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74363627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 蔺雪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探索资源约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构建新型的资源利用体系和生态产业体系,创建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人居环境,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是一座环保、节能、宜居、和谐的生态之城。转变发展方式,构建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体系土地是城市的发展载体,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设用地

2、已达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城建设的首要原则。天津生态城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盐碱荒滩,土地盐渍化,水质污染,淡水缺乏。在这样一个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设生态新城,不同于常规的城市选址思路,是资源约束条件下,解决城市用地问题的一次全新尝试。在土地利用上,生态城采取紧凑式用地布局,实现人口集聚、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使用。通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等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确定城市的人口容量。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确定生态城常住人口规模应控制在3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为85.7平方米,与国外城市平均水平持平;基

3、于生态城30平方公里的生态和用地条件,通过适宜性评价,划定禁止建设用地范围、控制建设用地范围,作为生态保育区,形成“一岛三水六廊,一轴三心四片”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合理规划,形成功能混用的用地布局,使职住场所聚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结合公交站点集中布置各类服务设施;合理提高土地使用强度,沿交通主轴集中高密度的开发,逐步向两侧降低,创造有序的空间景观。水是城市的生命线。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生态城立足于区域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力求解决城市发展的用水保障问

4、题。到2020年,生态城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人日以内,比新加坡现状人均水平降低20%。同时,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实施节水,加强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和海水淡化,多渠道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非传统水源使用率要达到50%,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在节水方面,要提高供水管网建设水平,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0%以内;普遍推行节水器具,实现生活节水;通过选取耐旱的绿化品种,采用滴灌等技术,实现绿化灌溉节水;建立产业准入标准,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实现产业节水。生态城要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排水管网建设,管道普及率达到100%,建设营城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对生态城及周边工业污水要全部

5、实现处理达标,再生利用,分质用于河道水系景观补水、生活杂用、产业用水和绿化市政用水。加强雨水的收集与综合利用,采用渗水路面,利用雨水涵养地表水源,起到排盐降碱的作用;结合建筑、绿化和沿河湿地建设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作为绿化用水和景观补充用水。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级项目,生态城要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正确处理好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挥能源节约和优化能源结构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首

6、先,通过建立节能型的产业体系、实施节能工程,降低生态城的综合能耗。在产业节能上,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生态城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要低于150吨/百万美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一半,生态城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强建筑节能。通过实施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标准,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使全部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要求。积极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清洁燃料、节能环保型汽车,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绿色照明等工程,全面采用高效电器,减少能耗。积极采用热电冷三联供和余热利用等技术,加大能源的梯级利

7、用、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生态城人均能耗比国内城市人均水平要降低20%以上。其次,积极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垃圾燃烧发电和风力发电项目,积极开发太阳能热水、回收利用海水淡化余热,利用现有水面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源热泵,合理利用地能,为生态城提供热水和供热。鼓励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发光电和风光互补发电上网、并网,提高新能源技术集成利用水平。到2020年,生态城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要达到20%,高于15%的全国标准,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同期水平。其余要全部采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形成可再生能源与常规清洁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供应模式,构建清洁、安全、高效

8、、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和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循环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产业发展的方式、层次不断拓展和提升。但从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情况分析,我国一些城市的产业仍以出口加工为主,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生态城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与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一起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服务和带

9、动作用。生态城则是滨海新区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项目。目前,滨海新区已形成了航天、航空等现代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石油化工、高新技术、金融商贸、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生态城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探索“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构筑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建设成为中国生态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和教育培训中心,生态型产业基地,国际化的生态环境交流展示窗口和生态宜居的示范新城。生态城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体系。据美国商务部分析预计,新世纪环保产业的全球市场

10、份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鉴于现状条件和发展目标的要求,生态城发展建设对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专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十分广泛。将生态环保产业作为生态城的主导发展方向,不仅解决自身建设对技术和产品需求,同时建设过程也为培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生态城建设的推广、复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发展。第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随着生态城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标准的实施,对墙体、门窗、屋顶、地面等建筑物基本组成部分的节能要求更高,同时对材料设备、建筑构造、施工安装等方面也

11、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生态城将绿色建筑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打造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基地。第二,大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开发保温材料、密封材料、保温管道、节能设备、自动调控设备以及节能交通工具等节能产品;促进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结合商务工业园建设,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化基地。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业,成为生态景观和生态科技成果展示的旅游目的地;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

