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4077118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2323讲生物的进化讲生物的进化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备考导航备考导航最新考纲最新考纲全国卷六年考题全国卷六年考题统计统计全国卷六年考题分值统计全国卷六年考题分值统计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20152015全国全国卷卷T32T322.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样性的形成()()1.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过度繁殖过度繁殖遗传变异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个体水平个体水平隔离

2、隔离2.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某个基因占全部某个基因占全部 的比率。的比率。生物进化的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种群 的改变。的改变。(2)(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突变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重组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 ,往往取决于往往取决于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变异是 的的, ,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只是产生了生物

3、进化的 , ,不能决定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生物进化的 。种群种群全部基因全部基因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环境环境不定向不定向原材料原材料方向方向(3)(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变异是 不利变异被不利变异被 ,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不定向的不定向的淘汰淘汰定向改变定向改变(4)(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类型实质地理隔离和隔离基因不能生殖隔离生殖隔离自由交流自由交流 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物质

4、形成 及形成标志:产生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隔离隔离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深挖教材【深挖教材】(1)(1)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提示提示: :因为种群在繁衍过程中因为种群在繁衍过程中, ,个体有新老交替个体有新老交替, ,基因却代代相传基因却代代相传, ,因此因此, ,研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种群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基因组成的变化。(2)(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吗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吗? ?提示提示: :不是不是,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

5、生物个体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 ,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即自即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种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个体。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种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个体。(3)(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吗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吗? ?提示提示: :不是不是, ,有些物种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而形成的有些物种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而形成的, ,不需要经过地理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隔离, ,如四倍体西瓜。如四倍体西瓜。1.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重点透析重点透析 剖析考点剖析考点 拓展深化拓展深化2

6、.2.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其计算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其计算(1)(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比较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比较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式公式某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 =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数目该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100%某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频率= =该基因型的该基因型的个体数个体数总个体数总个体数100%100%外延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基因频率改变, ,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不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2)(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

7、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已知基因型个体数, ,求基因频率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数该基因纯合子个数2+2+杂合子个数杂合子个数) )( (总个数总个数2)2)。已知基因型频率已知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该等位基因纯合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子的基因型频率+1/2+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3)(3)位于位于X 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基因频率的计算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基因频率的计算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求基因频率时求基因频率时, ,一定注意一定注意:Y:Y染色体

8、上不含与染色体上不含与X 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因此只能计算因此只能计算X X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 ,绝不绝不能将能将Y Y染色体计算在基因总数内。染色体计算在基因总数内。如求如求X Xb b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 :X Xb b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 = 100%100%bX2+的基因数女性个数 男性个数(4)(4)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前提条件前提条件:a.:a.种群非常大种群非常大;b.;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c.没有迁入没有迁入和迁出和迁出;d.;d.没有自然

9、选择没有自然选择;e.;e.没有基因突变。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a),a),设设p p表示表示A 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q,q表表示示a 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 ,则则: :(p+q)(p+q)2 2=p=p2 2+2pq+q+2pq+q2 2=1=1。其中其中p p2 2是是AA(AA(纯合子纯合子) )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2pq,2pq是是AaAa( (杂合子杂合子) )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q,q2 2是是aaaa( (纯合子纯合子) )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3.3.物种形成物种形成(1)(1)方式方式渐

10、变式渐变式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骤变式骤变式无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无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骤变式物种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骤变式物种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 ,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2)(2)物种形成与进化的比较物种形成与进化的比较内容内容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标志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前后生变化前后生物间关系物间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属于不同物种可以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属于同一物种两者关系两者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11、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大这种改变可大可小可小, ,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 ,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是量变生物进化是量变, ,物种形成是质变物种形成是质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生物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生物进化进化, ,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易错点拨【易错点拨】 (1)(1)突变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基因突变是DNA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

12、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的改变。“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 ,而是包括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和和“染染色体变异色体变异”。(2)(2)能产生后代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同一物种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 ,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 ,如马和驴如马和驴, ,虽然能够虽然能够产生子代产生子代, ,但子代不育但子代不育, ,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3)(3)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区别: :两者选择的标准不同两者选择的标准不同, ,目的不同。目的不同。 人工

13、选择是以人工选择是以“是否符合人是否符合人类需求类需求”为标准为标准, ,而自然选择的标准为而自然选择的标准为“是否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联系联系: :两者都能使被选择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两者都能使被选择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4)正确理解农药在害虫产生抗药性过程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农药在害虫产生抗药性过程中的作用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 ,在喷施农药之前在喷施农药之前, ,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个体, ,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 ,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抗药的个体存

