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40621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 不寐病名出自 难经第四十六难 ,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 、“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 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条达、 饮食失节、 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临床对不寐症的辨证宜遵循三个要点:一是辨轻重:不寐的病证轻重,与其病因、病程长短有关,要通过不同的临床

2、表现加以辨别。轻证为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轻者数日即安,重者成年累月不解,苦于入睡困难。二是辨虚实:不寐的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证属阴血不足、心脑失其所养,表现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脑海空虚所致。实证为火盛扰心、或瘀血阻滞,表现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胸闷且痛,多由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火郁滞、气血阻滞所致。三是辨受病脏腑: 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脑。由于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致不寐。亦因肾精亏虚、脑海失滋、神不守持而致失眠。同时,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也可扰动心脑之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者, 多为肝

3、火内扰; 入睡后易惊醒者,多为心胆虚怯;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者,多为脾虚不运,心神失养。治疗三要点一是注重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由于不寐主要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而不寐。因而首先应从本而治,着重调治所病脏腑及其气血阴阳,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总则,应用补益心脾、 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 疏肝养血、 益气镇惊、化痰清热、和胃化滞、活血通络等法,由此使气血和调、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心神守舍, 则不寐可愈。二是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其中主要有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补脑安神等不

4、同治法。三是加强精神疗法:情志不舒或精神紧张、过度焦虑等精神症状是导致不寐的常见因素,因而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每每可取到药物所难以达到的疗效。不寐十证型( 1)热扰神明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方药 凉膈散(和剂局方) :川大黄、朴硝各 10g,甘草 6g,栀子 10g,薄荷 6g,黄芩 9g,连翘 l5g,竹叶 10g,蜂蜜少许。( 2)肝郁化火 证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 目赤口苦,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

5、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 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黄芩、栀子各9g,泽泻 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黄 9g,柴胡、生甘草各6g。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3)痰热内扰证候 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 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方药 清火涤痰汤(医醇賸义) :丹参 15g,橘红、胆星、姜蚕各为10g,菊花15g,杏仁、麦门冬各10g,茯神12 g,柏子仁、贝母各10g,竹沥半杯,姜汁1 滴。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加半夏

6、、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若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定志;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加服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 逐痰安神。( 4)胃气失和证候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 和胃健脾, 化滞安神。方药 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半夏 9g,秫米 30g。苦宿食积滞较甚,而见嗳腐吞酸,脘腹胀痛者,可加服保和丸,以图消导和中安神之功。( 5)瘀血内阻 证候 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 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方药 血府逐瘀汤

7、(医林改错) 化裁:当归、生地黄各为9g,桃仁 l2g,红花 9g,枳壳、赤芍各 6g,柴胡 3g,甘草6g,桔梗、川芎各5g,酸枣仁 15g,珍珠母 l2g,生龙齿 l5g。(6)心脾两虚 证候 患者不易入睡, 或睡中梦多, 易醒再难入睡, 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 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方药 归脾汤(济生方):党参 10g,黄芪 l8g,白术、茯神各 10g,炒酸枣仁 l8g,龙眼肉 10g,木香、甘草各 6g,当归l2g,远志 10g,生姜 3 g,大枣 10 枚。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以助养心安神,或加龙

8、骨、牡蛎以镇静安神;若血虚较甚,加熟地黄、白芍、阿胶以补血充脑;若脘闷纳呆、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7)阴虚火旺 证候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方药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 9g,阿胶 12g,黄芩 10g,白芍 l8g,鸡子黄2 枚。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者,可加牡蛎、龟版、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入寐;若不寐较甚者,加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8)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 易于惊醒, 胆怯心悸, 遇事善惊, 气短倦怠,小

9、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 安神定志丸 (医学心悟):人参 9g,茯苓、茯神各 12g,远志 10g,石菖蒲 9g,龙齿 30g。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酸枣仁汤,方中以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和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助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如病情较重,可二方合用;若心悸较甚者,前方基础上加生牡蛎、朱砂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力。( 9)心肾不交证候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方药 交泰丸 (医方集解):黄连 9g,肉桂 3g。若以心阴虚为主,可用天王补心丹;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以安神宁志、补心滋肾。( 10)肝郁血虚证候 难以入睡,即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方药 酸枣汤(金匮要略):酸枣仁18g,甘草6g,知母 12g,茯神 10g,川芎 6g。若肝郁较甚,郁久化火较甚者可参照肝郁化火证治,亦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治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