12、新型的国际技术和经贸合作机制,构建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生态城要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生态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建设生态环保大学和重点实验室,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转化,积极研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技术,构建创新策源地;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认证体系,为创新提供配套齐全的软硬件服务,建设技术和产品的交易市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交易行为,打造生态环保技术的交易平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引导作用,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增强高新技术推广转化能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

13、步转变,由“制造业为主模式”向“研发销售为主模式”转变,构建国际化的生态环保产业的总部基地。生态优先,构建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已不仅影响人类生活环境,而且也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是生态城开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城西临蓟运河,南接永定新河入海口,是京津冀北部山地生态保护区与渤海湾之间的海陆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候鸟迁徙的通道;永定新河则是区域重要的泄洪通道之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安全方面占据重要位置。生态城着眼于区域的

14、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划定了5平方公里的用地,作为生态保育区及候鸟栖息地。对蓟运河沿岸和永定河口湿地进行全面保留;对蓟运河故道及两岸自然湿地实施严格保护,确保自然湿地净损失为零。同时,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100年一遇防海潮标准,采用自然生态岸线的形式,建设蓟运河堤岸与永定新河入海口防波堤,保障城市安全。蓟运河、蓟运河故道现状富氧化严重,水质为劣V类,污水库原为周边工业排放废水的地方,存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三水一泥”,是生态城建设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一是通过区域协作治理蓟运河污染,加强对流域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监管,确保水质达标;采取适用技术,分别对蓟运河故道和污水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生态城地表水

15、水质达到国家类环境水体标准。二是通过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对污水库受污染的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变污水库为清净湖。三是加强污水排放控制,营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必须达到一级A标准,经人工湿地净化后,用于河湖景观补水,以保障生态城水体环境健康、安全。针对生态城土壤盐渍化严重的现状,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对盐碱土地进行排盐降碱,逐步降低土壤盐碱度,改良修复土壤。结合河道海口的清淤工程,对盐田进行填垫,通过合理确定场地标高,以及采取工程措施,实现区内工程用土平衡,减少对周边土地的影响和破坏。将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作为生态城的绿色核心,建设生态岛;将蓟运河故道、清净湖和蓟运河水系进行联通,

16、加强水体循环,提高自然净化功能;通过建设六条生态廊道,串联生态城内河道、湿地和绿化系统,与渤海和周边水系联通,增强对城市气候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形成与区域相融合的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谷、生态岛、生态廊道和公园绿地加大绿化建设,使居民由生态社区任意一点出发,步行200米可达街旁绿地,500米可达社区公园,3000米以内可达大型公园。因地制宜推广阳台、屋顶、墙面等垂直绿化,多渠道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创造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结合环境景观建设和节水要求,选择本地适生的耐盐碱、耐旱、病虫害少、抗性强、以及环境净化特征明显的先锋性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本地植物指数不低于0.7。规划绿地系统建成后,

17、除满足城市景观、休憩功能以及隔音降噪等功能外,每年可产生氧气9886吨,吸收二氧化碳2.6万吨,吸收二氧化硫48吨,滞尘量8980吨,调温效益195.3万元,结合各项生态环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态城的环境质量水平。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友好的人居环境体系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首先要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各类城市服务,建设适宜不同收入群体和境内外人员安居乐业、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和谐新城,是生态城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住房建设方面,根据生态城经济发展、人口和收入结构,结合产业和人口导入等目标,合理确定住房结构,引导科学、理性的住房建

18、设和消费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人群对住房的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设20%的“公屋”,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大量建设面向“中产阶级”的普通商品房;适量建设高档住房,满足区域内高管人员和国际人士的需求。到2020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在住区建设方面,生态城建立以生态社区为单位的新型住区模式,居住人口约2万人,社区内混合布置不同类型的住房,促进不同群体的交融,构建平等融合的社区。每个生态社区由4到5个居住细胞组成。4到5个社区与商业中心和产业用地共同构成城市综合功能片区,就近满足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就业需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按照均衡布

19、局,分级配置,平等共享的原则,建设社区中心,安排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医疗、文体以及菜市场等基本的商业服务等设施,并按照人口规模配建学校。借鉴新加坡经验,将生态大学的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有条件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社会化,为全民健身提供保证。居民在500米范围内获得各类日常服务,实现公共设施的均等化配置和平等共享。建设一个城市主中心、两个次中心,为生态城及其周边地区提供商务商业服务。建设青坨子特色中心,成为集特色商业、餐饮、旅游、文化创意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功能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公共服务体系。沿蓟运河及蓟运河故道建设自然、宜人的滨水空间,开发水上休闲运动。

