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

上传人:hm****62 文档编号:7435792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课堂激励因素研究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摘要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强已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采用适当的鼓励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字高校教学;大学生;课堂鼓励一、 文献综述同中小学一样,高校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殿堂。.但令人遗憾的是,深入高校课堂,总会发现一局部学生,甚至大多数学生情绪不高,缺乏必要的激情,课堂气氛疲软,课堂纪律松散。而与此对应的是,教师教学情绪低落,经常低水平发挥。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更是被动承受或者不理不睬,甚至消极排斥。高校课堂之冷漠沉闷、

2、懒散拖沓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缺乏有效的课堂鼓励是其中原因之一。加大高校课堂鼓励的力度,探寻适合大学课堂的鼓励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高校课堂冷漠沉闷的现象。1.鼓励理论简述鼓励是心理学的概念,是表示*种行为动机所产生的原因和动力,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把鼓励概念引入管理中,就有了新的含义: 鼓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指导和引导指向目标。即,鼓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积极性是与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动的。未满足的需要是鼓励过程的起点,由此引起个人心(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奋,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种目标行为,到达了目标,需要得到了满足,鼓励过程也

3、就完成。然后新的需要又产生,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鼓励过程。可见,鼓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的一定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到达预期管理效果。而鼓励机制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些方法所具有的激发动机、鼓励行为、调动积极性的在机制。2.大学生学习现状问题分析1. 奋斗目标紊乱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目标单一并且明确,那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以后,学生逐渐摆脱了教师和家长的监视管教,在较为宽松和自由的大学环境中,他们跃跃欲试,对所有新鲜事物、竞赛活动等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局部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缺少系统理性的分析和规划,逐渐陷入了迷茫、混乱的学习生活状态,

4、失去了对多个目标进展判断、对轻重缓急进展排序的能力,故在迷茫和困惑中耽误了学习,挂科、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跌入后进生的行列。2. 学习部动力缺乏大学生学习的部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第一位的主导动力。学习部动力系统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愿望、学习兴趣与爱好、学习动机、理想信念等部因素1。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多元化开展趋势,重利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负面思潮充满着整个社会风气,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表现在局部学生对待专业学习显得急功近利、急躁不安,学习不是出于自我在的兴趣与需要,而只是为了

5、混到一文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部动力缺乏。3.习得性无力感的形成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2。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曾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成长过程一马平川,很少遭遇失败。但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寻找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失衡、自暴自弃, 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进而产生力不从心3.高校课堂鼓励的价值和意义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鼓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鼓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1.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6、潜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过程并非都是让人感到愉快的,面对一些既枯燥又艰深的容,学生可能会感到烦躁甚至退却,这就需要教师采取鼓励措施,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肯定性评价和要求,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上进心,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最充分地发挥其潜能。2.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无论是媒体还是大学教师,常常感慨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和革新精神。而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何培养?课堂鼓励是可选之途径。在鼓励机制作用下,学生可能会投入十二分的努力进展学习。学生努力程度增强了,提出新观点新思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而教师假设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适当鼓励

7、,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就得以激发。4.实施大学生鼓励机制的手段大学生鼓励机制主要有以下手段: (1)文化鼓励。文化鼓励是指高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文化的鼓励功能,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立,发挥良好的校园文化的鼓励作用,调节和鼓励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校园人的精神得到振奋和升华。(2)理想鼓励。理想鼓励是人们对奋斗目标或所希望的未来前景的一种合理的想象与追求。它一旦变成执着的信仰或信念,就会产生出一种精神推动力量。(3)目标鼓励。目标鼓励是指能够激发人们行为、预期要求到达的目的或标准。目标鼓励具有有形性和可计量性等特点,有着更普遍的鼓励作用。(4)成功鼓励。让学生体验到经过自

8、身努力获取的成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证明,成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进一步激发更高尚的动机。(5)表彰鼓励。表彰鼓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鼓励过程中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从而到达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的作用。(6)典范鼓励。典范鼓励是生动具体的行为模式。树为典范的,是应当受到表彰嘉奖的先进个体或群体。典范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具体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怎样干的问题。(7)人格鼓励。人格鼓励就是要求教育者加强自身修养,铸造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和人格形象的作用,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带着他们自觉实践真善美。(8)关心鼓励。关心鼓励是指思想工作和

9、管理者应该真诚地保护自己的施教对象,关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增进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并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 提出假设1. 高校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课堂缺乏吸引力,没有兴趣参与。2. 高校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的理解不够,提不出相应的观点。3. 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致力于课堂外的学习准备。4. 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教师讲解过于晦涩,难以理解。5.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6.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对就业形势的迷惘。三、 设计调查问卷1. 您现在是大几的学生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大四2.您逃过课

10、吗?原因是什么要是没逃过可以不填A.有重要的事或不得不去参加活动而受冲突的课 B.不喜欢或学得费力的课 C.只逃上课不点名的课 D.随意,只要想逃3.在上您不喜欢的课的时候,您一般是做些什么?A.依旧认真听课B.学习你喜欢的学科C.聊天、玩手机D.睡觉4. 您对你们的专业理解吗?A.非常清楚 B.清楚 C.不太清楚 D.完全不清楚5.您对你们专业的就业形势了解吗?A.非常了解 B.一般了解C.不怎么了解D.完全不了解6.您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吗?会不会如果会是出于什么原因?A.看与专业有关的书,增强就业时的竞争力 B.看一些课外书,充分利用资源C.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为了以后的就业也兼顾自

11、己的兴趣D.想把学习学好,到图书馆找个安静的地方写作业7.您上课发言积极吗?A.很积极 B.积极C.不积极,除非被点到D.从不发言8.您认为影响您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最大因素是A.教师的原因B.自身性格的原因C.课程货问题的原因D.气氛的原因9.您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的最大的动力是什么?A. 自己对本专业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发挥自己的能力B. 基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期望找到一份好工作。C. 青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经济建立效劳D.拥有一技之长,以便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10.您认为大学生鼓励机制在以下的哪些方面最为重要?A有了明确的就业目标 B.正确的实施路径C. 得力的操作方法 D.了解了与

12、鼓励措施相配套的, 保障鼓励方案顺利实施的其他必备条件11.您对学习有怎样的方案?A.具体目标和阶段方案结合 B.有很明确的具体目标和长期方案C.有一个具体目标和长期模糊方案 D.没有方案,随课程及考试安排12.您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吗?A.有,很清晰B.有,比拟清晰C.偶尔有 D完全没有,感觉没用13.您认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动力鼓励帮助大吗?A有很大帮助 B有较大帮助 C比没有好 D.完全没有帮助15.您做过职业规划吗?A.有,3年 B.有,3年至5年 C.有,5年以上 D没有16.请将以下因素按其对您学习动力的影响力由强到弱排列:A.个人因素职业规划 B.身边的学习环境鼓励机制 C.专

13、业兴趣职业规划 D.家庭职业规划四、附件:选题原因和意义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祖国未来栋梁之才,他们在校期间能否高质量的完成所学专业知识,顺利毕业,这直接关系到高校与祖国未来的开展,但现阶段,有相当一局部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沉迷网络世界,只会吃喝玩乐,长久下去,只会误己误人,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鼓励措施来加以矫正。参考文献:1金海.关于学生课堂发言的思考M.*人民出本社,20102对外贸易学院.大学生学习鼓励机制和学习动力调查报告 20073黄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戴蓉.对大学生学习鼓励的再思考5郝一双.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分析6徐晋华.以有效鼓励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7明辉.从期望理论谈大学生学习鼓励问题8宁敏.浅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鼓励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