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4383448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溶洞区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佛肇段工程施工总承包GZZH-8标段大溶洞区段钻孔桩施工专项方案 审批: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佛肇城际GZZH-8标项目经理部日 期:2011年05月目录1.工程概况11.1.项目概况11.2.地质情况21.2.1.工程地质21.2.2.水文地质41.2.3.岩溶发育区段41.2.4.地质补勘51.3.周边环境211.4.重难点分析211.5.施工要求231.5.1.工期要求231.5.2.质量要求231.5.3.安全、文明施工要求232.溶洞处理232.1.总体施工方案232.1.1.溶洞处理232.1.2.溶洞的分类处理242.1.3.大型溶洞及特大型溶洞桩单桩施工

2、方案313.施工监测403.1.监测点的布设和制作403.2.基准点的布置413.3.观测方法413.4.监测频率414.应急预案414.1.应急物资、劳动力配置414.2.发生地面塌陷的预防及应急措施424.3.浇筑过程发生砼流失的预防及应急措施424.3.1.预防措施434.3.2.应急措施434.4.应急组织架构445.质量保证措施45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77.工期保证措施511. 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佛肇城际交通轨道工程GZZH-8标段,位于肇庆市广利镇和桂城镇,管段范围为DK91+804.375DK97+088.28段线下工程(含现浇梁、连续梁、桥面系、双块式轨道板铺设施工)

3、,桥梁名称为长利涌2#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94+446.30),正线全长约5.284km。GZZH-8标段主要工程范围示意如图所示。图1-1 工程范围示意图主要工程内容与数量有1座5.284km桥梁、无砟轨道板铺设5.284km,包括支架现浇40m简支箱梁3孔、挂篮悬灌连续箱梁6联。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共设置桩基础1284根。设计有1.0m、1.25m两种直径的桩基础,并以桩径1.25m为主、1.0m为辅,最大桩长69.5m、最小桩长18m。其中设置6、8、9、11、12根桩的桥墩。桩基类型为柱桩。桩位地表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地层、第四系冲洪积层、石炭系基岩,岩溶十分发育,溶洞呈串珠状分布,

4、且为空洞或半充填溶洞。1.2. 地质情况1.2.1. 工程地质本标桥址基础处于淤泥、粉质黏土、灰岩等地层,局部溶洞发育,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1) 淤泥,褐灰色,流塑,主要成份为黏粒,该层埋深0.0017.50m,层厚0.4017.80m,平均厚度7.72m。该层于场地内广泛分布。(2) 粉质黏土,褐黄色,可硬塑,主要成份为黏粒,土质均一,黏塑性一般,局部含少量卵石。该层埋深0.0071.60m,层厚0.5039.00m,平均厚度6.58m。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一般作为淤泥质粘土的下卧层出现。(3) 粉砂,褐黄色夹灰白色,饱和,稍密。该层埋深11.0024.50

5、m,层厚0.803.90m,平均厚度2.22m。场地内该层仅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4) 细砂,褐黄色、饱和,稍密,主要成份为长石。该层埋深3.5043.00,层厚0.5021.20m,平均厚度4.65m。场地内该层多呈透镜体状分布。(5) 中砂,灰白色,饱和,中密, 要成份为石英,含少量粉质黏土及细砂,该层埋深6.7022.70m,层厚0.7014.70m,平均厚度2.39m。场地内该层呈透镜体状不连续分布。(6) 粗砂、砾砂,浅黄、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为石英,含少量黏粒。该层埋深2.0046.70m,层厚0.5013.70m,平均厚度3.34m。场地该层呈透镜体状不续状分布。(7

6、) 粗圆砾土,褐黄色,饱和,稍密,呈圆凌状。该层埋深11.8040.00m,层厚0.6011.80m,平均厚度4.25m。场地内该层仅于局地段呈透镜体状分布。(8) 卵石土,浅黄色,稍密,卵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砂岩,粒径610 cm,该层埋深8.1045.00m,层厚0.8030.10m,平均厚度5.86m。场地内该层仅于局部地段分布。石灰系基岩(C)(1) 灰岩,青灰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该层埋深25.8072.60m,层厚0.303.50m,场地内该层仅于局部地段分布,本层地石等级为,推荐基本承载力为350 kPa。(2) 灰岩,深灰、褐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

