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

上传人:xx****m 文档编号:74352250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110kV网络优化工程环评报告表(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110kV网络优化工程 建设单位:供电局2 / 4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名称110kV网络优化工程建设单位供电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市汉台区供电大道联系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省市汉台区和西乡县境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与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22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容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背景1电网现状电网始建于60年代末,目前形成了现有的以330kV电压等级送电,110kV电压等级供电的主网架结构。电网目前由4

2、条330kV线路(330kV硖石-3回线路、330kV安喜洋汉线路)与主网相连。按照电源与网架结构的布置,地区电网划分为四个供电区,分别以330kV洋县变、330kV变、330kV武侯变、330kV顺正变为主供电源供电;相邻供电区之间均以双回110kV线路相连。目前地区35kV与以上变电站145座,主变271台,变电总容量 6329.295MVA。35kV与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94条,总长度3507.022km。330kV 输电线路12条,长度588.667km;110kV输电线路99条,长度1972.579km;35kV 线路83条,长度945.776km。2建设必要性随着负荷的增长,电网

3、存在问题将进一步加强,110kV送出线路存在电网重载问题,急需通过“网络优化”来解决。供电区网络优化主要解决变-红河变110kV双回线路“卡脖子”以与变供电区、武侯变供电区之间联络互供能力不足等问题。洋县供电区网络优化主要解决由于石泉水电厂-洋县变110kV线路潮流迂回,导致线损大,负荷无法就地消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电网发展问题,也为远期城区用电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从长远电网规划以与发展角度来看,建设110kV网络优化工程是必要的。3规划的符合性110kV网络优化工程符合供电局电网“十二五”规划思路,本项目的建设可优化110kV 电网结构,解决变供电区、武侯变供电区之间联络互供能力不足以与

4、洋县供电区负荷无法就地消纳等问题。4产业政策符合性本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二、工程容与规模110kV网络优化工程包括: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和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两部分。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线路工程;110kV石变-110kV石泉电厂线路工程;原110kV石线单回路段迁改线路工程。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建110kV红鑫、鑫西双回线路工程;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

5、建110kV武红线工程。1工程概况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拟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架空输电线路从石变出线后利用110kV西线预留侧挂线,至西线017#塔后,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至新立G1#分歧塔,然后与拟建110kV石变-石泉电厂线路同塔双回架设至新立G2#分歧塔,通过新立G3#塔与110kV石洋线相接,最终形成110kV 石变-330kV洋县变输电线路。拟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输电线路利用110kV西线预留侧挂线0.4km,新建单回线路0.45km,同塔双回段线路0.15km。拟建110kV石变110kV石泉电厂架空输电线路从石变出线后利用110kV石线预留侧挂线,至西线1

6、17#塔后,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至新立G1#分歧塔,然后与拟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线路同塔双回架设至新立G2#分歧塔,通过110kV石洋线106#塔与石洋线相接,最终形成110kV 石变110kV石泉电厂输电线路。拟建110kV石变110kV石泉电厂线路利用110kV石线预留侧挂线0.4km,新建单回线路0.45km,新建与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双回同塔线路0.15km。原110kV石线单回路段通过新立G4#塔基迁改,改迁线路长度0.3km。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线路路径详见图1图1 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线路改造示意图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拟建110kV红鑫、鑫西

7、双回输电线路自110kV鑫源变双回出线后接至新立G1#塔,然后同塔双回接至新立G4#塔,最后一回接至原有110kV红西线,一回接至原有110kV鑫西线15#塔。本线路需拆除110kV汉鑫线41#塔至110kV鑫源变出线段原有输电线路,再拆除110kV鑫西线15#塔至110kV鑫源变出线段原有输电线路。新建线路长度约20.7km,拆除旧线路长度约为20.3km,拟建线路路径详见图2。拟建110kV汉西线输电线路自110kV红西线24#塔开断,连接至新立G5#塔,形成330kV变110kV西郊变线路(简称“110kV汉西线”),新建线路长度约0.3km。拟建线路路径详见图2。拟建110kV武红线自

