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学案2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74352251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故都的秋学案【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 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 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 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 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

2、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

3、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古代有“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说法,讲的就是文学的抒情性。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情感源于现实,更要寄托于现实。因此,在对抒情性文学作品(散文)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声音、画面、情感)逐步进入,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是“画面情感”层,即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之间的关系。

4、 【学习过程】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饱尝(chng)赏玩(shng)领略(l)疏疏落落(lo)B.陪衬(chn)落蕊(ru)颓废(tu)混混沌沌(dn)C.譬如(b)幽远(yu)萧索(su)潭柘寺(zh)D.平仄(s)情趣(q)点缀(zhu)一椽破屋(chun)解析:A项,“落”应读“lu”;C项,“譬”应读“p”,“索”应读“su”;D项,“仄”应读“z”。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辞时一度因情绪而中断。(2)费德勒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地夸奖起太太和自己的团队表现。

5、(3)这位失独母亲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她的儿子。A.不能自已情不自禁不由自主B.不由自主不能自已情不自禁C.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不能自已D.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不由自主解析:“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从语境看,第(1)句因横线前有“情绪”不能用“情不自禁”,否则重复。第(3)句“失独”是悲伤的事情,不宜用形容感情“激动”的“情不自禁”。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政府对恐怖袭击始终采取“零容忍”的强力政策,即便IS及其他恐怖组织对俄本土发动报

6、复式恐怖袭击,也很难颠覆俄罗斯将IS主体力量隔绝在叙利亚的决心。B.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C.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让乡村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必然选择。D.中国一直本着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是正确的。解析:A项,搭配不当,“颠覆”与“决心”不搭配,可将“颠覆”改为“动摇”;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

7、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是留住”;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是正确的”。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而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后来此处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时的宴会之所。又采用了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A.B.C

8、.D.解析:写现在,写过去,从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应先填入现在的情况,再回顾过去。答案:A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槐花香漫故乡情秋楠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无意中想念起槐花的模样,于是就有了想去看她的冲动。大片的槐树当属于乡下那条河床了,河床两岸成排的老槐树,仍然苍劲挺拔。走近那条河,远远地就会望见槐花挂满枝头,那花朵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满树的花香铺满整个河床,惹得蜜蜂翩翩起舞,那满心的喜悦与畅快,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于是,我常常想起我与槐花成长的日子,一部分记忆已经模糊了,或是残缺了,但能让我想起孩提时,短暂的欢快。故乡的槐花有着和

9、他处别样的趣事,在故乡有一棵老槐树,她很奇特,开着五种颜色的花,因此叫五花槐。在全国没有几棵这样的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这村庄也就叫五花槐村了。冬去春来,老槐树发出嫩芽,五颜六色的花照例绽放。虽几经风雨,她依然枝繁叶茂,花香宜人。每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放了学,都会在这里捉迷藏,围着她跑来跑去,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那情景印刻在我脑海里,不会丢去只有收藏了。听老人家讲槐树村的故事最开心不过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时值三伏天,骑马路过五花槐村,人困马乏,他把马拴在庙前的槐树上,进庙安歇。庙外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赵匡胤心烦意乱,长叹一声,说道:“宝蛙啊,宝蛙,你们别叫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吧。

10、要叫的话,你们就到村外叫去吧。”顿时,蛙声戛然而止。至现在,每到夏天村里还不会出现蛙鸣,这也成了后来专家们怎么也解释不了的疑问。蛙声刚停,马儿又“咴咴”地大叫起来,赵匡胤急忙出来,见马又踢又跳,把树弄得伤痕累累,他赶快制住了马,惋惜地说:“老槐树啊,老槐树,是我连累了你,实在对不起,愿你伤口早日愈合,枝繁叶茂,花放五彩。”从那以后,这棵槐树的花就由黄色变成了五色。近来,再回去见到老槐树,她根部的马蹄印痕依然清晰可见。遥望故乡的春天,已是百花谢了春红,而滨海小城的春天远远迟于故乡,我想故乡的脚步总是早于进入我的梦乡,或是因为我感受不到故乡槐花的味道,而晚于用这样的文字来怀想那时的美好。身在闹市久

11、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这根思绪也许是扎得很深,才引得我常常去想它。既然不会常常去看望,那就跟随风儿,一起走近自然,欣赏那一抹风景,也是一件最大的幸事。又是一年槐花香,城市边缘的槐花与故乡的槐花有着不同的美,一个载着儿时的记忆,一个记录成长的足迹。无论哪种美都有着一种空灵的美。那么就让我做一棵槐树吧,被这绿色包围,整个躯体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路走着与绿色奔向远方。让我们握紧槐花的平和,回味一路走来的欢歌笑语,以一种宽宏和宁静直面人生,感悟上苍赐给的缘分,珍惜一路阳光、一路风雨所带给我们的无怨无悔。(有删改)5.下列对原文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多次提到了故乡

12、的槐花香,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让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感情。B.第一段中“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作者告诉人们,只有走近田野,走近自然,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并从中收获快乐。C.第段中“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喧闹的滨海小城深深厌倦,渴望回归儿时的淳朴、宁静。D.无论是城市边缘的槐花,还是故乡的槐花,它们都记录着人生的足迹,都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美,但作者更爱故乡的槐花,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E.“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棵槐树,能“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是因为当下的环境污染严重,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解析:C项,“对喧闹的滨海

13、小城深深厌倦”于文无据。D项,“但作者更爱故乡的槐花,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于文无据。E项,“因为当下的环境污染严重,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分析错误,作者想化身槐树,是表现对槐树、对故乡的爱。答案:AB6.文章第段写宋太祖赵匡胤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解析:这个传说解释了村名的由来,同时也使作品情趣盎然,从而打动读者。参考答案:交代五花槐村得名的原因,表现五花槐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增加文章的文学情趣,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7.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对故乡的槐花特别迷恋?解析:抓住作者描写槐花的段落,再结合作者的感情筛选整合即可。第一段写槐花美,并引发“我”的思乡情;第二、三两段写有关槐花的趣事和传

14、说,“我”在五花槐村中成长的情况;最后一段写槐花的美及槐花带来了生机。参考答案:故乡的槐花挂满枝头,花香四溢,勾起“我”的思乡之情;故乡的槐花有很多趣事,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让人沉醉;故乡的槐花见证了“我”的成长,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故乡的槐花给故乡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8.本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及社会现实,就故乡的山水风物、神话传说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解析:故乡的山水风物、神话传说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结合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原文中的槐花形象与主题,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地展开分析。参考答案: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这些山水风物相关的、年代久远的神话传说是故乡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了故乡的人,也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这些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险,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应以破坏故乡文化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