作为备用或者扩充频段。D频段的基本部署规划1) D频段目前可用围为25702620MHZ,中国移动在争取向两边扩充;2) 考虑2620有FDD LTE的工作频段,D频段各预留5MHZ的保护带宽,即工作于25752615MHZ频段;考虑室外用户的切换,D频段有可能引入室。5.1.4 LTE试验网频率规划根据中移动LTE试验网可研报告,试验网分配频段为:工信部批复,TD-LTE试商用网第一阶段可以使用D频段(25752615MHz

38、)、E频段(23502370MHz)基于如上考虑,频率规划为:采取室分宏站异频组网避免干扰,E频段用于宏站,D频段用于室分布系统根据TD-LTE规模技术试验-六城市测试-无线网络性能与网络质量测试规要求,大部分宏站室外测试用例均要求配置频率2.6G,带宽20M,同频组网室分系统考虑用户高峰值速率体验,采用20M系统带宽同频组网需要特别考虑规避邻区干扰的场景可按照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配置,以便规避同频干扰。5.2 PCI规划方案小区ID是物理信道中扰码初始值生成的主要决定信息。共享信道中传输的信息比特较多,其需要区分小区,用户,与子帧位置,扰码的初始值确定相对较简单,由小区ID,子帧号,R

39、NTI共同决定,并分别占用不同位。对于控制信道中传输的信息比特较少,其对扰码的随机性要求更高,初始值由小区ID,子帧号,RNTI共同决定,为增大初始值的差异程度,子帧序号和本小区ID需进行联合初始。广播信道只需区分小区,因此其初始值只由小区ID决定。物理各信道扰码初始值生成方法如下:物理信道类型第二个移位寄存器(m序列)的初始值 (从LSB开始)初始化周期PUSCHCell_ID+ Subframe_Num 29 + RNTI 214子帧PDSCHCell_ID + Subframe_Num 29 + q 213 + RNTI 214子帧PMCHMBSFN_Area_ID + Subframe

40、_Num 29子帧PUCCH(2 Cell_ID+ 1) (Subframe_Num+1) 216 + RNTI子帧PDCCHCell_ID+ Subframe_Num 29子帧PCFICH(2 Cell_ID+ 1) (Subframe_Num+1) 29 +Cell_ID 子帧PHICH(2 Cell_ID+ 1) (Subframe_Num+1) 29 +Cell_ID 子帧PBCHCell_ID四个无线帧表格 5.1.41 TD-LTE系统物理信道扰码序列生成方式由上表可见,小区ID是物理信道中扰码初始值生成的主要决定信息,特别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小区ID的相关性决定了控制信道扰码的相

41、关性,对信道的干扰白化起着关键的作用。5.2.1 PCI规划原则小区的PCI 规划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各个物理信道/信号对PCI 的约束。包括:1. 约束条件1:主同步信号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之间模3 的余值不同即:mod(PCI1 ,3) mod(PCI2,3) 原理:相邻小区必须采取不同的PSS 序列,否则将严重影响下行同步的性能。2. 约束条件2:辅同步信号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除以3 后的整数部分不同即:floor(PCI1/ 3) floor (PCI2 / 3) (此约束条件较弱)原理:相邻小区采用的SSS 序列也需要不同,否则也将影响下

42、行同步性能。由于SSS 信号序列由两列小m 序列共同决定。只要N (1)ID和N (2) ID不完全一样即可,约束条件1 已经保证了相邻小区的N (2) ID不同。所以,此约束条件相对较弱。3. 约束条件3:PBCH 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不同,即:PCI1 PCI2原理:加扰广播信号的序列初始序列需要不同。广播信道的扰码初始序列有Cellinit = NCELLID 。4. 约束条件4:PCFICH 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模2 倍的小区RB 个数后的余值不同,即:mod(PCI1,2 ) mod(PCI2 ,2 ) 1 2此条件隐含在约束条件1 中。原

