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262533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论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模式 多元化新课程活动方案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以实现。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 新课程对体育课程资源提出的挑战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由对课程被动、忠

2、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体育课程标准中, 提出了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 其中提到了一些全新的改革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

3、是“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资源, 这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 缺乏课程资源意识, 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体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课程资源意识, 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 ?2.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开放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2.2优先性原则;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 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在充分考虑课程资源成本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体育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3经济性原则;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对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能激发学生

5、学习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2.4针对性原则;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各类体育课程资源,要针对本地、本校的实际,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学校体育特色;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要针对教师,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与教师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相适应。 ?2.5个性化原则;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体育特色,明确体育学科的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 突出个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这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问题。 ?

6、3.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种模式体育课程标准是十分灵活和宽泛的学科要求,教材只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工具性材料, 不是惟一材料。 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标准的指导下,在教材的范围之外,开发与利用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并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其方法与内容。就目前而言,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往往会出现单一僵化的开发与利用模式。因此,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 对于深化当前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教材的“二次”开发模式

7、;教材本身就是已经过筛选了的课程资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的需要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并利用。这在以前,是以体育教学参考书的形式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教学参考书是拓展了的给教师使用的教材, 它会在提供一定材料的同时,也会束缚教师的创造性。 现在新课程中教师没有了教学参考书,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开发与利用的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教材的再开发、多次开发,就是将这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经过教师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用教材

8、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另一方面使教材能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实际。 比如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运动项目的改造, 如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类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需要, 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教材的特点, 充分说明教师是在以教材教学生,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这就达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的。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再一次证明了, 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的观点。 ?3.2 学生为主的开发模式;在课程

9、与教材开放与多元化发展,弹性课程与多元教材出现的条件下, 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由单一的课程与教学专家主导正在向多元主体发展, 其中包括利用和消费课程资源的学生。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体育教学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 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我们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注重学

10、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 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实践证明,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予特别的关注。比如一些地域性很强的体育活动内容,对全国的学校来说,普适性可能不够,但对于当地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又如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健康、 有趣的游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成游戏,想方设法去玩。这样的内容在课堂上得到运用,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学生获取信息

11、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体育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学生一般对时尚的东西往往都感兴趣, 因此,在我国已有一些学校采取了改造、简化时尚运动的做法, 并创造了许多开展时尚运动的条件,如软式网球场、人造攀岸墙等,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体育课中引入了 “流行”和“时尚”。但这不是说,所有的时尚运动在校园内都可以开展,这要看学校有无条件开展这些时尚运动, 这些时尚运动是否适合于中小学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

12、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 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 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3.3教师为主的开发模式;如何才能真正地让教师以课程为中介教学生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在目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使教师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因此,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更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思想上,要将以知识、 技术技能的传授为重

13、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有模式,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在体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 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教师个人储备的知识外, 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 在对课堂的控制方式上, 教师应从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忆的“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品质的“非结构化”“开放式”“非权力型”。 ?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教师首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

14、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体育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发挥群体合力。因为只有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体育知识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从学校、课本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了解比较多,可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则主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寻

15、找和推介,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发掘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因“学而无用”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或因学习内容远离生活实际而导致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抽象,使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 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 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的方式有多种, 如教学日记、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心得等。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 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做长期的跟踪,对自己的进步做长期的分析

16、,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环节。另外,同事观摩与教学评议、教学经验交流等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研究动态,形成自己体育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3.4校内外为主的开发模式;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就重视潜在课程的功能与使用, 这些潜在课程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潜在课程成了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就是对学校中图书馆、资料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场馆及体育器材等的利用。 这些机构与资源其实以前就是存在的,但没有把它们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象来认识。因此,许多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多媒体教室、 体育场馆及体育器材等并没有很好地被利用起来,教师不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学生就

17、更谈不上了。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也最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以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当前,校外的课程资源与校内的课程资源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因为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十分有限。 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少年宫体育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如元旦的拔河、长跑,春节的秧歌、舞狮,清明节的踏青郊游以及体育夏令营、冬令营)等途径,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以激发学

18、生的学习动机,并在体育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活动场所越来越多,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必须加强引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形式与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今后的体育课程资源还将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资源,如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在网上查阅各种与体育与健康相关内容等)获取体育与健康的大量的知识与方法。 这些形式与渠道通过优化组合形成一定的模式。在体育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和加强评价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多元化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协同作用,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使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工作有一个坚实而又可靠的基础。? :xx-07-18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