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背影精编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74269268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韩军背影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韩军背影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韩军背影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韩军背影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军背影精编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韩军题记朱自清毁灭里说,“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这应该是最合乎朱自清自己心思的背影主旨吧。2011 年 9、10、11 月,我在凯里、成都、乌鲁木齐、贵阳、合肥、石家庄六讲背影公开课,又对特级教师王君讲我对此文的“新解码”,反响均出乎意料,王老师因此成文生之痛爱之深。下面我就说说对背影的“新解码”。一、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背影 1925 年 10 月发表至今 86 载,影响和感动了无以数计的中国人,几代中国人,少年时朗读它、 成年时默忆它, 似乎积淀到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中了。 此文入选教材版本与次数之多,在教材中

2、保留历史之久, 引起的关注之广, 研究之深, 研究文字之多, 均堪称之 “最”。围绕背影所发生的事件,不但映照出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像”,也折射出中国教育历史走向的某些信息。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的中小学课本中,有如此神奇的文本。这是一个太“中国化”典型的文本。上世纪 50 年代初,人民教育杂志载文讨论此文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著名的“教育历史事件”。二、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生生不息被忽略86 载的“祖、孙”若问读过 背影 的人, 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十之八九的人脱口道,两个人物嘛, “我”与“父亲”。错了,写了四个人物,祖母、朱自清的父亲(简称“朱父”)、朱自清、朱自清的儿子(简称“朱子”)。

3、1无论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忽略了两个人物,即“祖母”和“朱子”,忽略了86 载。而祖母、朱子,这两个人物,断不可忽略!写祖母,只在第二自然段有两句话,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祖母亡故”似乎仅是全文的“背景”,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逻辑起点,仅是为渲染“家庭祸不单行、父亲命运蹇劣”的一个远景而已,似乎最终还是为实现一个目的, 突出 “父爱” 这个主题父亲在那种多重困境下, 仍送子并无微不至照地关爱,更令人动容。写朱子,更少,在结尾只半句话。父亲“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子,在文章中似乎只是一个道具, 一个被父亲

4、惦记的道具而已, 是为衬托父亲的 “爱意无限”,即父亲不但爱我,也爱我的儿,他的孙子。于是,读者觉得,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儒家人格的老人,既疼子又念孙。以上理解,不为错,但粗浅。86 载了,应把忽略的重视起来,把粗浅的予以细化、深化。祖母、朱父、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根链条名叫“生命”。这条“生命链”,血脉流通,既坚韧,又脆弱!设想一下,若朱自清乐意,为突出“赞美父爱、表达子愧”的主旨,则开头完全可以不写“祖母”;后文也完全可以不提孙子。那样,也不会影响“父爱情深似海,儿子愧悔难当”的主旨,反而更集中、鲜明,更减少枝蔓。但,那样的话,文章就显得单薄,没有“像基石一样厚重的

5、东西”坠住全文,轻飘。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中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根本区别。“祖母”向读者暗示什么?死亡。“朱子”向读者暗示什么?新生。四个生命向读者展示什么?生命链。“祖母亡故”在开首, “朱子被惦记”在文后,向读者展示,这条生命链,不是“闭合”的,是“开放”的。在朱家的现实中,四人物,并不曾“共时性”地组成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即“祖母”并未看到过自己的重孙,祖母 1917 年就去世了。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门读书。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小名阿九), 1918 年 9 月 30 日出生在扬州。朱家有过朱父、朱自清、朱迈三代同堂的光景,而不曾四世

6、同堂过。背影写在1925 年,回忆的是1917 年祖母去世时,回家奔丧,又返北京上学的情景。但在文章中,我们恍然发现,这四个人物,四条生命,俨然组成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2于是,读者极易产生联想,四个人物的生命勾联起来,组成一个血脉流注的完整的生命链。由此,我们对这篇千五个朴素文字,产生了“连锁式”的深悟第一,父亲也是儿子。正因文章提到了祖母,那么,我们感觉,朱自清的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也是一个儿子。朱父,还仅是“朱自清的父亲”这个单纯身份吗?他还是一个“刚刚永别了母亲的儿子”呀!第二,儿子也是父亲。正因结尾提到了朱子,让我们感觉到,眼前的这个被“父亲”送别的“儿子”身份的朱自清,他不仅