43、理:相邻小区的PCFICH 映射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同。5. 约束条件5:DL-RS 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模6 的余值不同,即:mod( ,6) mod( ,6) 1 2 PCI PCI此条件隐含在约束条件1 中。原理:相邻小区的DL-RS 映射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同。6. 约束条件6:UL-RS 对小区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PCI 模30 的余值不同,即:mod( ,30) mod( ,30) 1 2 PCI PCI此条件隐含在约束条件1 中。原理:上行参考符号UL-RS 采用的基序列不同,即保证相邻小区的UL-RS 中的q 不同,q由u,v 来决定。u 由f (ns)

44、gh 与PUCCHss f 或PUSCHss f 来确定。当mod( ,30) mod( ,30) 1 2 PCI PCI时,PUCCHss f 会不同,可以保证很大概率上的q 值不同。5.2.2 PCI列表规划目前只规划一个PCI,则PCI列表(最多支持8个)可以只填写一个,如果PCI列表中PCI数目未达到8个,可以只按照实际数目填写;另外,PCI值可以不填写,eNB在激活小区时会自动从PCI列表中选择一个PCI值进行配置。后期考虑进行PCI列表规划。5.2.3 LTE试验网PCI规划目前PCI的分配是创新中心根据规避原则和地理信息用软件直接分配出来的,更换站点与室分站点由现场手动分配。5.

45、2.4 后期PCI规划实现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可对规避原则做适当调整,最佳分配应该有软件实现,该需求已提交软件开发。5.3 时隙配比方案时隙转换点可以灵活配置是TD-LTE系统的一大特点,非对称时隙配置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流量的不对称性,提高频谱利用率,但如果基站间采用不同的时隙转换点会带来交叉时隙的干扰,因此在网络规划时需利用地理环境隔离、异频或关闭中间一层的干扰时隙等方式来避免交叉时隙干扰。5.3.1 上下行时隙规划TD-LTE共支持7种上下行时隙比例配置,如表所示:TD-LTE 系统中,上下行子帧配置主要与网络的业务类型和上下行的业务比例有关,如果下行业务较多,配置的下行子帧就需要多一些

46、,如果上行业务较多,配置的上行子帧个数就需要多一些。目前,网络中主要支持的业务可以分为话音业务(VoIP)和数据业务(网页浏览、FTP 下载等)两种类型。对于VoIP 业务,属于对称业务,上下行子帧比例均等即可,但实际上上下行单个子帧的数据承载能力不同,一般是上行资源受限,因此在组网规划中需要考虑实际的业务需求,适当调整上下行子帧的比例;对于网页浏览和下载等数据业务,下行子帧承载的业务量较大,需要配置较多的下行子帧。时隙规划主要考虑因素:1. 业务特性:根据业务特性、上下行频谱效率确定时隙比例2. 多系统共存:考虑多个系统的业务吸收特性、交叉时隙干扰5.3.2 特殊子帧时隙规划 TD-LTE共

47、支持9种特殊子帧时隙比例配置,如下表所示。特殊子帧由DwPTS,GP 和UpPTS 三个时隙组成,GP 的时间长度包含下行信号传输到终端的时间和上行信号传输到基站的时间之和(RTT ),以与终端从接收转换为发送的切换时间(T UE,Rx- Tx),用公式表示为GP =RTT + T UE,Rx- Tx。其中,RTT 的大小由小区边缘用户的RTT 决定,取决于小区半径的大小;终端的上下行切换时间则相对较小,一般认为是20s ,因此特殊子帧的配置需要更多的考虑小区的覆盖围。特殊时隙的DwPTS 可以用来传输数据,UpPTS 可以用来传输SRS 或者随机接入信息,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资源,GP 的长

48、度一般满足覆盖距离即可,没有必要配置太长;UpPTS 目前只有1、2 两个符号长度配置,主要是考虑到上下行切换时延、远端干扰等因素,UpPTS 的信道质量相对于DwPTS 来说,更难得到保证,因此DwPTS 的长度一般比UpPTS 要长;另外,如果UP用来传输Preamble 的话,需要配置成2 个符号。特殊时隙规划需考虑因素:1. 小区覆盖距离:决定了GP的数目2. PRACH配置:PRACH格式4配置在UP中,必须2个UP符号3. 传输效率:Dw可以传输效率,如果不存在远端干扰,可以较多符号4. 多系统共存:多系统共存时,考虑交叉时隙干扰5.3.3 参数推荐值说明:1. 此处给出的参数推荐