7、短柱状, 该层埋深14.4073.10m,层厚0.1015.90m,场地该层大部地段均有揭露,本层地石等级为V,推荐基本承载力为800 kPa。(3) 砂岩,褐黄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可辨,浸水易软化,岩芯呈砂土状。该层埋深22.0075.80m,层厚2.8040.00m,平均厚度21.31m,本层地石等级为,推荐基本承载力为200 kPa。(4) 砂岩,灰黄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锤击易碎。该层埋深28.9068.00m,层厚2.5015.30m,本层土石等级为,推荐基本承载力为300 kPa。根据钻探揭露,桥址可溶岩区岩溶为溶隙、中小型溶洞及串珠状溶洞,桥址可岩溶区发育强度属中等发育。1.

8、2.2. 水文地质桥址位于西江中下游流域,地表水系发育,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并排泄于主流西江。雨季易受西江洪水影响。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及基岩岩溶水两种类型,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土、碎石土层中,具承压性,水量丰富。基岩岩溶水存贮于灰岩发育的溶隙、溶洞中,水量受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影响而变化较大。1.2.3. 岩溶发育区段根据钻孔资料揭示,本标段内DK93+324.765DK93+920.495(5171#墩位)为岩溶极发育地带,上部覆盖较厚的淤泥层,其中各墩位最大溶洞高度如下表: 5171#墩位溶洞统计表(高度大于9m) 表1-1序号桩号溶洞顶标高溶洞底标高高度(m)151#-3-

9、23.80-33.409.6252#-1-20.94-29.949356#-1-26.33-45.1818.8(第一层)-48.48-56.307.8(第二层)456#-2-27.25-48.6621.4558#-3-23.68-47.4823.8658#-1-26.19-42.8916.7759#-3-30.87-45.5714.7859#-4-32.10-44.7012.6960#-3-28.20-44.3016.11060#-4-24.52-41.2216.71161#-5-32.01-37.915.9(第一层)-41.61-46.114.5(第二层)1262#-4-25.35-46.6

10、521.31362#-6-25.35-46.6521.31463#-5-33.36-45.9612.61567#-6-27.87-48.5720.71671#-6-26.05-35.0591.2.4. 地质补勘通过施工图纸地质勘查资料得知,此区段岩溶较为发育,岩溶地区地下岩溶的构造千奇百怪,没有任何规律,其产状、大小变化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溶洞的大小变化也十分明显,钻孔桩施工时,经常发生同一桥墩下不同桩位处岩溶发育明显不同的情况。从施工图纸地质勘查资料分析,该区段岩溶溶洞有可能是连通成片的,而且施工场地位于鱼塘,距离附近的民房和学校很近,施工过程如发生地表塌陷,那将危及安全事故,

11、后果会相当严重。为准确掌握地质情况,我单位特针对此区段的特大溶洞桩位选择56#-1、58#-3、60#-3、63#-5进行地质补勘,补勘钻孔平面布置、地质柱状图及岩样如下所示:补勘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56#-1补勘钻孔地质柱状图56#-1补勘钻孔地质岩样照片58#-3补勘钻孔地质柱状图58#-3补勘钻孔地质岩样照片60#-3补勘钻孔地质柱状图60#-3补勘钻孔地质岩样照片63#-5补勘钻孔地质柱状图63#-5补勘钻孔地质岩样照片上述孔位原设计钻孔揭露地质概况综述如下表:原设计钻探揭示地质情况统计表序号相应位置钻孔编号钻孔深度钻孔与桩位中心距离软弱地层情况溶洞情况备注1ZK56#-1-174.10

12、.9m淤泥层厚4.70m,标高1.22-3.48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18.85m, (标高-26.33-45.18),溶洞串通,无填充物;第二层:空洞7.82m(标高-48.48-56.30),溶洞串通,无填充。2ZK58#-3-362.30.8m淤泥层厚11.5m,标高-0.68-12.18揭示1层溶洞:空洞23.8m(标高-23.68-47.48),溶洞串通,无填充物。3ZK60#-3-358.80.8m淤泥层厚17.0m,标高4.0-13.0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1.5m(标高-25.3-26.8);第二层:空洞16.1m(标高-28.2-44.3),溶洞串通,无填充物。4ZK

