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工作案例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4334314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工作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工作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工作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工作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作案例 课题: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案例科目:高中语文教学对象:高中课时:2课时提供者: 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二、教学目标1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感情,了解辞赋的文体特点。 2掌握文章中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作者辞官的原因,体会作者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4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文语言浅

2、显,学生在四册教材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本文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只对文言词汇的意义与用法分析不够透彻。教此文,我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研读文言现象的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授本文时首先要让让学生体会陶渊明的辞官归隐的原因及其人生追求与高洁品质。其次再联系学生已有文言知识,以旧带新,系统文言知识。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2深入认识陶渊明思想及其作品特点,掌握词赋特点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这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追求。然而,进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并不是

3、都能大展宏图,功成名就。总有很多人,或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弃身而去,或因改革时弊而触动权势利益被害,失意而去。因此就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彻悟。在他们之前也有一位失意之人,他以归隐田园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他就说陶渊明。(播放第一张PPT) 布置预习作业讲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及相关典故,对学生理解其思想有一定帮助提问学生关于作者陶渊明的了解,包括其生平、经历、思想、文章著作等等(播放第二张PPT)学生集体合作解决老师泛读课文1听语顿处,划分节拍; 2注意倾听语气语调的升降,并标注出来;3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

4、标记。4、学生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集体朗诵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文言语感老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特殊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句中“为”表被动 ()古今异义: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3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内容,老师评价老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并评价学生翻译。()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同“影”,日光。()古今异义 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词类活用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用作状语,每日。()固定句式 乃瞻衡宇,

5、载欣载奔 载载,一边一边。老师补充强调重点文言知识。()古今异义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词类活用 或棹孤舟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特殊句式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于西畴有事”)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总结、归纳全文。1归纳、理解本文的线索。1)抒情线索:自悔自

6、责(1)自安自乐(2、3)乐天安命(4)2)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居家生活田间乡里纵情山水如何度余生。2归纳艺术特色:平淡自然布置作业:、背诵全文。、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小论文。学生自读序,并解决问题。1疏通序中的字词,并翻译。将序分为“余家贫故便求之。”和“及少日乙巳岁十一月也。”两部分,分别请两名同学翻译。老师帮助解决学生不能理解的词句。(1)词类活用:“生生”(2)重点虚词:“求之靡途”,“四方之事”的“之”的意义和用法。(3)古今异义词:风波、人事、寻、幼稚、慷慨。(4)特殊句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 “遂见于小邑”(被动句)(播放第三张P

7、PT)思考:序讲了哪些内容?交代了文本写作的时间、背景,叙述了作者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3作者辞官的原因有哪些?(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3)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播放第四张PPT)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推举同学分别指出第一段中的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思考:1)本段讲了什么内容? 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什么?学习第二自然段:1分组朗诵第二、三、四自然段,注意节奏、语气和韵律。2学生前后交流,解决字词问题,找出重点文

8、言知识,并翻译。学生探究讨论:1)第一自然段最后表现出了作者回家途中欣喜和急迫的感情,第二自然段中,到家后,作者感情又有什么新的表现?2)到家后衣食住行又是怎样的?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蕴涵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渊明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播放第五张PPT)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相互交流疏通字词,并翻译课文,请学生翻译最后一段,其余同学思考: ()开头两句的感慨有何深意?()“富贵”六句写出了什么样的内容?()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播放第六张PPT)再次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言现象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文言

9、现象分析到位,文言体系日臻完善。尤其对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激赏,受到得影响很大。本文授完后,学生基本成诵,效果很好。八、板书设计自悔、自责、自觉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自然决心归家 复归田园 感慨抒情九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目的在于立人,在于让我们的学生在语言中成长,在精神上站起来。所以,学习文言文为的是:1、拓展语言的资源,在古人为我们创造的诗文中汲取典范的、优美的、精炼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诵读,获得语感,从而化古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言语。所谓“熟读成诵”正是这种转化的手段。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是这个意思。2、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接触经典名著,渐渐走进古代诗文的大门,与古人晤谈,乐而忘返。对于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诗文是“触摸历史”,是获得“历史的现场感”,是与古人“会意”、“会心”。因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了诵读的分量,同时以语言为切入点,加入了大量的材料,引领学生走进陶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