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4104849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热的计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化学精品资料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三课时 反应热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如反应热、焓变、燃烧热、盖斯定律等。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教学重点、难点1、盖斯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2、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5OH(l)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2)18g葡萄糖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 放出280.4kJ热量。 。【讲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

2、量,有的不能测量。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有C CO,CO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板书】一、反应焓变的计算【讲解】反应焓变之所以能够有计算得出,要归功于瑞士科学家盖斯提出的盖斯定律,我们来看看该定律的内容。【板书】(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讲解】这就说明对于化学反应,只要其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确定了,不管它中间经历了多少步,反应焓变总是一定的。好比一个人登山,

3、不管他选择什么途径,只要他从山脚到了山顶,他攀爬的高度总是一定的。这也说明了反应焓变有点像物理学中的矢量。究其原因是焓是一个状态函数。【板书】2、理解要点:(1)反应焓变(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反应物)、终态(生成物)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2)焓变(反应热)总值一定。反应物a生成物HH2H1cbH5H4H3【投影】 H = H1 + H2 = H3 + H4 + H5【讲解】下面就结合例题,利用盖斯定律来求反应焓变。【板书】(二)焓变的计算方法1、利用已知焓变求未知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例1】试利用298K时下述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C(s,石墨)+O2(g)=CO(g)的反应焓变。

4、C(s,石墨)+ O2(g)= CO2(g) H1 = 393.5kJmol1CO (g) + O2(g)= CO2(g) H2 =283.0kJmol1解:设此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C(s,石墨)+ O2(g)= CO2(g) H1 = 393.5kJmol1第二步:CO2(g)= CO(g)+ O2(g) H2 = H2 = 283.0kJmol1将上述两步反应相加得总反应为:C(s,石墨)+O2(g)=CO(g) H3 = ?根据盖斯定律,H3 =H1 + H2 =393.5kJmol1 + 283.0kJmol1 =110.5kJmol1答:298KC(s,石墨)+O2(g)=CO(

5、g)的H为110.5kJmol1。【例2】试利用298K时下述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P4(s,白磷)= 4P( s,红磷)的反应焓变。P4(s,白磷)+ 5O2(g)= P4O10(S) H1 = 2983.2kJmol1P(s,红磷)+ O2(g)= P4O10(S) H2 = 738.5kJmol1H=H14H2 =29.2 kJmol1【练习1】试利用298K时下述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 2N2H4(g) + 2NO2(g) = 3N2(g) + 4H2O(g)的反应焓变。 N2(g) + 2O2(g) = 2NO2(g) H1 = + 67.7kJmol1 N2H4(g)+

6、 O2(g) = N2(g)+ H2O(g) H2 = 534kJmol1H=H12H2=1135.7 kJmol1【练习2】试利用298K时下述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 Zn(s)+ HgO(s) = ZnO(s)+ Hg(l)的反应焓变。 Zn(s) + O2(g)= ZnO(s) H1 = 351.1kJmol1 Hg(s) + O2(g)= HgO(s) H2=90.7kJmol1H =H1 H2- 260.4 kJmol1【讲解】下面我们看看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求反应焓变的方法【板书】2、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讲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键能。【板书】(1)键能:原子间形成(或断裂

7、)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2)H = (反应物的键能) (反应产物的键能)【例1】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数据:HS 364kJmol1,SS 266kJmol1,S=O 522kJmol1,HO 464kJmol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焓变。 2H2S(g) + SO2(g) = 3S(g) + 2H2O(g) H = ? 1484kJmol1S8分子结构【练习】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数据:PP 198kJmol1,PO360kJmol1,O=O 498kJmol1。 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焓变。 P4(s,白磷) + 3O2(g) = P4O6(s) H =

8、 ? 1638kJmol1 氧原子 磷原子P4 分子结构 P4O6 分子结构五、课堂小练1、已知25和101KP时 CO(g)+ 1/2 O2(g)=CO2(g)H1 = 283.0 kJ/mol H2(g)+ 1/2 O2(g)=H2O(l)H2= 285.8 kJ/mol C2H5OH(l)+ 3 O2(g)= 2 CO2(g)+ 3 H2O(l)H3=-1370kJ/mol试计算2CO(g)4 H2(g)= H2O(l)C2H5OH(l)的H4 答案:339.2 kJ/mol 解析: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2、(1)(s,白磷)+(2)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

9、的是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填“高”或“低”)。 答案:;红磷;低解析:考察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来比较物质的能量。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Ti 已知: C(s)O2(g)CO2(g) -393.5 kJmol-1 2CO(g)O2(g)2CO2(g) -566 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 +141 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 。答案:-80 kJmol-1 解析: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可加减的方法来解题。 4、 已知:;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

10、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A. 2:3.25 B. 12:3.25 C. 1:1 D. 393.5:241.8答案:B解析:利用能量和反应热的转化公式来计算。5、 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CO(g)1/2O2(g)CO2(g) 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2(g) B. CO(g)

11、 C. C8H18(l) D. CH4(g)答案:D解析:考察等质量可燃物放热多少的比较。 6、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化学键 CH CC CC HH键能(kJ/mol) 414.4 615.3 347.4 435.3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答案:+125.6 kJ/mol。 解析: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7、 已知CH4(g)+2O2(g)= CO2(g)+2H2O(l);H1Q1kJmol1 ,2H2O(g);H2Q2 kJ,2H2O(l);H3Q3 kJ。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12、 。答案:(0.4Q1+0.05Q3)KJ解析:考察混合气体的计算。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C(s)O2(g)=CO2(g);H1 C(s)O2(g)=CO(g);H2 S(s)O2(g)=SO2(g);H3 S(g)O2(g)=SO2(g);H4 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 答案:C 解析:考察反应热的比较方法。【课后作业】1. C8H18的燃烧热为5518kJ/mol,

13、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_。2.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的是( )A. B. C.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4. 在101kPa时,H2与1.00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5. 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

14、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aKJmol1, H2(g)1/2O2(g)H2O(l);H= bkJmol1,2H2(g)O2(g)2H2O(l);H= c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b和c均为正值C. a= b D. 2b= c7.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 已

15、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1/2O2(g) H= +242kJmol1B. 2H2(g)+O2(g)=2H2O(l) H= -484kJmol1C. H2(g)+1/2O2(g)=H2O(g) H= +242kJmol1D. 2H2(g)+O2(g)=2H2O(g) H= + 484kJmol19.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

16、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11. 已知A(g)+B(g)=C(g) H1, D(g)+B(g)=E(g) H2。若A和D混合气体1mol完全与B反应,放热H3,则A和D物质的量之比为( )A.(H2-H3):(H1-H3) B.(H3-H2):(H1-H3)C.(H3-H2):(H3-H1)D.(H1-H3):(H3-H1)12. 2mol Cl2与足量H2反应生成HCl气,放出369.2 kJ的热量其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H2 +Cl2

17、=2HCl ; H = -369.2kJ. mol-1B. 2H2(g)+ 2Cl2(g)= 4HCl ;H = -369.2kJ.mol-1C. H2(g)+Cl2(g)=HCl(g);H = -92.3kJ.mol-1D. H2(g)+Cl2(g)= 2HCl(g);H = -369.2kJ.mol-1 参考答案1. C8H18(l)+O2(g)= 8CO2(g)+9H2O(l);H=5518kJ/mol2. AC3. C4. H2(g)+O2(g)= H2O(l);H285.8kJ/mol5. C6. D7. C(S)H2O(g)= CO(g)H2(g);H+131.28 kJ8. A9. A10. CD11. BD12.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