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152182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陈全林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钱俊时(教授) (益生文化秋季卷稿件)唐末五代吕洞宾:“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敲爻歌)元明间张三丰: “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 ”(证道仙经)性命圭旨:“吕知常曰: 一息暂停,方可夺天地造化。 程伊川曰: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长生?翁葆光曰: 一刻之工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 此三老者岂虚语哉?”如何修性, 如何修命, 如何性命双修, 这是丹道的头等大事。谈一点粗浅认识:从性功入手者当从“止念”到“止息” ,这就能避免“只修性,不修命”而踏

2、上了性命双修之坦途。1、金元间丘长春论“止念”与“心定”、“慧光生”和生“慧”的关系丘长春指出: “学者急须止念,念止则心定,心定则慧光生。慧既生矣,还须自涵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中,久之方返于虚无真境。 ”修“止念” 即修静功, 即修性。 修止念修到念止, 则“心定”,即修清静之功达到高层次入定。此际必“慧光生” 。“慧光”者,即本性(元性、元神)之光,此光有多种称谓,除“慧光”外,还有“性光” 、“灵光”、“神光”、“天光”、“圆光”等。慧光生必生“慧” (获得智慧、大智慧和这样那样的功能)。丘长春的这条语录将“止念”与“心定” (入定)、“慧光”和“慧”的关系讲透了。从修性入手修炼者走的

3、都是这一条路:修止念念止(慧光生,入定)生慧。识神让位于元神,丹家谓之“心死神活” 。这就是一条规律。世界上办好任何一件事都要摸清规律,按规律办事,修仙、修丹、修真或者笼统地说修行、修持,也绝不因其特殊而例外。对丹道有深入研究的胡孚琛也讲明了这个观点,讲得很精彩:“丹道修持最要害的步骤是入定 ,入定以见五彩神光为效验。 ”“先师尝云: 光通阴阳界 ,就是说人体修炼到见五彩神光,就可以打通色身和法身的界线,人的意念也就可以激发潜能了。当人的意念可以对色身和法身产生实际作用时,便是神通阴阳界 ,至此则可天人合一,参赞天地之化育。”(性命法诀十二讲 )”2、丘长春上条语录之后还隐藏着一位尊敬的客人这

4、位客人就是 “元气”,也称“先天炁”(还有其它一些称谓) 。当修持者“慧光生” ,见到那“园陀陀、光烁烁”的慧光时,这位尊敬的客人即姗姗来迟:元神不可见,见之于元神之光慧光;而当修持者忽然生“慧”时,正是这位尊敬的客人对元神施加影响之时。请看宋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是如何说的:“性之初见如星大,园陀陀、光烁烁, 故金丹之士,才见此物分明,便是元气产矣。 ”“元神见,则元气生。盖自太极既分,禀得这一点灵光,乃元性也。元性是何物为之?亦气凝而性灵耳。故元性复而元气生,相感之理也。”因此“修止念念止(慧光生,入定)生慧”三者之间的关系实为如下关系: “修止念念止(慧光生,入定,先天炁生)生慧(先天炁作用

5、于元神,元神因之灵验)”。3、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从修性功(止念)入手最初可取得四个成果,如何把握其中两个成果至关重要第一个成果是念止见慧光;第二个成果是入定(见慧光为入定前提);第三个成果是招摄来先天炁( “元气生”);第四个成果是生“慧” (获得智慧、大智慧和这样那样的功能) 。这四个成果中的两个,一是生先天炁,另一是生慧,如何把握这两个成果至关重要。错误做法:刚生“慧”后,不是“慧而不用” ,而是在“慧”上大做功夫,结果就走上“只修性,不修命”的不归路(走这条路的人真不少,等到要回头时已晚矣! )。正确做法:念止,生先天炁,进而生“慧”后, “慧而不用” ,紧接着依靠已招摄来的先天炁修“止

6、息” (停止呼吸),即由止念到止息。这就能避免“只修性,不修命” ,而踏上性命双修之坦途。4、修“止念”明明包含招摄来先天炁(见第 2、3 条),却只能称“修性” ,而不能称“性命双修”从丹道看,修元神就是修性,而修先天炁就是修命;扩展开来说,修元神(修心) 、修慧光、修慧就是修性;修先天炁、修形、修身就是修命。修“止念”明明包含招摄来先天炁,为何只能称“修性” ,而不能称“性命双修”?原因就在修性功招摄来之先天炁虽然对祛病健身有极大益处,但它的主要作用却在修性,记住张伯端的话:“元性是何物为之?亦气凝而性灵耳。故元性复而元气生,相感之理也。”这就是第 1 条丘长春的语录只字未提先天炁的原因所

