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74053263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课件(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特点特点2、注重知识应用及能力、注重知识应用及能力 命题特点命题特点 特点特点1、符合考纲的基本要求,立足基础,、符合考纲的基本要求,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突出主干知识特点特点3、与社会、与社会/生活生活/环境环境/医药医药/新科技等方面的新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特点特点4、考查的形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考查的形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特点特点5、考查分值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考查分值具有极大的稳定性特点特点6、考查内容在稳定中求变,但仍体现主干知识。、考查内容在稳定中求变,但仍体现主干知识。 为有兴趣的、想更多了解有机化学这个领域的学生设置,内容更加丰富、应用更加

2、广泛。为继续学习构建更加坚实的基础,体现学科特色。 相对独立,比较系统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几类有机物的研究有机物的广泛应用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命名以及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有机合成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油脂、糖类、蛋白质生产中的有机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初中和高中必修化学的有机知识基础初中和高中必修中的有机化学知识已涉及不少,但没有系统性,以常识性知识和典型代表物性质为主,类的概念几乎没有出现。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脂肪烃脂肪烃芳香

3、烃芳香烃卤代烃卤代烃醇酚醇酚醛醛羧酸羧酸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油脂油脂糖类糖类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方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方法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1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2、烯烃的顺反异构3、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课程标准的内容已有知识基础避免重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的可接受性注重学习方法的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索、实践活动等)选修模块的横向联系(与物质结构、反应原理、 实验等)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 第一章 内容

4、结构有机化合物1分类2 同 分 异构现象3命名原则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方法碳骨架官能团碳 链异构位 置异构官 能团 异构1分离、提纯2元素定量分析3测定相对 分 子质量4鉴定分子结构42成键特点全章4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的骨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表11列举了12类有机物)链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官能团运用分类方法 1、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概念; 2、官能团的概念按官能团分类,只要求学生根据典型代表物认识官能团及其特征,不要扩充官能团的性质特征。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立体异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

5、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 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步骤方法蒸馏、重结晶、萃取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法元素分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把握内容的深广度课程标准:(新出现的内容)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重结晶通过图片,知道可以通过现代仪器测定元素含量,并介绍简单计算方法实验式李比希元素分析仪简单介绍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质谱图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可以获得化学键和官能团的信息CH3CH2OH的红外光谱CH3CH2OH的

6、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有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比 首先介绍研究步骤,然后的内 容按步骤顺序组织; 除蒸馏和重结晶实验外,其他 方法均为图文结合方式进行简 单介绍; 从元素分析开始,各方法都以 未知A为例进行研究,研究步骤 和方法逻辑性强。第一章“认识有机物”内容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注重方法教育,有些教学内容不能一步到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落实。如有机物的分类,只要求有机物中含有单一官能团;官能团异构只要求介绍概念;等等。这些知识不要在本章拓展,在以后各章的教学中自然会逐步深化。教学建议:第二、三、四章从典型代表物到类,突出官能团和性质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考虑知

7、识的相互关系和各章知识的容量,将卤代烃与烃作为一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作为一章认识有机反应的规律性,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 第二章 内容结构烃和卤代烃烃及其应用 烃1脂肪烃炔烃3卤代烃烷烃烯烃2芳香烃全章3节第一节 脂肪烃脂肪烃烷烃和烯烃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烯烃的顺反异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从不同角度复习烷烃和烯烃的沸点与碳原子数变化曲线图 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自主复习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学与问”通过从分子组成和结构变化复习它们的化学性质(30)通过“思考与交流”从分类方法复习有机反应的类型(29)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CH3CH3HHCH3HHCH2

8、CH3CH2顺 2 戊烯2 戊烯反课程标准:(新出现的内容)加深对同分异构现象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炔烃炔烃的性质采取归纳推理,通过实验现象归纳炔烃的性质演示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通过分析图片方式自主查阅资料方式,自主学习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第二节 芳香烃芳香烃苯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从不同角度复习(设计实验)比较与苯的异同(基团间作用)实践活动 通过“思考与交流”复习与 提高苯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苯与苯的同 系物的性质差异,认识基 团间的相互影响。1、对苯的结构不宜过分拓展和加深2、苯与溴、硝酸反应只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根据方案做苯的硝化实验;3

