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4116991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专 科 毕 业 论 文题 目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姓 名 学 号 200930151050 院 系 兴义族师范学院 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年 级 09 级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指导教师 二0一二年四月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张仕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09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兴义,562400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也慢慢进入老年化社会,农村社会养老是我省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题,寻找我省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对我省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关

2、键字: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 一 、农村居民养老现状我国正快速地步入老龄化时代。人口的老龄化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人们的道德水平开始滑坡,许多一子女舍老家顾小家, 据调查, 目前农村子女基本能尽赡养义务的不足, 半数以上的老人在年老体衰时, 经济上无保障, 生活上缺少照料。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城镇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 有些甚至常年居外, 就业的巨大压力以及自身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使他们对老人无暇照顾。近几年来,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农业不仅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 而且还要承担严酷的市场风险, 农民收入增长趋缓,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衰退。以上诸因素无疑

3、使农村家庭养老举步维艰, 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已是不现实的选择。集体养老功能弱化殆尽我省目前的大部分农村集体组织同样也没有实力担负起这一重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除了上缴农业税和各种提留统筹制以来, 农民的劳动收人归个人所有,外, 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大量资金难以筹措, 集体保障的基础几乎不复存在。尤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 大部分村集体早已负债累累, 目前保证农村“ 五保” 老人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都比较困难, 更勿谈广大村民的养老问题社会养老保险是当前广大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理性选择力、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不仅是解决目前占全省老人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 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

4、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事业。农村养老保险事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安全网” 、“ 稳定器” , 具体体现在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来是贵州农村的“ 头疼” 问题。一方面, “ 传宗接代” 的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 他们普遍不怕穷, 不怕多, 就怕断了祖宗的香火,另一方面, 他们又难以跳出“ 养儿防老” 的惯性思维,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强化了这种意识。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外, 切实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最有效的动员方式。 我省即将步人老龄化时代, 而这些老人中有属农村人,因此能否有效地

5、解决我省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是我省能否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关键。是完善和统一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就目前而言, 我省农村群众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 生存有所靠,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是重点。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目前我省农村面临着青壮年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加之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村老年人的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城乡分治与二元结构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或缺乏足够养老资源而陷入贫困,老年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

6、强烈的反差,同中国目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是不相称的。因此,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从1968年开始,农村地区开展了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1991年,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已有7542万农民投保。但1998年以后,农村养老体制改革工作陷入了停顿状态。政府机构改革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1999年,国务院指出目前农村尚

7、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全省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出现。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0%以上,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75%, 因此要解决全省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 如同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贵州的小康一样, 没有农民的养老保障, 也就没有真正实现贵州居民的养老保障。然而与城市不同的是, 贵州农村居民养老主要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家庭自我养老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 贵州农村封闭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现实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养老

8、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 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 已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的传统思维与行为模式,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责任, 而且旱已写人我国的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刑法等法律。据调查, 截至2011年, 我省农村以上的老年人依靠家庭赡养, 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及少量生活照料。二、贵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 对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由于基层干部对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宣传不到位, 致使农村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知之甚少缴纳保费, 许多农民误认为是政府巧立名目集资摊派, 对于个人能否从中受益持怀疑态度, 尤其是社会养

9、老保险的投资回报期一般都很长, 他们更是怕政策变、领导换、贬值难兑现、上当又受骗。许多农民认为与其将钱投人“ 无底洞” , 还不如留给厂孙以期将来得到善待、虽然部分适龄农民也投保但许多是出于一部分村干部的压力和从众心理。(2)、参保率低, 投保档次低, 保障水平差。参保率不足。即使这不足的参保人中, 大多数是投了基本方案中规定的个投保档次中的最低一档, 即每月元保费。按民政部的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 农民缴费年15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元, 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100多元, 即使不考虑银行利率下调或通货膨胀等因素, 农民领到的这些养老金对于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随着经济的发展

10、, 一般物价会上涨, 通货膨胀亦不可避免。(3)、保险基金来源结构不尽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社会的责任和城乡公平,依据基本方案的基本原则规定,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必须坚持“ 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的原则。与城镇养老保险不同,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积累制, 是个人的一种长期养老储蓄, 是一种个人自我平衡的基金模式。我认为这种基金筹集方式有明显的优点透明度较高, 适合农民经济和心理特点政府的负担较轻能促进农民储蓄意识,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当然, 其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目前贵州大部分村集体实力薄弱, 况且基本方案对集体是否给予补助也没有强制性的措施, 使