8、110kV红西回线6#塔附近开断,跨越十天高速后接至新立G1#塔,与原有110kV汉武线连接。新建线路长度约0.35km,拟建线路路径详见图3。拟建110kV汉西线自110kV红西回线7#塔附近开断,连接至新立G2#塔,与原有110kV汉武线连接。本线路拆除原有110kV武侯线18#塔附近输电线路,拆除110kV红西回线路6#7#段输电线路。新建线路长度约0.3km,拆除旧线路长度约0.5km,拟建线路路径详见图3。图2 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号方案新建和改造路径示意图图3 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号方案新建和改造路径示意图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总长度约4.35km。2导线型号本工程架空

9、导线选用LGJ-300/40钢芯铝绞线。3线路交叉跨越线路交叉跨越详见下表:表1 线路交叉跨越表序号跨越名称单 位数量备注1110kV电力线次2/235kV电力线次1/310kV电力线次2/4通信线次1/5公路次1/6高速公路次1110kV武红线河流次1跨越小河沟一次,线路跨越处河宽约5m,线路为一档跨越。详细路径详见附图2、3,线路沿线现状如图4: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预留挂线处110kV葛石变石变和线路出线处预留挂线走线处石洋线106#塔拟建线路拟建线路拟建线路路径 拟建线路路径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110kV鑫西线16#塔110kV汉鑫线42#塔110kV鑫源变鑫源变和线路出线处

10、拟拆除部分拟建线路线路接处110kV汉鑫线15#塔拟建汉西线路拟建汉西线线路路径 拟建双回线路路径110kV汉西线6#塔110kV汉武线18#塔110kV汉西线7#塔拟建汉西线和拟建武红线线路路路径图4 拟建输电线路沿线现状三、工程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9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15万元,详细见表2。表2 环保投资估算表(元)序 号123工程名称环评费用其他总计费 用(万元)51015四、建设项目选线可行性分析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拟建输电线路进行了认真规划,对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对周边环境敏感建筑物尽量采取了避让措施。拟建输电线路经过地区为主要为汉江阶地和低山丘陵区,地质稳定,

11、均无滑坡,塌陷等现象。从环境角度考虑,工程选线基本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选线基本可行。五、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与主要环境问题110kV网络优化工程沿线主要为汉江阶地和低山丘陵区,本工程拟建输电线路附近存在正在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和110kV变电站。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磁场监测值均低于标准要求,拟建输电线路周边电磁环境现状良好。本项目是输变电工程,运行过程中不涉与水和气的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完工后会有一定的电磁辐射和噪声影响等。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拟建110kV网络优化工程位于市汉台区

12、和西乡县境。汉台区位于盆地中心地带,汉江上游,北以岭,南临汉江。西乡县位于南部,市东部,县境东临石泉、汉阴,南界镇巴与通江,北接洋县,西与城固、南接壤。地理位置图见附图2、3。2地形、地貌汉台区地形北高南低,分为盆地、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北部是中低山,中部是丘陵,南部是平原,本项目在汉台区境工程位于南部平原地带。西乡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属米仓山和汉江南北低山丘陵地区,本项目在西乡县境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地区。3气候气象汉台区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4,年降水量890mm,无霜期253天,夏秋多雨,冬夏偏旱。西乡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年降水量92

13、3.5m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4河流水系汉台区境主要河流为汉江与其支流褒河等。西乡县境主要河流为汉江与其支流牧马河,还有源于米仓山的支流泾洋河、子午河、白勉峡河等。本项目跨越西乡县境小河沟一次,为一档跨越。5.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经过区域植被主要为天然林区与经济作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汉台区面积556平方千米,辖7镇2乡、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205个村民委员会,人口54万人。西乡县面积3204平方千米,辖16镇7乡、10个社区、267个村民委员会,人口41万人。2社会经济汉台区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有“天然植物基因库”