7、是儿子,他也是父亲!(当然,须说明,朱父送别朱自清时,是 1917 年,朱自清还没做父亲。)第三, 儿子也是孙子。正因为开头提到了祖母,朱自清才具有了孙子的身份。他是以孙子的身份为祖母“簌簌”流泪。由此,捧读这千五字的文本,就一下变得不简单,如音乐,它不是“单声部”,而是“多声部”了1、这不单是一篇“儿子怀想父亲”的文章,这还是“一父亲怀想另一父亲”的文章。姑且名为“双父故事”。朱自清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悟到自己父亲当年的不易,是一位年轻父亲向一位年老父亲表达愧悔。(“父亲”角度)2、这不单是“父亲送别儿子”的浅薄的温情故事,这还是“一儿子送别另一儿子并牵挂儿子的儿子的故事”。姑且名为“三子

8、故事”。(“儿子”角度)3、正因为有了“祖母”与“朱自清的儿子”,朱自清在文本里才具有了三重身份:孙子/儿子 / 父亲,且具有“上承”与“下启”的作用。上承父亲、祖母,下启儿子。朱父也具有了三重身份:儿子 / 父亲 / 祖父。他是朱自清“祖母”的儿子,是朱自清儿子的“祖父”。朱自清 1923 年写散文父母的责任, 1928 年写散文儿女。在 1923 年与 1928 年之间的 1925 年写背影。正是这种“上承”“下启”作用的不自觉觉醒。4、朱父不仅关爱着“眼前”的“儿子”,还惦记着“远方”的儿子的“儿子”。其实,朱自清已是“父亲”了(写作此文时,他已做了8 年“父亲”了)。另外,读者能否想像

9、,那个已 8 岁的朱迈,将来也会成为又一个“父亲”。那时,才能体会朱自清这个父亲的不易。由此,我们又可名曰“三个父亲的故事”:两个“现在进行时”的父亲,一个“将来时”的父亲?如此想像,不能说荒诞。如此想像下去,我们会发现,本文俨然就是生命、血脉传递的故事,父父、子子、孙孙,又父父、子子、孙孙。(生命、血脉链条“承续传递”的角度)5、文章中的“儿子”朱自清,不仅为父亲“洒泪”,还为祖母“洒泪”。文章四写“洒泪”,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皆为父亲而洒,第二次是为祖母而洒。3洒泪(而不言),是最典型、最深刻、最刻骨铭心、最中国化的“感情表白”。如果纯粹的按照现代观念想开去,社会中每个人,是完整个体,是

10、独立的生命,躯体皆独立,所谓“我血供我心脏”,为何因“他人”的生命亡故而“洒泪”?“那个人”与“我”有何关系?中国传统却有截然不同的回答:他命非他命,我命非我命;他命乃我命,我命乃他命;“没有他哪有我?” 具有亲人伦理的个体生命之间血脉相联、心灵感应, 这是一条没有断线的生命之河流!我们也极容易想像得到,“朱父”看到儿子朱自清为祖母“洒泪”一瞬,会否恍然忆起自己年轻时, 也曾为自己的祖母亡故而哭得一塌糊涂。当然, 我们也极易往下联想,假如朱自清的父亲亡故, 朱迈也会不会像朱自清一样地为自己的祖父痛哭流涕?!假如朱迈有了儿子,朱自清会不会也像自己的父亲惦记孙子一样,以祖父的身份惦记朱自清的孙子?

11、!6、由此,我们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父子情深”故事,这是一个“祖、父、子、孙,又祖、父、子、孙的生命之水不息流淌、不断传递的故事”!(生命链“承接延续”的角度)这是一个漫长的、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永世传承,香火旺盛!每一男人,就像一节根,根生树,树生干,干生枝,枝生茎,茎生花,花结果,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如此下去,就会繁衍成一个宏大的图谱,一座宏伟的森林,这是一幅由人生到家庭、到家族、到民族的图谱,是一座森林。由此角度, 我们可对 “父送子的故事” 再进行一次命名, 这是一个 “无限传承着的生命故事”,是“生命不息的中国家庭、家族故事”。只不过, 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

