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410347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110239(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2018-1 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地理(文科)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50 分)和第卷(非选择题,50 分)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请妥善保存。第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30 题每题 1 分,3140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以下各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 应的题号下,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2017 年 10 月 18 日 14 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2017 年第 21 号台风(强热 带风暴级)“兰恩”,位于北纬 13、东经 132.4,最大风速

2、30m/s,中心气压 980hPa。 预计“兰恩”将以每小时 20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转北偏西方向移动,20 日夜间逐渐 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16-17 级,52-58 米/秒), 未来 2 天对我国海域无影响,20 日开始台湾以东洋面、东海东部海域的风力将逐渐加 强到 7-9 级。据此回答 14 题。1.确定台风中心位置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3.在城市管理 GIS 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A

3、.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站点 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位于半湿润地区 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雨热同期 A. B. C. D. 田同学在作文我的家乡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

4、,绿油油9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 完成 67 题。 6.田同学的家乡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逆袭”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 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 89 题。 8.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5、 9.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有人说: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据此回答 1012 题。 10.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B.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11.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A.开垦退化严重的草原,适当扩大耕地,多种经济作物 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C.樵采天

6、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在内流河上游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面积 12.以下关于荒漠化防治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的防治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以防完全退化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可以采取暂时弃耕的措施 D.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315 题。 13.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 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14.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15

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 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 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 1617 题。16“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1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8.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

8、木为主 19.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受暖流的影响大 受寒流的影响大 纬度低,热量充足 陆地面积宽广 A. B. C. D. 20.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和贫困 B.大规模迁移农业 C.商业性伐木 D.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1.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快速恢复的 22.

9、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 23.在热带雨林的保护中,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的是 A.巴西 B.亚马孙周围的国家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人才缺乏 交通落后 资源短缺 外商投资 A. B. C. D. 25.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

10、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示意图“,回答 2628 题。 26.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是因为 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全省产煤量的 2/3 供外调出口 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山西能源种类齐全,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27.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28.下列不属于山西煤炭外运铁路干线的是 A.大秦线 B.神黄线 C.贵昆线 D.焦日线 读

11、“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 2930 题。 29.该河流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梯级开发 B.水能发电 C.防治洪涝 D.淡水养殖 30.下列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31.从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32.下图为

12、“我国西部部分地区示意图”,2011 年 11 月 4 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 电基地在酒泉启动,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 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B. C. D. 33.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主导地理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 3435 题。3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

13、沃 A. B. C. D. 3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保持连续增长。据此完成 3637 题。36.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37.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但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相对较少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核电中长期规划,2020

14、年前我国新增投产的核电站,主要在 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和广西 7 个沿海省区兴建。据此回答 3840 题。38.在辽宁等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39.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40.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

15、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唯一选择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第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 50 分)41.读“我国两个不同地区某时期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 候 要 素1 月均温-677 月均温2728年降水量600mm1355mm7-8 月降水452mm181mm4-6 月降水27mm853mm森林覆盖率1242人口密度278 人/ k 103 人/ k (1)试从气候类型、耕地

16、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等方面,简要分析对比上表中两个地区 的差异。(6 分)(2)从土壤方面来看,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分)(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应采 取哪些措施?(6 分)42.读“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示意图”,回答问题。(12 分)(1)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 区 的气候特征。(2)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3)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沿线流 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捆扎设 置了方格状沙障。这种沙障的功能,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 43.阅读下列材料

17、,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东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四大经济圈”比较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 生产总值的 比重2003 经济总 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 184(52.2%)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2002 年三大 产业结构652.1 41.94.949.8 45.310.045.7 44.312.849.7 37.52003 年三大 产业结构5.154.6 40.34.152.4 43.59.547.2 43.312.550.4 37.114.652.3 33.1材料二

18、: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 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该区域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受到挑战。(1)材料一中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具体指什么“弱化”?(2 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 有哪些?(4 分)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

19、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2 分)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4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材料二:我国三大常规能源(水电、火电、天然气)运输方向示意图。材料三: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特征。(4 分) (2)图中 C 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20、)(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部地区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4 分)高二文科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0 题每题 1 分,3140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ABCA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BCDACD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CCBCDCA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AADCBDBAC二、综合题(共 50 分)41.(14 分) (1)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 分) 华北地区是旱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田

21、;(2 分)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2 分) (2)土壤盐碱化(2 分)。 (3) 改良红壤;(2 分)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业, 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2 分)对山区优势资源进行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 值。(2 分) 42.(12 分)(1)土地荒漠化(2 分) 干旱(2 分) (2)黄河(2 分) 贺兰山(2 分) (3)消减风力(2 分)截留水分(2 分) 43.(12 分) (1)变化特点: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 分) 调整方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 分) (2)政策优势。(2 分)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2 分)工业以轻工业为主。(2 分) (4)C D(2 分) 44.(12 分) (1)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2 分) 我国东部地区 能源需求量大,消费大于生产。(2 分) (2)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2 分)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落差大。(2 分) (3)西部地区通过输出资源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 分)资源开发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