13、63#-5-560.10.9m粉砂厚3.59m,高-4.960.44淤泥层厚13.0m,标高-4.96-17.96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高度1.0m,(标高-29.16-30.16)第二层:空洞,高度12.6m,(标高-33.36-45.96),溶洞串通,无填充物。上述孔位补勘钻孔揭露地质概况综述如下表:地质补勘情况统计表 表1-2序号钻孔编号钻孔深度钻孔与桩位中心距离软弱地层情况溶洞情况备注1ZK56#-1-1682m淤泥层厚9.77m,标高6.47-3.43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20.5m,无填充 (标高-25.33-45.73)第二层:空洞7.5m(标高-49.13-56.63

14、)详见地质柱状图2ZK58#-3-1642m淤泥层厚11.6m,标高1.28-10.32揭示1层溶洞:空洞21.5m(标高-27.42-48.92),无填充详见地质柱状图3ZK60#-3-1642m淤泥层厚15.10m,标高-0.64-15.74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3m(标高-34.14-37.14),无填充第二层:空洞7m(标高-38.44-45.44),无填充详见地质柱状图4ZK63#-5-1602m粉砂厚3.9m,标高2.64-1.26淤泥层厚13.40,标高-1.26-14.66揭示2层溶洞:第一层:空洞,高度6.1m,(标高-31.56-37.66)第二层:空洞,高度2.2m,

15、(标高-38.66-40.86)详见地质柱状图综合原设计钻探及补勘地质资料来看,两次钻探的地质资料显示的地质情况基本吻合。由上表可知,该区段范围岩溶极为发育,存在多层及层高较大的溶洞,无填充物,溶洞相互串通,且上部覆盖软弱地层(粉砂、淤泥)较厚,施工中钻孔桩打穿溶洞顶部后会漏浆,极易造成地表塌陷,危及施工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故在施工前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超前注浆填充溶洞,冲进过程中采取钢护筒跟进工艺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1.3. 周边环境GZZH-8标51#71#岩溶发育区内地表为鱼塘,地形较为平坦。距桥址范围3545m处为居民房及学校,房屋多为24层建筑,学校为5层建筑。此区段岩溶发育,

16、且位于鱼塘范围内淤泥层覆盖较厚,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漏浆,极易造成塌孔,地表塌陷,可危及人员安全并使周边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图1-2 51#71#桥址周边建筑物1.4. 重难点分析特大溶洞区段桥墩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表 表1-3序号本工程特点特点分析针对本工程特点所确定的主要对策1桩基础地质岩溶较为发育,溶洞最大高度达23.8m岩溶发育,成桩困难,施工风险大1、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和专家咨询小组,及时解决工程重难点,重大方案要经过专家论证评审;2、围绕工程难点,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3、选调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施工队伍。2环保、文明施工要求高本段桥址处于广利龙头村鱼塘养殖场,施

17、工过程中须保证文明,保证泥浆不外渗,不扰民。1、项目部、架子队成立各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组织,加强对文明施工和环保工作的领导;2、严格按当地环保要求做好泥浆、废水、废渣处理,杜绝施工污染鱼塘水体。3工期较紧张连续梁桩基础工期相当紧张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合理,合理划分施工段落,合理投入机械设备、安排施工顺序;2、根据材料、模板周转工期,投入相应的套数。1.5. 施工要求1.5.1. 工期要求5171#桩基础须于7月25日前完成,才能按业主要求的工期内提供架梁条件。1.5.2. 质量要求1、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无砟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60年。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18、率100%。2、基础设施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要求,一次开通成功。3、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争创国优工程,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1.5.3.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施工中做到不扰民、泥浆不外渗,不污染鱼塘水体;道路无扬尘,无泥泞。2、确保周边民居及学校建筑物的安全。2. 溶洞处理2.1. 总体施工方案2.1.1. 溶洞处理通过对溶洞类型进行判断后,根据溶洞大小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由于施工场地位于鱼塘,因此该区段桩位施工先下钢护筒至岩面。1一般溶洞采用常规处理,钻孔过程中抛填片石、粘土,水泥和回填素混凝土等。2大型溶洞采用超前充填注浆,预处理充满空洞及裂隙。钻孔