7、在。从下文第11 条可以看出:只有由止念进而止息,方能称性命双修。正因为如此本文才专门论述“从丹道看从性功入手者当由止念到止息”。5、唐司马承祯论“初得小慧,悦而多辩”,必然导致“早终”唐司马承祯 (647-735) 指出:“人怀道, 形骸以之永固。 ”“然虚无之道,力有深浅,深则兼备于形,浅则惟及于心。被形者神人也, 及心者但得慧觉, 而身不免谢。 何耶?慧是心用,用多则心劳, 初得小慧, 悦而多辩, 神气漏泄, 无灵光润身,遂至早终,道故难备。 ”语重心长,讲得多深刻啊! 司马承祯所说 “慧觉” 意即生“慧”(获得智慧、大智慧和这样那样的功能)。生慧是一个由生小慧到生大慧的过程,是修“虚无

8、之道”,“惟及于心”的浅层次的成果,离修“虚无之道”,“兼备于形”的深层次的成果还差得很远。“慧” 并非不可用, 但“初得小慧” 时之“慧”不可用。从丹经看,在炼神还虚,“三年乳哺”之后“慧”方可用,可大用! (见明伍冲虚的天仙正理道源浅近篇)6、一些气功大潮中的功能人的早逝值得我们警惕益生文化主编陈全林在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值得重视:“修道本为了生死,你有把握吗?我在写这一段时,正好接到南方某老朋友的丈夫的电话,说他的妻子已经成了植物人。我很感慨。她可是过去有名的大师,功夫很高, 多年前我认识她,她一直对我很尊敬。若来北京,会来看我。年轻的时候,功夫很好,有特异功能,可如今老了,精气神不足

9、了,连自己也救不了。当年她给别人治肿瘤、治疗糖尿病,很容易。去年( 2008 年),她打电话给我,说自己得了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医生是要她截肢,视力也不行了。本来她喜欢看我写的书,如今,看不了。一年后,她成了植物人一样的病人。让人痛心,难过。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证道,了脱生死?而不是有某种功夫。功夫好不一定有道,也不一定能了生死。我见过不少前辈, 到晚年, 精气神散了,所谓“功”也就散了,还不如平常的人,疾病更严重。”在上世纪气功大潮中涌现了一大批功能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功能,诸如开天目,内视,遥视,透视,预测,体感,手感,治病, 。从丹道看,不管这些功能人习练的是什么功法,大都是(有不明原

10、因的例外)在性功(静功)上有了相当成就:生“慧”啦!而生“慧”之因,如前所述,就在招摄来先天之炁。非常遗憾,这些已经能招摄先天之炁的功能人不少已经因病去世,甚至是早逝。原因何在?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这篇文章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7、对“只修性,不修命”深层原因的分析本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引用吕洞宾的话“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既然是“第一病” ,说明得此病很严重,而且患者不少!为什么会得此病?“初得小慧,悦而多辩”,这是唐司马承祯指出的原因。一些功能人早逝引起我的震惊, 我反复考虑, 觉得这背后还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修止念, 从性功入手者, 在见慧光、 入定、 生先天炁、生慧之后

11、,实际上是来到一个岔路口,他们往往选择走继续修性之路(这就必然导致“只修性,不修命” ),而不走另一条修止息 (胎息)、修命之路 (这就踏上性命双修之坦途) ,原因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禁不住“慧”的诱惑,深层次的原因是从性功入手招摄来的先天炁有一个惯性,此惯性推动修持者继续修性。一年、两年、数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数十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看不出什么恶果,但是恶果来临时,功能没了,先天炁耗散了,想救自己也救不了自己。诚如司马承祯所说: “慧是心用,用多则心劳,初得小慧,悦而多辩,神气漏泄,无灵光润身,遂至早终,道故难备。”由止念转而止息,并非想当然的事。光靠“无为”是办不到的。充分发挥修持者的主观能

12、动性,下大力“穷理” ,摸清规律,按规律修行才是正道。气功大潮中涌现的功能人多矣,但修止息,在胎息上有所成就并经得起验证的, 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 “穷理”穷得很不够,修持方向未能把握住。8、吕洞宾对从性功入手修丹者的谆谆教诲从性功入手修炼最重要的是什么 ?按理说,当然是止念, 见慧光,入定,生“慧” 。但是吕洞宾不这么认为,他说: “如下手以清静为功者,必从性始,要到澄湛地分,杳冥恍惚,便见真息发生,这守的乃最上事。其后工夫,甚速甚妙,不为些魔累扰阻。 ”(纯阳三书 ,吕祖全书 985 页)吕洞宾谆谆教诲,从性功入手者“真息发生” ,“守的乃是最上事”,实际上是说不要满足于止念,