12、的“环儿”而已。但,我们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环儿想像全链”。本文结尾提到代表着 “新生” 的朱自清的儿子, 显示本文的生命链条, 不是一个 “闭合结构” ,而是一个“开放结构”。中国人的生命像森林、 河流,中国人特别重家庭、 家族、群体, 几乎没有 “独立个体” 的人,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人”,是家族图谱上的一个“笔划”,是家族大树上的“一枝一叶”。比如,在中国农村,描述“某一个人”,常如此说:“某某家的、某某家族的那个谁;他父亲是谁,他叔伯是谁,他爷爷是谁”,如此,听众就豁然开朗,就明悉“某一个人”是谁了。你看,每个个体生命,都关联到一个宏大的“图谱”上了。因此,中

13、国人的生命意识,往往不是关乎个体的,而是关乎群体的。很多中国老人晚年看到子孙满堂,儿女绕膝,全家融融泄泄,他感到视死如归,乐观圆满,即使自己死去,也了无遗憾, 因为自己的生命仍在延续。 所以,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感, 非常坚韧! 从“群体生命” 看,个体生命不必担心自我生命的消亡,只要有三五个儿子,即使一子绝后,还有彼子传香火。这就是生命的传承、接续,所以,朱父才铭心刻骨惦念朱自清的儿子朱迈,他觉得,朱迈的生命即他的生命! 1927 年朱自清写散文儿女,提到朱父给朱自清写信嘱托朱自清务必照料好朱自清长子朱迈,朱父对朱自清说: “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话中这个“他”指嫡孙朱迈,可掂量这

14、语气,俨然是在说“我”,说他自己,他觉得那个朱迈就是4他自己。本文中,生命传承、命命勾联,最具象征性、寓意性的动作,共两个。一是,朱父对朱自清的儿子遥遥、刻骨铭心的“隔代惦记”,另一个是,朱自清对于祖母的痛彻心扉、肝胆欲焚的“隔代洒泪”(朱自清写此次洒泪用“簌簌”)。朱父“惦记”朱自清的儿子,中间隔着朱自清;朱自清“痛哭”祖母,中间隔着父亲。前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下传”,后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上承”。课堂设计:1、我问学生,文章中有几个孙辈?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祖辈?2、我让学生把四条生命特征概括如下:奶奶的背景已逝的,父亲的背影将逝的,作者的人生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未来的。三、

15、生命之脆弱:唇亡齿寒风烛残年被忽略86 载的“死亡”人们还忽略了背影文本的核心要素:死亡。若只看到“四次洒泪”,肯定表面化了。本文实际突出写“死亡”。若把本文比作核弹,“死亡”是本篇的“核按扭”。不足千五之篇幅三次写到“死亡”,极不寻常。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或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叩击。“洒泪”背后,隐藏着“死亡意识”,或曰“死亡意念”推动着“洒泪行为”。首先,“死亡意识”促成了本篇文章。背影的写作缘起,是“死亡”。“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

16、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5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朱自清在是接父亲的信之后,才提笔写背影这篇文章的。而深受触动、摇撼朱自清灵魂的,就是信中的“死亡”。这是本文的“核按扭”!如果,父亲没有强烈的“死亡意识”,就不可能有那封信,父亲其实是用“死亡”来震醒儿子;如果,朱自清自己的“死亡意识”不那么浓烈、那么敏感,就不会有本文。7、心灵的预感:唇亡而齿寒

17、。三次写“死亡”(包括“对死亡的预知”),颇不寻常。开篇,祖母去世,是第一次写“死亡”。“死亡”的氛围一下攫住全文。第二次写“死亡”,在文末。父亲信中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是中国人对于“死亡”的委婉说法。第三次是间接写“死亡”。朱自清感喟,“在晶莹的泪光中,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此话隐含三意,1、盼相见; 2、相见时少,相处日短;3、不祥预感,父可会“大去”死亡!总之,生命苦短,相处时艰。“何时”会变成“无时”,“再”会变成“无”。所以,朱自清掬心底真泪,才有“晶莹的泪光”!三次写“死亡”,还是相互连带、承接、暗示的。第二次“死亡” (父将“大去”)是对第一次“死亡”