14、和“天然药库”之称。国家级生态示区和重要的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发达,也是陕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购物中心之一。西乡县物种丰富,盛产银杏、香菇、核桃、龙须草等林特产品和杜仲、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等,形成茶叶、生猪两大主导产业。矿产资源已探明硫铁矿、石膏、石等27种,石膏矿因储量大、易于开采而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石膏矿。3历史文化汉台区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塔、拜将坛、饮马池等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褒河森林公园、兴元湖、石门等风景名胜名扬天下。传统戏剧汉调桄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乡县自古有“岭南麓小江南”美

15、誉。名胜有子午山风景名胜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家村、何家湾古文化遗址,以与太白洞、七星湖风景区和万亩生态茶园景区等。西乡打锣镲、贯溪地围子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质量现状1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环境现状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定方法(DL/T988-2005)和高空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的有关规定,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16、站2013年10月10日对线路经过地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监测。(监测结果见电磁专项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为9.30616.96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90.145T,均小于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无线电干扰值为19.531.4dB(V/m),均小于GB15707-1995中规定的限值46dB(V/m)。由结果可知,拟建线路沿线的电磁环境现状良好。(详见电磁专项评价)2声环境现状 2013年10月10日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17、096-2008)的要求,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拟建线路沿线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项目为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结果见表3。表3 输电线路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编号测点描述昼间值夜间值备注1中渡村五组周世罗住户45.737.92寨村一组荣贵住户47.539.4标准限值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备注现场监测时有交通、生活噪声的干扰。根据监测结果,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声环境现状监测昼间值为45.747.5dB(A),夜间值为37.939.4dB(A),拟建线路沿线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18、限值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生态环境现状经现场踏勘,本工程线路经过区主要为天然林区与经济作物,植被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以与少量的人工种植的树、桦树、柳树等。动物主要以野兔、野鸡,以与鼠类为主。本项目拟建地与拟建线路评价围未见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二、主要环境问题110kV网络优化工程项目拟建线路经过地区主要为耕地和少量林地,周围环境现状质量良好,该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来自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工程运行时产生的一些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与保护级别)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规定:以送电线路

19、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围。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为工频电磁场评价围的公众;无线电干扰评价围的通讯、军事、医疗设施等;声环境评价围的公众。经过现场调查,本工程无线电干扰评价围未见易受干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导航台、雷达站、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短波无线电发射台(收信台)等电磁敏感目标。经过现场调查,本项目拟建输电线路边相导线30m评价围未见需要保护的公众,所以本项目工频电磁场和声环境的评价围无保护目标,详见附图1.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电磁环境

20、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100T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的评价标准。按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的要求: 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晴好天气时0.5MHz频段的无线电干扰限值46dB(V/m) 作为评价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3 110kV导线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架空线路的施工建设期具有跨距长、点分散等特点。线路各塔基将长期占用少量土地。施工过程中新线路和塔基材料的堆放需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可能使部分植被遭

21、到短期损坏。同时,施工人员与车辆进出等也将破坏部分植被。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塔基的永久占地对植被生物量影响,但随着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的逐渐恢复,影响将会逐渐减小。2运行期工程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后,在电能输送过程中,高压线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感应强度。运行噪声本工程运行期架空输电线路会产生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尤其是在阴雨天气。生态影响本项目是输变电建设工程,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很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与预计排放情况

22、 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与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与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无组织排放源施工扬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少量依托附近村庄固体废弃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少量集中收集处理施工期活动施工废弃物少量噪声施工期基坑开挖、场地填方、设备运输等产生的施工噪声。电磁辐射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无线电干扰46dB(V/m)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将改变土地的使用功能。施工过程所设置的牵场地、临时便道,属临时占地,塔基施工、材料运输和线路挂线等会对地表植被产生扰动,但随着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的逐渐恢复,影响将会逐渐减小。项目对生态

23、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且属短期影响;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挖掘、弃土清运、物料运输与施工现场车辆等产生的扬尘。扬尘的排放源比较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于无组织排放,且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本项目施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施工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使扬尘的影响降到最低: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车辆不得超载,运输颗粒物料车辆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并用蓬布蒙严盖实,不得沿路抛洒;对主要施工点周围地面采取临时硬化和洒水等防尘措施。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跨越小

