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175190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学史重点201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药物起源伏羲,黄帝,神农药物知识的缔造者砭石的含义新石器时期,加工石器技术的进步,加工较为精致的石器,适用于刺法治病的石头医学的起源医学主要源于实践,也有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左传秦? 医和提出六气曰: 阴、阳、风、雨、晦、明。酒的作用通经活络, 驱寒散瘀通血脉,行药势兴奋兴奋剂麻醉麻醉剂消毒杀菌外创消毒挥发降温溶媒药酒汤液的创造: 伊尹为发明者。单味药复方药商代的医生: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1.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2. 重视整体观念3. 重视脏腑经络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共3 卷,载药365 种1.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4

2、.诠释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方法2.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5.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3.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6.记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张仲景辩证: 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华佗: 东汉杰出医学家,外科鼻祖董奉: 杏林春暖1为何称张仲景为“医圣”(著成伤寒杂病论 )1. 初步确立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原则伤寒论提出伤寒六经辨证体系,金匮要略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中心,四诊八纲2. 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提出了较为严密完整的组方原则将治疗八法运用于方剂中剂型多样, 煎服法严格3. 伤寒杂病论将祖国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是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医学经典著作,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3、作之一4.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六经辨伤寒,脏腑辨杂病,提出中医临床辩证论治范例,方书之祖黄帝内经太素隋唐? 杨上善 我国现存最早的素问注本,共30 卷加强内经内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具有文献价值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搜集、整理、编次、独立传世从脉、证、治、方进行,体现辨证论治精神孙思邈对伤寒论研究“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脉经晋 ? 王叔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1.确立了“寸口诊脉”和脏腑分布定位4.总结了脉象的临床意义2.整理归纳 24 种脉象5.强调脉、证、治的统一3.论述了危重病人的异常脉象6.首开脉象鉴别之先河诸病源候论隋 ? 巢元方 奉诏作于 610 年 又名巢氏病源1.

4、广泛记载各科疾病2. 对病因的认识较为正确3. 对证候的描述细致而确切2本草经集注梁 ? 陶弘景 (基于神农本草经)对南北朝之前药物学成就的一次全面总结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我国药物史上一部划时代著作1. 药物品种增加至 730 种2. 首创按药物天然来源分类法3. 加强对药物产地、功用、炮制等内容的阐述4.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新修本草名词解释又名唐本草是药典性的官修著作,有世界最早药典之称唐 ? 苏敏 等人编撰。分类法继承本草经集注,载药 844 种,有外来药外台秘要名词解释唐 ? 王焘 综合性医书,第一次记载“消渴病”,重视黄疸的诊断,在眼科方面,精细记载了金针拔内障等精彩手术疗法。

5、肘后救卒方 晋 ? 葛洪 现存最早的急症诊治专注(综合性方书)记载青蒿素1.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3.对方药学的贡献2.对临床急症的贡献4.对针灸疗法的贡献千金方名词解释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内容博大精深,被誉为唐代医学百科全书1.详论医德规范4.重视妇女、儿童疾病诊治2.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5.针灸和食疗成就3.对药物学深入研究6.积极倡导养生唐代医学教育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最早的解剖图欧希范五脏图历史地位高存真环中图外科: 现存最早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伤科: 现存最早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蔺道人骨伤科专门化标志3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内外用药小儿科: 现存最早的儿科学专

6、著颅囟经最早提出小儿体质属纯阳详论小儿脉法 提出“小儿变蒸”之说针灸科: 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晋 ?皇甫谧1.归纳厘定腧穴 349 个3.系统阐释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2.提出分部画线布穴的穴位排列方法4.总结针灸治疗经验舌诊: 现存最早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元 ?杜清碧成无己 第一位全面注释伤寒论的医家,采用以经释论、以论证经校正医书局(名词解释):设于 1057年, 集中人力物力对古典医籍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校正和刊刻印行,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张元素(易水学派) :字洁古,金代易州人重视脏腑病症研究,阐发遣药制方理论,创立脏腑辨证理论和药物归经学说。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7、 火热论(寒凉派):对火热病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详尽阐发了火热病机,强调火热致病的广泛性,“六气皆从火化” ,河间学派创始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 攻邪论(攻邪派):法刘完素,用药寒凉,主汗、吐、下三法反对囿于“局方” ,滥用温燥,丰富了情志疾病的治疗方法,著儒门事亲李东垣 脾胃论(补土派):创内伤脾胃学说,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阐发内伤热中证,发展内伤疾病的病机学说,著脾胃论朱丹溪 相火论(滋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临证善用滋阴降火之剂著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以嘉祐本草、图经本草为基础,宋? 唐慎微4宋代药物学最

8、高成就,上下流传五百年,一直为本草学之范本。饮膳正要元 ? 忽思慧 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疗法专著,为中医食疗本草加入新内容小儿药证直诀宋 ? 钱乙(儿科鼻祖)系统阐述小儿生理、病例特点和治疗法则,创制儿科专用方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与天圣针灸铜人: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共有穴位 657 个,蜡封并灌满水银,用于教学和考试。是中国针灸史上里程碑十四正经发挥元 ? 滑寿把任督二脉提升到与十二经脉同等地位,倡导循经取穴如何评价宋慈洗冤集录的重要价值?宋慈毕生致力于司法刑狱,1247 年著成洗冤集录5 卷,为法医学鼻祖1. 正确鉴别了各种机械性死伤的原因2. 总结了中毒和解毒的各种知识3. 整

9、理出一套系统的现场实体检查法4.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法医学专著,后世法医学著作多以此为蓝本,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各国审理死伤案件的重要参考书,在世界法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体堂宅仁医会我国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明 ? 徐春甫吴医汇讲 最早的医学期刊清 ? 唐大烈其中有叶桂湿证论治薛雪日讲杂记发刊天花 人痘接种术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后两种为主要)简述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认识可追溯到秦汉,晋代王叔和,葛洪有所提,唐之前丰富,宋金元深化发展,明清成系统素问最早提及, 伤寒杂病论打基础,战国至唐代,散见于各医书元末明初,王履医经溯洄集中“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使温病学开始从伤寒学体系中脱离5吴有性(又

10、可) 瘟疫论 温病学说以及温病学派创立的标志性作品瘟疫论 贡献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疫病学和温病学专著创立戾气学说 创立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温病的原则阐述了疾病的发病特点、感染途径和传染规律温病四大家:叶桂(天士)温热论 温病学发展史上的力作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伤寒的区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发展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薛雪(生白)湿热条辨补充了叶天士未论及的湿热辨治内容吴瑭(鞠通)温病条辨创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王士雄(孟英) 温热经纬 集温病名家著述之大成,推广普及了温病学说评价李时珍对医药学的伟大贡献本草纲目的成就1. 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2. 创立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3. 科学论述药

11、物知识4. 保存了大量古代医药文献5. 丰富了世界科学知识宝库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后本草学著作多以本草纲目为蓝本,对许多国家地区产生巨大影响6简述中西医汇通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18 世纪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壮大,西方医学突飞猛进,形成了较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 1840 年后,中国国门打开,西医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医学产生激烈的碰撞和冲击,此时受到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产生中西医汇通学派先是建立诊所和医院,然后开办医学院、吸引留学生、翻译医书、出版医学刊物西医涌入中国一定规模占据了中国医学界, 中医学受到严重挑战, 中西医碰撞发展激烈论争,产生中西医汇通学派: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1. 为中医药的发展寻求新途径,新方法2. 借鉴西医吸收新知,推动中医发展进步3. 中西汇通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思考,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富的遗产,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