11、集体补助难以兑现。而由于现实国情和财力的有限, 国家也仅仅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此外统筹互济范围小, 作用不明显, 难以体现养老保险的社会共济性。(4)、管理水平差, 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低在养老保险机构, 一方面, 有些人员业务质较差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是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其日常业务活动经费按所收取保费的提取, 而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伊始,各项工作开展急需大量经费,在农民投保金额较低、国家的财政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保险基金主要用于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由于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也是问题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管

12、理问题。为了基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养老保险基金主要存人银行和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债券,而不能直接用于投资。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已连续几次降息,政府若按投保之初承诺的利率兑现养老保险金,必将背负很高的赔付率,这意味着政府收取的保费越多,赔付越多,包袱越重,困境越深。(5)、地区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 逆向选择” 现象我国农村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资金筹主要体现个人的责任,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的投保积极性较高, 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前者即使不依靠社会养老保险, 也完全有能力实现自我养老, 真正存在养老

13、危机的人群是后者。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采取的是强制性的个人储蓄保险方式, 要获得一定的养老保险金, 必须经过很长的积累时间, 这种养老保险方式对于现在、60岁以下的农村中青年是可行的, 对于60岁的老年人要获得同样水平的养老保险金,其投保额要远远高于中青年的投保额、而这部分老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又难以达到, 所以许多老年人选择放弃, 转而给子女、孙子女投保, 出现了“ 逆向选择” 现象。三、完善贵州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对策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和投保积极性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如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文艺下乡等方式, 使我省农民逐步

14、认识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注意在广大民身边树立典型, 充分利用其示范带动作用。村干部要充分利用村民身边的人和教育素材, 切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想群众之所想, 把动员工作真正做到农民的心里(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发放管理继续积极筹集养老保险基金, 使筹资结构合理化。一要积极动员未参保的农民踊跃参保二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提高保费中由集体缴纳的比例三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的投人力度。就筹资模式而言, 目前不宜采用完全积累制, 因为这种模式较高的保费缴水平, 会抑制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应按比例共同负担。此外,保费应按年缴纳, 遇

15、灾害欠收年份可以缓缴。对于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有人提依托目前的村集体进行, 此亦不妥之举, 原因在于农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因此可以提倡社会化发放,即充分利用农民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 委托它们进行养老金发放。这些金融机构可以了解服务区内的受益老人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可实行上门发放。(3)、积极拓宽基金的投资方向, 合理化投资结构, 增强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基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保值而月不断增值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摧本保证。可以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广大农民中信任度较高的优势, 专门委托农业银行作为部分

16、基金营运的代理人, 积极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在基金营运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投资结构, 例如可以根据基金流动性需要, 将一定比例的基金存入银行以备近期内一年支付养老保险金, 将部分基金投资购买政府发行的财政担保的债券, 投资于国家基础建设事业,这部分投资回收期长, 但投资回报率高, 同时又能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资金。此外还可以在不影响基金曾体安全的前提下, 将少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 这部分投资风险较大但收益率高, 增值作用明显。(4)、完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首先, 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继承和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新时

17、代下赡养老人仍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养老保险主要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问题, 对于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及精神一的安慰都是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力所不及的因此家庭养老方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老人, 还应鼓励其参加商业保险, 以增强其自保意识, 减轻对子女的养老压力其次, 有条件的村集体可以为村民建立村内统筹的集体养老保险, 以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以几儿种养老方式与社会养老保险一并构成我国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必将有效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5)、加强立法工作, 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开爬

18、门。多年, 并使一大批农村老年人从中受益。但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法律,目前可供遵循的规范只有基本方案。纂本方案在规范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法律法规相比较, 其强制性远远不够。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按照建立“ 五统一” 管理体制的要求, 逐步建立包括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几个层次的法制网络, 使养老保险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稳定发展的轨道!在目前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总老龄人口大部分的情况下,农村的养老保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信农村养老保险会越来越完善和发展!参考文献1 王延中.试论国家

19、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2005(3):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7 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EB/0L.(2008-05-05)2008-08-05.3 http : /cn . chinagate . com . cn/reports/2008-05/05/content_15072532.htm.4 何青松.让新农合成为解决群众看病问题的金钥匙EB/0L.(2008-03-20)2008-07-30.5 胡苏云.中国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穷人医疗干预视角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3):30.6 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26致 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婵香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张老师帮我指点迷津,拓宽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张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都给了我深深地感染和振奋,在此谨向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