19、过程中抛填片石和粘土,钻孔成孔效率高。3特大型溶洞采用超前充填注浆和护筒跟进法施工。单层特大型溶洞,采用一层护筒跟进法施工,多层特大型溶洞,根据具体情况下23层护筒(层数在2层以上且首层溶洞层高在5m以上的溶洞)。大溶洞区因为施工困难,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漏浆或者塌方情况,因此桩基施工工期一般较普通桩长的多,因此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现场钻进过程的管理力度,对大溶洞进行预先注浆,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漏浆塌方事件以及采取打设钢护筒等措施,方可最大限度的缩短溶洞桩的成桩时间。4材料准备:钢护筒每墩位24米(内径1.42米,壁厚12毫米)、水泥25吨(保证库存量,及时补充)、片石及粘土每两墩位各放置

20、50方备用,及时补充。5设备准备:20t震锤机1台、挖掘机3台、泥浆车4辆、25t吊车2辆,皮卡车1辆,水泵8台。2.1.2. 溶洞的分类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溶洞,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成孔效率,常见的溶洞处理方法如表2-1所示。 岩溶处理方法 表2-1类别溶洞特征桩号预处理措施钻孔中的处理方法小型溶洞单层洞高小于2m,全充填,漏水或半漏水小型溶槽、溶沟、小裂隙等53#墩;54#-1、2、4、5、655#墩;57#墩57#-1、57#-249#-4、5、650#-1、2、4、6不需要预处理抛填片石、粘土+水泥反复冲砸固壁一般溶洞洞高小于2m的半充填溶洞或25m的全充填溶洞,二

21、层以下串珠状溶洞56#-565#-2、4、6、766#-5、2、6可不预处理或视实际情况注水泥浆抛填片石、粘土、袋装水泥,反复冲砸固壁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泥浆质量,可视情况采取钢护筒跟进措施大型溶洞二层以上串珠状溶洞;5m以上溶洞51#-3、652#-1、2、6;54#-356#-359#-1、262#-3、5、263#-1、2注水泥浆、砂浆采用单护筒跟进,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然后抛填片石、粘土、低标号混凝土,反复冲砸固壁,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泥浆质量。特大型溶洞大型溶洞,多层串珠状溶洞。溶洞的规模覆盖到相邻桩位或更大56#-1、2;58#墩;60#墩;59#-4、6、5、362#-

22、4、663#-3、4、5、667#-6预前注水泥浆,钢护筒跟进采用单层护筒或双层护筒跟进工艺,并采取抛填片石、粘土、低标号混凝土,反复冲砸固壁的填充处理方法。1小型溶洞的处理对于小型溶洞,多采用抛填片石、粘土+水泥,反复用重锤小冲程钻进方式,进行桩孔的填塞和桩壁挤密。采用抛填片石、粘土+水泥处理小溶洞时,钻孔桩转入正常成孔前,泥浆应尽可能的保持高密度和强粘性。2.一般溶洞及大型溶洞的处理对于全充填或半充填的一般溶洞,普遍存在漏水或半漏水现象,为防止钻孔时泥浆突然流失,通常在钻孔前需进行注浆处理。且为防止注浆浆液流失过远,导致注浆量过大,采用间歇性注浆的方式,即距上一次注浆间歇时间6h时,使得先

23、注入的浆液与砂子或碎石初步达到胶结后再注浆。在地质核查超前钻孔过程中,每遇到漏浆溶洞或裂隙,立即进行注浆处理。并用纯水泥浆封堵,利用浆液的流动性,在压力作用下,充满空洞及裂隙。利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控制注浆量;当注浆量达到预计量或顶部返浆后,上拔注浆钻杆,直至结束;注浆结束后,清洗注浆设备,防止残留浆液凝固,堵塞钻杆。注浆主要技术参数浆液配比(重量比):水泥水=0.81多层溶洞应从下层向上层进行。由于注浆压力与土的重度、强度、初始应力、孔深、位置及注浆次序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难以准确地确定。注浆深度不同,其注浆需要的压力就不同,一般将注浆压力较注浆孔底水压大0.1MPa0.2Mpa为宜。孔底