49、值是目前现场测试中最常用的配置形式,今后的组网配置中需要根据业务需要和小区覆盖距离确定相应参数;2. 特殊子帧配置的推荐值仅考虑了Normal CP 的情况,如果覆盖围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考虑Extended CP 相关的配置。5.3.4 LTE试验时隙规划5.4 功率规划方案5.4.1 小区功率规划功率规划应该综合考虑站间距和链路预算结果,发射功率越大,越能够补偿路径损耗和信号衰落等的影响,则其覆盖越远,覆盖性能越好。但是实际组网必需考虑小区间干扰的影响,发射功率不可能随意设置。进行功率规划时应确保下行总发射功率不超出小区下行最大发射功率,当CRS功率取值为15时,在各个下行物理信道的

50、EPRE与CRS EPRE相等的配置下,小区发射功率为45.79dBm,接近但未超过配置的小区下行最大发射功率。按照附件中的分析,当ISD = 500米时,不需要下行以最大功率发射,但为了保证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暂时取最大功率值。5.4.2 各信道功率偏置下行功率分配涉与到11 个参数,分别与7 个功能信道/信号相关。根据这些信道承载的信息级别不同,分为两个大类:公共类,和专属类。公共类信道一般以覆盖为准则设定其功率,专属类信道一般考虑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实时的以容量为准则调整功率。需要整体综合考虑这11 个参数,使得不同的信道之间覆盖平衡。 MIB变量名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取值围默认值取值分析ce

51、llPschPowerPschPowerPSCH功率-6.30和CRS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cellSschPowerSschPowerSSCH功率-6.30和CRS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cellPchPowerPchPowerPCH功率-6.33为平衡各个下行物理信道的覆盖,对承载PCH的PDSCH的发射功率进行提升cellPdschSibPowerPdschSibPowerPDSCH功率-6.33为平衡各个下行物理信道的覆盖,对承载SIB的PDSCH的发射功率进行提升cellPcfichPowerPcfichPowerPCFICH功率-6.30和CRS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cellPhichPower

52、PhichPowerPHICH功率-6.30和CRS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cellPdcchPowerPdcchPowerPDCCH功率-6.30和CRS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PDCCH,PCFICH,PHICH 三个控制信道同处在控制域,他们之间功率资源是共享的,小区之间又是相互干扰的;研究思路一般是考虑PCFICH,PHICH,PDCCH 公共域属于小区公共资源,功率资源规划时以满足覆盖为准则。PDCCH 专属域属于UE 特定的资源,性能优化阶段重点考虑PDCCH 专属域的调度,与功率资源分配算法。 考虑到链路预算中各信道覆盖基本平衡,因此偏置值如上表所示,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覆盖情况进行调整5.5

53、TA区规划方案5.5.1 TA 区域规划建议3G网络的RA/LA 区域划分,是考虑寻呼信道容量和RA/LA 更新的信令开销的折衷,RA/LA区域面积是综合考虑寻呼能力和信令更新次数的结果。因此,在LA 与RA 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密度与用户移动速度。如果某一区域用户密度不高,但移动很频繁,且速度很快,例如地铁、火车沿线等,则需要将RA 设置较大,尽量减少RAU 的发生;而如果某一区域用户密度较高,且移动不频繁或者移动速度很慢,如办公区域或者家庭住宅区等,TA 设置可以相对较小。TA List 的设计,使得TA 区域规划更富灵活性,对上述的场景除了可以设计不同的TA 区域大小,还可以通过配置TA