14、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1.1.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 )A.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C.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D.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题组一题组一对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解对现代进化

15、理论的理解B B题组例练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提炼方法解析解析: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生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导致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导致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任何生任何生物都存在变异现象物都存在变异现象, ,自然选择仅是将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自然选择仅是将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 ,将不利的变将不利的变异淘汰。异淘汰。

16、2 2.(2016.(2016江苏卷江苏卷,12),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B.基因基因pen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C.基因基因pen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D.野生型昆虫和野生型昆虫和pen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 C解析解析: :基因基因penpen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突变后形成了抗

17、药靶位点;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基因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野生型昆虫和野生型昆虫和penpen基因突变型昆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虫属于同一物种, ,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3 3.(2016.(2016河南郑州一模河南郑州一模) )某动物的基因某动物的基因A A、a a和和B B、b 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 ,胚胎不能成活。若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AABB和和aabbaabb个体交个体交配配,F,F1 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18、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F2 2群体中群体中A A的基因频率是的基因频率是( ( ) )A.40%A.40%B.45%B.45%C.50%C.50%D.60%D.60%题组二题组二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D D解析解析: :AABBAABB和和aabbaabb个体交配个体交配, ,子一代的基因型为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FAaBb,F1 1雌雄个体相互交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配, ,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 AB BA AbbbbaaBaaBaabbaabb=9331,=9331,其中其中,A,Abbbb和和

19、aaBaaB死亡死亡, ,因此因此F F2 2群体中的基群体中的基因型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421,=12421,其中其中AAAaaaAAAaaa=361,A=361,A的基因频率是的基因频率是3/10+1/23/10+1/26/10=6/10=60%6/10=6/10=60%。4.4.某动物种群中某动物种群中AAAA、AaAa和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3、0.40.4和和0.3,0.3,且种群数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

20、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 ,则以下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分析错误的是( ( ) )A.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该种群的子一代中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为的基因型频率为0.250.25B.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 ,其后代中其后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其子一代中其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为为0.40.4D.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

21、之间的交配,AA,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生改变B B解析解析: :根据某动物种群中根据某动物种群中AAAA、AaAa和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 ,可推知可推知A 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为为0.3+1/20.3+1/20.4=0.5,a0.4=0.5,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0.3+1/20.3+1/20.4=0.50.4=0.5。由题意知。由题意知, ,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遵循遗传平衡定律, ,所以该种群的子一代中所以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的基因型频率为基因型频率为(0.5)(0.5)2 2, ,即即0.25;0.2

22、5;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 ,该种群的子一代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再随机交配, ,其后代中其后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该种群只在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即发生自交即发生自交, ,其子一代中其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为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0.3+0.41/4=0.4;1/4=0.4;连续自交的后代中连续自交的后代中, ,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即即AAAA的基因型频率变大。的基因型频率变大。5 5.(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6),6)理论

23、上理论上, ,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 ,正确的正确的是是( ( ) )A.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

24、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D解析解析: :根据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可知根据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可知, ,在满足特定条件的种群在满足特定条件的种群中中,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 A和和a a中中, ,若若A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的基因频率为p,ap,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的基因频率为q,q,则则基因频率基因频率p+qp+q=1,AA=1,AA、Aa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 p2 2、2pq2pq、q q2 2。常染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 ,等于等于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q q2 2; ;常染色体显

25、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AAAA和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的基因型频率之和, ,为为p p2 2+2pq;+2pq;伴伴X X染色体显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性遗传病, ,女性发病率的计算方法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情况相同女性发病率的计算方法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情况相同, ,为为p p2 2+2pq;+2pq;男性只有一条男性只有一条X X染色体染色体, ,因此伴因此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6 6.(2016.(2016北京通州区模拟北京通州区模拟)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如

26、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 ,关于它们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图中可知图中可知, ,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 ,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 ,阻碍了基因交流阻碍了基因交流B.B.若物种若物种2 2是由物种是由物种1 1形成的形成的, ,则物种则物种2 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C.物种物种1 1形成物种形成物种2 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D.若种群若种群1 1和种群和种群2 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 ,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则这两个种群

