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简介模式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335989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品种简介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种简介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种简介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品种简介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种简介模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 5:品种简介模式一、玉米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 :以自选系PA63 为母本,自选系PA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公告号: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8-101 天。株型紧凑, 全株总叶片数18-19 片,株高 250-261cm,穗位高 105-114cm;叶色深绿,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椭圆形;雄穗分枝5-7 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6cm,秃尖长 0.5cm ,穗粗 5.0cm ,穗行数 14-16 行,行粒数 31.6-36.8 粒;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 半马齿型, 千粒重 275.2-342.7g ,出籽率 89.3%,

2、田间倒折率 1.4%。抗性鉴定 :2015 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人工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矮花叶病、瘤黑粉病,中抗玉米螟;2016 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人工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 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 中抗大斑病、 小斑病、瘤黑粉病,感玉米螟。品质分析 :2015 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05%,粗脂肪 3.97%,粗淀粉 73.81%,赖氨酸 0.307%,容重 754g/L ;2016 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检测:粗蛋白质9.35%,粗脂肪 4.34%,粗淀粉 73.88%,赖氨

3、酸 0.30%,容重 750g/L 。产量表现 :2015 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500 株 / 亩一组),12 点汇总, 12 点增产,平均亩产617.9kg ,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 8.0%,差异极显著;2016 年续试, 9 点汇总,7 点增产 2 点减产, 平均亩产为515.7kg ,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 4.4%,差异显著。 2017 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4500 株 / 亩组), 11 点汇总, 11 点增产,平均亩产759.7kg ,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 9.2%。适宜区域 :河南夏玉米区推广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6 月上中旬麦后直播,中等水肥

4、地4000 株 / 亩,高水肥地不超过4500株/ 亩。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风险提示:二、水稻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 :公告号:特征特性 :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40 天。株型紧凑, 株高 122.2cm,茎秆粗壮, 分蘖力强; 主茎叶片数平均17.5 片,叶色浓绿; 穗长 25.0cm,平均亩有效穗14.5万穗,每穗总粒数194.1 粒,结实率86.0%

5、,千粒重29.1g 。抗性鉴定 : 2012 年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稻瘟病苗瘟代表菌株ZB29、 ZC15、 ZD1、 ZE3、 ZF 和 ZG1表现为免疫( 0 级);穗颈瘟人工鉴定为中抗(2 级)、田间鉴定为抗(2 级);对水稻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 PX079、 JS-49-6 、 KS-6-6 均表现为中抗 (3 级 ) ;对纹枯病中等致病力菌株RH-2 表现感病( S)。品质分析 : 2015 、2016 两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出糙米率 81.8%/79.9% 、精米率 72.6%/70.9% 、整精米率64.1%/62.8% 、垩白

6、粒率24%/53%、垩白度 2.9%/5.8% 、直链淀粉 16.0%/14.8% 、胶稠度 88mm/77mm、粒长 7.0 mm/6.8mm、粒型长宽比 3.0/3.0 、透明度 1 级 /2 级、碱消值 6.2 级 /6.0 级。 2011 年品质检测结果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产量表现 :2015 年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9 点汇总, 8 点增产, 1 点减产,平均亩产稻谷566.9kg,比对照优838 增产3.7%,差异不显著。2016 年续试,7 点汇总,7 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81.5kg,比对照优838 增产7.0%,差异极显著。适宜区域 :河南南部稻区种植。栽培技术

7、要点:1、播期和播量:河南地区作中稻,在4 月底到5 月初播种为宜,秧田播种量控制在每亩 10kg,建议使用多效唑培育多蘖壮秧,每亩2g( 15%比例兑水)浸种5-10分钟,凉干后播种,一叶一心时,排干水面,亩喷施300PPM,一天后复水,秧龄控制在30 天以内,防止老秧早穗。2、栽插方式:采用宽行窄距,68 寸为宜,保证成穗率和有效大穗,每穴插1-2 粒谷苗,确保15-16 万穗 / 亩, 200 粒 / 穗左右。3、田间管理:肥料施用原则是,氮、磷、钾配合使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兼顾穗肥,中后期增施钾肥;一般亩用25kg 复合肥 +0.5kg 锌肥作底肥,10kg 尿素作分蘖肥;管水原

8、则是: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以免影响结实率及充实度;要注意螟虫、稻飞虱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在抽穗破口前和灌浆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风险提示:三、大豆审定编号:品种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 :公告号:特征特性 :属有限结荚中熟品种,生育期105 110 天。株型紧凑,株高85cm;叶片卵圆形;有效分枝3.1 个,主茎节数16.9 个;紫花,棕毛,荚深褐;单株有效荚数57.9 个,单株粒数108.6 粒,百粒重21.4g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成熟落叶性好;抗倒性1.2 级,症青株率 0.2%。抗性鉴定: 2010年南京农