24、河沟一次,线路跨越处河宽约5m,线路为一档跨越,塔基位于河道外,不占用河道,对水环境影响很小。施工过程中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可以依托当地村庄公共设施。因此,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噪声来源施工机械的运转噪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等,但施工噪声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后影响即消失。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从严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夜间、午休时间不扰民,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施工中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设备安装后剩余的包装物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于线路较短,铁塔数量较少,开挖

25、的土方采用就地填埋的办法。生活垃圾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这些固体废物随意丢弃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生活垃圾必须妥善处理,对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全部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可使用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单位运送,避免对当地环境现状造成影响。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永久性占地将改变土地的使用功能。在施工期间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打破地表原有生态平衡状态,但随着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的逐渐恢复,影响将会逐渐减小。施工弃土的回填会改变土壤层次、紧实度和质地,影响土壤发育,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生长。本项目占用土地较少,选线时尽量避开了密集林区、陡坡和不良地质段,施工时优先考虑

26、采用原状土基础,沿塔位周围自然山坡或基面挖方后的缓坡面用块石砌筑护坡。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设施,并与时恢复地表植被。项目在充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对于110kV网络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的影响预测,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与现状监测一样)。类比监测方法,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定方法(DL/T 988-2005)和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 7349-2002)的要求进行。选用市辖区

27、已投运的110kV磨双回架空线路(详见陕辐环监字2013第152号监测报告)和已投运的110kV勉三单回架空线路(详见陕辐环监字2013第151号监测报告)作为类比对象。类比监测数据显示:110kV磨双回线展开测量路径上工频电场强度在9.456307.2V/m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90.242T之间,最大值亦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在21.445.9 dB(V/m)

28、, 边相导线投影20m处的值为27.2dB (V/m),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的规定,均小于限值46dB(V/m)。110kV勉三线展开测量路径上工频电场强度在2.824897.5V/m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中相导线投影正下方;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80.185T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中相导线投影正下方,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在28.643.3dB dB(V/m),距边相导线

29、投影20m处的值为37.1 (V/m),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的规定,均小于限值46dB(V/m)。由以上类比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的评价标准;各监测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国际辐射保护协会推荐执行的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标准限值。由类比数据显示,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投运后,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均能满足HJ/T24-1998和GB15707-1995中的限值要求。综上,110kV网络优

30、化工程运行后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很小。(详见专项评价)2.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行期噪声主要来自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晕放电噪声,到达声环境敏感目标处已经远低于项目所在地的本底噪声,本项目架空线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几乎没有贡献值。并且110kV架空输电线路下噪声值较小,晴天时,线路下行人基本感觉不到线路的运行噪声,声环境基本无太大变化。由于线路走廊下活动的人员相对较少,线路在设计时也考虑了对线路下人员的保护,线高留有足够的裕度。因此,线路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很小。3.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属于普通的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工程,因此工程在运行期不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

31、景观的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与治理效果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施工期严格管理,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做好扬尘控制措施;车辆运输限载限速,篷布遮盖。将大气污染降到最低满足环保要求水污染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村庄满足环保要求固体污染物施工期活动施工废弃物尽量减少土石开挖,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土层顺序回填。满足环保要求噪声施工期基坑开挖、场地填方、设备运输等产生的施工噪声;运行期噪声主要来自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晕放电噪声,到达声环境敏感目标处已经远低于项目所在地的本底噪声,本项目架空线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几乎没有贡献值。电磁辐射

32、优化设计,在满足经济和技术的条件下选用低辐射设备,使其辐射强度均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 15707-1995)相关标准要求。生态保护措施与预期效果:在施工期,项目的建设会对沿线地表生态产生一定影响,线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应尽快恢复原来的用途,区域生态影响将在短期恢复。在工程建设期,建设区受地形、土方开挖、降雨等条件的影响,易导致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于当地生存的乔、灌、草进行绿化,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植被尽快恢复;并请相关专家指导,保证绿