9、、苯及其同系物中毒的报道时有发生,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并得出使用苯时如何防止苯中毒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卤代烃卤代烃的性质取代反应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消去反应物理性质及其应用卤代烃 陈述式介绍卤代烃的取代和 消去反应; 根据卤代烃的性质,设计科 学探究; 设计“思考与交流”,体会反 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贴近生活设计“实践活动”。 1、组织好学生实验探究,而不是对教材提出的探究问题的口头回答; 2、可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有机玻璃加工店或洗衣店,体验卤代烃的应用及其安全使用。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全新的知识点只有炔烃和卤代烃,教学安排时要详略得当。对于已学知识,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10、、总结和提升;对于新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对比学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建议: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 第三章 内容结构烃的含氧衍生物2醛1醇1酚3酯3羧酸烃和卤代烃卤代烃不饱和烃4有机合成方法全章4节(不含氧)第一节 醇 酚醇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通过图表从不同角度复习结构特点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有机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资料卡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用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第一节 醇 酚苯酚化学性质实验取代反应弱酸性基团间的作用实践活动环境教育(苯、卤代烃)苯酚的性质 醇的性质采用图表结合,“复习与提升” 的编写策略,从结构认识性质; 苯酚的性质采取

11、归纳推理式,通 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 1、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有机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虽然在课标中未提及,但放在“资料卡片”中,可以介绍;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第二节 醛醛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通过图文实验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机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甲醛”的信息搜索醛乙醛的银镜反应 醛的性质采取归纳推理式,通 过实验现象归纳醛的性质; 开始有甲醛的应用,后有“信息 搜索”,前呼后应,进一步认 识甲醛; 通过“学与问”进一步认识有机 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验; 2

12、、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可以结合乙醛的性质,巩固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第三节 羧酸 酯羧酸酸性科学探究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思考与交流”酯羧酸酯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设计两个“科学探究”,把羧酸 和酯的性质融入其中; 与化学不同分支之间的联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图片联系实际。 1、乙酸的酯化反应只要求学生设计方案即可,主要是一种方法教育; 2、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可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内容在此不要任意扩充加深。 有机合成过程有机知识运用“思考与交流”逆合成分析法有机合成合成草酸二乙酯逆合成分析法的运用有机合成的过程(图323)逆合

13、成分析法(图324)举例草酸二乙酯的合成(P66)基础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化合物副产物副产物辅助原料辅助原料辅助原料基础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化合物 过程介绍,融合有机物间的相互 转化; 方法介绍,例析方法的运用。 1、逆合成分析法是设计合成路线的一种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巩固和灵活运用有机物间的转化; 2、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逆合成分析法的思路与合成思路混淆。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知识点较多,是重点章。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苯酚的酸性和与溴的反应,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等等;这些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第三节设计了两个独立式的科

14、学探究,有一定难度,要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第四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巩固烃、卤代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转化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有机合成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教学建议: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 第四章 内容结构1油脂2糖类单糖果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 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3蛋 白 质 和核酸氨基酸蛋白质酶核酸全章3节课程标准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5、,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 油 脂组成和结构高级脂肪酸性质油脂饱和不饱和水解反应氢化实践活动反应原理应用油脂 教材内容是前面原理的应用; 内容简单,设计多个栏目联系 生活实际; 结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生自主 参与学习。 1、本节内容课标不做要求,内容比较简单; 2、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较多,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节 糖 类糖类单糖果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 淀粉纤维素葡萄糖实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糖类 醛的性质、水解反应的拓展; 以已知物质为例,对有机物进 行分类; 结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生参与 学习,设计了“学与问”

16、、“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蛋 白 质与核酸氨基酸蛋白质酶核酸成肽反应两性盐析水解颜色反应变性实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DNA结构示意图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内容相对简单,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机化学反应原理解决本章涉及的学习任务。本章设计了三个独立式的科学探究,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另外,本章学习的有机物中含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团,如葡萄糖中有羟基和醛基,氨基酸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有机物的性质时,从单一官能团思维转向多官能团,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教学建议: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

17、物的时代高中化学新高考形势下的有机模块的教学探索 第五章 内容结构顺 丁橡胶酚醛树脂 聚乙烯1合成方法缩合聚合反应塑料合 成纤维合 成橡胶高分子化合物3功能高 分子 材料复合材料单体加成聚合反应以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2 通 用高分子材料涤纶高吸水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全章3节课程标准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的基本方法加成聚合反应链节、聚合度聚合反应酯化反应缩合聚合反应端基原子团、原子学习难点顺 丁橡胶酚醛树脂 聚乙烯塑料合 成纤维合 成橡胶应 用广 泛的 高分 子材料涤纶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制品聚乙烯制品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体现了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体验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章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抓住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这条主线,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各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差异;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建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