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4016443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100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学校与科举I. 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2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4 ?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 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7. 征

2、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8.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10.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二)山川与地理II.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 军

3、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14.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 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18. 古代的“山东” 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

4、;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19. “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21 ?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 点至 1 点,辰时是指 7 点至 9点,午时是指 11 点至 13 点。()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

5、后的是狗。()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四) 政区与官职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32.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33.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

6、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34. 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35.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36.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37.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欢迎下载2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38. 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

7、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39.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40.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五) 节日与习俗41.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42.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43.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4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正是写 于中秋之夜。(4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46. 腊日

8、,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4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48.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49.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50.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六) 宗庙与祭祀51 .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52.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

9、少牢”。()53.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54. 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55.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56. 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57.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58.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欢迎下载3( )59.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60.九宾:古

10、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七) 礼仪与风俗61. 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62. 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63.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64.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录。()65.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66.赐姓: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67. 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6

11、8. 象笏: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69. 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70.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八) 人名与称谓71 . 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72.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73. 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7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

12、世曰“外艰”。()75. 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76.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77.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7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79. 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80.谥号专欢迎下载4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

13、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九) 文集与典籍81. “风骚”: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8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83.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84.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85.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86.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87.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合称为“乐府双璧”。()88.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89. 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90.

14、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十)另类与其它91.按照一般说法,“五谷”是指稷(小米)、黍(黍子)、麦(大麦小麦)、菽(豆)、麻(大麻子)。()92. 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93.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94. “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95.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96.“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

15、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97. 仓廩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98. 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99.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100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欢迎下载5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参考答案】1 . 对2. 错(韩愈师说的“六艺”是指诗书礼艺乐春秋这六部经书)3. 错(应该是“太学”或“国子监”)4. 错(“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

16、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教授”一开 始也是学官名)5. 错(书院一开始是私人设立的,但后来官府也参与干涉了)6. 错(应该是选那些“有才德之人”,此外,“孝廉”不是荣誉称号,而 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除了针对“孝顺父母”,也选那些“办事廉正”之人)7. 对8. 对9. 对10. 错(始于隋炀帝时期)11. 对12. 对13. 错(中岳是嵩山)14. 错(广州不是,还有一个应该是荆州)15. 错(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因此,江左 是指长江以东一带)16. 对17. 对18. 对19. 对20. 对21.对22. 错(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23. 对24. 对25. 错(

17、排最后的是猪)26. 错(是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27. 错(除夕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排最后的是大寒)28. 对29. 错(是小月的每月十五才叫“望”,小月的每月十六叫“既望”)30. 对31.对32. 对33.错(是把国土中某一块地方的财政收入或者赋税奖励给某人,不是把国土奖励给他)欢迎下载634. 对35. 错(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没有“民部”一说,主管户口的应 该是“户部”)36. 错(是工部)37. 错(“司马青衫”指的是白居易,不是李白)38. 对39. 错(“迁”有升有降,“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40.

18、 错(是指京官到地方就任)41.对42. 对43. 对44. 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词)45. 错(古人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但没有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46. 错(腊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47. 错(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不一定是十二月三十,有时是十二月廿九)48. 对49. 错(搞反了,“稷”是农业之神,“社”是土地之神,看偏旁部首就能推断出来)50. 错(不能指农历正月初一)51 . 错(体全为“牲”)52. 对53. 错(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的敬礼)54. 对55. 错(男子二十岁成年只取字,不取号)56. 错(斋戒时并非不吃肉,而

19、是忌食有辛辣有臭气的食物,如葱蒜、芥末等)57. 对58. 错(是到泰山主持)59. 错(这个说法太过于绝对,一般是嫡长子继承,但到了清代康熙之后, 这一传统被打破)60. 错(应该为“外交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61. 对62. 对63. 对64. 错(士的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曰死)65. 对66. 错(一般是赐以国姓,不赐天子的姓氏)67. 错(冠族是指名门望族)68. 错(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69. 错(名供长辈呼唤,字供晚辈或平辈呼唤)70. 对欢迎下载771. 错(搞反了)72. 对73. 对74. 错(搞反了)75. 错(汉武帝是谥号,唐太宗是庙号,康熙是年号)76. 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算号)77. 对78. 对79. 错(不一定是功臣,也不一定是善意的评价)80. 错(谥号不一定是皇帝专用,大臣也有)81. 对82. 错(应该是“现实主义”)83. 错(左传不是,应该是春秋)84. 对85. 错 (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86. 对87. 错 (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88. 错 (是从史记到明史,清代只有清史89. 对 稿90. 对91. 对92. 对93. 对94. 对95. 错 (搞反了)96. 对97. 错 (不是专为救济百姓建的)98. 对99. 对100 . 错(孤是君主的自称,孺人是对妇人的称呼)欢迎下载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