24、的水压可根据水位高程与孔底高程计算出地下水的压力,再确定注浆压力。在注浆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适当的调整。注浆结束标准在规定的注浆压力下,注浆压力持续在0.2MPa不变,孔段吸浆量小于0.6Lmin,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延续30min即可结束注浆。为了保证注浆压力或注浆过程的连续性,加压注浆前进行必要的封孔措施。钻孔桩开钻时间的确定在成孔作业期间,对桩土体均有扰动,因此,已注浆地层必须待浆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钻孔,否则注浆加固会失去效果。根据经验,浆体的强度一般在7天后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80%,这种情况下,能承受钻孔的振动冲击效应,孔壁不致坍塌。溶洞超前

25、预注浆如图2-1所示。图2-1 溶洞预注浆处理示意图采用间歇式注浆,是针对较大的空洞或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为防止浆液的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采用的一种工艺。由于钻孔桩桩径小,注浆加固范围只需到达桩壁以外12m即可,采用间歇式注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目的是在能达到加固地层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成本。但应注意,由于间歇式注浆的施工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可考虑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浆液配合比,适当掺入水玻璃等快凝材料,以加快施工进度。(3) 冲击钻孔过程中溶洞的处理技术人员及钻机机组人员充分掌握地质资料情况,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都单独列出,发给有关人员,让他们知道溶洞的位置、大小、充填情况。钻至

26、离溶洞顶部1米左右时,准备足够的小片石和粘土,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钻至离溶洞顶部 1米左右时,在11.5米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防止卡钻。对于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在击穿洞顶之前,要有专人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1: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整包水泥后冲挤压密实,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越溶洞。3.特大型溶洞的处理特大型溶洞发育规模大、层数多、溶洞内充填物性能差、地下水丰富,为避免溶洞顶板被击穿后泥浆突然流失而导致塌孔或地面大面积塌陷,应先进行超前填充注浆预处理措施,施工

27、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工艺,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成桩。护筒根进施工工艺护筒跟进施工工艺流程为:预埋钢护筒钻孔下沉辅助护筒振动护筒穿越溶洞钻至下层溶洞顶注浆钻进至基岩,其施工步骤如表2-2所示。对于单层特大型溶洞,只需下一层钢护筒即可,多层特大型溶洞,根据具体情况下23层护筒。第一层护筒就位后,采用水下混凝土对护筒底封闭,避免冲孔时漏浆。下第二层护筒时,应在护筒外侧焊耳筋以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偏位。第二层护筒长度为地面至第一层溶洞底板的深度。第二层护筒在第一个溶洞顶板击穿后再下,必须保证就位到第一个溶洞底板处。表2-2 溶洞地段钻孔桩套筒跟进法施工步骤表预埋比桩径大40cm的钢护筒,长度35m。中小型

28、溶洞在钻孔前先压浆处理采用比桩径大20cm的钻头钻孔,至岩层顶面,采用膨润土护壁。用100t沉拔桩机辅助下沉比桩径大20cm的护筒至岩面。在护筒与基岩交接处浇筑与桩基同标号混凝土,封闭护筒与基岩间的间隙,混凝土浇注厚度为12m。在护筒之间压注水泥浆使护筒外围空隙密实。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常规溶洞区域桩基础施工方法钻孔,溶洞顶板的击穿采用短进尺。溶洞击穿后,提出钻头,振动下沉护筒穿过溶洞在护筒与基岩交接处浇筑与桩基同标号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继续钻进。钻至下层小型溶洞顶,停止钻进,用地质钻钻一小孔,对下层溶洞进行压浆处理。溶洞内充填固结后,继续钻进至基岩,完成钻孔。钢护筒采用振动锤下沉就位,