20、结合津滨轻轨延长线两侧建设开敞空间,形成“生态谷”,作为集生活交通、生态景观、生命线防灾避难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轴,串联生态岛、生态廊道、滨水空间、城市广场、公园及慢行系统,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户外空间和休闲场所。在交通方面,生态城距离北京150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约15公里。周边现有港口、机场、京津城际客站和规划的京秦城际铁路车站,通过京港、环渤海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以及快速路系统,形成了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生态城要建设以公交系统和步行、自行车等慢行系统为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建设津滨轻轨延长线,为居民提供对外交通服务,建设清洁能源公共交通,与轻轨站点接驳,形成覆盖全

21、城的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交网络。结合绿化景观建设,创造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环境,实施人车友好分离,形成贯穿全城的慢行交通网络,并建设无障碍系统。通过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布局,使居住靠近工作岗位和服务设施,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使居民在适宜的步行范围内解决生活基本需求,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交通运行能力。2020年,生态城内部出行中绿色交通方式不低于90%。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生态城的自来水水质要达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鼓励绿色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控制实现垃圾减量化,生态城人均垃圾产生量控制在0.8千克/人日,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实现

22、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加强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加强消防、卫生防疫、避难场所、人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各类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生命线工程及学校建筑要重点设防。建设数字生态城,建立覆盖全城的数字化网络系统,搭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数据系统平台,以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空间数据为基础,整合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对城市安全、交通和市政设施等城市部件、事件,实施全时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处理和反馈,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服务,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创新,构建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

23、,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旨在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态城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同时还必须树立以生态为核心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以此规范社会行为。这就需要不断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为生态城的建设提供重要保证。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化,首先必须建立以生态为核心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天人合一”、“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文化精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和谐共生为目标,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24、、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生态特点的思想观念,构建和谐、生态、文明、先进的价值体系。培育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使之逐步成为全社会自觉奉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社会义务。建立以生态为重点的决策管理考核标准和机制,倡导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出行等行为,提高企业和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扩大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鼓励开展保护环境的公益事业,形成全社会环保的氛围。推进文化创新,建设文化设施,促进生态文化发展

25、。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推进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为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公共文化设施是弘扬生态文化的载体,建设文化中心、图书馆、展览馆、生态植物园等设施,结合生态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科普展示教育基地;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生态保护知识,引领社会风尚;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和物质保证,形成生态文化的传播中心。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加快生态环保大学建设,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生态城的建设提供智

26、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形成生态环保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建设国际生态论坛,使生态城成为国际化的生态环保理念与技术的交流中心,推动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积极扩大国际影响,成为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旗舰项目。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发展传媒、出版、动漫等文化业态,形成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在生态城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生态的理念、和谐公平的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肌理,积极挖掘蓟运河的文化内涵,积极保护历

27、史遗迹,保护自然景观,创造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传承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建立体现生态文化特征的地名及标识系统;建筑、公共场所和城市家具等设施的设计建造,要突出自然、历史和地域以及现代科技特色,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和清新亮丽的色彩风格,塑造生态特征的城市形象。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公平高效的运营保障体系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公平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营的保障体系。按照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天津市政府成立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行使相关行政管理职能。在符合中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

28、内,利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政策优势,充分借鉴新加坡“亲民、亲商”的理念,以及在公共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先行先试。中方成立生态城投资公司,负责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和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并与新方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生态城投资公司与合资公司,分别负责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公司负责商业化项目和产业建设与招商。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目标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切实确保公众市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的权利,建立合理有效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按照大部门体制探索行政部门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减化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实施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涉及

29、重要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探索建立把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建立相应的核算标准和考核机制,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社会和媒体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实施监管机制。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和保障的职能。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基层管理机构社区委员会,使居民依法直接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培育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渠道;维护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完善基本养

30、老、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助等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不予不取,自我发展”的原则,市政府返还地税,生态城管委会确立专项财政资金,切实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利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政策优势,建立与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积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通过生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探索实行排放权交易、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城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法规保障体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生态环保产业体系构建。推进生态城建设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有序的市场体系。通过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和延长项目经营期限等政策,以及采取BOT、DBO等市场化的手段,推进能源、市政、环保和环卫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