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4196063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9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0 梨园课件 岳麓版必修3(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0课梨园春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戏曲的起源1.起源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这些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2.发展(1)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2)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3)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在浙江温州一带兴起了“南戏”。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2)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自主思考南戏与杂剧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南戏与杂剧属于两个不同的剧种,它们以南曲与北曲为根基

2、,分头形成、成熟,构成南北两个戏剧圈,但是继而又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交融,共同刻画出宋元戏曲史的发展轨迹。2.昆曲(1)形成与发展:明朝中叶兴起于江南昆山。明朝中后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2)特点: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3)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国粹”京剧1.社会背景明清时期,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各地商人也云集于此。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2.形成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相继到京城献艺。徽班兼容并蓄,吸取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也受京

3、城文化的熏陶浸染,在北京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深度点拨京剧是融合多种戏剧的精华而形成的剧种,是兼收并蓄的结果。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艺术特色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乐器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4.地位影响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探究点 京剧的形成史料导入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

4、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四大徽班遂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黄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融合,皮黄戏由此而得名。摘编自中国戏剧史互动探究(1)依据史料,探究京剧艺术是怎样形成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提示:(1)清朝前期,在徽剧的基础上吸收了京、秦二腔。道光年间徽剧与汉调互相融合形成。(2)京剧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名师

5、精讲京剧的形成(1)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而且各地的商人也纷纷在这里建立会馆、商号。四方的艺人聚集在这里,以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北京成为休闲文化的一大中心。(2)“四大徽班”进京促使了徽剧与汉调的结合,为京剧的正式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徽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与汉调合流,并吸取了昆曲、梆子腔等富有艺术生命力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更加规范讲究。“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道光年间,徽班开始对外演出,在接触其他剧种的时候广泛吸收其长处,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例题】 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特别发行的金

6、质纪念币“包拯”。金币在手,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更显中国国粹的精髓所在。金币所展现的这一国粹艺术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A.徽班进京强力推销B.汉调进京推波助澜C.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D.北京当地的艺术家富有创造力解析:解读图片信息,“包拯”纪念金币所采用的是京剧脸谱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故选C项。答案:C23451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演。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其中处最可能是 ()A.傩戏B.南戏C.杂剧D.昆曲解析:由材料中“酬神”“巫唱”可判断出最可能是傩戏。答案:A234512.元杂剧作

7、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A.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D.把元杂剧艺术推向顶峰解析:窦娥冤体现的是封建统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答案:A234513.被称为百花园中的“兰花”,很多剧种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有“百戏之祖”雅称的是()A.杂剧B.昆曲C.南戏D.京剧解析:明中后期,昆曲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答案:B23451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

8、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解析: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之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京剧。答案:D234515.图文探究:关汉卿关汉卿是由著名画家李斛于1962年创作而成,生动地表现了杰出戏剧家关汉卿的深沉和智慧。关汉卿被誉为“元曲第一家”。他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不屈。他的作品大多揭露元朝统治的黑暗,歌颂清官以及人民的反抗斗争,尤其赞扬妇女对恶势力的抗争,如代表作窦娥冤。(1)关汉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图文探究,说明戏曲在元代繁荣的原因。23451参考答案:(1)元朝时没有开科举,使得关汉卿不能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才学,他便把自己的才学用在了创作杂剧上;同时他热爱戏曲艺术,积极参与戏曲创作实践。(2)元朝城市经济繁荣;元朝的杂剧吸取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特长;统治者比较注意保护戏曲艺术;元代科举长期停止,读书人没有出路;关汉卿等戏曲艺术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