33、化植物的成活率和健康成长。在项目营运期,还要坚持利用与管护相结合的原则,经常检查,保证环保措施发挥应有效益。完善施工期未实施到位的植被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区(除永久用地)植被覆盖率和存活率。项目运营期可能存在主体工程(线路、塔基等)的维修,维修过程中,存在周边植被被占压等破坏,因此,需对破坏后植被进行修复,防止水土流失。结论和建议1工程概况110kV网络优化工程包括: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和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两部分。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线路工程;110kV石变-110kV石泉电厂线路工程;原110kV石线单回路段迁改线路工程。110

34、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建110kV红鑫、鑫西双回线路工程;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建110kV武红线工程。导线选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本工程总投资9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15万元。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经过现场了解,本工程评价区域未见易受干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导航台、雷达站、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短波无线电发射台(收信台)等电磁敏感目标。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对象包括:工频电磁场评价围,重点保护该区域的公众;无线电干扰评价围,重点保护该区域的通讯、军事、医疗设施等;声环境评价围,主要为线路周边地区的公众。经现场勘查,本项目评价围未见环境保护目

35、标。3环境质量现状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值为9.30616.9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90.145T,均小于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无线电干扰值为19.531.4dB(V/m),均小于GB15707-1995中规定的限值46dB(V/m)。由结果可知,拟建线路沿线的电磁环境现状良好。(详见电磁专项评价)声环境现状根据监测结果,拟建线路沿线昼间值为45.747.5dB(A),夜间值为37.939.4dB(A),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36、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生态环境现状经现场踏勘,本工程线路经过区主要为为天然林区与经济作物,植被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以与少量的人工种植的树、桦树、柳树等。动物主要以野兔、野鸡,以与鼠类为主。本项目拟建地与拟建线路评价围未见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4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拟建输电线路在施工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施工结束后,生态环境将逐渐恢复。本项目在运营期不产生工业废水、废气和固废等,不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通过类比分析可知,本项目运营期的电磁环境满足标准要求,满足环保要求。综上所述,

37、本项目选线基本可行。5运营期环境影响结论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对于110kV网络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的影响预测,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与现状监测一样)。类比监测方法,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定方法(DL/T 988-2005)和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 7349-2002)的要求进行。选用已投运的110kV磨双回架空线路作为类比对象,详见陕辐环监字2013第152号监测报告。类比监测数据显示:110kV磨双回线展开测量路径上工频电场强度在9

38、.456307.2V/m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90.242T之间,最大值亦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且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在21.445.9 dB(V/m), 边相导线投影20m处的值为27.2dB (V/m),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的规定,均小于限值46dB(V/m)。110kV勉三线展开测量路径上工频电场强度在2.824897.5V/m之间

39、,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中相导线投影正下方;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80.185T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中相导线投影正下方,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在28.643.3dB dB(V/m),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的值为37.1 (V/m),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的规定,均小于限值46dB(V/m)。由以上类比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

4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的评价标准;各监测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国际辐射保护协会推荐执行的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标准限值。由类比数据显示,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投运后,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均能满足标准HJ/T24-1998和GB15707-1995中的限值要求。综上,110kV网络优化工程运行后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很小。(详见专项评价)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行期噪声主要来自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晕放电噪声,到达声环境敏感目标处已经远低于项目所在地的本底噪声,本项目架空线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几乎没有贡献值。并且1

41、10kV架空输电线路下噪声值较小,晴天时,线路下行人基本感觉不到线路的运行噪声,声环境基本无太大变化。由于线路走廊下活动的人员相对较少,线路在设计时也考虑了对线路下人员的保护,线高留有足够的裕度。因此,线路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很小。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线路工程,正常运行时没有生产废水产生。生态环境与景观影响分析本项目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将改变土地的使用功能。施工过程所设置的牵场地、临时便道,属临时占地,塔基施工、材料运输和线路挂线等会对地表植被产生扰动,但随着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的逐渐恢复,影响将会逐渐减小。此外,施工弃土的回填会改变土壤层次、紧实度和质地,影响土壤发育,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