29、振动锤功率大小根据护筒大小、打入深度及地层情况计算确定,一般入土深度大于15m时,采用90KW振动锤为宜。振动下沉时应注意控制钢护筒的垂直度,可以通过调整夹口位置来调整。内、外护筒间空隙及内护筒与溶洞底部间空隙的处理采用护筒跟进施工后,两层护筒之间必须做注浆充填加固处理,以保证桩基侧向抗力要求。处理方法是在内护筒底部及顶部100cm范围内回填砂、碎石,中部回填中砂,然后对回填体进行灌浆处理。施工中也可通过压注水泥浆来进行充填加固处理。灌浆后,内护筒上下两端空隙被砂、碎石及浆液冲填固结,固结后强度及抗渗基本能满足冲孔要求。灌浆处理后,即可重新冲孔。2.1.3. 大型溶洞及特大型溶洞桩单桩施工方案

30、根据每个溶洞桩的溶洞层数,层高及填充情况,对其采用相应的特殊处理措施(预注浆及钢护筒跟进措施),单桩处理措施如下列表所示: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13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17.8m 第一层溶洞标高-20.022.6m,高度2.6m,第二层溶洞标高-23.8-33.4,高度9.6m,第三层溶洞标高-35.0-37.0m,高度2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24.5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

31、施备注516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17.1m,圆砾土层厚2.2m 溶洞标高-26.52-35.32m,高度8.8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31.2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21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17.9m, 溶洞标高-20.94-29.44m,高度8.5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25.5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

32、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22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20.0m, 溶洞标高-21.47-28.47m,高度7.0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26.0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26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21.5m, 溶洞标高-20.51-27.41m,高度6.9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25.1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

33、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43此桩位于鱼塘内。淤泥层厚11.6m,圆砾土层3.5m 第一层溶洞标高-22.01-28.11m,高度6.1m,第二层溶洞标高-28.91-29.91m,高度1.0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27.2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61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有民居及学校。淤泥层厚4.7m,圆砾土层2.9m,砂层

34、厚6.2m 第一层溶洞标高-26.18-45.18m,高度18.9m,第二层溶洞标高-48.48-56.3m,高度7.8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52.9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抛填低标号混凝土封堵与岩层的空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62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有民居及学校。淤泥层厚8.5m,圆砾土层2.5m,砂层厚6.2m 第一层溶洞标高-27.25-48.66m,高度21.4m,第二层溶洞0.4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

35、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55.8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底。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81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2.3m,圆砾土层4.1m 溶洞标高-26.19-42.89m,高度16.7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单护筒跟进46.3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底。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

36、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82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1.2m,圆砾土层3.6m 第一层溶洞标高-23.8-31.0,高度7.2m,第二层溶洞标高-33.8-43.8,高度10.0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34.5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小护筒跟进47.3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

37、583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6.2m,圆砾土层2.5m 溶洞标高-23.68-47.48,高度23.8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51.5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84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3.2m,圆砾土层7.8m 第一层溶洞标高-23.61-33.81,高度7.2m,第二层溶洞标高-36.1-45.91,高度9.8m,第三

38、层-47.21-50.01m,高度3.8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37.8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小护筒跟进49.9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85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3.2m,圆砾土层3.6m 溶洞标高-27.67-37.07m,高度9.4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

39、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40.8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91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9.0m,圆砾土层2.0m 第一层溶洞标高-29.88-31.08,高度1.2m,第二层溶洞标高-35.68-41.38,高度5.7m,第三层溶洞标高-45.18-49.38,高度4.2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35.2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

40、,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92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4.0m,圆砾土层2.0m 第一层溶洞标高-32.17-32.17m,高度1.0m,第二层溶洞标高-35.87-43.07,高度7.2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47.4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

41、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93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3.7m, 第一层溶洞标高-30.87-37.87,高度7.0m,第二层溶洞标高-39.07-45.57m,高度6.5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42.0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小护筒跟进49.7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94此桩位

42、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3.6m,圆砾土层3.6m 溶洞标高-32.1-44. 7m,高度12.6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49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596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2.5m 第一层溶洞标高-30.94-37.74m,高度6.7m,第二层溶洞标高-40.74-50.14,高度9.4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