18、(祖母“亡故”)的被动、连带反应,第一次“死亡”(祖母“亡故”)客观上,暗示了、波及了第二次;第三次间接写“死亡” (朱自清感喟“何时再相见”),是对第二次“死亡” (将“大去”)的被动、连带反应,而第二次“死亡”,主动、明确暗示了第三次。为何说第一次(祖母“亡故”)暗示了第二次(父“将大去”)?这是一种“唇亡齿寒”的生命预感,是作为智慧动物的“人”对生命短暂的一种必然预知。一个人,父母健在时,他(她)处在子女位置奉养父母,无论儿女年龄多大,总觉得自己是孩子,还年轻,离死神很远。若真有“死神”召唤,肯定首先召唤老迈的父母,不会临到我。所以,健在的父母, 似乎是一堵又高又厚的墙壁, 阻拦着外面的

19、 “死神” 。然而, 一旦父母亡去,子女即使年龄不大,也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离“死神”不远,老之将至,死期倒计时矣,与“死神”之间,无墙壁阻隔。父母犹唇,子女犹齿。祖母已去,“死神”一下降临朱父身边。朱父将去,亦必去,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祖母死在 1917 年,朱父“大去”之言写于 1925 年,但我们说, 1917 年朱父在生母刚去世时肯定产生过此念, 1925 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朱父愈加强烈(“死亡的必然”角度)6第二次“死亡”对于第三次的暗示则带有主观性,是明确、主动暗示,“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甚至带有夸饰成份。为何这样说?朱父是用书面语、书信表达,不是随口说,书面语肯定深思熟虑、字斟句

20、酌,主动感强烈。父子间的纠葛已多年, 朱自清十分执拗, 不肯向父亲主动表达亲密、 消除隔阂。 父亲主动给儿子写信,肯定要找些借口,要摆出哀兵计,有可能把小事说成大事,说严重。一来给自己找个话茬,二来引起朱自清注意,三来给两人都找个“转身”的台阶。所写的“膀子疼” “举箸提笔不便” “大去之期不远矣”,当然是实事求是,但也不能否定有夸大成份。目的就是诚恳期待儿子回头,相逢一笑消怨气。朱父心里话是,我快入土了,爷俩相处日子不久矣,不要再怨怨愤愤,冷面相对;老父若有错(如娶妾,还有支走朱自清的工资等等),你也该原谅我这个快要大去的人。所以,主动暗示的意识强烈,形成“人之将死,其言也哀”的效果。朱父写

21、信时并不老,只56 岁,而朱父送别朱自清时是在8 年前的 1917年,只 48 岁。 56岁勉强可以说是老年人了,而48 岁还应算壮年人。(在1925 年 56 岁时写信说“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朱父,又活了 20 年,去世时 76 岁。朱父生于1859 年,死于 1945年。)朱自清三写“死亡”实现了什么目的?达到了什么效果?这本是一个问题。让读者感觉到(他自己当然首先感觉到),生命短暂,生命虚幻,生命脆弱!也许朱自清是无意识的,但效果却是客观的。生命看似强大、壮实、恒久、鲜活,但转眼间就可能随风飘散,遽然而逝。命命勾联,看似稳固,坚韧,但细细想,很单薄,很脆弱,说断就断,且是“连锁反应”。所以

22、,“洒泪”是表层,“死亡”才是内核。这是命命链条间“心灵传递”,对“死亡”的传递。这是本文的深刻所在。4、肉体的难堪:风烛残年。朱父在亿万读者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印象?第一,是老年人;第二,已步入老境的身体虚弱的人,将死的人,已百病缠身。读者印象中,这位老迈父亲,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执拗地攀爬月台,以衰命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画面,场景,这样的老人,足以震撼亿万读者心灵!7这样的印象,实乃朱自清有意或无意“铺陈”“渲染”,而让读者产生了“艺术错觉”。也即,你受“骗”了。首先,结尾那段文字,故意或无意营造了朱父“风烛残年的影像”。看这些词语,“出外谋生”“东奔西走” “独立支持”,结果“家境