27、都在进化题组三题组三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C C解析解析: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基因交流, ,若没有地理隔离若没有地理隔离,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仍可完成基因交流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仍可完成基因交流; ;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 ,则进化为不同的物种则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故物种故物种2 2与物种与物种1 1相相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是物种形

28、成的是物种形成的常见形式常见形式, ,但不是唯一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故种群故种群1 1和种群和种群2 2都发生了进化。都发生了进化。7.7.如图如图1 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A和和a 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 ,共同决定甲虫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的体色, ,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甲虫

29、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 2所示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从图从图2 2可知可知, ,控制甲虫体色的控制甲虫体色的A A和和a 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 ;不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多样性。(2)(2)在种群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 A A A的甲虫的甲虫,A,A 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A A A 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库中的 发生改变。发生改变。解析解析: : (1) (1)由题意知由题意知, ,不同

30、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2)(2)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A,AA个体的出现将会改变种群个体的出现将会改变种群基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因库中的基因频率。 答案答案: : (1) (1)基因基因(2)(2)基因突变基因频率基因突变基因频率(3)(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 ,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由此可知由此可知, ,种群种群和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之间不存在。(4)(4)根据图根据图1 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两个种群中不同

31、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 ,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 ,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起到作用。作用。解析解析: : (3) (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 ,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因交流, ,说明种群说明种群和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4)(4)图图1 1种群种群中中AAAA个个体体( (黑色黑色) )比种群比种群多多( (所占比例大所占比例大),),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

32、环境中的是种群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选择作用。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选择作用。答案答案: : (3) (3)基因交流生殖隔离基因交流生殖隔离(4)(4)选择选择考点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点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1.共同进化共同进化(1)(1)概念概念: :不同不同 之间、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发展。(2)(2)原因原因: :生物与生物与 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 之间的相互影响。之间的相互影响。2.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1)内容内容: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

33、性、多样性、 多样性和多样性和 多样性。多样性。(2)(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 。(3)(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 。3.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1)中性学说中性学说: :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的的逐渐积累逐渐积累, ,而不是而不是 。(2)(2)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 ,而是在而是在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物种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生物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基因基因物种物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

34、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化石化石中性突变中性突变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不断发展不断发展1.1.共同进化的类型共同进化的类型重点透析重点透析 剖析考点剖析考点 拓展深化拓展深化共同进共同进化类型化类型包含类型包含类型举例举例不同物不同物种之间种之间互利共生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捕食捕食狼和兔狼和兔寄生寄生蚜虫和植物蚜虫和植物竞争竞争水稻与杂草水稻与杂草生物与生物与无机环无机环境之间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影响生物地球最早是无氧环境地球最早是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光合生物出现原始大气中有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出现好氧生物2.2.生物多样性

35、三个层次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间的关系1 1.(2016.(2016河北廊坊期末河北廊坊期末)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是( ( ) )A.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B.物种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物种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题组题组共同进化实例分

36、析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同进化实例分析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B题组例练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提炼方法解析解析: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的共同进化主要是物种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生物多样性包

37、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2.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 ,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 ,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当蜜蜂前来采蜜时, ,根据杠杆原理根据杠杆原理, ,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 ,使顶端的花药接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触到蜜蜂背部, ,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 ) )A.A.在鼠尾草

38、进化的过程中导致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导致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B.B.鼠尾草和蜜蜂间存在捕食或寄生关系鼠尾草和蜜蜂间存在捕食或寄生关系C.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D.鼠尾草与传粉昆虫共同进化鼠尾草与传粉昆虫共同进化B B解析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进化过程中雄蕊高度进化过程中雄蕊高度专化专化, ,因此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因此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 ;由题干信息可知蜜蜂帮助鼠尾草由题干信息可知蜜蜂帮助鼠尾草传粉传粉, ,但不能得出鼠尾草与蜜蜂是捕食或寄生关系但

39、不能得出鼠尾草与蜜蜂是捕食或寄生关系;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方向; ;共同进化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共同进化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所以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与传粉昆虫的所以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与传粉昆虫的特征相适应特征相适应, ,属于共同进化。属于共同进化。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强化答题语句知识网络知识网络 填充填充: : / / 、种群种群生存斗争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要

40、语强记要语强记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2.隔离的两种类型隔离的两种类型(1)(1)地理隔离地理隔离: :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 ,但不是必需的环节。但不是必需的环节。(2)(2)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4.4.共同进化的两个动力来源共同进化的两个动力来源(1)(1)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2)(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5.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