43、、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42.2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小护筒跟进54.7m,到达第二层溶洞顶板,填筑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1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8.4m,圆砾土层4.4m 第一层溶洞标高-23.2-24.5,高度1.3m,第二层溶洞标高-25.6-27.6m,高度2.0m,第三层-28.6-35.3m,高度6.6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

44、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27.4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小护筒跟进39.5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2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20.6m,圆砾土层3.1m 第一层溶洞标高-27.79-36. 59m,高度5.8m,第二层溶洞标高-37.79-41.89m,高度4.1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40.4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溶洞底板,

45、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3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7m,圆砾土层4.7m 第一层溶洞标高-25.3-26.8m,高度1.5m,第二层溶洞标高-28.2-44.3m,高度16.1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29.3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小护筒跟进48.3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

46、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4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8.0m,圆砾土层3.7m 溶洞标高-24.52-41.22m,高度16.7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44.6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5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9.0m 第一层溶洞标高-33.55-35.65m,

47、高度1.9m,第二层溶洞标高-37.25-41.95m,高度4.7m,第三层溶洞标高-45.65-54.65m,高度9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39.7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小护筒跟进46.0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06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7.4m,圆砾土层4.3m 第一层溶洞标高-28.82-31.12m,

48、高度2.3m,第二层溶洞标高-32.42-35.42m,高度3.0m,第三层溶洞标高-40.82-42.52m,高度1.7m,第四层溶洞标高-43.62-50.52m,高度6.9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39.3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22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1.8m,砂层厚4.2m 第一层溶洞标高-26.54-32.94m,高度6.4m,第二层溶洞

49、标高-36.04-38.44m,高度2.4m,第三层溶洞标高-39.74-40.64m,高度0.9m,第四层溶洞标高-43.64-44.84m,高度1.2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24.5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小护筒跟进42.0m,到达第二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23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1.9m,砂层厚7.0m 第一层溶

50、洞标高-24.88-28.68m,高度1.6m,第二层溶洞标高-32.28-33.78m,高度0.5m,第三层溶洞标高-35.28-44.38m,高度9.1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28.6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小护筒跟进48.1m,到达第三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抛填片石、粘土、低标号混凝土,反复冲砸固壁。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25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

51、。淤泥层厚17.7m,圆砾土层厚4.5m 第一层溶洞标高-29.27-31.47m,高度2.2m,第二层溶洞标高-33.17-35.07m,高度1.9m,第三层溶洞标高-36.27-36.97m,高度0.7m,第四层溶洞标高-39.77-46.07m,高度6.3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大小护筒跟进,大护筒跟进33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顶板,小护筒跟进49.8m,到达第四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大护筒外径1.52m,小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

52、工措施备注624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4.0m,砂层厚3.7m 溶洞标高-25.35-46.55m,高度21.2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50.2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26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学校。淤泥层厚14.0m,砂层厚3.7m 溶洞标高-25.35-46.65m,高度21.3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

53、中采用护筒跟进50.3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31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淤泥层厚14.7m,砂层厚3.6m,圆砾土层6.5m 第一层溶洞标高-29.91-33.41m,高度3.5m,第二层溶洞标高-34.81-39.91m,高度5.1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36.9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

54、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33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淤泥层厚13.7m,砂层厚4.3m,圆砾土层1.5m 第一层溶洞标高-30.36-35.56m,高度5.2m,第二层溶洞标高-37.56-40.26m,高度2.7m,相邻桩位溶洞串通,无填充物 预前注水泥浆、砂浆,钻孔过程中采用护筒跟进39.1m,穿过软弱覆盖层到达第一层溶洞底板,然后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封堵护筒与岩层间隙 护筒外径1.42m,厚12mm,混凝土标号C15墩号桩号地面构筑物建筑物情况覆盖层情况溶洞情况拟采取施工措施备注635此桩位于鱼塘内,周围50m处为民居淤泥层厚15.9m,圆砾土层厚3.2m 第一层溶洞标高-29.16-30.16m,高度1m,第二层溶洞标高-31.66-32.26m,高度0.6m,第三层溶洞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