23、一日不如一日”,于是“老境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已” “情郁于中” “膀子疼痛” “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不远” 这些文字,当然大部分是实事求是,但集中陈列,就有朱自清“铺张” “渲染”的意识了。令读者觉得这个朱父“风烛残年”“老迈沧桑”“诸事不遂”“晚境凄凉”。其实,如上文所说,朱父写此信时 56 岁。若说 56 岁的人算老年人尚可,但读者感觉到他“风烛残年”,肯定是“铺张”“渲染”起了作用。朱父写了这封所谓“大去不远”的信后,又活了20 年。其次,对朱父“攀爬月台买橘场景”的细细摹刻,着意“渲染”了老父的吃力与艰难,让读者感受到吃力与艰难中灼热的父爱。 “探” “攀” “缩” “倾

24、” “努力”,这些细描,越细微,越精密,读者就越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就愈加震撼!如上文所说,朱父此时只 48 岁,无论如何不能算老年人,甚至可说是壮年人。连中小学课本插图都被朱自清的文字“误导”,画成了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再次,叠化效应。朱自清此文是回忆之笔,是1925 年回忆 1917 年,是手捧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信,回忆 1917 年的送别场景。 这回忆,就不自觉地把由 “大去” 引发的 “悲” 、“怜” 、“惜”“痛”交织的种种情绪,不自觉地投射、叠化到1917 年的那个“攀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上去了。前者的情绪强烈影响了后者的场景。换句话说,读者是把19

25、25 年那个自我觉得“大去不远”“风烛残年”的朱父形象,叠化、投射到1917 年那个攀爬月台的壮年朱父形象上去了。于是, 1917 年的父亲,就恍然也是一位“风烛残年”、“病魔缠身”、“已入颓唐”“老迈沧桑”的老人了。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如此“渲染”乃至“叠化”,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认为是无意的。也就是说,朱自清并非有意“误导”读者。在朱自清心目中,那个56 岁甚至 48 岁的父亲,真的就是“风烛残年”“油将枯灯将灭”“老迈沧桑”“随时西去”!朱自清俯身案头,一边捧读“大去不远”的信,一边写背影此文,真实强烈的感觉就是:一,父亲呵, 你真的老了;二,你老得太快了,你的青年、壮年流逝得太快了;三,

26、56 岁的父亲老了,8 年前那个“攀爬月台买橘子”的48 岁的父亲也老了;四,父亲呵,你真的会遽然而“大去”吗?人,对自己铭心刻骨深爱着的最亲的人, 总带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很难用纯客观眼光去打量。总希望他永远年轻、 恒久壮实甚至长生不老; 此愿望愈强烈, 自己就越敏感, 就越觉得亲人老得快,即使亲人额头的一根不起眼的白发,也逃不脱眼睛,不能容忍。也即,朱自清这种无意的“渲染” “铺陈”“叠化”,实际泄露了、显示了朱自清对于父亲的浓烈深重的爱!爱之愈深,就愈敏感;愈敏感,笔头就越不自觉铺陈、渲染、细描细刻。所有这些,都无形中流露出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喟。结尾一段对于“风烛残年”影像的无意识“渲

27、染”与“营造”,是在强调:“生命”这个血肉躯体,非钢铁也,实在单薄,不堪折腾,不堪岁蚀,不堪岁月沧桑。如树叶不堪风霜,遽然凋零。“攀爬月台买橘”的“场景”,是在摹刻一位老年人肉体生命的虚弱、单薄、吃力,在写朱8父由一个青年而壮年而老年衰老之快,在强调一个壮年壮实的躯体(“背”也)老去、衰去之迅捷。 所以,朱自清看到父亲的 “背影” 流泪了, 他大概在想什么?父亲, 昨日,我恍惚记得,你还是壮年、青年,你今天怎忽成老年?你的坚韧、厚实“背”哟,衰老得太快了!读者,也随着朱自清,不自觉地把这个父亲想像成一个“油将尽灯将枯”的衰病老人。这些,不正是“死亡之传递”吗?由中国人的 “群体生命” 意识来看