54、 区域用户的TA List 来解决。不过考虑到TA List 是用户级配置,TAList 加长将影响每个用户的NAS 信令长度,所以不建议TA List 中TA 数过多。TA List 的主要作用仍然是防止TA 区边缘的用户频繁发起TAU。使用TA List 可分为两种思路:1. TA 区域仍按传统划分方式确定,TA List 的主要作用是防止TA 区边缘的用户频繁发起TAU,此时TA List 中TA 数必然较少,为13 个左右。2. TA List 按照UE 优化,例如可按UE 行为统计特征将多个TA 配置入UE 的TA List 中,减少UE 的TAU。但TA List 中TA 数增多的

55、结果是TA 的覆盖面积收缩,并且TA List 的配置取决于MME 处的UE 特性统计。5.5.2 LTE 系统TA 区域划分步骤根据寻呼开销选定寻呼容量,例如nB=T,每无线帧PO 数1,Ns=1, 寻呼列表(pagingRecordList)中只考虑6 个UE,占用的资源在4 个PRB 左右。寻呼支持的用户数144 万。然后选定TA List 中的TA 数,考虑到NAS 消息长度与TA List 的配置灵活性,平均TA 数不宜过多,可暂取2;此时每个TA 平均可支持166 个小区。36 平方公里对比密集市区与商业办公区,如果考虑到商业办公区有大量的室分布小区需与室外小区共TA,则TA 的面

56、积在同等情况下需要收缩到密集市区的1/9。CellID 规划中,需对小区进行小区簇的划分,每30 个小区一个簇,分为17 个簇,504 个小区ID。可考虑3-4 个簇为一个TA 区。在用户数不多的小型试验网络,可考虑只设置一个TA 区。5.5.3 TA 区域划分原则可以利用市区体、河流等地形因素作为TA 区边界,减少不同TA 区不同小区的交叠深度。TA 区划分尽量不以街道为边界,不以话务量高的地方为边界(如商场)。市区与郊区边界,TA 边界尽量外扩。5.5.4 LTE试验TA规划 根据系标文档的TA规划原则,每个TA区大概90160个小区,按照地理信息与小区数量,试验网可划为5个TA区:TAC

57、TA区小区数1江宁科技园1265机场高速402江宁大学城1053路514市政府18地理分布,红色为大唐区域:5.6 邻区规划方案与3G邻区规划原理基本一致,综合考虑各小区的覆盖围与站间距、方位角等进行规划;另外LTE 与TD-SCDMA、GSM 等异系统间的邻区规划也需要关注。邻区规划保证在小区服务边界的手机能与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话质量和整网的性能。在网络的任何一个用户都会受到本网其它用户的干扰,任何一个移动台都必须克服这些干扰才能满足一定的服务质量,如果因远离服务小区而信号减弱,不能与时切换到最佳服务小区,则基站和移动台都需要加大发射功率来克服其它小区对它产生的干扰,以满足服

58、务质量要求。当功率增加到最大,依旧无法满足服务质量,就发生掉话;同时,在增大发射功率的过程中,整网干扰增加,网络性能下降。因此,要保证稳定的网络性能,就需要很好地来规划邻区。5.6.1 LTE邻区规划原则邻区关系配置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1. 距离原则: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2. 强度原则:对网络做过优化的前提下,信号强度达到了要求的门限,就需要考虑配置为邻小区 3. 交叠覆盖原则:需要考虑本小区和邻小区的交叠覆盖面积4. 互含原则: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 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 也要把A 作为邻区;5. 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当某些区域的基站采用频率为f1、f2 配置,周围其它区域的基站为单载频f1 配置时,此时可能只需要从f2 到f1的单向邻区关系。邻区制作要有先后顺序,都把信号可能最强的放在邻区列表的最前,依此类推。否则手机不能与时搜索到最强的信号而无法切换,引入干扰。邻区规划是在基本的工程参数确定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工程参数包括:基站位置(经纬度)、方位角、海拔、挂高、下倾角。5.6.2 LTE试验网邻区规划目前设备能力:最大邻区数目是32个,包括系统的和系统间宏站:添加本站和正向一圈小区为邻区,大约每小区8条,后续根据实际单站优化补加室分:添加本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