42、作物生长。因此,评价要求应尽量保存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弃土按土层顺序填埋在指定的弃土场,不得随意倾倒,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且属短期影响;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景观的影响。6社会、经济效益结论110kV网络优化工程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区域供电的可靠性,不仅为区域社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区域群众生活需求,因此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7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经过类比分析,110kV网络优化工程运行后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很小,线路沿线噪声也满足标准要求。工程在贯彻执行国家“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充分落实环评提出的

43、各项环保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本工程的建设基本可行。8要求与建议施工期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施工进度,严格管理,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的公共设施,不可随意排放。施工结束后与时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严禁施工垃圾和固体废物乱扔、乱弃,应统一收集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运输应尽量利用原有便道,减少铁塔组立、导线牵对植被的影响。尽可能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压缩施工占地面积,减轻设备安装对植被的影响。项目施工中,必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项目建成后,与时恢复周围植被,以避免发生水土流失。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细化环保投资,并做到专款专用。应与

44、时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纳入环保部门管理。本项目需要实施扩建设时,应按法定程序另行办理有关环保手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持导线良好,尽量减少噪声和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审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经办人: 公 章年 月 日 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一、项目概况110kV网络优化工程包括: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和110k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两部分。110kV石洋线接石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石变-330kV洋县变线路工程;110kV石变-110kV石泉电厂线路工程;原110kV石线单回路段迁改线路工程。110k

45、V西郊变改接变工程包括: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建110kV红鑫、鑫西双回线路工程;新建110kV汉西线工程;新建110kV武红线工程。导线选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本工程总投资9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15万元。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对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1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规定:“本规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统一格式与规容。”和“本规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参照本规应用于110kV、220kV与330kV送变电工

46、程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HJ/T24-1998规定:“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阶段。初步评价报告书应在获得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最终评价报告书在项目运行后一年左右完成”和“初步评价报告书以相关调查资料、类比测量以与理论计算为主,对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作出预测。最终评价报告书应以本项目设施正常运行时环境监测规定的实测数据为准作出实际环境影响评价”。3HJ/T24-1998规定:“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暂以

47、4kV/m作为居民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待国家发布相应标准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4对于高压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根据国家标准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距110kV线路边导线投影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46dB(mV/m)”。 三、评价围、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评价围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评价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围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围。无线电干扰评价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围。2评价因子工频

48、电场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强度,单位(kV/m或V/m)。工频磁感应强度评价因子工频磁感应强度,单位(mT或T)。无线电干扰水平评价因子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单位(dBV/m)。3评价标准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24-1998)的规定,确定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如下: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工频电场执行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以4kV/m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工频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执行GB15707-1995的规定,在距输电线路边导线投影

49、外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不大于46dBV/m。若距离或频率不符合测试要求,则要按照导则作相应的修正。四、环境保护目标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规定: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围。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为工频电磁场评价围的公众;无线电干扰评价围的通讯、军事、医疗设施等;声环境评价围的公众。经现场勘查,本项目评价围未见环境保护目标。五、电磁环境现状评价2013年10月10日按照HJ/T24-1998、GB

50、/T7349-2002和DL/T988-2005的有关规定,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拟建线路经过地区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监测。1现状评价方法按照HJ/T 24-1998、GB/T 7349-2002和DL/T 988-2005的要求进行监测,分别测量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以与无线电干扰场强值,通过对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定量评价线路沿线地区的电磁环境质量现状。2现状监测条件现状监测项目、仪器和方法,见表1。表1监测项目、仪器和方法列表序号测量项目测量仪器仪器参数与证书编号1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PMM8053B型电磁感应强度测量系统,配合EHP50C探头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测试仪

51、器电场 0.01V/m100kV/m;磁场 1nT10mT;频率 5Hz100kHz编号262WL00824,352WN00902校准日期 2013年5月23日2014年5月22日2工频磁感应强度综合值3无线电干扰场强科环公司生产的KH3933EMI型测试接收机仪器背景参数:杆状天线KL=20dB(V/m)干扰场强 (0120)dB(mV/m);频率 150kHz30MHz。编号0833012校准日期 2013年5月21日2014年5月20日备注:实际测量时,应考虑地形、地物的影响,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与金属结构,尽量选择空旷地测试。监测时间每个监测点监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15s