28、, 生命是一根长得不能再长、 遥不可及、 无限延伸的链条,是一个漫漫的队列,一座浩瀚的森林。每个人都排在队列的固定位置,都勾连在固定环节中。任一生命,都无法看清这个链条的全貌,除非你是造物主!因为,我们无法走出队列,逃出链条,我们没有恒久的时间,也无法退到辽远的空间,我们没有一只“巨眼”!每个个体都太卑微、渺小、 孱弱! 生命个体宛如一粒尘埃。这真令我们无奈、无力, 令我们讶异、 错愕、 震惊!那么,个体生命,能伸手抓住的,睁眼看到的,握手触及的,能有点脚踏实地的感觉的,是什么呢?对于中国人来说, 是家庭的亲人, 儿孙,父祖, 妻儿,兄姊等等; 也就是说, 每个个体生命,只能抓及紧邻的上下两三

29、环儿(即亲人)而已。三环儿,就是三世同堂,四环儿,就是四世同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生命之短暂,转瞬而过,人生如惊鸿一瞥!处于下一环的“生命”,向上一环的“生命”遥看,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影子,“背影”!上一环的 “生命” 终究要走, 留给下一环 “生命” 的是什么呢?永恒烙印的, 还是那个影子,“背影”!个体生命的长度如此短暂,而相邻上下两环儿的生命,相持、相处、勾联的时间,就短乎其短!如同两辆快速行驶的车,交错的一刹那。父子,相处相持的时间,不就是交叠的一瞬吗?不就是几个场面吗?真如影子一般,一晃而逝!父子同在南方(扬州、杭州、温州、台州、徐州)时,各自劳碌,“东奔西走”,现在,儿在北方(清华任教

30、),父在南方,天地遥隔,父又老了,还能相处几日几时呢?这种感觉,更如“背影”之“影子”闪过,匆匆促促,虚幻短暂。这恐怕就是朱自清背影的真正主旨!课堂设计:我让学生通过四次洒泪,把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受,概括如下:9第一次洒泪祖母死了,第二次洒泪父亲老了,第三次洒泪父亲别了,第四次洒泪父将大去。四、生之“背”,死之“影”被忽略86 载的“背”与“影”背影发表86 载,居然还无人审视过“背影”这两个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疏忽!这是两个太值得玩味的汉字,隐藏太多信息。我们试着“说文解字”。“背”,谓实在之景,“影”,乃虚幻之景。说起“背”,首先想到什么?男人。1、男人的“背”是力量的象征。对于老人、

31、孩子、家庭,壮年男人的“背”,要撑持、背负、担承,意味着责任,苦力,受难,是一个家庭的全体生命的“基石”。这个壮年男人,这个基石一样的“生命”,很多时候是父亲。2、男人的“背”又是雄性的象征,是女人依恋的对象。对于女人,男人的“背”,意味着强大、厚重,意味着依赖、温暖,是女子安托自我、遮挡风雨的所在。在女性意识中,想起男人,很多女性不自觉想起男人的“背”;看身旁匆匆闪过的男人,牵引住女性目光的,往往是高大男人的厚厚的“背”与“肩”,“肩”“背”相连,很难细分。3、儿女对母亲, 印象最深的是乳房 (前胸),儿女对父亲, 印象最深的是肩背 (后背) 。极易理解, 儿女出生, 就在母亲的前胸找到甜美

32、的食物 (乳汁) ,而在父亲的肩背上找到安全、踏实, 找到游戏的刺激与快乐。 父亲常把儿女扛上肩背, 儿女似乎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 最安全的地方。4、艺术家,刻画雄性、阳刚的特征,往往突出男人的轮廓分明、有棱有角、肌肉厚实的“背”之影像,对人均造成烈冲击力。5、汉语中,形容一个强壮、雄武的男人,莫过于“虎背熊腰”这个成语。6、“背” 的同义词是 “负”。 “负”与 “父” “夫” 同音,似乎“父” 就意味着 “负”。10能“负”之人方为夫。“背”此时就等于“背负”“负重”。唐代罗邺有诗,“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洲”。朱自清是一个诗人、艺术家,选取“背”这个影像来写父亲,深刻的寓意不言自明