13、要前进一步,由止念到止息,“真息发生” ,这是“最上事” !“真息”有众多称谓:“ 胎息”、“无息”、“ 神息”、“ 内呼吸” 从丹道看,人出生后就启动的口鼻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后天呼吸” ,是“凡息”,应当通过修炼将其停止,而代之以“先天呼吸”“真息发生” ,即实现先天炁作用下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 (不招摄来先天炁, 休想“真息发生”,休想胎息!)。此之谓 “夺天地之造化” 。没了氧气,来了先天炁,人活得不知好多少倍!“所以长生者以炁” 。(明伍冲虚语)修止息,修胎息就是修先天炁,就是修命,就是修长生。既修止念又修止息,就踏上性命双修之坦途。因此只有在止念之后止息,将胎息修出来

14、,才能避免“只修性,不修命” ;不修“止息” ,将胎息修出来,怎能获得“证道根基”以打通河车之路?又何以证得“玉液还丹” 、“金液还丹” ?“长生久视” 、“阳神出窍”也只能一一打上问号。9、内丹术传统修胎息的方式:由止念入定到自然止息内丹术传统修胎息的方式同修先天炁方式一样,离不开入静入定,就是由止念到止息,具体来说就是: 从性功始修止念,念止见慧光即入定,在恍惚窍冥中招摄来先天炁,在定境中突然止息(没了呼吸) ,自然而然关闭了后天呼吸,进行胎息。可见,内丹术传统修胎息的方式也离不开止念见慧光入定,止念方能止息。止息,即关闭鼻口呼吸,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不是强制性关闭的。丹家称之为“全天然”。

15、内丹术传统修胎息的方式用六个字来概括 ,就是“由止念到止息” ,展开来说,就是:修止念,念止慧光现,入静入定,恍惚杳冥中先天炁生而自然止息(胎息)。有些话虽然有些跑题, 不得不挑明。 还有一种修止息的方式,就是不需入静入定,闭气,强制性关闭鼻口呼吸,亦可“后天返先天”,招摄来先天炁,并实现先天炁作用下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这是晋葛洪宣示的“闭气胎息”方式,其从祖三国时期的吴人葛玄即用此方式做到了“入水不溺”:“每大醉及夏天甚热,辄入深渊之底,一日许乃出。”请注意:我用电脑查了,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 一文没有 “入定”、“大定”、“禅定”之类字眼, 2012/6/27 我告诉了我友胡孚琛。10、内

16、丹术止念后突然止息一例丘处机秘传大丹直指 :“盖呼吸久,但觉有一吸至于内,久之而并不觉气急,犹子在母腹时,即为胎息也。”(陈樱宁注:“此景乃调息之中,感觉气穴之中,忽然一吸,气息倒回元海,登时口鼻呼吸顿断,好象没气一般,而不觉憋气,此时后天呼吸接先天呼吸,变为内呼吸(胎息 )。若非亲历此景者,则不易体会,丹书或谓之琼钟一叩。”)11、张三丰论从修性入手,止念进而止息(“妄念止,则真息自现”)为性命双修第一步功,途径为“凝神夹脊之窍”元明间张三丰: “学者诚能凝神夹脊之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则真息自现。真息现,而

17、真念无念,真息无息。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 ” (证道仙经 227 页)俊按:“凝神夹脊之窍”者,凝神特定之窍修性功以止念; “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者,通过凝神特定之窍修性功止念见成效:见慧光念止入定(出现慧光为止念入定标准) ;“妄念止,则真息自现”者,由修性功念止进而息止。 这是由性功入手修止念, 念止,见慧光,生“慧”之后, “慧而不用” ,在先天炁生后紧接着修止息,实现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张三丰:“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 “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 ”“道德经致虚

18、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 ”(道言浅近说)俊按:“凝神”和“调息”看似二者无主次之分,实际上是以“凝神”为主;凝神者,入静入定也,只有入静入定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胎息。12、张三丰和黄元吉强调一旦由止念到止息(修出了胎息)就要在持续修胎息上下功夫一旦从性功入手由止念到止息,修出了真息、无息、神息、内呼吸、胎息之后又该如何进一步修持呢?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谆谆教诲:“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 好一个“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一旦获得胎息、真息、内呼吸,从此之后“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清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盖元气,母气也,胎息,子气也。 是知凡息一停,胎息自动,而生死由我矣。到得真息大动,而神仙果证矣。 ”“生等务要炼出胎息,色身方有主宰,且有变化之妙。 所谓真阳一气之动,即此胎息所积累也。生等第一要积胎息,不但却病延年,即仙体亦于此固结焉。夫以丹即胎息之所凝也,神仙即胎息之所成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