52、,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环境条件晴,27,相对湿度为53%,风力小于三级。3.监测质量保证 监测单位: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持证上岗; 监测所用仪器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获得真实的监测结果; 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4监测点位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在拟建线路经过地,工频电磁场测量高度为距地1.5m,无线电干扰测量高度为距地1.8m。5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拟建线路经过地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现状监测点位见附图1。表2110kV网络优化工程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

53、置与描述电场强度垂直分量(V/m)磁感应强度综合值(T)1中渡村五组周世罗住户9.3060.0392寨村一组荣贵住户16.960.145表3110kV网络优化工程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结果(频率0.5MHz)序号测点位置与描述无线电干扰场强dB(V/m)1中渡村五组周世罗住户31.42寨村一组荣贵住户19.5监测结果表明: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值为9.30616.9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90.145T,均小于HJ/T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0.5MHz无线电干扰值为19.531.4dB(V/m),均小于GB15707-1

54、995中规定的限值46dB(V/m)。由结果可知,110kV网络优化工程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限值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要求,电磁环境质量良好。六、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类比输变电工程选择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即利用类似本项目建设规模、电压等级、架线型式与使用条件的其他已运行送电线路进行电磁辐射强度和分布的实际测量,用于对本项目建成后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本项目拟建输电线路选择位于地区,导线类型一样的110kV磨双回架空线路作为类比对象。对比情况见表4。表4 线路类比工程与评价工程对比表类比工程类比工程评价工

55、程项目名称110kV磨同塔架空线路110kV勉三架空线路110kV 网络优化工程地理位置市市市电压等级110kV110kV110kV导线型号LGJ-300/40LGJ-300/40LGJ-300/40架线方式双回架空单回架空单回和双回架空塔型直线鼓型塔直线干型塔直线鼓型塔导线对地高度10m8m10m2监测容与监测布点类比监测按照HJ/T24-1998、GB/T7349-2002和DL/T988-2005的要求进行。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类比监测送电线路的测量以档距中央导线驰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50m处。

56、 无线电干扰类比测量无线电干扰电平的测量应分别在送电线路测试路径上以2nm处测量( n=0、1、211等正整数),并在测试路径20m处加测一个无线电干扰场强。本次测至64m。输电线路类比监测点位见图1。图1 110kV导线线路类比监测点位示意图3监测结果与分析同塔双回线路类比监测结果工频电磁场类比监测结果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于2013年5月22日对位于市洋县的110kV磨子桥变110kV村变双回架空输电线路进行了实地监测。测量条件:晴天,28,风力小于3级,相对湿度4555%,运行电压104.88kV,运行电流10.54A。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监测结果见表5:表5110kV磨线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

57、序号测点位置与描述距地高度(m)电场强度垂直分量(V/m)磁感应强度综合值(T)1中相投影下0m1.5307.20.24222m1.5272.30.20334m1.5225.40.20246m1.5169.20.19558m1.5124.50.174610m1.596.390.160712m1.582.640.167814m1.599.820.113916m1.5100.10.0981018m1.589.960.1031120m1.578.940.0861225m1.550.170.0701325.5m(边相投影外20m)1.548.20.0641430m1.528.200.0611535m1

58、.514.790.0521640m1.512.140.0431745m1.510.720.0431850m1.59.4560.039图2 110kV磨双回线路电场强度展开测量变化曲线图图3 110kV磨双回线路磁感应强度展开测量变化曲线图监测结果可以看出:110kV磨双回线路展开测量路径上工频电场强度在9.456307.2V/m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90.242T之间,最大值亦出现在110kV边相导线下。由以上类比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HJ/T 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的评价标准;各监测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国际辐射保护协会推荐执行的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标准限值。无线电干扰类比监测结果表6 110kV磨线无线电干扰监测数据测点编号监测点位测试频率(MHz) 单位:dB(mV/m)0.150.250.51.01.53.06.010153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