33、。7、“背”让我们想起“别”。“背”是后面的一个轮廓,我们可以把“背”的物像的抽象化:人走远了,淡去、消逝的在远方视野里的是“背之影”,所以,背影我们可以理解为“别影”,“生离死别之影”。让人忆起江淹的别赋。8、“背”又让人想起“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想起奔波、劳碌。课文中父亲“东奔西走” “出外谋生” 。到南京送别朱自清, 仍在谋一份 “差使” ,仍奔波。 让人想起马致远 汉宫秋中的一句,“背井离乡 ,卧雪眠霜”。9、“背”“悲”音近,在本文中似乎义也近。父亲在本文中展现的是悲剧的一面。生母辞世,差使交卸,家道中落,祸不单行,悲剧厄运双双降临。10、“背”也是“走背字”“背时”之意。即命运不顺

34、遂,蹇劣,灾难频仍。父亲,三重灾难压身,不正是“走背字”吗?11、“背”有“死去”意,如“慈父见背”,扣住“大去”。朱自清手捧“大去”之信,说不定会想到李密陈情表中的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12、 “背”也让不能不让人想起“背弃”“背信弃义”。父亲娶妾,对于朱自清的母亲显然是“背弃”,对于祖母的忠恳教诲也是“背弃”。朱自清祖母之死,就与朱父的妾大闹有关。受新思潮爱情观念感染的朱自清, 对于父亲娶妾肯定看不惯, 朱自清曾多次告诫弟弟不要接触妻子之外的其他女人。“影”,是美妙而虚幻之景。朱自清作为诗人和艺术家,对于“影”偏爱与敏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看看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35、中的一段话:“从圣马克方场向西北去,有两个教堂在艺术上是很重要的。 一个是圣罗珂堂, 旁边有一所屋子, 墙上屋顶上满是画; 楼上下大小三间屋,共六十二幅画,是丁陶来陀的手笔。屋里暗极,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来陀作画时,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钩勒,利用阴影,教人看了觉得是几经琢磨似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 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 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这表明,朱自清对“影”,有艺术的慧眼,且非常敏锐。朱自清先生至少有两篇散文以“影” 为标题, 一篇是本文, 另篇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再一篇虽标题是荷塘月色,所谓月“色”者,实乃“月

36、光中的种种物影”。朱自清散文中对于“影”的描摹,俯拾皆是毁灭中,“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 几堆黑簇簇11的影子!”“什么影像都泯没了,/ 什么光芒都收敛了。”荷塘月色中,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

37、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 这显着是空, 且显着是静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森森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我们回顾那渺渺的黄光,不胜依恋之情。”白马湖中,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扬州的夏日中,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 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 或看影子,也好。” “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

38、的。”冬天中,“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匆匆中,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笔下,“影”如此繁多、摇曳多姿,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不可等闲视之。1、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 ,美丽如画, 摇曳多姿, 妙不可言, 动人心魂。 同时,“影”又静默无声,不喧嚣。朱自清意识中,生命就如“影”!生命是造物主用肉体骨血、用灵魂之气抟塑的“精灵”,绚烂如花,壮丽如火,鲜艳如霞,多姿多彩。所以,背影以及众多文章中,强调那“

39、生命之影”,正是强调“生命瞬间之影”的美丽、美妙、动人。2、“影”,虽美,但消失太快,一闪而过,稍纵即逝。背影强调“生命如影”,取光阴、生命之短暂、匆匆、疾逝之意。朱自清 1922 年在著名的散文匆匆中,明说“光阴”实说生命,“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3、“影”,看得见却抓不住,如肥皂泡一般。本文强调“生命如影”,取“影”的“虚幻不实”、“易于破灭”之意。正如朱自清长诗毁灭序言中说“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4、“影”,也是一种意境,对人实体的威胁,正是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个体心灵安托、安12适、伸展之地。所有实在、厚重的

40、“背”,最终都将会变成虚幻、轻飘的“影”。从“背”的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看, “背”是真实、壮健的,有生机而可触可感的;而“影”是虚幻、不实、无形、死寂的。“背”,是一个实在之“体”,“影”是一个虚无之“景”。“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厚实也罢,孱弱也罢,最终都必成“影”。这大概就是朱自清的对生命的深刻体认。任何人,最终留给世界的都只能是“背的影”。人活着,轰轰烈烈、慷慨悲歌也罢,默默无闻、寂寂无名也罢,都不过是“刹那”般匆匆促促的“一闪”而已,留下的无非是“影”。终极处,连“影”也破碎。课堂设计:我让学生对“背”“影”二字“说文解字”,并历数朱自清作品