9、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抗病性鉴定:对花叶病毒病SC3 表现中抗, SC7表现抗病。品质分析: 2011、 2012 两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 42.31%/42.07% ,脂肪 19.50%/21.48% 。产量表现: 2015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1 点汇总, 11 点增产,平均亩产196.9kg ,比对照豫豆22 号增产16.1%,差异极显著; 2016 年续试,12 点汇总,12 点增产,平均亩产 205.5kg ,比对照豫豆22 号增产12.9%,差异极显著; 两年平均亩产 201.2kg ,比对照豫豆22 号增产 14.4%,差异极显著。 2

10、017 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 9点汇总, 9 点增产,平均亩产208.6kg ,比对照豫豆 22 号增产 13.6%。适宜地区: 河南各地夏大豆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播量:6 月上中旬为适宜播期,最好在6 月 15 日前足墒播种,亩播量4 ;宽窄行种植,平均行距0.4m ,株距 0.13 0.15 m,出苗后及时间、定苗,留苗密度1.25万株/亩。2、田间管理:亩施尿素 4-5 ,磷酸一铵 20-25 ,氯化钾 8-10 ,肥力较高地块尽量少施尿素; 开花结荚期遇旱及时浇水, 提高百粒重; 花荚期及时防治虫害, 提高商品质量。风险提示:四、棉花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转基因生物

11、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 :公告号:特征特性:单价转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24 天。植株塔型,松散,株高105.1cm;叶片掌状,中等偏小,叶色草绿;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型中等大小;第一果枝节位6.7 节,单株果枝数 14.5 个,单株结铃 24.0 个,铃重 6.0g ,衣分 42.6%,籽指 10.3g ,霜前花率92.2%;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抗病鉴定 :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鉴定:2015年枯萎病指11.9 ,黄萎病指31.1 ,耐枯萎病、黄萎病; 2016 年枯萎病指 4.3 ,黄萎病指28.7,高抗枯萎、耐黄萎病。抗虫鉴定 : 2017 年经中国农科院生物

12、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100%, Bt 蛋白表达量656,高抗棉铃虫。品质分析: 2015、2016 两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 30.29/29.30mm ,断裂比强度 30.28/28.30cN/tex,马克隆值 5.13/5.00,整齐度 86.38/84.30% ,伸长率 4.78/4.90% ,反射率 78.75/78.90% ,黄度 7.88/7.70 ,纺纱均匀性指数 149.00/132.80 。产量表现 :2015 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品种区试,8 点汇总,皮棉8 点增产,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249.2kg 、107.2k

13、g 、102.8kg ,分别比对照豫杂35 增产 9.9%、12.7%、13.1%,分居杂交春棉4 组 14 个参试品种第8、 3、3 位,皮棉增产极显著;2016 年续试, 7点汇总, 皮棉 6 点增产 1 点减产, 平均亩产籽棉、 皮棉、 霜前皮棉分别为231.8kg 、94.9kg 、84.7kg ,分别比对照豫杂35 增产 14.5%、 24.9%、25.0%,均居杂交春棉2 组 13 个参试品种第 7、 2、 2 位,皮棉增产极显著。2017 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品种生产试验,8 点汇总,皮棉8点增产,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01.9kg 、 84.3kg和 74.7kg ,

14、比对照鲁棉研 28 增产 9.1%、 9.3% 和 8.1%。适宜地区 :河南省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作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适期播种,露地直播4 月 25-30 日,地膜覆盖播期4 月 15-25 日为宜,麦棉套种育苗期为4 月 5-15 日,移苗时间为5 月 10-20 日;一般棉田密度为1800-2200 株 /亩,高水肥棉田为1200-1800 株 / 亩,土壤肥力较差的棉田为2200-2500 株 / 亩。2、田间管理: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磷、钾肥,配施微肥;后期用0.2%硼砂和0.5-1% 尿素混合进行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及时去除叶枝、赘芽和腋芽,摘除中下部空果枝和老叶;高水肥棉田化控2-3 次。3、病虫害防治:根据田间病情预测,提前用苗菌敌、枯黄克星、多菌灵等杀菌剂600800 倍水溶液均匀喷雾,防止病害发生或扩展蔓延,在发病期连防2-3 次;及时防治棉花害虫,苗期做好棉花蚜虫和棉红蜘蛛的防治,中期注意对伏蚜、盲椿象、棉粉虱等的防治。风险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