41、中的写“影”的句子 如上所述。五、刹那主义:颓废的唯美“背影”遮蔽的人生观念亿万读者, 只看到文章中的 “背影” 是“父亲的背影” ,只读到父爱, 却没有读悟到, 这“背影”二字实际泄露了朱自清的“人生观念”。朱自清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酷爱佛学,因此他对于生命有深刻的洞识,对于人生的 “幻灭不实”感觉十分强烈。朱自清的人生哲学是“刹那主义”,或曰“颓废的唯美主义”。1924 年 5 月 15 日,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演讲刹那,郑重提出人生的“刹那主义”哲学。据学者段美乔研究,“在1923 年的 1 月和 4 月,朱自清两度致信俞平伯,把刹那主义由一种生活方式推进为一种人生观。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人生观包

42、含了三层意思。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生命, 是由一个个历程 (即“刹那” 、段落)组成。这些历程既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细节。其次,每一个历程都有其独立的价值,每一刹那的事有那一刹那底趣味。 第三,人们应当认真地度过每一个生命的刹那,使每一个 刹那 都和谐、健全。无论是历程、段落还是刹那,都是对个体生命的静态概括。”“在此基础上,朱自清又提出过去、 现在和将来,对生命做了一个动态的概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生命的一段历程,每一个历程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形态。”“刹那一词源于佛经,意为瞬间,是表时间的最小单位。佛家认为,刹那之间具有生、住、异、灭四相,称为刹那无常,因此每一刹那中都

43、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历程,应当细细品味。现在之一刹那称为现在,前刹那称为过去,后刹那称为未来,是为刹那三世。它强调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时时在变,永无静止。前刹那不同于后刹那,异灭的刹那也永不回返。事物转化无常,生命刹那流13逝,人生一步步地走向毁灭,佛教的刹那本就充幻灭感。”“朱自清认为突破生命的有限性的方法是承认其有限,然后在有限之中追求无限,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享受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朱自清认为,他的刹那主义人生观是求生意识的积极体现,试图以形而下的实际的工作来摆脱形而上的空虚和绝望,带给人们安心和平静。”从另一角度说,朱自清的人生哲学,也可以叫做“颓废的唯美主义”。其意思是,人生是暂短

44、的, 稍纵即逝的, 人类的文明也是暂短的, 并非永恒绚烂; 像世上本来不存在永不凋谢的花朵一样,世上所有生命,鲜活的,具体的,最终都是要走向消亡。这种结论,是非常令人痛苦的、焦灼的、忧虑的、惶恐不安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生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走向死亡, 就是倒计时了。 因而,我们对待人生, 对待生命的态度, 那就是, 在痛苦中找寻美妙、赏鉴人生的刹那之美景, 享受刹那之美好, 使暂短的人生更为 “舒服”“美妙”(朱自清原话)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把烂漫的人生看到颓废”的卓越洞识!注意,这“颓废”绝不是当代汉语中消极、堕落之意,而是指人生终极方向上,价值的虚在、空无。寻找美妙、赏鉴人生“刹那

45、”的态度,也不是游戏人生、寻求感官刺激之意,而是适应、顺从、安适、宽忍,用积极去应对消极。这“颓废的唯美主义”,实际是喜读佛学的朱自清的彻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它,不悲观,不放弃,不厌倦,宠辱不惊,沉静自守,豁达大度。用朱自清挚友俞平伯的话来说,就是: “生命至脆也,吾身至小也,人世至艰也,宇宙至大也,区区的挣扎,明知是沧海的微雨,然而何必不自爱,又岂可不自爱呢?”回看背影,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是感叹生命之脆弱;看到父亲的老去的“背影”洒泪,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 必将大去, 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 遽然飘逝, 虚幻与暂短!有叹,有哀,有痛,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的人生观念。借用匆匆里的话,变换一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祖母的生命,我父亲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朱自清长诗成名作毁灭里说,“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这应该是最合乎朱自清自己心思的背影主旨吧。课堂设计:我让学生谈朱自清的人生观,感受“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